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

出於複製完美球體的想法,陳鴻決定自己親手製造一個。

但不想剛開始製作的時候,陳鴻就遇到了困難。而且是困難重重。

萬事開頭難。最難的是什麼?是錢。

雖然陳鴻有錢,但那是相對於普通人來說的。他的收入來源全都依靠網絡上做各種任務。也許賺個幾百幾千萬的容易。可對於搞技術研發的人來說,哪怕是那些所謂的技術大拿們,這點錢連個浪花都不一定能掀起。

雖然陳鴻不一樣,他是獨一無二的天才。但有限的資金自然要省着花,自然就會拖延他的後腿。

然後就是場地問題。陳鴻的實驗室是在自己家裡,不可能擺放那些大型機牀。

而有些設備是受到管控的。但那時候的陳鴻只想安心的當一個技術宅男,並不想參與到社會工作當中去。所以就不是他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能夠買得到的。

於是他決定通過購買各種零部件,自己動手組裝了一臺小型的加工中心,準備在家裡自己製作完美球型。他可沒打算純手工打造一個完美球體——畢竟這種可能性太小了。

加工機牀,尤其超精密的加工機牀是個系統的工程,哪怕陳鴻親手打造的是個小型的加工中心。但麻雀雖小,卻也得五臟俱全。

當初一個複製完美球體的想法,到最後卻變成了一個越來越大的系統工程。爲了解決這個系統工程裡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陳鴻涉獵了與之相關的幾乎所有專業。

而陳鴻也在打造這個系統工程中興趣被一步一步的轉移。當初想製造完美球體的想法也被他暫時放到了一邊。

就這樣,陳鴻一個人默默的幹了六年。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慢慢的明白了想靠一個加工中心打造完美球體,那是不現實的。陳鴻的實驗室擁有的很多頂尖的設備,都是在這個過程中一臺一臺製造出來的。這些設備都是屬於製造業裝備,都是爲了製造完美球體而製作的。

如今陳鴻實驗室的工作臺上擺放了許多加工精度極高的球體,但完美球體卻直到現在也沒有製造出來。

“呼”,取下防護罩和口罩,陳鴻重重出了口氣。隨手將手中新加工好的金屬球丟在工作臺上。

工作臺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金屬球,且是隨意擺放。對於這些看似普通的金屬球,哪怕僅僅按照它們的光滑度和球體勻稱標準,陳鴻相信全世界能製造出這種水準的國家絕對不超過一手之數。

而且這還不是普通的鋼材打造的,是陳鴻自己研製的一種新型軸承鋼特種鋼材打造的。而且整個金屬球的打磨過程是全自動化,全數控化的。

過去的六年裡,隨着對精密加工製造業的深入探索,陳鴻已經逐漸將目標從打造完美球體轉移到了整個製造過程上。無論是製造球體的材料,還是其他相關的製造設備,都成爲了陳鴻最感興趣的目標。陳鴻明白,完美球體並不代表什麼,而製造完美球體的整個工業流程纔是最重要的。有了這個完美的工業流程,完美球體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工作臺上的每一個金屬球,代表着一種不同的工業製造改進流程。

現在是上午十一點,往常陳鴻會隨便吃點就繼續呆實驗室。但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

今天是7月11號,從他懂事開始,有個人就告訴他這一天是他的生日。而在他高二那一年的今天,這個屬於他生日的日子裡,又加上了一層特殊的含義——祭奠那個告訴他生日是7月11號的人。

陳鴻不知道自己是棄兒還是孤兒。他只知道自他記事起,他就是被一個撿破爛爲生的陳老頭收留的。被收留的那天正好是7月11號。之後陳鴻隨陳老頭姓陳,單名一個鴻。

陳老頭是五保戶,等陳鴻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的時候,陳鴻已經跟陳老頭生活了快兩年了。之後陳老頭找政府給陳鴻上戶口,準備入學的時候,政府也默認了陳鴻爲陳老頭的兒子。而且當地政府和陳老頭所在的居委會還多方籌集,爲陳鴻購買了各種學習物資和衣物不說,還每月按時送來了各種柴米油鹽和肉蛋。這些主要是給陳鴻補身子用的,當時的陳鴻太瘦了。

這種物資補貼,一直持續到陳鴻高中畢業。整整十二年,從沒有間斷過。

而那些肉和雞蛋,每次陳老頭都是簡單的用肉煮小一碗,弄點湯水,然後打個雞蛋到裡面。正好夠陳鴻一個人的分量。但陳鴻從沒見陳老頭吃過。

這些,陳鴻一直都是默默的記在心裡,他想等將來有本事了報答這些人。特別是陳老頭。

但直到高二那年的暑假,陳老頭外出撿破爛,爲了打撈河裡漂流的飲料瓶子,溺死了。而那天,正好是2007年7月11日。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更何況陳鴻出身比窮人還慘的孩子。那時候的陳鴻心性早已成熟。他沒哭,只是在居委會的幫助下簡單的料理了陳老頭後事。

雖然是簡辦,但至少有個結局。而且還有陳鴻這個兒子送終。倒也是不錯了。

之後陳鴻繼續讀他的高中,一年後,他就放棄高考隻身一人悄然來到了星城打工。陳老頭給他留的讀大學的錢,陳鴻用袋子裝着,直到現在,他一分錢都沒有動用。

來到東邊居住的房間,大廳裡有着陳老頭的靈位。

靈臺上放着三碗米飯,每一碗平放一雙筷子;三杯酒、一碗水煮肉、一碗水煮雞蛋、一整隻水煮雞。這些都是早上就擺好的。這些祭品晚上的時候會撤掉,一般會在當晚做成菜吃掉。這是L市的習俗。

重新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再起身三拜。默默的凝視了遺像一會。之後陳鴻去廚房給自己做了一碗瘦肉加雞蛋的湯。

“陳老頭,吃飯了。”然後端着坐在靈臺前一個人默默的吃着……

當初裝修的時候,露天平臺上安裝了可以自動伸縮的玻璃頂棚。頂棚有兩層玻璃,一層是透明的,一層是防太陽光的。兩層是可以分開控制的。

兩層玻璃頂棚伸展開,空調打開,就可以愜意的在平臺上休息。平臺上有一套木質的桌椅供休息用。

吃過飯後,陳鴻就來到平臺休息。他很喜歡站在高處默默的俯瞰大地。那種不爲世人所知,卻能將世人一切收入眼底的感覺,會讓他又一種他任然身處人類這個羣體的心理安慰感。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超然感覺。

陳鴻不喜歡那種所謂高人一等的感覺,也不喜歡這樣的人。但他知道這樣的人很多。而絕大多數人的所謂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全都是莫名其妙的。

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四十七章 公寓完工第六十一章 定製服務第十六章 工業軟件第五十七章 古典園林小區第十七章 陳鴻的野望第二十七章 歲月無靜好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臺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三十二章 公司財政第四十四章 測試第八章 公司產品(1)第三十一章 公司的擴建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五十章 “訪客”第三十六章 邀請員工參與創意第三十一章 公司的擴建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十三章 金屬重工(4)第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十五章 員工第三十四章 公司總部的設想(2)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義第五十七章 古典園林小區第五十章 “訪客”第五十四章 機牀測頭第十九章 公司發展的瓶頸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二十三章 公司春假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二十三章 公司春假第五十章 “訪客”第四十二章 未來工業生產模式第二十一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1)第十九章 公司發展的瓶頸第五十六章 購地第三章 開掛的人生(3)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六十四章 舜羽光學第七十章 機器人算法第八章 公司產品(1)第五十七章 古典園林小區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訪第四十六章 小金的異變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七章 面試(3)第二十四章 特殊的客戶第六十六章 磁流變拋光第十二章 金屬重工(3)第五十九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2)第四章 開掛的人生(4)第五十一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1)第三十四章 公司總部的設想(2)第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四十七章 公寓完工第二十七章 歲月無靜好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五十六章 購地第十六章 工業軟件第十一章 金屬重工(2)第四十三章 陳鴻的創業理念第二十五章 量產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三十章 產品等級制度第十七章 陳鴻的野望第五十一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1)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十四章 公寓的規劃第四十三章 陳鴻的創業理念第二十四章 特殊的客戶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六章 面試(2)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三章 開掛的人生(3)第四十四章 測試第十五章 員工第五十二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2)第三十六章 邀請員工參與創意第五十八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1)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十七章 陳鴻的野望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二十一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1)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七章 面試(3)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第七章 面試(3)第十三章 金屬重工(4)第三章 開掛的人生(3)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義
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四十七章 公寓完工第六十一章 定製服務第十六章 工業軟件第五十七章 古典園林小區第十七章 陳鴻的野望第二十七章 歲月無靜好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臺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三十二章 公司財政第四十四章 測試第八章 公司產品(1)第三十一章 公司的擴建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五十章 “訪客”第三十六章 邀請員工參與創意第三十一章 公司的擴建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十三章 金屬重工(4)第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十五章 員工第三十四章 公司總部的設想(2)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義第五十七章 古典園林小區第五十章 “訪客”第五十四章 機牀測頭第十九章 公司發展的瓶頸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二十三章 公司春假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二十三章 公司春假第五十章 “訪客”第四十二章 未來工業生產模式第二十一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1)第十九章 公司發展的瓶頸第五十六章 購地第三章 開掛的人生(3)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六十四章 舜羽光學第七十章 機器人算法第八章 公司產品(1)第五十七章 古典園林小區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訪第四十六章 小金的異變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七章 面試(3)第二十四章 特殊的客戶第六十六章 磁流變拋光第十二章 金屬重工(3)第五十九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2)第四章 開掛的人生(4)第五十一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1)第三十四章 公司總部的設想(2)第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四十七章 公寓完工第二十七章 歲月無靜好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五十六章 購地第十六章 工業軟件第十一章 金屬重工(2)第四十三章 陳鴻的創業理念第二十五章 量產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三十章 產品等級制度第十七章 陳鴻的野望第五十一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1)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十四章 公寓的規劃第四十三章 陳鴻的創業理念第二十四章 特殊的客戶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六章 面試(2)第三十八章 航空設計軟件(1)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三章 開掛的人生(3)第四十四章 測試第十五章 員工第五十二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2)第三十六章 邀請員工參與創意第五十八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1)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十七章 陳鴻的野望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二十一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1)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七章 面試(3)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第七章 面試(3)第十三章 金屬重工(4)第三章 開掛的人生(3)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