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聞惡訊紛紛來(二)

前後謀劃準備了兩年的時間,可是如今竟然一朝成空,司馬昭不知該遷怒於誰。

這大魏的實力是有數的,他們司馬家能掌握的,已經到了一個極限了,已經和諸多世家妥協到了一個極限處。

自秦皇一統華夏諸國之後,皇權在司馬氏手中,也到了最低限度,相對的,司馬家也只能用酷烈的手段維持統治。

當街悍然殺帝,也就司馬家能幹的出來了。

若是司馬昭有第二個選擇,他也不會如此。

就像是如今,他也只能再次妥協了,甚至這一步步妥協下去,這封建制恐怕就要回歸三代的那種封建制了。

諸多世家也在推動着,也只有三代的那種封建制,才適合世家傳承,一家即一國,但是對於皇權來說,也削弱到了極點。

可是,也只能飲鴆止渴了,躺在踏上的司馬昭如此想着,他感覺自己的大限已經到了,回顧往事,他感覺自己若是早早就死了,那還會如此受苦受難?

……

長安城,楊伊剛用大軍接管城防,已經是中午了。

中午時分,天陰沉下來,天空濃雲重壓,涼風襲來,突然一聲沉雷,一道閃電落下,雨點就噼啪落了下來。

這時,街上有數人避雨,在一處酒樓下面,這幾人卻是注視着此時上樓的兩人。

這兩人也都很年輕,穿着青色長袍,乾淨利落纖塵不染,一人就說着:“四公子,這店不錯,得陛下恩典,讓他們開業,我們進去如何?”

被稱爲公子的那人笑的說着:“行!”

長安城中,本來是百廢待興的,不過鍾會爲表城內興旺,昨夜就派人傳喚城中諸多商鋪老闆,沒有死的那些,要知道這麼長時間的攻防戰,城中的損失可不算小,許多男丁都被拉上城頭,充做苦力死士,死傷也不算少。

鍾會這時也很大方,散城中儲備,給這些店鋪,讓他們一早開業,表示城中百業振興。

漢軍進城,也是秋毫無犯,只是接管各處據點要塞,鍾會所部則開出城外,接受整編。

此後,楊伊以杜軫爲長安留守,又命廖化等後軍接管城防,並修復城池,少府等工程,此時也一同開辦。

當天下午,楊伊就率領大軍東進,帶走了鍾會、鍾俊、鍾毅這鐘家三人隨軍,任命鍾辿爲工部虞部員外郎,從六品上。

這兩人,是鍾辿和少府鑄鐵監劉暉,鍾辿見樓下熱鬧嘈雜得不堪,不禁皺了皺眉頭,說着:“這太亂了,我們上樓去!”

跑堂吆喝着:“客觀,請上樓!”

跟着跑堂上樓來,見屏風相隔,有着雅座。

看起來,這生意不錯,樓上樓下,人出人進,樓上八個雅座都用屏風隔起,但是說着話,唱着歌,很熱鬧。

到了雅座,點了幾隻五六隻菜,上菜的速度很快,沒有幾分鐘,跑堂就端着一大條盤熱氣騰騰的酒菜上來布席。

劉暉是宗室旁支,在少府鑄鐵監,也算是值得鍾辿交好的人物了,此時他左右看着:“才幾天,這長安就這麼熱鬧了,不愧是我大漢故都!”

說着舉杯敬鍾辿,鍾辿微微一笑,也不反駁這話,這是因爲如今大漢佔了關中,十五萬大軍把魏國的七八萬人馬積壓在了渭水、潼關、華山這之間,如今爲了不至於有大損傷,就是準備迫降這些魏軍,已經困了三日了,魏軍的糧草不多,基本已經到了極限。

雖然在大軍前線,不過楊伊也下令,朝中開始遷移之事,以長安爲新都,錦官城爲陪都,朝中大部分行政部門都要遷移到長安。

因此,無數商人,就不避鋒矢的通過又開始建設的山道,飛速的朝着長安聚來,新都就代表着無限的商機。

鍾辿喝酒之後吃了口菜,就聽到隔壁雅間裡有人在喝酒議論。

“聽說現在鍾士季是被任了禮部?這算不算是降級了嗎?”有人壓低了聲音,卻還是被鍾辿輕易聽得。

“算是降級了,但總算還是兩千石呢,不過鍾家滿門官宦,在六品以上的都五六人了,算是不錯了,以後必然要出一位封疆大吏。”

有人回答的說着:“鍾家三公子不是入軍了嗎?爲鎮軍中郎將,以後也定然是軍方大員了,總得來說,算是可以了,還有賜爵,這可是難得了!”

“說的是,就當時這情況,若不是鍾士季出場獻城,我們大漢郡,只需用一日,就可攻下這長安城,只是算來會有些損失,也不能及時把魏軍困住,鍾士季這是明智之舉。”

“如今我大漢人才濟濟,鍾家也是有運道,不然可不會有此待遇,陛下遣大羅將軍,以一部偏師攻伐關中仍舊頑抗賊子,兵鋒所到之處,那些縣郡基本都是攝於神威,立刻出降。

還有就是陛下召小陶將軍帶兵攻入河東郡,先破兩縣,再攻郡城,使河東郡太守出降,嘿嘿,現在,就是幷州都已經有三郡落在我大漢手中了。”

這些都是好話,倒是讓一旁的劉暉也聽的面露喜色,身爲大漢宗室,大漢越好,他自然也就越好了。

前幾天,楊伊戰勝魏軍之後,在長安城下安營紮寨,又連夜派人詔命工部、少府,開始按着此前的計劃,對關中工程開始修建,所用的就是俘虜的魏軍。

同時,楊伊也做好鍾會不識時務的準備,不過次日清晨,鍾會就自縛出城,上表跪降。

見到鍾會這麼識時務歸降,楊伊自是大喜,戰備計劃也不用改變,立刻詔命諸軍前線援助,圍困魏軍各部,同時調兵遣將,收服關中諸郡。

當即就封鍾會爲鄭鄉候,又暫且委任正三品禮部尚書。

鍾會自然是早早就命人清掃城中街道,長安城城門大開,楊伊大軍入內,錦衣衛內衛也控制了整個長安,當下就由工部和少府忙碌着修復着城池。

至今日,所有戰鬥的屍體都已經掩埋完畢,這時,羅尚已經迫降關中諸郡,到了平陽郡,先破兩縣,和陶濬匯合,等到了河東郡,就已經有兩萬人了,以威逼迫,竟然使河東郡太守出降。

只是三日的時間,兵鋒已經迫近未洛陽城了,幷州幾個重要的節點就落到大漢手中可,楊伊連連命令,任命鍾邕爲太原郡太守,羅尚晉徵北將軍,鎮守河東平陽。

至於下面的縣令,以及兵制,也一一交由吏部安排。

大軍壓着不動,到了這時候,就基本上可以說此戰告一個段落了,剩下就是看這被困着的數萬魏軍,何時投降,也有臣子激進的上表,稱早日進軍洛陽,平定中原。

只是楊伊怎麼會如此冒進,想必這時候,吳國態度已經要變了,楊伊已經急令一部人馬南返巴州,防備吳軍可能的偷襲。

又令三郡鎮守蔣斌,並水師將軍甘毅,攻伐襄陽郡,襄陽郡早已經安排了內應,攻伐下來並不是難事,也只是一日,就直接拿下,不過此後就要面對魏吳兩國的夾擊了。

楊伊已經命宗預帶着人馬進南鄉郡,威懾南陽郡,魏國方面倒是暫時無憂,而吳國兵弱,敢於背盟來襲,蔣斌也足可鎮守襄陽不失。

連番的好消息傳來,此時長安城的這些商人最是消息靈通,而通過他們之口,好消息又傳遍炎漢各處,漢民的心氣,此時也逐漸生髮,有了幾分當年故漢之時的傲氣了。

這時,鍾辿和劉暉又聽一人低聲兒說着:“就說個事兒,聽說那司馬老賊快不行了。”

“是不太行了,聽說前兩天就站不起來了,躺着不肯嚥氣,他的兒子還要和曹家爭!”

“爭來爭去,只怕都要便宜了我們大漢了。”有人此時呵呵說着。

“說起來,聽說吳國派使者來交涉襄陽?”

“吳國?大魏吳王吧?呵呵,現在這孫家人是不是又要背盟了,再說,襄陽是我們大漢從魏賊手裡奪來的,他們想要,自己打去。”

此時鐘辿兩人,卻是不由微笑,一同舉杯。

這次戰役,不同於之前涼州之戰,漢魏兩國都沒有隱瞞,當然被傳到了吳國。

漢國是不想瞞了,而魏國是瞞不住,司馬昭派使者,加急趕往建鄴,讓孫皓立太子,並送太子爲質兩國修好,魏國願送襄陽郡給吳國。

自當年曹操劃南郡北部並襄陽周邊諸縣爲襄陽郡之後,這個漢水之畔的小城市,已經成了天下名城,這也有當年劉表建設之功。

而且因爲地處前線,襄陽城經過多次建設,已經成爲一座堅城,吳國曾數次北伐,都未曾攻克,前幾年那一次最好的機會,魏國大部分兵力都被漢國牽制,襄陽外無援兵,吳國數萬大軍來襲,連攻半月不克,最後也只能撤軍。

而如今,這個嘴邊上的肉,竟然被漢國吞了,這讓大魏吳王如何甘願,當然此時吳王的憤怒還沒傳到,畢竟離得太遠了,漢國已經關閉了巴州關口,這是駐守在漢國的吳國使者,在酒樓中的放肆之言。

不過,天下沒多少人瞧得起吳國了,吳王孫皓也成了一個笑話,被魏國輕易騙了一個太子,雖然孫皓倒是能生兒子,可是什麼也沒得到,這就不好了。

而且就是想要偷襲漢國,如今到處來看,也沒有下嘴的位置,巴州有羅襲鎮守,吳國此前已經吃過虧了,如今嚴密戒備下,怎麼也不敢再來了。

南部有霍家鎮守,而交州本就隱隱有着暗流,孫皓前面敢出兵,那麼交州後面估計就改旗易幟了,只能以大軍暫時鎮壓。

漢軍如此之強,這是孫皓沒有預料和想到的,他登位之初,就曾伐魏,不過一無所獲,還吃了虧,也看到了大魏國的強大。

此後漢國雖然有勝利的消息傳來,不過都是在偏遠之地,那涼州,就是荒蕪之地,也許是那裡太過貧瘠了,魏國捨棄了,被漢國佔據,纔有的勝利消息。

什麼殲敵一萬兩萬,大敗十萬,俘虜幾萬的,都是假的,太誇大了。

而這次,魏國二十萬大軍進攻,號稱五十萬,這可是真的,俱是精銳,若是對上孫吳,孫皓感覺可能就要滅國了。

誰知道這麼強大的魏軍,竟然連一個月都沒有,就要被全殲了,漢國什麼時候這麼強了,前幾天還不是日日來求援的嗎?

孫皓不想出兵,迫不得已還運了不少糧給漢國,免費的。

如今他的心中全是後悔,無盡的後悔。

漢國的錦衣衛,此時也開始藉着陶家和道門,開始向吳國各地蔓延,紮下暗子,魏國不好吞,但是吳國,不少人都沒瞧上眼,最起碼荊州是到了該取回來的時候了。

取回了荊州,那就代表着可以告慰烈祖之靈了,不過當先還是解決當前的魏軍爲急。

而且這次大勝後,陶家和道脈都很是積極,針對這些戰役,宣揚漢皇英明賢德之名,不必多說,大勝後,那些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炎漢的前途,因此宣傳格外得力,迅速蔓延整個荊州、交州乃至吳地。

漢國內部,也在宣揚,這也是內部控制之法,大勝之下,皇帝神威無敵,那些一些個矛盾也就會被壓下,內部的矛盾轉而向外,那麼楊伊的統治就很穩定。

剛纔叫嚷的人,未必就不是錦衣衛或者內衛的一個棋子。

當然,炎漢的軍隊的確紀律嚴明,所經之處,對百姓秋毫無犯,贏得百姓愛戴,也是有着王朝氣象。

因爲此戰,此時天下的局面都更加地混亂了,不但是漢國和吳國,就是魏國也到處都是議論此番戰役的百姓、讀書人、貴族子弟,酒樓茶館,聚會爭辯,雖後續戰況一時傳不到這些人耳中,先前那些情況,已足夠他們茶餘飯後一番討論了。

哪怕是立場敵對的大族子弟或是掌權者,對如今漢帝所表現出來的本事,也不得不給予承認。

戰前,還有聲音說漢帝有現在成就可能是僥倖,可能是己方輕敵,此時這些人全都啞口無語。

當然,暗地裡,有多少人磨碎鋼牙,暗自發狠,可真不好說。

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七十五章 蘇拉威西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九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七十章 射鵰者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四)第二十九章 各出奇招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二章 大膽第七十八章 妖道(二)第五十六章 江湖中人第二十四章 開幕第二十五章 仙鶴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死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四十五章 同學聚會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十五章 閉關第五十四章 翟讓第一百二十章 根源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八章 楊公寶庫(5)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四十四章(回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四十章 黃裳第四十七章 屠龍刀千里爭奪戰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一百四十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二)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毒殺第三章 袁氏女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五章 謀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六十一章 迴歸第八十九章 邁步星空(3)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七十二章 大戰又起(二)五十九章 成功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遊戲公司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1)第二十八章 論劍間隙第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終)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十二章 暗夜第十三章 紛亂第十四章 進攻第十二章 破城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一百三十三章 屈辱第七十二章 漢宮中爾虞我詐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九章 遊戲機發佈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九章 酒友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四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第四十三章 泄露第十章 神仙?第十二章 破城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二章 和親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五十一章 攔截第七十章 論英雄誰是英雄
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七十五章 蘇拉威西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九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七十章 射鵰者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四)第二十九章 各出奇招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二章 大膽第七十八章 妖道(二)第五十六章 江湖中人第二十四章 開幕第二十五章 仙鶴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死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四十五章 同學聚會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十五章 閉關第五十四章 翟讓第一百二十章 根源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八章 楊公寶庫(5)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四十四章(回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四十章 黃裳第四十七章 屠龍刀千里爭奪戰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一百四十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二)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毒殺第三章 袁氏女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五章 謀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六十一章 迴歸第八十九章 邁步星空(3)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七十二章 大戰又起(二)五十九章 成功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遊戲公司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1)第二十八章 論劍間隙第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終)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十二章 暗夜第十三章 紛亂第十四章 進攻第十二章 破城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一百三十三章 屈辱第七十二章 漢宮中爾虞我詐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九章 遊戲機發佈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九章 酒友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四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第四十三章 泄露第十章 神仙?第十二章 破城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二章 和親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五十一章 攔截第七十章 論英雄誰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