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

匆匆十一月,大雪席捲了整個北方。

隔着淮河,河北霜寒漫天,河南氣溫稍將,卻無冰雪。

江東軍士立於一百八十座烽火臺之上,忙碌的工匠和巡邏的兵卒,正在河邊上來回走動。

對岸的曹軍,也絲毫不敢懈怠,幾乎是對岸有個風吹草動,他們都得提前知曉。

這一日,一匹快馬,自渡口而來,疾馳過秣陵的北面城門,看他身後插着的令旗上書一個偌大的“急”字,長街上,來往川流不息的人羣,紛紛散開,不敢阻攔騎卒的去路,如此,從北城門到城中央的吳侯府,也就只有一條路。

“駕”碰巧的是,自豫章方向而來的,也有一騎快馬,騎卒身上風塵僕僕,他滿臉疲憊,一臉蓬頭油麪,更是不敢清洗,可見,他絕對奔波了很長的時辰。

吳侯府內,劉奇正抱着已經有半歲的劉振,在院中走動。

“報……稟報主公,淮北兩百里加急。”

劉奇伸手將襁褓交給侍女,在侍女回屋之後,走向院外,“何事?”

眼前氣喘吁吁的傳令兵身後還插着令旗,他看到劉奇之後,猛地跪地一拜,雙手呈上戰報。

劉奇伸手接過書信,仔細閱讀一番之後,嘴角微微勾勒幾分,眼中精光閃爍。

“公孫瓚,焚樓自盡,袁本初,以其首級送往許縣,不,如今應當乘坐許昌,那曹孟德已被天子擢拔爲當朝丞相,何等榮耀尊崇,如今怕是被他那本初兄,啪啪打臉,若是此刻曹阿瞞在吾面前,吾倒想問問,這臉,疼不疼。”

立於一側的董襲忍不住笑了笑,“主公,那河北戰事將起,曹孟德又於十月下旬取了長安、弘農等地,得不少馬匹和西涼舊部,勢力大增,此二人若戰,必會攪得天下大亂。”

劉奇笑着將拆開的書信遞到了他的手上,“此二人誰勝誰負,尚且兩說,任誰取勝,必不能全盡其功,袁本初欲要南下,吞併司、兗、豫、徐四州之地,須得一二載之功,曹孟德要渡河北上,擊破袁本初麾下的餘孽,亦需更久。”

“吾江東大可坐山觀虎鬥,當一回那長江渡口上的漁翁。”

董襲微微皺眉,“主公,若是一人取勝,那一二載之後,其一統北地八州之地,其勢足以擁大半漢室江山,到時,吾江東一隅之地,怕是無法與其相抗……”

“元代言下之意,吾早有考究,且傳令徐元直,縱觀全局,居中策應,可任意出擊。”

“喏。”董襲面色一喜,江東軍豈能錯過這漢室衰敗一來,羣雄討董之後聲勢最爲浩大的一戰。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劉奇和徐庶,都不會傾盡全力,引火燒身。

“報……豫章賀齊將軍來報,南海太守士武,命郡丞士祗,引軍五千,至龍川一線駐軍。”

“吾軍水師,十幾日前得報,便已是到了南海南部海域,如今十幾日過去,未曾得報。”

“交州細作傳報,交州刺史士燮,於數日前,召集其手足子嗣,麾下文武,匯聚於交趾士府。”

劉奇眯着眼,微微擺手,便立即有軍士接過相信密信,更有人帶着傳令兵下去歇息。

“主公,那交州刺史士燮,可是有異心?”

“交州山林居多,但吾軍之中,大多山越之兵,善於山嶺作戰,便是於叢林之中與其廝殺,亦有勝算,交州之地,民不過百萬,百姓疾苦,他士燮得山夷相助,得交州七郡之地,麾下兵馬,卻僅有兩萬餘衆,不足爲懼。”

“不過,卻也不得不防他與劉表勾結……”劉奇瞳孔微微收縮,“元代,汝以爲,若派兵進駐上杭,何人可爲將?”

董襲思忖片刻,嘴裡嘟囔着:“若以山越精兵爲主,山越營、揚州兵皆可爲戰。”

“呂蒙將軍鎮守豫章,不得擅自調動,吳郡山越已於入冬前平定,留一偏師鎮守足矣,主公之意,莫不是要派吳憲將軍所部山越營馳援?”

“吾欲命徐晃率虎衛營爲偏師,屯駐尋烏水,也正是交州龍江上游。”

“再以元代虎賁營之兵,移師鎮守吳郡,如何?”

“子義將軍所部俱是輕騎,不若讓子義將軍率隊前往。”

劉奇微微搖頭,“驍騎營新建,招攬北地善騎之士,如今馬匹足有一萬三千匹,但騎卒便有萬人之多,子義於司吾一戰,麾下老卒僅剩一二百人,若無半年以上,驍騎營戰力難成矣,不可輕動。”

“丹陽乃吾江東之重,若是有何閃失,子義將軍那驍騎營……”

“有子義江東第一上將之名,何人敢造次。”劉奇笑着看了他一眼,“汝此去吳郡,須得數月之久,不若去子羽先生的郡學聽聽講授。”

“喏。”董襲一臉無奈,他在丹陽,還可藉着保護劉奇的名義,少去州學,未曾想,到了吳郡之後,必須得去郡學。

“莫要覺得委屈,呂蒙自曲阿麾下,每戰奮勇殺敵,多有先登之勇名,亦是在郡學、州學歷盡酷暑,方能爲將,汝這近衛之將,亦做了許久,平定交州之後,吾欲命汝去南海坐鎮。”

“主公可是要讓元代去拿鳥不拉屎之地?”董襲滿臉惶恐不安。

“南海一郡,連吾豫章、會稽二郡,亦與荊州桂陽一郡相連,汝若爲南海太守,他日,征討荊襄之時,汝便爲偏師,爲吾征討桂陽。”

董襲聞言,心中恍然大悟,當即抱拳一輯,“多謝主公。”

“且下去吧,交州之地,寒冬臘月亦不會飄雪,大軍開拔,亦不受阻礙,若是前方戰事不順,吾必親自統軍,討伐交州。”

董襲抱拳一輯,轉身離去。

劉奇目光悠長,看着交州的方向,他看得見天邊的白雲,卻看不透千山萬水之外,士燮那個土老帽的心思。

這大漢天下,非一州一郡之地,也非一氏一家獨有之國。

劉氏四百年江山且氣數岌岌可危,他士燮一族,又豈能獨霸交趾。

寒冬臘月,正是北地暫息征伐之時,他江東之兵,要想成爲北地那等久經征伐之士,須得在民風彪悍之地,磨練一二載。

交州,他劉奇是要定了。

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煙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
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煙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