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

“揚州刺史劉繇告天下萬民書:今天下亂局,天子受困於長安,諸侯征伐,大漢十三州,數千萬百姓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此乃黃巾賊作亂之果也。繇乃漢室宗親,天子皇伯,理當肩負重任,中興漢室,今遣吾子於秣陵外修建石頭城,拒淮水而築城,引龍氣聚秣陵,天子有意東歸洛陽之時,繇願親率兵馬以待之,於秣陵修宮殿爲冬宮。”

“江東四郡新定,今有吾長子劉奇獻上江東六項,軍民政面面俱到,於方山之上,修一正氣書院,相邀天下大儒,宇內名士前來任職,但凡大漢之民,無論貴胄血統,無論出身寒門,盡皆一視同仁。”

“……大漢養士四百年,天下諸侯之亂,欲亡吾大漢基業,願諸君與吾共襄大業。”

一番話,霸氣顯露,也將興建皇宮別院,建立書院的事宜告之天下。

在這一份招賢令發出之後,揚州、荊州的細作,幾乎是第一時間從江東領了上萬份,發放各地郡縣,北地和蜀中,也很快會得到此間招賢令。

半個月之內,整個揚州、淮南、袞州、徐州、荊州之地,引起了一陣喧譁。

更甚者,乃是潁川私學的那些士子。

徐州,下郅。

面上帶着王霸之氣的威武中年武將龍行虎步一般,走入堂中,隨手將身上的甲冑卸下,掃了一眼等候在堂前的文士,“公臺此來,可有要事?”

“君侯可知,那揚州刺史劉繇頒佈招賢令一事?”

“半月之內,吾徐州境內,各地便流入數千份帛紙,那江東之地,可富碩得緊呀。”魁梧大將落座案後,隨手取了案上酒盞滿上一杯,直接遞到嘴邊。

“啊”他一口飲盡杯中烈酒後,嘴裡發出一聲酣暢淋漓之音。

“軍侯,此乃離心之計也。”

壯漢笑着看了他一眼,“哦?何爲離心之計?”

“掌握着天下財富的,大多是士族,掌握天下書籍典藏的,亦是士族,君侯可知,這天下究竟是寒門多,還是士族多?”

“當是寒門多些。”他一手捋了捋下巴的鬍鬚,“倘若人人都如豪富,百姓都能豐衣足食,想來,十幾年前,也不會爆發黃巾賊動亂。”

“然也。”陳宮鬆了一口氣,好在自家君侯還是明事理的。

“寒門之中,多有聰慧之輩,只是缺乏書籍典藏觀閱,這便是他們不如士族之一,然各地諸侯,大多都在拉攏士族,寒門士子,即便是在那曹孟德麾下,亦無太多大用之人。”

“劉繇此舉,意在拉攏寒門士子前往江東求學,若是被其計謀得逞,怕是我徐州日後人才流失,再無法與其抗衡也。”

呂布雙眉微皺,“公臺未免有些危言聳聽吧,那江東與吾徐州尚有袁術廣陵郡抵擋,如何能威脅到我徐州,更何況,若是擔心寒門士子南下,大可於南下道路設下關卡即可。”

陳宮微微搖頭,“還請君侯下令,頒佈招賢令,此間吾徐州新得,尚需文士經營各地,君侯大可趁此良機,一舉收攏徐州士子之心。”

“此事,便由公臺去辦吧。”呂布面色有些疲乏,微微擺手道。

“喏。”陳宮邁步走出大殿,方纔長舒了一口氣,雖然勸得很勉強,但好歹,他還是答應了。自己親力親爲的話,徐州,應該不會損失太多才是。

“不過,那招賢令上寫的《九章算術》,莫不是北海康成公收集先賢典籍所創,竟是在他手上有真解,且墨工亦有,耕田、巧車之法亦有,鑄造增強刀刃鋒利之法亦有,造船增速十倍之法亦有,這定不是那劉繇之策,能寫出這招賢令的,怕是其子劉奇。”陳宮面色略微凝重,對着眼前的帛紙,對那一位素未蒙面之人,已是心生幾分忌憚。

“此子不除,主公基業難成也。此子他日,必成吾之大敵。”同一時間,許縣,一名穿着儒袍,滿臉鬍鬚,打扮亦是放蕩不羈的青年滿臉凝重道。

“此子聖眷不若,且多有武勇文治,今已得江東四郡,怕是氣候已成。”和青年相對而坐的,亦是一名戴着儒冠的文士。

“仲德以爲如何?”上座的曹操眯着眼,目光看向開口文士。

程昱立即起身一拜,“吾有兩策。”

“計將安出?”曹操眼前一亮,隨即問詢道。

“其一,主公與我等商議,本欲在袞州頒佈招賢令,卻不想,別此子搶先,如今雖已落後,但吾等不若效仿其招賢令中所說,不過,我等卻不能因小失大,得罪士族而拉攏寒門。”

“寒門士子,乃天下廣衆,我看,那劉奇倒是看得通透。”對坐的那名青年突然笑着插嘴道。

曹操微微皺眉,看着手下兩大謀士竟是起了內訌,想要出言開解,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如何秉持公正。

程昱面色如常,繼續開口,“其二,此子狼子野心,於秣陵修築皇宮,此乃何舉?莫不是有僭位稱帝之念,吾等可命書吏抄寫其稱帝野心之舉,散播民間,與招賢令同時傳入民間,只要士人生疑,必不會輕信之。”

“善。”曹操大喜,“仲德不愧吾之子房。”

說到這裡,曹操看了一眼另一側的青年,“奉孝,你可有良策?”

“仲德既有兩策,主公善用便是,吾知兵事,這政務之上,卻是一塌糊塗。”郭嘉也不避諱,反之,你程昱政務再好,兵事上,自己能碾壓你十幾條街。

程昱倒也不惱,主動朝着郭嘉微微拱手一拜,“方纔,是吾失言,奉孝出身寒門,去博學多才,兵事一道,便是淮陰侯當年,也不過如此。”

一時間,兩人再次和好。

曹孟德臉上終於露出了幾分喜色,能夠看到兩大謀臣和睦,對他而言,自然是再好不過。

壽春,得了玉璽之後便一直謀劃着進行下一步的袁術,想着下一步該出兵攻打誰。

如今他手上有着一把利刃,那便是鎮守在歷陽的孫策。

當然,如今案前呈放着的一張帛紙,卻讓他受了不小的驚嚇。

“主公。”堂下此刻坐着兩人,其中一人朝着袁術微微拱手一拜,“劉繇新得江東四郡,吾等雖可進兵北上,繼續開拓基業,但歷陽之兵,不可妄動,若是正如這信中所言,配合江東連勝士氣,怕是吾軍難以抵擋。”

“長史所言甚是。”袁術深深地看了一眼楊弘,重重點頭。

“主公,劉繇老兒的招賢令,我等在淮南亦可發出,且主公可命人攔江設防,不許北上士人南下,那江東發放這招賢令,卻是蠱惑人心之舉。”

“主簿之意,正是吾所想矣。”袁術又看了一眼閻象,心中已經是有了決斷。

一人之言,尚有疏漏,可他麾下兩大謀臣之言加起來,怕是就天衣無縫了吧。

開個單章吧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
開個單章吧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