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吾領兵在外,外臣當不過問使君家事。”張允一臉凝重地說道。

劉琦回身面向帳外,“表兄何必如此,此地僅有汝吾親近之人,別無外人,汝吾手足二十餘載,莫非,還不能交心否?”

張允陷入了沉默,他內心在激烈地做着抉擇。

“今日表兄可是未見戰場往公安而來?”

張允面色微變,“公子言下何意?”

“水師不往公安,自是往江陵而去,實不相瞞,呂蒙都督已率軍登臨江陵城外江岸,周泰將軍已向西攻佔南郡數縣之地,魏延將軍已率軍切斷江陵、公安退路,而此番送吾到此的,便是新任江夏都尉徐公明將軍,他虎衛營兵馬與蔣欽都督已行至城外十五里外,隨時會對此城發起進攻。”

張允聽着劉琦將江東軍的調度一一道來,突然嘆了口氣,“那甘寧,可是已往北而去?”

“正是。”

“向朗文弱,治軍不如吾等粗鄙之人,治理一方尚可,若要他與甘興霸這等當世勇將爭鋒,怕是必敗無疑,如此,章陵失守,甘寧可順勢南下,馳援趙雲所部,則霍峻只能退守江陵……”張允瞪大雙眼看向劉琦,“汝是要吾歸順吳侯,棄仲業將軍於不顧?”

劉琦微微搖頭,“仲業將軍乃吾父心腹大將,乃是吾荊州脊樑,吾會親自去他帳內,請他來降。”

“不戰而屈人之兵,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好一個龐士元,聽聞江東方山書院的三位山長將其稱爲鳳雛,當真有經天緯地之才。”

“公子,今日若汝走不出此城,當如何?”

劉琦淡定地看了他一眼,“淮河邊上,聲勢大作,最近一兩月,皆有戰事,但民夫聚集至淮河邊上卻不多,汝可知爲何?”

“攻城器械,已由大批民夫押送,趕往南郡?”張允寒聲道。

“正是。”

張允平復好複雜的心思,似笑非笑地看向劉琦,“吾荊襄細作得知,吳侯劉奇,已命步騭爲荊州刺史,公子莫要誆吾,那吳侯,當真允諾汝這荊州刺史之職?”

劉琦迎着他這熟悉的目光,神情有些恍惚,數息之後,他避開張允的目光,“吳侯上表請天子封吾爲關內侯是真,亦允諾一州刺史之職,卻非荊州。”

“何地?”

“豫州。”劉琦嘆道。

“父輩經營之地,卻不爲自己所得,公子便如此心甘情願爲其賣命?”

“螻蟻之力豈能憾動泰山?”劉琦退到自己的長案後落座,自顧自地拎起茶壺。

“如今江東各地鎮守之兵不多,卻四面爲戰,攻吾荊州之兵,不過三成兵力,卻能將吾南郡、章陵二地合圍,表兄以爲,若劉奇兵精糧足,還能守上幾日?”

張允默不作聲,自他從劉琦口中一一得知江東情報,抵抗之心便已消失了。

爲何吳侯劉奇允許眼前的病公子對自己直言無妨?那便是因爲劉奇,肆無忌憚。

如同昔日曹操之父死難於徐州,曹操未曾發兵之時,陶謙便已嚇得唯唯諾諾,曹操發兵之後,更讓徐州軍民膽顫心驚。

如今的江東軍,有這個雄厚的本錢。

連戰連捷,斬嚴虎、降王朗、殺孫策、滅袁術、敗曹操,還有荊南之戰,赤壁之戰,閉眼回想起這些戰績,張允心中猶豫不決。

“吳侯來時,予吾一道詔令,若表兄願追隨吳侯,中興漢室,願上表表兄爲章陵太守,晉右更爵。”

“章陵太守?”張允眼中有些意動,“這右更爵,卻是太低,某非吾還不如那劉勳之輩?”

劉琦頓時大笑,“表兄且不知,一郡實權太守,遠比吾這遙領州牧好上太多。”

張允聞言,錯愕不已。

“吾欲如何配合?”

“表兄只需按兵不動即可,改旗易幟之事,吾等可在營中進行。”

“吾麾下兒郎,當如何?”

“表兄可將族人挑走,爲護行親衛,其餘兵馬,盡皆併入荊州兵。”

“荊州兵?江東軍中,可有這旗號?”

“卻是爲仲業將軍備下。”

張允啞然失笑,“看來,吾張允尚不能入吳侯之眼,不能做那統軍之將。”

“吳侯欲以新任荊州刺史步子山兼任荊州兵統帥,仲業將軍爲副將。”

張允微微頷首,“如此尚可,仲業將軍治軍有方,愛兵如子,當不會委屈了吾麾下這些兒郎。”

張允帳下五千兵馬,族兵和佃戶、家奴便有上千人,其餘大部都是新募不過半載之卒,即便捨棄,他也無妨。

世族,看重的,仍是家族根基和族中產業。

他已決定,不久便將張氏一族遷回章陵,自己任章陵太守,亦可便宜行事。

——

一個時辰之後,張允送着劉琦走出大帳,來到營內。

“琦弟此去仲業將軍大營,可有把握?”

“以吾這卑賤之身,困仲業將軍一人,他爲人忠義,不會害吾,再以重兵圍困江陵,不出一月,他必開城投降。”

張允嘆了口氣,“昔日舅父爲汝取一“王奇”,便爲壓過劉繇長子一籌,卻不想,汝當真是落了下乘……”

“父親教誨,琦至今亦不敢忘,只是……他坐擁荊北三郡之地,不思進取,坐守山空,導致如今局面,亦是他一手造成……”劉琦回眸看了一眼張允,“爲人子者,不非議父母,表兄應當知曉,吾這是在救吾這一脈。”

“劉琮公子,日後當如何?”

“他既爲吾弟,當可保得一條性命,可他蔡氏一族,必須斬草除根。”

張允閉上雙眼,“丁點兒血脈都不存嗎?吾聞德珪兄有一……”

劉琦嘆了口氣,“留下女眷,不貶爲奴,已是吳侯開恩。”

“汝去江東之後,性情大變,不似此前文弱病重之態,這是爲何?”

“此去江東,觀江東六郡之風貌,再回視吾荊襄文士,附庸風雅,坐井觀天爾不自知爾。”

說着,劉琦回眸看了一眼張允,認真地說道:“兄長,汝可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此句何意?”

張允愣在了原地,直到劉琦帶着鮑隆離去,他也未曾回過身來,這話是何意?

劉琦立於馬車車駕之上,伸手扶着頂蓋,笑着朝營門揮手,他心中充滿了傾訴之後的暢快,他日後,估計到死,也不會忘記,初至江東,見到那同宗之人後,他給自己的選擇。

“馬鞭與馬鞍。”

馬鞭是驅趕戰馬所用,馬鞍是爲人坐踏,而劉奇,便是這匹戰馬之上的騎士,這匹馬……多年以後劉琦方纔明白,或許,這馬便是江東。

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七章 克下縣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八十五章 漢胡混編騎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
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七章 克下縣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八十五章 漢胡混編騎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