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中埋伏

“殺啊!”

隨着遼軍出現,以大營爲中心,數之不盡的遼兵騎着戰馬出現,撲向宋軍。

“撤退!”

此時此刻,童貫早就慌了神。

原本心中的美好幻想瞬間崩潰,取而代之的,則是惶恐與慌張。

在下達了撤退命令之後,童貫哪裡還會管大軍的死活,直接自己先跑了。

丟下四十萬大軍,在敵人的埋伏圈中,絕望吶喊。

“大帥跑了,咱們快逃!”

本就中伏之下,宋軍就已經士氣低落。

童貫率先跑路,宋軍的軍陣頓時亂了。

無數的士兵前仆後繼的跟着逃命,陣線瞬間崩潰。

“吳軍師,還是你高明,一早就算好了童貫會率軍偷襲營地。”

在遙遠的山坡上,耶律流風對吳用佩服極了。

正是吳用料定童貫今晚會偷營,遼軍才能如此輕易取得大勝。

搖搖頭,吳用淡淡說道:“童貫那閹人根本沒什麼帶兵能力,唯一會的就是溜鬚拍馬,爲了能立功,不管多蠢的事也會幹的。”

“你說的還真有點道理,咱們佯攻雄州幾天,那童貫還真以爲咱們怕了他。若非擔心無法全殲宋軍,本王還犯不着對他童貫用計謀。”

耶律流風看着崩潰的宋軍,神情不屑。

“這四十萬大軍是宋軍主力,全殲了他們,我軍就能直撲雁門,雁門一下,就可抵達大宋首都汴京。”

吳用打斷了耶律流風的吹噓,直接指出重點。

“這等驚天大功,乃是吳軍師和本王共同立下。一旦滅宋,我倆就是大遼的千古攻城,名垂青史。”

吳用說完,耶律流風激動的感嘆。

是夜,四十萬宋軍主力偷營不成,反落遼軍陷阱。

宋軍大敗,遼軍追殺數百里。

四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童貫只以身還。

消息傳到汴京之後,舉國震動。

皇帝趙佶更是險些氣暈過去。

自知犯下過錯的武童貫不敢面聖,只得**上身,披着荊棘,向趙佶負荊請罪。

“童貫,你還有臉回來,你怎麼不同四十萬將士一起死在遼軍大營!”

見到童貫這個罪魁禍首之後,皇帝趙佶再次被勾起怒火來,直接用手裡的茶杯,砸向跪地求饒的童貫。

“官家,臣也不想,可那遼軍欺我大宋無人,更是當場辱罵陛下爲婦人,微臣氣憤不過,這纔想到趁夜偷襲敵營,可哪裡想到,哪裡想到……”

對趙佶丟過來的茶杯,童貫根本沒有閃躲,直接迎上,被準確的砸中額頭,鮮血直流。

“哼,沒想到會全軍覆沒!”

趙佶恨恨的看着童貫,道:“你知不知道,經此一役,遼軍已經趁勢拿下雄州,直逼雁門,我大宋已有亡國之相了。”

“微臣罪該萬死!”

童貫不管額頭上的流血,跪倒在趙佶腳下,哽咽的痛哭起來。

“行了,你犯下如此大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暫時罷免你樞密使之職,降爲兵部侍郎,你可服氣?”

望着童貫頭上的血液,又想到童貫是爲了不上自己受辱,趙佶沒來由的心頭一軟,放了他一馬。

“罪臣多謝官家不殺之恩,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

對趙佶不殺自己,並且還保留了兵部侍郎職位,童貫隨即大喜,立刻向趙佶謝恩。

“滾吧!”

自從童貫兵敗,趙佶心情差到了極點,直接罵道。

“是。”

童貫生怕趙佶會處罰他,哪裡還敢在宮裡久呆,很快就退走了。

“朕該怎麼辦呢,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遼軍已經到了雁門了,難道,大宋真的要亡國了嗎?”

一想到自己將成爲亡國之君,趙佶就仰天長嘆。

“對了,朕還有武直在!平定梁山賊寇,素來用兵如神,說不定有本事擋住遼軍。”

思來想去,在最關鍵的時候,趙佶也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武直身上。

沒有猶豫,立刻下了聖旨,命內侍前去傳旨。

“微臣武直拜見陛下。”

童貫兵敗中伏,四十萬大軍灰飛煙滅的消息,一早就傳到了武直耳中。

趙佶聖旨一到,武直只是隨意看了一眼,便隨着內侍進了皇宮,並且拜見了趙佶。

“武愛卿,童貫兵敗的事你知道嗎?”

見到武直,趙佶絲毫隱藏的想法也沒有,直接點出了主題。

“臣略有耳聞……”

聽了趙佶的話,武直點了點頭。

如今童貫兵馬敗了,自然也就輪到自己出手了。

“只要官家有所差遣,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武直也絕對不皺一下眉頭。”

趙佶話話裡的意思,武直自然明白,當即自己主動開口。

“好,朕果然沒有看錯你!”

見武直在危難時刻不僅沒後退,反而有挺身而出,主動掛帥的意思,趙佶不由大爲高興。

同時,心中也在後悔。

早知道童貫如此沒用,當初無論如何,也該讓武直率軍出征纔對。

“武愛卿聽封,朕拜見你爲大將軍,可開府建衙,組建兵馬,即日起應招募兵勇,迎擊遼國大軍。

“是,謹遵官家之命!”

武直十分痛快的接下了職位。

隨後向趙佶請辭,離開了皇宮。

武直本身就有太尉、殿帥的職位,如今又加封了大將軍,權力更勝從前,具備了左右朝政的能力。

也正是因爲遼軍攻下雄州全境,武直沒有多長時間逗留,招募令、招賢令當天晚上就發起了。

一天一夜的時間,共收到七萬兵馬。

加上禁軍三萬老部下,一共坐擁十萬大軍。

除了招募到的七萬新兵之外,最讓武直高興的,莫過於招到三員大將。

分別是韓世忠、張俊、劉光世。

再加上早一步就投靠武直的岳飛,就是響徹南宋的中興四將。

有兵又有了將之後,武直就更沒有了停留的意思。

在宋徽宗趙佶難怪希望的目光裡,誓師而走,殺向北方。

遼軍在消滅了四十萬宋軍後,一路攻城拔寨,收穫了雄州一州之地。

隨着遼軍再次南下,武直起軍北上,二者在雁門關相遇。

不同的是,一個在城內,一個在城外。

二者圍繞雁門關,展開了一場長久的對峙。

第162章 集結人馬第91章 萬樹大陣第39章 衣錦還鄉第128章 行刺第36章 攻打扈家莊第169章 變節第111章 諸天星斗大殺陣第15章 抱得美人歸第35章 收服魯智深第77章 鬼新娘第91章 萬樹大陣第74章 路邊酒館第45章 敗盧俊義第147章 臥底第122章 要挾第133章 誘敵深入第167章 偏要高調第38章 收服李家莊第34章 花和尚魯智深第56章 中埋伏第213章 兩邊討好第122章 要挾第147章 臥底第53章 囂張的遼國使臣第117章 見秦皇第97章 一個月第185章 地下皇帝第88章 金色鎮妖符第101章 黑山鎮第216章 並肩作戰第187章 拜師第157章 打上門來第108章 十七路鬼王第51章 班師回京第31章 送衙門第150章 對峙第157章 打上門來第214章 一次就會第154章 招攬第18章 魔改清明上河圖第144章 滅項羽第189章 激戰第116章 一刀兩斷第168章 葬禮第150章 對峙第181章 交易第58章 收買童貫第26章 鼓上蚤時遷第179章 升職第181章 交易第38章 收服李家莊第185章 地下皇帝第171章 被端了第94章 黑山援兵第190章 向鄰鎮出發第120章 見胡姬第83章 蘭若寺第200章 佳人有約第207章 捉鬼行動第215章 千鶴道長第76章 清風鎮第119章 結盟第182章 收網行動第93章 樹妖姥姥死第106章 轉世爲人第123章 悔之晚矣第208章 人鬼殊途第128章 行刺第90章 進攻樹妖谷第45章 敗盧俊義第199章 誤會第155章 加入第164章 槍打出頭鳥第132章 領兵出征第200章 佳人有約第23章 蔡京許配三女兒第135章 加封武安君第209章 選女婿第43章 火燒船隻第198章 喝洋茶第135章 加封武安君第36章 攻打扈家莊第141章 羣雄並起第138章 天下通緝第63章 招兵買馬第23章 蔡京許配三女兒第162章 集結人馬第12章 初到汴京第119章 結盟第88章 金色鎮妖符第124章 忠義館第185章 地下皇帝第13章 給李師師作詞第181章 交易第99章 蘭若寺匯合第192章 有驚無險第174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145章 平定天下第160章 開會第48章 搶糧食
第162章 集結人馬第91章 萬樹大陣第39章 衣錦還鄉第128章 行刺第36章 攻打扈家莊第169章 變節第111章 諸天星斗大殺陣第15章 抱得美人歸第35章 收服魯智深第77章 鬼新娘第91章 萬樹大陣第74章 路邊酒館第45章 敗盧俊義第147章 臥底第122章 要挾第133章 誘敵深入第167章 偏要高調第38章 收服李家莊第34章 花和尚魯智深第56章 中埋伏第213章 兩邊討好第122章 要挾第147章 臥底第53章 囂張的遼國使臣第117章 見秦皇第97章 一個月第185章 地下皇帝第88章 金色鎮妖符第101章 黑山鎮第216章 並肩作戰第187章 拜師第157章 打上門來第108章 十七路鬼王第51章 班師回京第31章 送衙門第150章 對峙第157章 打上門來第214章 一次就會第154章 招攬第18章 魔改清明上河圖第144章 滅項羽第189章 激戰第116章 一刀兩斷第168章 葬禮第150章 對峙第181章 交易第58章 收買童貫第26章 鼓上蚤時遷第179章 升職第181章 交易第38章 收服李家莊第185章 地下皇帝第171章 被端了第94章 黑山援兵第190章 向鄰鎮出發第120章 見胡姬第83章 蘭若寺第200章 佳人有約第207章 捉鬼行動第215章 千鶴道長第76章 清風鎮第119章 結盟第182章 收網行動第93章 樹妖姥姥死第106章 轉世爲人第123章 悔之晚矣第208章 人鬼殊途第128章 行刺第90章 進攻樹妖谷第45章 敗盧俊義第199章 誤會第155章 加入第164章 槍打出頭鳥第132章 領兵出征第200章 佳人有約第23章 蔡京許配三女兒第135章 加封武安君第209章 選女婿第43章 火燒船隻第198章 喝洋茶第135章 加封武安君第36章 攻打扈家莊第141章 羣雄並起第138章 天下通緝第63章 招兵買馬第23章 蔡京許配三女兒第162章 集結人馬第12章 初到汴京第119章 結盟第88章 金色鎮妖符第124章 忠義館第185章 地下皇帝第13章 給李師師作詞第181章 交易第99章 蘭若寺匯合第192章 有驚無險第174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145章 平定天下第160章 開會第48章 搶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