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龍武之道的武者們不斷的研究如何降低武道修煉的難度,武者的數量越來越多,武者的數量越多,可以佔領的土地也就越來越大。”
“剛開始,因爲可以開拓的土地比較多,難度也較低,雖然各勢力之間, 有所摩擦,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剋制,不過……”
“不過,等慢慢的向北開拓到了草原,與北狄接壤,南邊開拓到沼澤, 與南蠻接壤,西邊開拓到高原,與西蕃接壤,東邊開拓到海邊,無法再向外開拓後,各大勢力之間的矛盾,終於激化了,戰爭,開始了。”
“在各勢力的戰爭中,軍陣之術被髮掘出來,諸侯國誕生了。”
“隨着軍陣之術的不斷完善,軍武之道最終成型,爲了更好的適應軍武之道,各諸侯國相繼的廢除了奴隸制,改爲貴族制。”
“至此,我們人族,也從奴隸時代,正式進入了諸侯時代。”
說到這裡, 秦旭暫停下來,喝了口茶,看着秦翌和秦威,笑問道:“聽到這裡,有什麼感想?”
秦旭的目光先落在了秦威的身上,秦威感嘆着回答道:“叔父,雖然不是第一次聽這段歷史,但是,每次聽,都感覺心潮澎湃。”
停頓了一下,秦威面帶濃濃的自豪感的用激昂語氣接着說道:“我們渭水秦氏也是在這個時期成型,建立自己的諸侯國,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歷經數千年而不倒,幾經起落,延綿至今,依然興盛不衰。”
原來,這裡面,竟然還包含着他們渭水秦氏的起源啊。
正在感嘆間,看到公子的目光轉向了他,秦翌斟酌着回答道:“公子,我從公子的講述中, 聽出了歷史的厚重感,更聽出了流派的偉大。”
“一個流派的誕生和衰落,同樣伴隨着我們人族一個時代的開啓和終結。”
“從部落時代,奴隸時代,再到諸侯時代,莫不如是。”
“公子,我爲之前的猜測,感到羞恥,魔道的確不配五大流派之列。”
秦旭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讀史,可以明志。”
“而對於武者來說,志向,非常的重要。”
“甚至,有人將志向的重要程度放在了根骨和慧根之上,認爲志向纔是決定了一個武者能走多遠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這一點,在文武之道誕生之後,尤爲明顯。”
秦旭感嘆完,突然想到了什麼,笑着說道:“對了,你們不是抱怨兩人之間的配合不行嗎?等講完下一個流派後,我傳你們一門源自軍武之道的秘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你們兩人之間的配合程度,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秦威一聽這個,眼神一亮,但是,想到之前自己學習過好幾個秘法,都學不會後,眼神不由的又暗淡下來。
秦旭自然一眼看出了秦威的顧慮,不由笑着解釋道:“這門秘法,對慧根的要求並不高,小威,你也肯定可以學會的。”
應該說軍陣之術,對慧根雖然有要求,但是,要求都不會太高。
畢竟,這可是在軍隊中大規模推廣的法門啊。
秦翌雖然非常想學新的秘法,不過,他對接下來要講的他現在唯一不知道的流派,更加感興趣。
谷彉
秦旭轉頭看了一眼秦翌,這孩子對於秘法的學習自然信心十足,沒有一絲學不會的顧慮。
看到秦翌眼神中對於後面要講的內容的渴望,秦旭笑着接着往下講道:“隨着軍武之道興起,諸侯時代到來,慢慢的戰爭也有了規矩。”
“諸侯國之間在戰爭之前,會先下戰書,明確地點,人數等,再進行戰爭。”
“這樣的戰爭,主要比拼是軍陣之術,比拼的是將軍的指揮藝術,比拼的是軍人對軍陣的熟練程度等,說到底,比拼的皆是軍武之道。”
原來如此。
聽到這裡,秦翌才明白了,爲何公子剛纔說,諸侯制度最契合軍武之道了。
“有了這樣的規矩,諸侯國比拼的都是軍武之道的高低,軍武之道自然也迎來了它發展的黃金時期。”
“有了這樣的規矩,戰爭對諸侯國的影響降到了最低,各大諸侯國也迎來了黃金髮展期,無論是人口,還是武者的數量,都迎來了新一輪的爆長。”
“我們人族的實力,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比如,北方的緊挨着北狄的諸侯國,僅憑一國之力,就可以讓北狄不敢南望,南方和西方諸侯國同樣如此,也是這個時期,徹底的奠定了我們現在的疆域。”
說到這裡,秦旭的話風一轉,嘆了口氣道:“可惜,盛極必衰,規矩即可以被人爲的定下來,也可以被人爲的破壞。”
“等到各諸侯國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實力達到了頂點,爲了諸侯國的存續,不得不開始了,兼併。”
“諸侯國不再遵從之前定下的規矩,無所不用其極的通過戰爭的手段,打敗其它的諸侯國,除其國,兼併它的人口和領地。”
“這個時代,軍武之道的強大的威力,才真正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隨着不斷的兼併,諸侯國的數量不斷的減少,最後,只剩下了秦,晉,楚,齊,燕五個大的諸侯國。”
“五大諸侯國相互牽制,誰也不能消滅誰,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
“也是在這個時期,各諸侯國意識到軍武之道已經走到了盡頭,開始了嘗試其它方面的突破。”
“其中,晉國率先取得了突破,它從軍陣之術的陣入手,開始對陣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隨着陣的深入研究,產生了陣法,丹藥和法器三個分支。”
說到這裡,秦旭搖了搖頭道:“晉國貪婪,竟然想要同時研究這三個方向,而禍根也在這個時候種下了。”
“晉國因爲陣的突破,而成爲五國中最強大的國家,稱霸一時,但是,等過了研究初期的爆發期結束後,隨着投入的增加,研究產出的減少,晉國的國力開始衰弱,爲了終止衰落的趨勢,他們必須整合資源,只能主攻一支,擯棄另外兩支。”
“三個分支中,應該放棄哪兩支,選擇哪一支,成爲了一個晉國不得不面對的抉擇。”
“而在晉國發展的過程中,三大分支早就已經融入了晉國的方方面面,晉國的貴族和各行各業的百姓,已經因此形成了利益相關的三個勢力,這個時候摒棄任何一支,對那個勢力而言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當時,又正值老王薨逝,新王年幼,在另外四國的挑唆下,晉國內的三大勢力,爆發了內亂,瓦解了晉國,分裂爲了趙、魏、韓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