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

“被軟禁了。”這幾個字浮現在羊秘的心頭,他滿臉鐵青,“吾堂堂涼王相,在這關中封國之中,便是二人之下,萬人之上,莫非還出不得自己的府邸?”

史阿雙手環抱在胸前,右手緊握着一把帶鞘的長劍,“吾勸汝還是莫做抵抗,許昌之時,那刺殺馬騰的刺客,汝可知是何人所派?”

“非劉即曹爾。”羊秘冷笑道。

“乃是潛藏在陳留之中的北魏刺客。”

“此人喚作韓就,是曹操養在府中的死士,那刺殺馬騰之箭矢,便是他所射,箭傷有毒,否則穿涼甲之馬騰,並不會當場殞命。”

羊秘瞳孔微微收縮,“此人如今何在?”

“被吾親手所斬。”

“爲何殺之?”羊秘滿臉漲紅,臉上浮現幾分怒意。

“此人殘害吾大漢忠良,爲何不殺?”

羊秘冷笑一聲,“那馬騰也敢稱忠良乎?”

史阿不置可否,他靜靜地看着羊秘,“汝父亡於中平六年,現有二位幼弟於關中爲官,二弟羊衜,任上黨太守,三弟羊耽,先爲孫權侍讀,汝吾也莫要墨跡,就在這府內陪吾待上幾日罷。”

羊秘心中一片冰涼,若是當真如此,幾日之後,龐統大軍一至,他只能被史阿脅迫,被逼投降東吳,那遠在上黨的羊衜和孫權身側的羊耽莫不是要被牽連誅殺?

“汝也莫要輕舉妄動,吳王看重汝泰山羊氏一族,下令不得怠慢爾等,否則汝以爲,汝方纔那些小心思,吾當真不會出手教訓汝一番?”史阿眼神一冷,那股從屍山血海之中走過的煞氣逼得羊秘心中一顫。

“吾且問汝,汝可是劍師王越弟子?”

“家師名諱,世人皆知。”史阿臉上滿是自豪,想到如今處身許昌的王越,眼中也多出幾分牽掛。

“王越劍師侍奉天子,汝這徒兒平日裡亦掌管許昌街頭巷市的地痞無賴,奉天子乃是尊漢,汝此刻爲東吳行事,莫不是有違師命。”

“吾師命吾前往東吳,投身吳王帳前,如今吾添爲東吳關中校尉,關中吳衛皆聽命於吾。”史阿眼中多出幾分不屑道。

“這是爲何?”羊秘心中一驚,他組建關中細作爲時尚短,竟然連史阿投身劉奇麾下之事,此刻才後知後覺。

“汝士族子弟不將雞卵安放同籃之中,便是手足同胞亦可自相殘殺,自稱各爲其主。吾師麾下亦並非吾一人,可吾師看好一統這天下之人,唯江東吳王爾。”

羊秘微微頷首,“汝能率上百吳衛潛入長安,入吾府邸挾持於吾,亦算大功一件,可吾聽聞江東吳衛,天下各州設一校尉之職,汝若立下此大功,怕是要升職了罷。”

史阿聞作未聞,走到一旁的石桌旁落座,“汝也莫要用言語來激將,吾出身草莽,不過洛陽、許昌一遊俠爾,吳王能以四百石之職以待,已是吾之福分。”

羊秘苦笑,這傢伙當真是油鹽不進。

不過好在,一連三日,他亦能有吃有喝,只是他一直在疑惑,爲何城內沒有其他人察覺到此事。

這一日,史阿手持一封書信走了進來,他自顧自地坐在院內石桌上,隨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涼王相,吾這裡有一封求援急報,汝且抄錄一份罷。”

羊秘一臉狐疑地走到近前,伸手拿起桌上的書信,一眼閱盡,便猛地置於桌上,“汝有意害吾泰山羊氏。”

“此言何解?吾不過是讓汝往潼關送一封書信爾,只要涼王回返城內,與馬雲騄成婚,汝便可再立一件大功。”

“劉備未退,涼王不會班師,況且汝命吾此刻送去急報,只會陷吾二弟、三弟於險境。”

“長安被孫權視爲根基所在,汝若求援,言隴縣失守,龐統大軍已至,孫權勢必回師相救。”

羊秘隨手將信放在桌上,“汝還是刺吾一劍罷。”

“劉備已率軍北上,馳援上黨之戰,如今駐守洛陽的劉封並非下令進攻弘農、河東二郡,涼王回返長安,潼關也不會失守。”

羊秘長嘆了一聲,“若是吾不應允,汝只怕會命人仿吾筆跡,向潼關求援罷。”

“如今涼王三面爲敵,他所仰仗之大都督魯肅,如今已被劉備堵在上黨,河內失守,張繡戰死,他的側翼還要直面曹操麾下張郃所部精騎,大廈將傾,涼王相,吾此前稱汝爲丞相,是吾史阿對汝敬佩幾分,關中之地,內政之才,以汝、蘇則爲首,汝有輔國之才。汝泰山羊氏亦無退路,汝此番若願助吾東吳,日後汝泰山羊氏仍是顯赫一方的士族,如若不然,待吾東吳大軍橫掃天下之際,天下之大,可還有汝泰山羊氏完卵尚存?”

“汝吳衛既無縫不入,那便往上黨,救出吾二弟羊衜,於潼關,救出吾三弟羊耽。”

史阿眼見羊秘鬆了口氣,面色稍微緩和幾分,“羊耽爲孫權侍讀,如此亦爲涼王府曹掾,此番應當會隨孫權回返長安,至於汝二弟,吾會親自動身前往上黨,不過還得汝之親筆書信勸說。”

羊秘痛苦地閉上雙眼,“可。”

建安七年七月,龐統以甘寧爲先鋒,率尋陽營一萬精銳分批以各郡援兵名義匯入長安城內。

同月,得到蘇則戰敗生死,長安求援急報的孫權,留上黨侯韓當之子前將軍韓綜鎮守潼關,親率兩萬大軍回師長安。

七月中旬,陳倉關下,一輛錦繡的馬車徐徐駛出關城,回返長安。

城頭之上,馬岱滿臉複雜地看着遠去的馬車。

“將軍,吾等當真要歸降東吳?”站在馬岱身側的馬氏舊將滿臉痛苦道。

“吾二兄馬休原爲東吳所擒,被封爲張掖太守,後吳王劉奇有意交好吾關中馬氏而放歸,如今關外以張掖都尉龐柔將軍單槍匹馬來勸降,關內又以阿妹前來勸說,汝若是吾,當如何處之?”

“可少將軍處……”馬氏一衆故舊猶豫的根本,到底是此刻身在上黨的馬超。

“能爲伯父報仇雪恨者,唯吳王劉奇爾,他願娶雲騄爲妻,卻在襲殺孫權之後。”

“可孫權待吾馬氏不薄,吾等焉能……”

馬岱微微搖頭,“長安之變無關吾等,吾等只需率兵撤離陳倉,前往潼關即可。”

“潼關此刻正有韓當之子韓綜鎮守,吾等如何從他手中接過鎮守之權?”

馬岱神秘一笑,“汝到時便知。”

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煙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不待朕
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煙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不待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