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

九月上旬,三面包圍襄陽的江東軍大營兵馬,每日晨操足足比城內早了一個時辰。

一開始,劉備以爲他們早起是準備攻城,可是,江東軍大營內工匠正在趕製攻城器械的聲響延綿不絕,這些軍士卻只扛着兵器出來列陣操練。

“他們都不用早膳的嗎?”關平揉了揉眼眶道。

“應當是在操練之後回營用膳。”簡雍一手撫須,凝神看着城外,“主公吶,這些日江東軍糾集了南郡、江夏、章陵、零陵、長沙、豫章、廬江七郡之兵,還從江東四郡調來不少老卒,如今這城外大營之兵,足足七八萬之衆,吾軍三萬出頭,呂蒙、諸葛亮、龐統等人,還這般小心謹慎,必有圖謀啊。”

劉備眯着眼,凝視着城外,未曾吭聲。

“皇叔,依汝所見,該如何抵禦城外敵軍。”這時劉琮亦是披着灰色的披風登上了城頭,隨行的還有劉先、王粲等人。

劉備面無表情地看着城外,“江東軍來勢洶洶,卻圍城十餘日不攻,只命軍士在城外大張旗鼓地操練,以震懾吾城中軍士,還命工匠民夫趕製攻城器械,襄陽城高且厚,江東軍必是在趕製投石車、牀弩這等利器,賢侄啊,依吾之見,還是早作打算吶。”

“皇叔可莫要棄吾而去,當年皇叔爲曹操追殺,可是吾父收留皇叔,皇叔念在父親恩義與同室情誼,還請搭救小侄。”劉琮面色一慌,他已經得罪了曹操和劉奇,如今若沒有劉備出手相助,怕是很難在這兵荒馬亂保住榮華富貴。

劉備幽幽一嘆,“賢侄吶,吳侯劉奇,所圖非小,不過他已有徐州、荊州、揚州、交州四州之地,若非交州士燮尚在,怕是他已可舉三州之力北上,到時,兵馬十餘萬之衆,吾軍怕是頃刻間便會覆滅。”

“今日一戰,吾軍屯糧足有一年之需,全賴景升兄昔日之治,然城外江東軍大營,這幾日往來的木牛流馬運送的糧草,足有一二月之需,江東屯田日久,怕是吳侯劉奇,早已是對荊州之地覬覦已久,早已備下半載大戰之糧。”

說着,他回眸看了一眼劉琮,“賢侄以爲,若這城外有一千架投石車,吾軍可能守住半載?”

劉琮面色慘白,“江東如此窮兵黷武,他劉奇便不怕百姓民不聊生,江東諸郡有些反叛嗎?”

劉備苦笑着搖了搖頭,“如今江東四郡,除卻屯田之兵,諸多郡縣,並無太多兵力駐守,賢侄可知,爲何劉奇敢駐於秣陵?”

劉琮下意識搖頭。

“其因有三。”

劉琮朝着劉備拱手一輯,“還請皇叔示下。”

“其一,他劉奇有其父前揚州刺史劉繇之威名,父子二代,經略揚州之地,江東更在其治下多年,早年劉奇以弱冠之年橫掃江東諸郡,成就馬上威名,江東之地,膽敢反他劉奇之人,包括那深山老林中躲藏的山越,也被遷移下山,如今在江東各地居住,早已飄飄然不知故土矣。他,是漢室宗親,亦是天子親封吳侯,都督四州之地,名正言順,麾下大軍百戰百勝,此乃民心順向。”

“其二,便是屯田,吾效仿江東,曹操、袁紹、孫權也效仿之,只是,曹操屯田日長,有所獲,不久前襄城之敗後,便立即又拉起數萬大軍北伐孫權,吾與孫權,得一屬地爲時尚短,屯田之兵大多新卒,而江東軍,則是屯田一二載的老卒甚多,如今又有交州蠻越爲其俘虜,做修馳道、挖水渠、開墾荒地之用,江東之兵卒甚多矣,汝莫看豫章、吳郡、丹陽、會稽四郡守軍不多,可若是將那些屯田之兵算在一起,怕是亦有近十萬之衆。”

“可是……劉奇不敢孤注一擲。”劉琮亦非真正無能之輩,他亦在名師指點下時常飽讀經典。

“先秦以前,戰國紛亂,大國之戰,動則數十萬之兵,舉國上下,成年精壯,每戶皆入行伍之中,隨軍征戰,戰後便解甲歸田,而吾大漢不同,四百年江山已固,百姓不再以某國自稱,南北諸侯募兵,亦是遵從自願,非到兵盡糧絕,不得強制徵募兵卒。這十萬之衆,亦是江東四郡成年精壯矣,若失,則江東一二載屯田之兵全無,四郡農耕亦會受創。”

“不過,此刻吳侯劉奇,便如董卓亂後之袁紹、袁術。”

劉琮微微一愣,“皇叔此話何解?”

“昔日袁術坐擁南陽、袁紹坐擁渤海,此二人皆出自汝南袁氏,當朝根基深厚,其叔父袁隗雖沒,門生故舊卻也遍佈天下各州郡,他二人舉義之後,名望遍佈天下,故得無數良將謀臣爭相投靠,若非曹孟德此人突然奮起,怕是這中原之地,早已歸他兄弟二人之手。”

說着,劉備深深地看了一眼劉琮,“賢侄,這其二,便是掌兵之權。”

“他江東大將衆多,諸營兵馬,多則兩萬,少則三五千,統帥俱是劉奇心腹之將,且駐守各州郡之吏,太守、郡丞、都尉三者之中,必有其親信之人爾,江東無一郡能起動亂爾。”

劉琮聞言,臉上露出幾分思索。

“這其三嘛……”劉備指了指城外,“賢侄可知,江東軍中,爲何猛將謀臣,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涌現?”

“是因方山書院?”

劉備微微頷首,“方山書院,開文科武科,春闈大考,從州郡選拔後考文試、武試,爲江東供養不少文武賢才,若非吳侯劉奇掌握造漢紙之法、拓印之法,又以四方招賢館聚天下賢士,以方山書院三位山長之名借勢,豈有今日之盛。”

劉備心裡仍是羨慕劉奇的,他麾下有關羽、張飛兩員絕世猛將,亦有陳到、關平這等可堪一用的大將,但謀士,唯司馬懿一人爾,兵馬數萬,卻大部新卒,不堪大用,荊州雖好,亦非他所有,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一一折服荊州的士族。

昔日他于徐州兵敗,被呂布輕易奪了徐州,那陳氏父子,亦是其中推手。

劉備一臉傷感地看着城外,“吾劉玄德,當真不得士族看重否?”

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六十章 同遊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
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六十章 同遊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