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

世界變化的太快,有些人跟上了,有些人則沒有跟上;沒跟上的人中也分兩種,有些是還在努力,有些則是不想努力,想要一切仍舊恢復原樣。

這,自然是不允許的,這種人,學界最多,這次掀起波瀾的是香江大學,楊伊這次親臨了這座城市,她是想要看一看這座年輕的城市中,如今又有什麼鬼怪?

香江大學容納萬人的禮堂裡,正在召開“新世紀高校交流峰會”,這一次輪到香江大學主辦,這個峰會雖然針對的是全球高校,但卻是以華語地區的高校爲主,華國的C9高校,陳國的兩大名校,一般是以這十一個高校輪流來辦的,針對學界的探討交流。

在十年前,東瀛大學加入,成爲第十二個主辦大學,莫斯科大學在隨後加入,成爲第十三個主辦大學,隨後,國內外又有幾個大學相繼達到了要求,開辦一年的星空大學,因爲名氣等原因,很可能成爲兩年後的主辦方,這次楊伊受邀前來發言。

按照楊伊的地位,若不是還掛着星空大學校長的職位,這種事是麻煩不到她的,不過這一次也不能退卻,這是一次星空大學在全球高校面前的展示。

如今的高校交流會上發言的大多都是高新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此時臺下的觀衆,大多是香江大學的學生,不過也有趕來聽交流會的外校學生和老師,還有一些旁聽的企業家。

楊伊來的不早不晚,沒有提前來參加什麼酒會,她也不需要這個,等到交流會開始之前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她的專機才停在了香江。

這一次大會,楊伊剛參加,就感覺氣氛很不對,接下來也證實了她的預測。

第一個發言的人,全程都說英語。

第二個發言的人,全程還是說英語。

第三個發言的人,全程也是說英語。

第四個發言的人,……

第五個發言的人,……

……

因爲這個峰會的規格很高,交流的學術基本也都是很高端的內容,特別是對高新技術產業的闡述,基本上都是座無虛席。

觀衆裡,包括大學教師、在校學生、企業家、創業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關注這次“峰會”,希望從“交流會”中汲取養分、啓發靈感、鞏固創業信心的人。

結果,整整一上午,一共七位個發言的學者竟然全程都在說英,而這些個發言的學者不是X籍的華裔,全是土生土長在國內生活的國人。

而正在召開的會場在香江大學,不是美國的哈佛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

臺下坐着的人裡,以英語爲母語的外國人不超過只佔據少數,一萬人中,最多也就是1/10的外國人,這其中還有日語、阿拉伯語等爲母語的外國人。

而這次“交流會”的主題是“移動互聯網”,這也不是用漢語不能表達的議題,因爲移動互聯網現在最發達的當屬華語地區,所以當代漢語足以表達大多數科學概念和科研內容。

這讓人十分不理解,爲什麼非要使用英語呢?發言的人母語是漢語,會場內大部分聽衆的母語也是漢語,怎麼想,都想不出一定要使用英語發言的理由。

毫無必要地使用英語,使得場下的多名聽衆,包括一些企業家和創業者,大都沒有聽懂他們講了些什麼。

一次機會難得的向國內學子普及前沿概念的學術會議,一次各大高校交流當前最熱門的學科建設的會議,竟然變成了一場“雞同鴨講”的英語口語秀。

英語的門檻,活生生把揣着滿腔熱情和期待的聽衆們擋在了思想交流的門外。

因爲是“國際性峰會”,考慮禮儀和國家形象,大家沒有退席,在上一位發言者發言結束,主持人上臺宣佈接下來進入“交流點評”環節。

而這位點評者,自然是大家公認的學術大佬了,在場的大佬中,最大的自然是楊伊了,總而言之,楊伊是業內和媒體界公認的IT領域大佬,江湖地位高,說話有分量,剛纔這些人的發言是否有價值,楊伊的點評和肯定與否很重要。

忍着不主動說已經是楊伊的極限,對着話筒昧心點評,她做不到,況且以楊伊現在的地位,說幾句心裡話,得罪幾個拿英語當炫耀資本的所謂學者,誰又能在乎。

楊伊可以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但這幾個人還不夠格。

於是,對着遞上來的話筒,楊伊說出了一句讓全場鴉雀無聲的話——

“我根本沒聽懂他們說了什麼,所以我就不點評了。”

這句話一出,坐滿人的會場裡像被無形的衝擊波掃過一樣,所有雜音全部消失,靜得落針可聞。

無數人心裡浮起大同小異的念頭:

“我*!這麼不給面子?”

“我*!也太**了吧!”

“********?”

“……”

臺上此時鳳凰衛視的金牌主持人短路了,好幾個打圓場的方案在她腦子裡一閃而過,可沒有一個合適的,她竟然沒有救場的話。

在全場靜寂中,楊伊微笑着站起身,手拿話筒回頭問身後的聽衆:“我現場搞一個小調查,聽懂他們幾個全部發言內容的請舉手。”

這一次,足足等了一分鐘的時間,全場只有廖廖幾個人舉手。

怎麼說呢?

香江大學這樣的頂級學府,現場來的不但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都有,英語好的大有人在,另外還有那麼多的專家學者。

可是楊伊提問,只有這幾個人舉手,原因之一是之前幾個發言者一些單詞的口語發音不標準,增加了“聽力測試”的理解難度,真正全部聽懂並完整理解他們發言的絕對不多。

第二個原因是大家明白這個時候舉手秀自己的英語聽力沒意思,只會讓周圍聽不懂的人覺得自己很傻,更何況,提問的是誰,是楊伊。

楊伊很不給面子的一一點了這些個舉手的人,把聽懂發言舉手的人數數完,楊伊又問了一句:“沒聽懂的人請舉手。”

剛纔楊伊一個個點了那些個舉手的人,這代表什麼,這次會議可是有現場直播的,這些人無論是炫耀也罷,還是你真的聽懂了,這麼不給楊伊麪子,以後可有的瞧了。

因此,在楊伊提問之後,這下場面就壯觀了,現場的人紛紛舉手,這讓剛纔那幾個舉手的人此時很是忐忑。

1000人——5000人……

會場裡的人像是都舉起了手,就連那些外國的學者們此時也都景從了。

意識到發生了罕見的突發事件,會場裡的記者迅速地按着手裡相機的快門,抓拍現場這麼多人舉手的畫面。

看着舉手的場面,楊伊此時說道:“我看過有本書中曾寫過,在百年前,那時候總有些人喜歡在國話裡夾些無謂的英文字,而他的話並無中文難達的新意,需要借英文來講;所以,他說的話裡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裡嵌的金牙,因爲金牙不僅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裡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

說完這一段,楊伊放下話筒,坐回椅子上,不再言語,全場都知道楊伊話裡的分量,這比當面罵人還要狠了。

剛剛發言的那幾個人,坐在椅子上,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如坐鍼氈。

會場外,楊伊自然是遭到記者圍堵,其實不管是不是發生了什麼,楊伊都會有這種遭遇的,只是這些記者提問的問題不同而已;而楊伊今天在會場上的言行存在很大的“爭議性”,所以這些記者的問題更多,圍堵的也更堅決一些,楊伊讓衛隊暫時遠離了,面帶微笑地接受了採訪。

對於記者,楊伊還是有心扶持的,這個世界中,需要敢講話的人,講錯不要緊,只要初心是好的就行。

一名被楊伊點名的記者第一個提問便問道:“楊總,請問您是否真的沒聽懂今天的發言內容?”

楊伊此時自然直言說道:“真沒聽懂。”

那記者接着問:“楊總,據我所知,您在之前經常出國參加一些學術會議,而且我們社裡的一篇報道里曾報道過您在好幾年前就擁有一定的外語成就,另外,據我所知您在幾個高端學術會議上的發言十分精彩,您的英語口語水平確實很高的。”

“我外語水平的問題,今天不用探討;我們星空的翻譯技術世界第一;但是今天的問題並不是我一個人聽懂聽不懂的問題,而是這次會議應當使用什麼語言的問題!好了,下一位。”

另一名記者此時結果話筒,適時提問道:“楊總,請問您是一名民族主義者嗎?”

楊伊笑着回答:“我不知道你是怎麼聯想到‘民族主義’這個詞的,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反對極端、狹隘的民族主義。

但是我不反對學習外語,現在的問題是,在外國你要交流時那麼使用外語可以理解,但是現在是在我們自己的國家,爲何不能大大方方使用母語呢?”

聽了楊伊的回答,提問的記者又問道:“楊總,您不覺得,學者在會議上用什麼語言發言,用什麼語言寫文章,向什麼期刊投稿,是個人的自由嗎?”

自由和民主,這個問題是無解的,不過楊伊沒有避而不答,直接說道:“學者在會議上用什麼語言發言確實是他的自由,爲了向國外學習先進理念,與世界交流最新成果,學者也應當掌握好外語、運用好外語。”楊伊話鋒一轉:

“但是在使用母語促進本國公衆理解科學、推動本國科學發展與社會發展良性互動方面,學者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這是義務,像今天這樣的會議,何謂移動互聯網學科建設,這時候就應該發揮面向公衆的科普功能,儘可能促進公衆理解移動互聯網的前沿概念,讓有興趣的人投入其中。

而移動互聯網,當前是哪裡建設的最好、最先進,我相信這是有公論的,有人會說,這是在對外國友人一種友好的行爲,我不這樣認爲。

母語是維護一個國家和民族思維和行爲方式的載體,母語是連結歷史、現在和未來的血脈;因此,捍衛母語,純潔漢語,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如果我們自己對母語都不看重、不愛護,認爲自己的母語是劣等語言,怎能期望外人尊重、嚮往我們的文化呢?而在科學和學術教育領域,漢語長期以來受到排擠和忽視,而科學是一個民族屹立未來世界的核心,如果缺乏科學話語思想的滋養,漢語及其承載的華夏文化前景將會怎樣呢?

我爲什麼要做翻譯軟件,並且要做的這麼好,就是爲了讓世界各個民族都能保持自己的語言,並且交流無礙,這纔是一個文明傳承的核心。”

最終楊伊總結說:“我們的太陽不過是銀河系幾千億恆星中最微不足道的低等質量黃矮星,但是佔據我們太陽系99%的質量,算上奧爾特星雲太陽系近兩光年的範圍中,我們的地球就如大海里的一座小島,微不足道,而銀河系二十萬光年的範圍中,我們太陽系不過處在獵戶座支臂的內側邊緣上,處在銀河系的貧民區。

我們的銀河系在本星系羣的三百萬光年範圍內也算大了,卻也和仙女系的幾十個矮星系一樣,幾億年後就算我們的銀河系和仙女座合併,然而在本星系團,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羣也是很渺小的,而且還逐漸遠離本星系團,好在我們所在的本星系團是更大一級室女座超星系團的中心,超星系團還只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近五億光年羽毛結構的一部分。

然而比還有比他大一倍的雙魚-瓊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十億光年的宇宙結構;然而它也不過是宇宙長城武仙-北冕座長城一百億光年的一部分,而武仙-北冕座長城也不過是可觀測宇宙大尺度纖維結構的一部分,而可觀測宇宙的大小930億光年,這只是因爲宇宙在超光速膨脹,很多星系發出的光永遠到不了我們這,也就是說不可觀測宇宙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但可以知道的是遠遠高於我們可觀測宇宙的範圍。

在這麼遼闊的背景下,什麼纔是不朽的?短暫的生命?還是文明?還是可笑的自由?”

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九章 詩與劍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四十九章 閆式第十三章 五美(1)第十三章 五美(1)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際空間站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一百二十章 至寶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八十二章 洛陽第二十八章 瀋陽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四十一章 天榜第十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八十三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四十四章 在下楊伊(3)第三章 幽谷有佳人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三十四章 星空Starry switch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四十二章 臆想第八十二章 笑傲江湖 再開徵程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一章 葵花向陽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十九章 論劍(2)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二十五章 論劍(9)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五十四章 西縣第四十章 黃裳第四十五章 在下楊伊(4)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二)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聞噩訊紛紛來(一)第十五章 秘境(1)第四十一章 天榜第十第三十二章 天魔琴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段式射擊第三十三章 劍出華山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七十四章 黑木崖之戰(1)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四十四章 俘虜(2)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四十一章 再回華山第八十章 韓世忠第三十六章 論壇瑣事第六十二章 朝政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三十二章 滅晉第八十九章 漢水血未休(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加班第三十章 赤兔第一百九十一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二)第六十五章 奪魁賽(1)第九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一)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八十七章 危險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第五十九章 天師劍第四十章 黃裳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八十三章 封侯第七十六章 新員工第七十六章 女皇(2)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三十六章 論壇瑣事
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九章 詩與劍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四十九章 閆式第十三章 五美(1)第十三章 五美(1)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際空間站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一百二十章 至寶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八十二章 洛陽第二十八章 瀋陽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四十一章 天榜第十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八十三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四十四章 在下楊伊(3)第三章 幽谷有佳人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三十四章 星空Starry switch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四十二章 臆想第八十二章 笑傲江湖 再開徵程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一章 葵花向陽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十九章 論劍(2)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二十五章 論劍(9)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五十四章 西縣第四十章 黃裳第四十五章 在下楊伊(4)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二)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聞噩訊紛紛來(一)第十五章 秘境(1)第四十一章 天榜第十第三十二章 天魔琴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段式射擊第三十三章 劍出華山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七十四章 黑木崖之戰(1)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四十四章 俘虜(2)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四十一章 再回華山第八十章 韓世忠第三十六章 論壇瑣事第六十二章 朝政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三十二章 滅晉第八十九章 漢水血未休(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加班第三十章 赤兔第一百九十一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二)第六十五章 奪魁賽(1)第九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一)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八十七章 危險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第五十九章 天師劍第四十章 黃裳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八十三章 封侯第七十六章 新員工第七十六章 女皇(2)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三十六章 論壇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