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九品

大朝,此時看着已經不再顯得零落的朝堂,楊伊也是滿意。

衆臣拜見之後,齊說:“請上宣命。”

楊伊是先軍後政,此時季漢也只有先軍政治了。

先軍政治就是指一切以軍事工作爲先,一切以軍事工作爲重,即沒有糖可以活下去,沒有刀劍就不能生存。

首先是突出軍隊地位,通過對社會階層次序的調整,將軍人置於士農工商這四民之前,以突出軍人的地位。

還要保障軍費上的投入,正所謂財政再困難,也要優先保障軍隊費用的支出;再就是要啓迪軍魂,增強凝聚力。

以軍隊作爲骨幹和主力,防止敵對勢力從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滲入。

視軍事爲第一國事,這意味着在制定國策時,就要把重視和加強軍事看作是必須放在頭等位置的重要工作。

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也絕對不是取決於幅員大小和人口多少,而是取決於軍事力量如何;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是增強總體國力的關鍵。

當然,楊伊也不會放棄季漢的經濟,制定出合適的賦稅政策,首先要保證民衆不至於餓死,然後一年一年的改良,從吃飽到吃好。

學政方面,第一批一共三十人的童生已經開始就業測試了,城內各工程的分配十人,然後分入新郡以及漢中郡的二十人。

激發團隊氣力的《長歌行》,和田地出產息息相關的《憫農》等詩句,還有風調雨順的《春夜春雨》等,未來文道也將會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而以楊伊預計,如今有文道之力輔助,只是田地出產,至少都會增加三成,而以蜀地的良田,再加上各種水力措施的實行,再加上良種的推行,田地出產比着以往增加一倍也不是多難。

而這就保證了百姓吃飽,此時,楊伊也在這夏收之前,對如今季漢的政治進行一個梳理。

這時隨着衆臣禮畢,一時間朝堂中鴉雀無聲。

女官張寧此時展開任命書,宣讀:“詔命:綿竹令李洹,屯田開墾,招募流亡,功勞顯著,特任命爲新郡郡守,以牧民之,爲正四品下!”

爲表新朝氣象,此時楊伊也在政事方面開始改革,借鑑之後,開始以九品區分官員等級。

和曹魏相差不大,改變了兩漢粟石品級制,分官員爲九品,自正四品以下又各分上下階。

共分分爲三十品;一品,就是三公、丞相等屬之;二品,大學正、大司農等;三品,侍中、散騎常侍、尚書令、左右僕射、中書監令及九卿等屬之;四品,御史中丞、翰林學士、都城郡守等屬之;五品,給事中、郡國守相內史等屬之;六品,尚書令、左右丞、諸縣署令秩千石者屬之;七品,諸縣令六百石以上者屬之;八品,太常齋郎、諸縣署令千石以上者丞等屬之。第九品,諸縣署丞、尉,王官舍人,諸鄉有秩等屬之。

而像是大將軍、車騎將軍、四鎮四徵將軍就以軍爵爲之,和民政官直接分割,而地方上也有城尉等,這些只是爲了緝盜掌握的小股兵將。

大致如下:正一品,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馬等屬之;從一品,都督內外諸軍事等屬之(不常設);正二品,尚書令等屬之;從二品,尚書令、左右僕射、中書監等屬之;正三品,侍中、六部尚書、上州刺史等屬之,從三品,散騎常侍、六部侍郎、中州刺史等屬之;正四品,城門校尉、黃門侍郎、下州刺史等屬之;從四品,中書侍郎、諫議大夫、上郡郡守等屬之;正五品;中下郡國守相、六部郎中、內史等屬之;從五品,六部員外郎、三公掾屬等屬之;正六品,六部主事、上縣令等屬之,從六品,御史等屬之;正七品,中縣令等屬之;從七品,郡主簿等屬之;正八品,下縣令、上縣縣丞等屬之;從八品,公車令、符節令、諸署令屬之;正九品,中黃門等屬之;從九品,亭長等屬之。

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畢竟如今只是統治一州之地,需要的官員並不多,如今只是一個大致框架,楊伊是準備在民政上逐漸改革爲三省六部制的,現在是逐漸推行。

“吾皇萬歲三歲萬萬歲,臣謝恩!”此時李洹跪拜了下來,磕頭謝恩。

楊伊此時用出天子望氣術,可以看見就在冊封的一瞬間,李洹的頂上雲氣頓時起了變化,絲絲白氣形成了雲氣,隱隱有着一印之相,只是這印動搖不定,或隱或現,卻並不穩固。

這是氣數使然,李洹本人爲官不過數月,就如此奮發,不過這也無妨,之前已經默認他爲新郡郡守了,再沉浮數年,也就穩了,畢竟這是兩千石的大吏,非同尋常。

“詔命:綿竹學政曲垣,爲國育才,特晉正五品新郡學政。”此時張寧宣讀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領命!”曲垣此時猛的一磕頭。

就在磕頭之間,楊伊可以看到他的頂上雲氣,也是頓時起了變化,絲絲白氣形成了雲氣,形成了一個小印,卻非常清晰,這就是官命了,不過本命白氣依舊,並沒有發生變化。

此時還聽張寧又道:“學士馬亭,悉熟政事,特晉爲正六品綿竹令。”此時張寧宣讀着任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領命!”馬亭此時上前磕頭謝恩。

此時,他的頂上雲氣同樣起了變化,但是和李洹、曲垣兩人不同,只見他頭頂形成了一個小印,這印裡,不但有着白氣涌入,還有着金黃氣充滿其中,這就是祖先庇佑的氣數,和李洹、曲垣等只是鄉人不同,馬氏雖然沒落,但是也至少還算是寒門。

“……,特任你爲新縣令!”

“……,特任你爲江油縣令!”

“……”

“以上任命,各司其職,望爾等忠於職守,爲國爲民。”

這算是把新郡這裡的官員該任命的都任命了,其餘各郡,楊伊此時還插手不得。

楊伊此時看着數人,然後道:

“諸卿,民無田不安,令你等上任之後,立刻授田放糧!”

“吾等遵旨!”

“詔令,原大將軍姜維,忠心事國,任正一品太傅,巴州都督,督率巴郡、涪陵郡、巴西郡、巴東郡。”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姜同代父領旨,謝陛下隆恩!”

姜維還要防備吳國和魏國朔江西進,自然不能前來,因此由其子來領命。

“詔令,建寧太守霍弋,忠心事國,撫剿一方,晉從一品南中都督,督撫南中七郡,望卿再立新功。”

“詔令,車騎將軍廖化,忠心事國,晉正一品太尉銜,爲蜀郡都督……”

“詔令,漢中郡守法遂,忠心事國,晉從一品漢中都督銜,……”

大致的任命發放下去,楊伊並沒有在當年季漢的局勢上多做手腳,只是把各郡兵權收歸給四位都督所有,姜維、霍弋、廖化、法遂,這四人是值得信任的,他們執掌兵權,也不會做下什麼反叛之事,其餘人等,楊伊是信不過的,不過像是蜀地本地的“投降派”,當初已經大多被鄧艾一鍋端了,特別是譙周這等代表人物。

在魏國不把他們放回來之前,蜀地本地派的實力並不足爲慮,等魏國想清楚把他們放回來之後,估計也沒多少用處了。

政事上楊伊唯一插手各州郡的除了軍事之外,也就是設立各州郡的學政官了,當然,各郡只是有了位置,具體的人還是沒有的,楊伊此時手下也沒有那麼多學政官。

臨近夏收了,此時楊伊決定提前分下良田,單單是分田的工作都需要至少一個月時間,夏收加上種田還要一月時間,楊伊決定下發田。

這先發下田,中間就少收了糧食,不過楊伊不在乎這點收入了,放之於民。

新郡的各縣,此時三人一組,有十組,就着文書和大斗,就開始發放田畝地契和糧食了。

百姓歡喜跳躍,由於原本就是軍屯,因此編制嚴格,戶主分成十隊,排着領着文書和糧食。

這些百姓,個個手腳上都是老繭,領了文書和糧食,就對着自己覺得皇帝所在的地方磕頭。

不少人淚流滿面:“聖主啊,小民給您磕頭了呀!”

“碰碰”之聲,磕在地上,多少人連頭磕腫了都不顧。

有軍衛維持秩序,而民衆也都是分成好些隊,一隊也就是百許人,文書事先又準備好了,分起來也是很快的!

“萬歲萬歲萬萬歲!”

郡縣中萬歲的聲音,隨着這些百姓高喊,其中還有女人小孩,還有白髮蒼蒼的老者,這聲幾乎響徹天空,衝上雲宵。

此時就有各州郡的派來的人看着,還有一直逗留新郡未曾走的李特,此時眸子中閃着精光,見此情況,不由變色,低聲說着:“民心可用,可怖可懼!”

而此時,楊伊就沒想着這些可能的敵人,她此時正在和李洹等人商談政事,像是李洹曲垣等人,楊伊是準備大用重用的,這是寒門的標杆,甚至不是寒門,而是鄉人野人。

而此時郡裡分田已經三天了,郡里人手多,加上之前準備時間都用了五天,此時已經快分完了,楊伊正聽着彙報來的問題,此時忽然一陣恍惚,就看到眼前的李洹,頭頂雲氣翻涌。

只見他頭頂上雲氣翻滾,白色本命之氣炸開,隨之,又生出一根白裡透紅的本命氣,這本命氣一形成,上面的金印立刻穩固。

只見氣如鼎沸,白氣不斷涌入金印中,只是片刻,就滿了一半,並且還繼續上升,直到三分之二才停止,並且白氣翻滾,產生了變化,一絲絲變成紅色,最後的雲氣就是白裡透紅,沉浮不定。

竟然是命格突破,再觀之,只見他所有氣運都凝聚在印中,並不消散,果然,這命格撫育萬民纔是正途,當然比着祖先庇佑卻是有所不如了,就是李洹,也還得再進階一次,才能和馬亭相當,而此時馬亭只是縣令,李洹卻是郡守。

不過,李洹能從一鄉民有此氣運,而馬亭他們馬氏祖上可是數代所傳,數百年的家業綿延纔有祖運。

而李洹若是數代經營之後,代代家業不衰,自然也會有祖運傳下。

不過楊伊看着左近的曲垣,卻更是驚奇,他竟然已經有了一絲純白色的氣運,不是民氣,而是浩然氣。

官員讀聖賢書,做方正事,爲福百姓,傳播名聲,百姓自然有着感激,系在了他的身上,一個人,十個人,甚至百個人的感恩,也不算什麼,但天下千人萬人的感恩,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和他讀的極透徹的聖賢書結合,就凝聚出浩然氣來。

而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處之泰然,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正所謂: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此氣是文道之氣,有此氣在,就代表文道已經有了根基,什麼過目不忘的天賦,都會被此氣激發出來,擁有此氣,也就代表着邁步文道至高的可能了。

楊伊不由得更加看好曲垣了,相比李洹,他可能會走的更遠,此時雙方還在同一階層上,但是都到了一個瓶頸,四品、五品已經是極限了,甚至再升一品都不可能。

李洹的氣運都是透支的,若不是這次萬民氣運注入,他氣運不堪重負之下,可能就會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就算是身體強壯,也是在透支未來。

不過此時氣運是勉強彌補了一些,楊伊預計,他至少五年之內不可能再進一步了,這不是大漢全盛之時,那時,隨意點一人,就是任職一品都算不得什麼,因爲可以用龍氣彌補。

而此時大漢只有一州,這龍氣,楊伊自己用都嫌不夠,可不會給李洹彌補根基。

最容易利用龍氣的就是封爵了,和軍爵不同,軍爵也是到了君候之位,纔開始利用龍氣的,而官員,只要是爵位,都要用大漢龍氣,正所謂列土封疆。

而曲垣卻不同,他有了這點浩然氣,只要培育壯大,這四品五品之位,對他都不是多大的難題,只要他的文道修爲不斷成長,預計這三五年之內,就可能邁步大學政之位了。

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三章 諸天萬界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五十九章 天師劍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二章 戰起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二十八章 斷魂槍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三十五章 兵器譜第五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八十九章 邁步星空(3)第六十九章 暗流涌動(2)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三十三章 盜匪?第三十七章 斬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計第十章 立文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三章 天香掌門第二十四章 開幕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一百一十章 奇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面聖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五十六章 江湖中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十二章 慘案第十三章 門規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二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第五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二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二)第五十三章 江湖事江湖了(2)第十七章 冀州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二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七十七章 妖道(一)第五章 鳳溪村口初相遇第十四章 士族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第四十一章 論道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二十一章 寶藏第五十一章 拒絕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八十九章 偷襲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七十九章 兩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六章 張九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五章 夏青青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1)第二十六章 鋼鐵俠第二十七章 計量第二十二章 論劍(6)第四十章 黃裳第三十八章第二十章 飛馬牧場第三十五章 楊過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二十三章 杭州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七十二章 殺上黑木崖(2)
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三章 諸天萬界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五十九章 天師劍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二章 戰起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二十八章 斷魂槍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三十五章 兵器譜第五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八十九章 邁步星空(3)第六十九章 暗流涌動(2)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三十三章 盜匪?第三十七章 斬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計第十章 立文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三章 天香掌門第二十四章 開幕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一百一十章 奇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面聖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五十六章 江湖中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十二章 慘案第十三章 門規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二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第五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二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二)第五十三章 江湖事江湖了(2)第十七章 冀州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二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七十七章 妖道(一)第五章 鳳溪村口初相遇第十四章 士族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第四十一章 論道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二十一章 寶藏第五十一章 拒絕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八十九章 偷襲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七十九章 兩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六章 張九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五章 夏青青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1)第二十六章 鋼鐵俠第二十七章 計量第二十二章 論劍(6)第四十章 黃裳第三十八章第二十章 飛馬牧場第三十五章 楊過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二十三章 杭州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七十二章 殺上黑木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