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194 195章 遊說豐段

第189章 第194 195章 遊說豐段

正當鄭邑城門口所舉行的“商鞅變法”還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之際,李然卻並沒有在那裡停留太長時間,因爲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李然是將城門口的變法之事直接交由鴞翼全權負責後,李然便立即是返回了一趟祭氏的家中,並親自駕着一輛馬車,孤身來到豐段府邸的大門前。

而豐段此時也早已聽聞了今日城門口的動靜,正自琢磨着“對策”,卻不料此時李然竟會是突然到訪。

詫異之餘,豐段眉宇間也隱隱浮現着一絲不易被察覺的冷色。

豐段自是要出門相迎的,然而,待得李然是將一大箱財禮徑直送進了豐段府內後,豐段也由此推斷李然此番前來乃是“好意”。於是這纔算是放下心來,並是眉開眼笑的看着前來拜訪的李然言道:

“哎呦,稀客!真是稀客啊!”

“賢侄此來鄭邑也一年有餘了,只怕今日還是頭一回來豐府做客吧?”

“不過,這是……”

儘管他已經猜到了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可是這面子上,他卻還是要裝模作樣的詢問一番的。

李然聞聲連忙道:

“伯石大夫所言極是!”

“李然已到得鄭邑也已一年有餘,卻不曾到得伯石大人府中拜訪,實在是失敬吶!”

“因此,今日在下既然是來了,又如何能夠空手而來呢?此乃我祭氏的一點心意,實是不成敬意,還請伯石大夫笑納!”

說着,李然順手命人打開了箱子。

禮,的確是厚禮。而且李然說得也很清楚明白。這禮,是他祭氏給的,而不是政治上的禮尚往來。

豐段見得此禮,雖說也並不在意,畢竟他作爲鄭國的第三把交椅,又有什麼奇珍異寶是沒見過的?

但是,這些隨禮終究也是聊表了李然的一片欲與其結交的誠意。而他本身也是有意結交李然的,所以對他而言那自然也是來者不拒的。

“賢侄這叫什麼話!”

“快快請進!快快請進!”

豐段的來者不拒倒也也顯得十分的直白,當即就讓自家的僕人是將箱子給收了下來,而後又領着李然徑直是進入客廳落座。

“哎,其實不瞞賢侄,老夫其實也早就想去祭府登門拜訪賢侄了,只是奈何本卿總是被諸多瑣碎之事所羈絆,實是叫人脫不開身吶!”

豐段好歹也是得找了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套得一些近乎。起碼是得讓自己此前的行爲能夠解釋得通。

“而且,想前幾日我等所參加的薰隧之盟,若非是得益於賢侄從中斡旋,替老夫解了這燃眉之急,老夫如今又豈能還坐在此處泰然與賢侄話聊?”

既收了李然的厚禮,那體面話自也是要說上一番的。

這話既感激了李然當初從中斡旋,又暗示他如今確是已無與子產再起爭鬥之心,可謂一舉兩得。

畢竟在鄭國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多年,豐段的話術造詣亦是極爲高超。

“呵呵,大夫見笑了,然亦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薰隧盟會之所以能成,終究還是在於大夫的心誠所至。至於李然,又能有幾許的功勞可言?”

“今日我鄭國朝堂之上,一片祥和,也全賴大夫能識得大體,此實乃國之幸事啊!”

李然當然也不甘示弱,也是還以一番吹捧。

兩人便如是客套寒暄了一陣,隨後,豐段這纔開始旁敲側擊的問道:

“本卿聽聞,賢侄今日在城門口搞出的動靜頗大,是搞了個什麼移樁減息之事?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啊?”

李然當即拱手作揖道:

“大夫消息果然靈通。”

“確有此事。”

豐段聞聲一怔,不禁納悶道:

“聽聞賢侄所發明的子錢,雖說這利息乃是祭氏日後的獲利之源。但是此法終究是先出後入的,這可不太符合祭氏一貫的做派。因此,賢侄如今這般的作法,祭氏之內就難道無人反對?”

所謂子錢,就是從借貸之中賺取利息,就類似後世的風投一般,這的的確確是子錢家們的主要獲利方式。

然而,李然如今搞這麼一出,這是顯而易見的損害了貸方的利益。所以,如今這子錢就成了旁人眼中,風險與收益並不對等的買賣了。既如此,那祭氏內部難道會沒有怨言?

“大夫明鑑。”

“子錢一事,乃是由李然與岳父大人共同牽頭的,而所出之資也都是由我二人所承擔的。”

“既是爲國爲民,然又如何敢在意獲利幾何?且岳父大人亦是向來深明大義的。此等惠民之舉,岳父大人也曾明確表態,認定此事他也是義不容辭!”

是的,出的錢乃是李然與祭先一起的錢,所以只要他們倆不說什麼,那其他族老又能再說些什麼呢?

反正最終能賺多少,都是李然與祭先的,其他族老都還沒參與,又憑什麼說三道四的?

聽到這裡,豐段不由面露恍然之色,繼而讚道:

“嗯,祭氏能有如賢侄這般的佳婿,真乃蒼生之福啊!”

“子錢一事,惠利於民,若得推行,我鄭國必將倉稟殷實,富甲天下,如此國家可興啊!”

說着說着,豐段竟起身便要向李然躬身而揖。

“豐段在此,代萬千庶民,躬謝祭氏之大義!”

“哎呀,使不得,萬萬使不得!”

李然急忙起身將之扶住,臉上盡是惶恐之色。

“然乃受恩惠於鄭國,今日得幸,又豈能不反哺於鄭國?”

“還請大夫萬莫如此折煞晚輩了。”

李然一邊搖頭,臉上的慚愧之色更甚。

而聽得這話的豐段,自然也不再堅持,當即是再度端坐了下來。

“那賢侄今日來訪,卻不知究竟是……”

“哦,是這樣。”

進入正題,李然的神色微變,只聽他有意是壓低了聲音,低沉道:

“然聽聞,如今有不少伯石大夫的封邑內,其庶民對於子產大夫的新政,仍是頗爲些牴觸的,甚至其間是還有不少惡意詆譭之人!”

“爲此,然爲大夫是深感不安吶!”

“而今朝堂之上所議定之事,卻被這些下民如此肆意詆譭。若是被那些南來北往的客商們給傳揚了出去,那日後卻叫別國該如何看待我鄭國?”

“況且,而今子錢之事,大夫也是親眼所見,此絕非是然與岳父大人意欲中飽私囊,而實是一心爲民吶!”

“可嘆這些下民不解其意,不識新政之利,故而政令不能通達!”

說着,李然不由面露嘆息無奈之色,一時惆悵。

可他此話說完,豐段的臉色卻是微微一頓,眉眼間繼而顯現出淡淡的狡黠。

“子明所言甚是,然則……段雖也曾是三令五申,此事斷不可再議。可那些封邑內的庶民卻偏偏就是都不肯從啊!哎,老夫如今也是有心無力啊。”

他這話的意思是,子產新政的意思,他豐段早就已經傳達到了,現在是底下的庶民他們自己不信,對於這事他又能怎麼辦呢?

這是典型的搪塞敷衍。

對此,李然卻也是不急不忙,並冷不丁的是拋出一句來:

“故此,然今日前來,便是希望大夫能夠是以言傳身教,乃助我祭氏一臂之力的!若能幸得大夫親自授意,想來這些庶民必將歸附。”

“什麼?老夫親去?這……”

“大夫莫急,李然此話尚未說完。”

不待豐段說完,李然卻是立即將其打斷,並遞進言道:

“鄭國庶民本就是成千上萬,若日後僅靠我祭氏一家,定是無法滿足這許多人的。”

“再加上近年來,從天南地北涌來的流民亦是越來越多,若想要安置他們,予他們些荒田聊以生計,那所需的子錢更是繁多龐雜。”

“所以,待得時機成熟,屆時還請大夫與衆位上卿一同能夠參與其中!”

說一千道一萬,真正能說動人心的就只有利益。

李然的意思很清楚,如今的子錢乃是由祭氏挑頭的,可日後,若要再上得規模,卻還是得指望豐段等卿大夫們的那些個家底才行。

而這個子錢,若是運營良好的話,顯然又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所以,這對豐段等人而言,不就等於是天上掉錢一般?

——

第195章新政,新氣象

在肉眼可見的大利麪前,即便是豐段,一時也不由得是有些心動了。

在這個遍地都是卿大夫在薅庶民羊毛的年代,雖說這本也是不足爲奇的一件事。但是,究竟該怎麼“薅羊毛”,那絕對是一門技術活。

而如今的這個“子錢”,聰明人一看就能看出,這絕對是屬於即薅了羊毛,吃相又不至於太難堪的極佳辦法。

即是名正言順,惠利於民的政策,而且又能薅得體面,薅得冠冕堂皇,直叫人是拍案叫絕。

當然,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今子產的新政在其其他很多地方都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而豐段自己的許多采邑內,庶民有些也都外溢去偷偷的開始開墾新田了。在這種情況下,若能有這樣的一個辦法,將這一塊兒的漏洞給補上,倒也算是個極佳的辦法!

豐段臉上雖仍然在那思索着,可這心底卻已然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過得好一陣後,他這才又看着李然問道:

“此事,賢侄可曾與子產大夫商議過?”

他雖是心動,但好歹智商還在。

這麼好的事,他李然又豈能是這般輕易的拱手相讓?

這其中會不會有詐?會不會又是子產與李然設下的局?

李然的機智,實在是令他放心不下。

而李然一旁聞聲,也知道這是豐段對自己的忌憚。他們幾經交手,他對豐段的心思,也早已經是洞若觀火了。

“伯石大夫且放寬心,子錢一事乃是由我祭氏率先挑頭的,如今正準備聯合其他幾家商賈是一道入局籌措。”

“子產大夫之於此事,只有監察之權,卻並沒有管制之權。所以,此事然又何須是與子產大夫商議?”

事實也的確如此,子錢說到底,目前畢竟只屬於是民間所自發的業務往來,而身爲執政卿的子產,對於此事自然是隻有監察的權力,卻如何能夠隨意管制呢?

要知道當年鄭國立國之初,便是與商人盟誓過的。所以,鄭國的官家還真就沒法明着干預的。

而且,即便日後這項業務可能會慢慢的由卿大夫們入局主導,但終究那也屬於是商業行爲。

退一萬步講,這種商業行爲,只要是不存在強行攤派壟斷的現象出現,作爲官家其實都是沒有必要介入太多的。

而李然之所以要讓儘可能多的卿大夫與商賈大族入局,一方面是爲了儘可能的鋪開子錢,而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能夠防止壟斷的形成。

聽到李然如此說,豐段當即纔算是放下心來,臉上笑意頓時瀰漫。

“如此甚好,呵呵,如此甚好啊!”

“不瞞賢侄,本卿對這子錢一事也是頗爲看好的,日後若有機會,還望賢侄是不吝賜教啊!”

“頗爲看好”的意思,便是要準備要入局了。

畢竟在賺錢的買賣上,鄭國的卿大夫也很少有不心動的。

“好!有了伯石大夫這句話,然也就放心了。”

“新政推行,事關鄭國中興,子錢一事又關乎諸位大夫的切身利益,所以,若得伯石大夫從旁鼎力協助,我鄭國又何愁不興?!”

李然順帶又拍了一波馬屁,恭敬之色溢於言表。

“既如此,然便不再叨擾了,然還要前去子皙大夫家中……”

“哦?難道是駟子皙?賢侄還去拜訪那駟子皙作甚?”

不待李然言罷,豐段便是在那不禁皺眉問道。

近日來,駟黑與他可謂是矛盾重重,甚至已然是在朝堂之上公然的反目成仇了。而此時李然卻當着他的面,說要去拜訪駟黑,他自是有些不悅。

李然聞言,當即言道:

“那自然也是爲了子錢一事啊。”

“眼下,卻也不止是伯石大夫的采邑之內的庶民對新政是知之甚少,其實,有不少上卿的情況也皆是如此的。”

“所以,若想要此法推行順遂……子皙大夫那邊,然自是也不敢不去啊。”

話音落下,李然臉上滿是喟嘆,像是對於現實的無奈,又像是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特別是“不敢”二字,更是將他心中的忐忑演繹到了極致。

饒是豐段見狀,也不由冷哼一聲道:

“駟子皙那傢伙,從來都是一根筋的!哼哼,賢侄若想要說服他,只怕是無望!”

對於駟黑近段時間來對自己的伺機報復,豐段一直是銘記於心的,所以,眼下又如何會給他好評價?

而豐段此言之意也是相當的明顯,那就是要李然清楚,在這件事情上,誰纔是能真正能幫到他的人。

當初,他讓駟帶前去招攬李然,而今李然登門拜訪,這算得是一種迴應。

可那駟黑是向來直來直去的,也不通什麼人情世故,他既沒有給你李然些許的實惠,那你又何須去以熱臉貼冷屁股呢?

“多謝大夫提點,然自當言行守一,不敢忘大夫相助之誼。”

聽到豐段這話,李然當即表明了態度。

豐段聽罷,亦是隻能頗爲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卻又不禁暗想:也罷也罷,這李然終究不是我豐段的人,我又是替他瞎操心什麼呢?

……

於是,從豐段府中出來後,李然果然是立刻又去了一趟駟黑府上。

不過,不同於遊說豐段的敷衍拉扯,鬼話連篇,遊說駟黑那可謂是相當的簡單。

一來,當初薰隧盟會之際,便是李然派人給駟黑報的信,只提及這一件事,便足以令駟黑是對李然“感激涕零”的了。

二來,駟黑這個人本身就沒什麼城府,雖說偶有妙手加持,但終究是想法純粹,套路簡單。

所以,想要遊說他其實也並非難事,單單是李然帶去的那幾個容顏姣好的婢女也就足夠了。

所以,於明面上只是經過了一番簡短的討論,駟黑便當即是答應了下來,並許諾會遵照李然所說的,往自家各處的封邑是傳出消息,鼓舞自己封邑中的庶民去嘗試新政。

當然,這也可以看作是駟黑繼續向子產繼續示好的一個舉措。

畢竟現在的他雖位列上卿,但卻始終排在末尾,輩分雖高,可職位卻始終還是矮人一截的。

再加上他如今是與豐段徹底鬧翻了,眼下也是急需盟友。

既然豐段那邊靠不上了,那子產自然就成唯一的選擇了。

李然對此心知肚明,但也自不會去點破。

……

如此一來二去,李然便如同庖丁解牛一般,將子錢的各處關節給悉數打通了,而子產新政的也再無任何的阻礙。

無論是豐段還是駟黑,都在李然前去拜訪後的當天,便授意自家各處的邑宰,開始讓采邑下的庶民嘗試子錢以及新政。

而這一場足以改變鄭國整個國運的土改,幾經波折之後,終於是落實到了實處。

不出李然所料,祭氏一衆族老們,在見到了李然的這一番騷操作後,也立刻是想通了其中的奧妙。於是,紛紛一改當日的反對態度,亦是積極籌備起子錢來了。

而向來最是頑固的那些“地主”們,或許是因其從衆心理作祟,竟亦是加入其中。更有甚者,有些“地主”爲了能“貸”到更多的子錢,更不惜是親自上陣耕作。

畢竟,在失去大量的佃戶後,便只能想方設法的去到各地招攬流民,以充實自己的勞動力。實在招攬不到的,那也就沒了辦法,只得是號召族人都親自上陣了。

所以,鄭國上下一時是熱鬧非凡,農務的積極性亦是空前的高漲。

當然,無論是普通庶民,還是“地主們”所開墾的新田,最終都會有官家登記在冊,並按畝取稅。自然而然的,公室到頭來竟是莫名成了最大的贏家。

而那些因種種其他原因逃入鄭國的流民,也由於大批量的充當了原先那些“佃農”的角色。所以,換句話來說,他們這些人,也竟然大都是一來鄭國,便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了。

如此的德政,自然是能夠爲鄭國贏得好名聲的。所以,子產與李然也因爲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而一時聲名鵲起了。

……

而李然,自從新政是如火如荼的開展過後,更是一刻也沒歇過。

爲了推行子錢新政,他也已經是幾次三番的親自下到鄉野去進一步瞭解情況,替鄉民們是排憂解難。

甚至是不惜親自上陣,竟是與祭樂一起體驗着一同與鄉民們勞作的快樂。

辛勞的汗水在他的臉上流淌,但他的心中卻感到無比的快樂。

他並不知道,這一條頗爲“現代化”的道路,是不是可以在如今這個時代持續的運行下去。但至少就目前而言,情況倒也算得是十分樂觀的。

他有時也在想,倘若……他能夠將此新政推行至其他地方的話……

在田野間休憩時,他也曾有過無盡的遐想。但他其實也十分清楚,若想要從上到下,徹底的重塑這一時代,僅依靠這一點微不足道的改變,又談何容易呢?

第713章 鐵丘之戰第151章 文勝質則史?第69章 子石大夫的勸告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643章 讓趙鞅來找我吧!第466章 受蠱惑的鄭國百姓第169章 王子圍的登傭第621章 離譜!宮兒月居然吃醋了第165章 自污的手段第74章 餓殍遍野第386章 遊說鞏簡第13章 樂安孫氏的猛人第55章 貴賓請上座第370章 子產的憂慮第326章 伍奢隻身往吳營第754章 文種九術第615章 伍子胥大仇得報第39章 拘禁季孫宿第198章 伍舉報喪第729章 重敘吳楚往事第139章 君有疾在後宮第388章 大破甘鰍第205章 第220 221章 楚王熊圍的誠意第678章 荀躒也開始搞事情第194章 第203 204章 再登鄉校第191章 第197 198章 祭樂失蹤了!第374章 十里長街送子產第612章 第739 740章 李然親勸公斂陽第114章 智者無情第199章 第210 211章 共王之子圍爲長第574章 今夜無眠第315章 申無宇趕來勸阻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緩兵之計第655章 晉陽途中初定計第92章 何爲大局?第189章 第194 195章 遊說豐段第627章 南子的宴請第51章 勇夫褚蕩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671章 不過是一樁好的買賣第316章 堵陽關遇截第181章 豐段與駟黑的決裂第27章 宴無好宴第228章 耍無賴的楚王熊圍第335章 頹廢的楚王第287章 順勢與逆勢第536章 第645 646章 夾谷之會第339章 第393 394章 撤退的藝術第543章 第655 656章 這土地是還定了!第96章 諜中諜第337章 第390 391章 觀兵之計第433章 魯侯稠的毒咒第470章 范蠡賺駟歂(chuan)第135章 詭辯靈臺宮第342章 王子棄疾的演技第138章 聽人勸,吃飽飯第293章 李然的仁道第448章 豎牛和陽虎第152章 魯國現狀第385章 狠活!甘鰍挾難民攻城第701章 董安於配享太廟第622章 李然見南子第231章 第260 261章 疏不間親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諸樊之死第542章 第653 654章 以水濟水,誰能食之?第17章 公子稠的僞裝第705章 潞之戰第295章 四國大火的預言第412章 第482 483章 趙鞅手下留情第732章 春秋素王第439章 孔丘遊說齊侯第98章 動機第411章 第480 481章 孫武很無奈第389章 鞏簡的心聲第693章 暗行衆說荀躒第25章 人民的名義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374章 十里長街送子產第629章 放李然歸周第446章 三縱陽虎第617章 晉國陽虎的來信第608章 向楚莊王學習第689章 誘敵之計?第678章 荀躒也開始搞事情第625章 想借種?離了個大譜!第335章 頹廢的楚王第29章 祥瑞的意義第344章 第401 402章 衆叛親離的楚王第64章 不好的直覺第420章 第496 497章 天道有定數第727章 朝聘第629章 放李然歸周第335章 頹廢的楚王第285章 伴君如伴虎第94章 古靈精怪小嬌妻第331章 夏汭再見伍子胥第386章 遊說鞏簡第736章 謂我何求?第442章 第524 525章 陽虎被擒第267章 第312 313章 李然又要講故事了
第713章 鐵丘之戰第151章 文勝質則史?第69章 子石大夫的勸告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643章 讓趙鞅來找我吧!第466章 受蠱惑的鄭國百姓第169章 王子圍的登傭第621章 離譜!宮兒月居然吃醋了第165章 自污的手段第74章 餓殍遍野第386章 遊說鞏簡第13章 樂安孫氏的猛人第55章 貴賓請上座第370章 子產的憂慮第326章 伍奢隻身往吳營第754章 文種九術第615章 伍子胥大仇得報第39章 拘禁季孫宿第198章 伍舉報喪第729章 重敘吳楚往事第139章 君有疾在後宮第388章 大破甘鰍第205章 第220 221章 楚王熊圍的誠意第678章 荀躒也開始搞事情第194章 第203 204章 再登鄉校第191章 第197 198章 祭樂失蹤了!第374章 十里長街送子產第612章 第739 740章 李然親勸公斂陽第114章 智者無情第199章 第210 211章 共王之子圍爲長第574章 今夜無眠第315章 申無宇趕來勸阻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緩兵之計第655章 晉陽途中初定計第92章 何爲大局?第189章 第194 195章 遊說豐段第627章 南子的宴請第51章 勇夫褚蕩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671章 不過是一樁好的買賣第316章 堵陽關遇截第181章 豐段與駟黑的決裂第27章 宴無好宴第228章 耍無賴的楚王熊圍第335章 頹廢的楚王第287章 順勢與逆勢第536章 第645 646章 夾谷之會第339章 第393 394章 撤退的藝術第543章 第655 656章 這土地是還定了!第96章 諜中諜第337章 第390 391章 觀兵之計第433章 魯侯稠的毒咒第470章 范蠡賺駟歂(chuan)第135章 詭辯靈臺宮第342章 王子棄疾的演技第138章 聽人勸,吃飽飯第293章 李然的仁道第448章 豎牛和陽虎第152章 魯國現狀第385章 狠活!甘鰍挾難民攻城第701章 董安於配享太廟第622章 李然見南子第231章 第260 261章 疏不間親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諸樊之死第542章 第653 654章 以水濟水,誰能食之?第17章 公子稠的僞裝第705章 潞之戰第295章 四國大火的預言第412章 第482 483章 趙鞅手下留情第732章 春秋素王第439章 孔丘遊說齊侯第98章 動機第411章 第480 481章 孫武很無奈第389章 鞏簡的心聲第693章 暗行衆說荀躒第25章 人民的名義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374章 十里長街送子產第629章 放李然歸周第446章 三縱陽虎第617章 晉國陽虎的來信第608章 向楚莊王學習第689章 誘敵之計?第678章 荀躒也開始搞事情第625章 想借種?離了個大譜!第335章 頹廢的楚王第29章 祥瑞的意義第344章 第401 402章 衆叛親離的楚王第64章 不好的直覺第420章 第496 497章 天道有定數第727章 朝聘第629章 放李然歸周第335章 頹廢的楚王第285章 伴君如伴虎第94章 古靈精怪小嬌妻第331章 夏汭再見伍子胥第386章 遊說鞏簡第736章 謂我何求?第442章 第524 525章 陽虎被擒第267章 第312 313章 李然又要講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