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

bookmark

神差看到這一個景物,不由渾忘了危險,略一遲疑,便穿入那裂縫,走進石洞之內。

他才一步入石洞,便覺腳下柔軟舒適,異於尋常,仔細一端詳,卻原來洞中鋪滿了厚厚晶瑩的白粉,洞中的光亮,也是那些晶瑩細砂所發出的。

他一面嘖嘖稱奇,一面往前繼續走進去,大約畢直地走了二、三十步之後,耳中便傳來潺潺流水聲,又前行十餘步,左面便現出一座寬大的石室,石室內空無一物,而右前方就有一處源頭,潺潺水聲,敢情就是從那裡傳來的。

神差在石室中繞了一圈,便步出室外,來到離石室遠二十餘步的那處水源之處。

但見一條寬約半丈的石溝,流淌了清澄的巖水,沿着石壁,自一頭冒出,而至另一頭消失,打量那水溝,少說也有百數十步長。

那水源外盡頭均看不出是自何處來,至何處去,更奇的是溝岸的岩石上,竟長滿一地的墨色小草,草長不及五寸,每株草全僅四葉而已。

神差在石洞內瀏覽一會兒,突覺口渴,遂就近捧那石泉喝了兩大口,但覺甘美異常,但泉水人腹之後,卻引起腹內飢腸轆轆。

神差忖道:“待會我還得揉升百丈之崖頂,此時飢得發慌,卻如何是好?”

他四處看看,也沒有什麼可供充飢的,遂信手拔了兩株泉畔小草,細細咀嚼。

將那不知名的小草咬碎之後,神差只覺得口中生津,好吃已極,於是他又撥了三、五株,一齊送人口中,吃將起來。

說也奇怪,神差就只吃了五、六株小草,不一會兒便覺飢餓全消,生出力氣來。

他在石洞中大約停留了一個時辰之久,然後就又射出隨身攜帶的金探子,輕而易舉地藉金探子帶上崖頂的軟索,安全地上了崖頂。

杜劍娘聽完神差敘述之後,問道:“這事怎麼全沒聽你提到過?”

神差道:“祖師一向嚴禁本門門人走近這醉心斷崖來,屬下如何敢說!”

杜劍娘道:“說得也是。既然那石洞中有甘泉可供飲用,藏個一年半載,諒必不會有問題,只是食物和祖師每日配給我療傷的藥物,要靠什麼人傳送?”

神差道:“可由紫娟姑娘每天送來!”

他話還未說,一直聆聽不語的莫家玉,突然插口道:“閣下能不能將那小草形狀,再描述一下?”

這話顯然是問神差的,因此神差遂依言將那小草的樣子,描述一番。

莫家玉聞言之後,道:“可惜我未親眼看它一下,否則我應該可以猜出那小草的來歷的。”

神差道:“要親眼看它,又有何難,哪,這不是嗎?”

原來神差已從懷中掏出一把乾草來,那乾草果然漆黑如墨,有一股沁人的芬芳,送入耳鼻。

莫家玉仔細地端詳那小草好一會兒,徐徐道:“漢朝東方朔所撰的‘海內十洲記’中,記載流洲之上,生有神芝仙草,又有玉泉,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爲函醴泉。神差在那石洞中所飲所吃的,極可能就是玉泉仙草之類的東西了!”

莫家玉微微沉吟之後,又道:“此外,漢代郭慶寶一本書叫‘別國洞冥記’,亦曾提到一種叫吉雲的草,這種草是東方朔發現的,種於九景山東,二千年開花一次,當時東方朔曾刈來養馬,馬吃了就不覺得飢餓!”

神差道:“那麼巖洞中的小草,可能是‘吉雲草’了吧?”

莫家玉道:“是不是吉雲草,仍有待證實,不過巖洞中的小草,是屬於仙草之類的靈芝草應是不錯,倒可以讓杜姑娘慢慢享用,說不定有更奇妙的收穫哩!”

杜劍娘道:“算了吧!我纔不稀罕什麼仙草不仙草的,只要少在那巖洞中受一天罪,我便心滿意足了。”

兩人說話間,神差已經釘好金探子,並相準下崖的方位,量好軟索下垂的長度,告訴紫娟道:“爲了安全起見,我們須得將你和小姐的眼矇住,那麼你要找到那巖洞,就必須靠這軟索了!”

紫娟道:“你大概先算好從崖頂至崖腰巖洞口的距離,然後預留軟索的長度,便不超出洞口,亦不及洞口,對也不對?”

神差道:“正是如此,因此你背小姐下垂至索端之時,也就是正好抵達巖洞前空地上空之時,你便可大膽放手下地!”

紫娟插口道:“萬一依預留的長度和方位有一處不準確,我和小姐豈不要掉落至醉心崖下了?”

神差道:“這點我已考慮再三,你大可放心絕不會失手的!”

紫娟道:“我總是不明白,你何以不放長軟索,使我能直達洞口空地之上呢?”

神差道:“因爲怕軟索放長了,被風力盪開,落在空地前那巨巖之外,那麼危險性豈不更大?”

紫娟道:“嗯,這顧慮甚是,看來軟索的長度僅能剛好夠上空地上方而已,那麼我在放手之前,是不是可以先蕩一下雙腳,試探一下身子懸空的方位,是否在那巨巖之後?”

神差道:“正是要你這樣做,你在放手之前,務必要先蕩一下雙腳,如果正面踢到巨巖,那麼就表示你的身子是在斷崖石洞外,這時且慢放手!”

紫娟笑道:“這個我省得,我只能在確定巨巖在我背後之時,才能放手下地,是也不是?”

神差道:“正是如此!”

紫娟道:“好吧!請準備送我們下崖吧。”

神差再度檢查那軟索及金探子的方位,然後將軟索遠遠朝醉心崖拋下去,此刻紫娟及杜劍娘,已在莫家玉的幫助之下,將眼睛蒙了起來。

紫娟背向醉心崖站好,將杜劍娘背了起來,兩手握起軟索,一步一步在神差指示之下,朝醉心崖緣後退。

她小心翼翼地往醉心崖退了下去,很快地就沒入崖外,神差和莫家玉兩人,雖然心底上很緊張,但卻不敢過去探視她們兩人下崖的情況。

差不多過了半個時辰,在崖上等候的莫家玉及神差,但覺風勢漸漸加強,前面那片雲涌翻滾不已的雲海,好像已漸漸朝醉心崖前漫撒過來。

看來強風來襲的時刻已將臨,可是紫娟卻仍然沒有半點動靜,連一向鎮定不紊的莫家玉,也暗暗擔起心來。

大約又過了盞茶時刻,風勢已漸漸強勁起來,莫家玉和神差兩人,緊張地拿眼睛盯視那軟索垂崖之處。

此刻,風聲已開始啤嘯,風勢加大,看看崖頂已無法再久待,神差用詢問的目光看着莫家玉,徵詢他是不是應該再等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莫家玉突然叫道:“那不是紫娟姑娘嗎?”

神差循聲望去,果然崖緣系索之處,冒出了紫娟散亂的發會及半個臉來。

接回紫捐之後,莫家玉問道:“姑娘何以耽誤了那麼久?”

紫娟微低臻首,低聲答道:“我和小姐進入那石洞之後,一時被洞中景物所迷,因此陪小姐四處瀏覽,忘了崖頂颶風將臨之事!”

莫家玉打斷她的話,道:“原來如此,杜姑娘大概已經安頓好了吧?”

紫娟原以爲莫家玉會斥責她幾句,沒想到他卻轉了話題,困此露出感激的表情,道:

“小姐已經安頓好了,她似乎對石室還算滿意,精神已沒有先前的萎靡!”

莫家玉頷首道:“那就好了,此後你得像往常一樣,取藥送食物到石室去,想來這上下醉心崖之法,你已經有了把握了吧。”

紫娟道:“大概不會有問題,怕只怕小姐在石洞中受強風猛獸的襲擊!”

神差道:“那石室外有巨巖,狂風大可不必擔心!”

莫家玉道:“神差尊者之言必然不差,至於那連飛鳥都難到達崖腹石洞,想來不會有什麼猛獸纔是,你大可放心!”

紫娟道:“既然如此,我自然會每日按時下崖侍候小姐!”

莫家王道:“那敢情好,還有一點,你家小姐不在太清閣之事,無論如何切不可透露給任何人,這點千萬要注意!”

紫娟點頭道:“這事小姐已經吩咐過了,我自然已經記下了!”

莫家玉道:“既是如此,那麼此間之事就全靠你一人之力了!”

紫娟點頭答應下來,莫家玉遂又道:“那麼咱們就此分手,我須得趕緊回宣城!”

神差道:“我陪閣下走一道!”

他舉步之同時,又朝紫娟道:“姑娘下崖之前,務必先觀察雲海變化,免得再遭颶風襲擊!”

紫娟道:“知道啦!”

於是神差對莫家玉道:“小弟願憑閣下吩咐,到宣城瞧瞧熱鬧!”

莫家玉拱手道:“求之不得!”

兩人就地與紫娟分手,一前一後,運起了輕功,朝梵淨山子午谷外而去。

宣城通往京師的官道上,這一日,密探雲集,加上公服扈從捕快十步一崗,直抵十里之外,並有快馬往來奔馳巡邏,使人意味着,將有達官貴人過境。

卯時才過,自宣城放出了三乘軟轎,轎子四周圍着光彩奪目的布簾子,在十幾個手執武器的親隨護衛之下,很快地便穿過宣城寬大的街巷,走出城外官道。

那三乘軟轎才折上官道不久,便有三匹快馬,馱着三名身穿公服的捕快,向前迎接。

走在軟轎之前的那名華服護衛,敢情就是劉賓的隨身護衛李奉,另一名護衛劉傑三,則走在人羣的最後面。

李奉看到停在軟轎之前的那三匹快馬,立刻對當中那人道:“公威兄,此去都已安排好了吧?”

陳公威在馬背上欠欠身,道:“李大人放心,卑職已經安排好了,此去杏林渡口,絕不會有人敢露面驚擾劉大人的!”

李奉道:“既是如此,我們還是上路吧!”

於是他揮一揮手,三乘軟轎,及一羣護衛,又繼續前進。

陳公威和兩名手下,也跟在那羣人之後,走了過去。

大約走了三、五里路,天氣漸漸燥熱起來,於是一行人停停走走,到那杏林渡口,已經差不多是未牌時刻了。

那杏林渡口是一處輻輳的港漢,市面還相當熱鬧,兩條整齊平坦的石圳路,擠滿熙來攘往的人潮。

當那三乘軟轎甫抵杏林渡口鎮外,已有數名穿戴整齊的地方官在路旁恭迎,爲首的那名官吏,正是當地縣令。

這名姓崔的縣令,待那三乘軟轎出現在眼前,即當先下拜,道:“卑職崔文夫參見大人!”

只聽軟轎中傳出宏亮的男人聲音,道:“崔知縣,這杏林渡口可是你的治下?”

崔文夫恭聲道:“稟大人,這裡正是卑職所轄!”

他正不知劉賓突然冒出那句問話的意思,劉賓已經又開口問道:“聞說貴治山明水秀,不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沒有?”

崔文夫忙道:“有,有,縣衙後正有一片杏花怒放,卑職已設下行館,只不知大人肯不肯賞光!”

劉賓道:“那敢情好!”

他旋即轉換口氣,對李奉道:“吩咐下去,咱們今晚就在這杏林渡口盤桓一夜,明早再趕路不遲!”

李奉聞言道:“大人!現在纔是未牌時刻,我們何不趁早再趕一程水路!”

劉賓在轎中透出不耐煩的口氣,道:“你光知道趕路,趕路,何曾替我沒想過?此刻雖只未時,但本部已疲累不堪,不休息一會兒怎行?”

李奉還待分辨,陳公威已然開口道:“李大人,就聽大入的吩咐吧?”

他說這話時,還一面向李奉奴嘴暗示。

李奉一向對神探陳公威的能耐,有絕對的信服,因此一看到他的暗示,遂不再多言。

於是三乘軟轎,並一干人,就在那名崔姓縣官派人接引之下,移駐杏林渡口鎮旁的一處宅院,停留休息。

李奉與劉傑三兩人,依然在那栽滿杏樹的宅院,佈下崗哨之後,看看天色還早,就相偕到鎮內找神探陳公威議事。

陳公威的臨時指揮總部,就設在鎮內的一家客棧之內,李奉和劉傑三找到他時,他正和手下得力幫手林旭等人,坐在酒樓裡,飲酒談天。

李奉和劉傑三很容易地便找到了他,於是五、六個就坐在一處,邊吃邊談。

李奉三杯酒下肚,不覺發起牢騷來,道:“這一趟奉派伺候劉大人,真是瞥了一肚子悶氣。”

陳公威笑笑不語,劉傑三卻道:“李兄,怎好在這裡生悶氣!”

林旭哪有聽不出他話中的意思,他不待陳公威吩咐,就站了起來,道:“兩這大人請寬飲幾杯,屬下還得查一查外圍佈崗值形,恕不作陪!”

劉傑三也不客氣,道:“公事要緊,你且下去吧!”

林旭應聲“是”,又向陳公威作禮告辭,偕另兩名公人,離開了酒樓。

這麼一來,座中就只剩下陳公威、李奉和劉傑三而已。

劉傑三看看沒有其他人在座,呷了一口酒,道:“劉賓大人在宣城已經比預定時間,多停留了六天之久,今天好不容易勸他動身回京,哪!才走到這杏林渡口,偏偏又下令咱們留一宿再走,真不知他抱的什麼主張!”

李奉接口道:“就是啊!咱們是急得不得了,恨不得早一天回京,好交卸護衛之責,大人卻像尋找我們開心似的,走走停停,偏就是他一點也不急!”

陳公威笑道:“兩位大人感覺出劉大人的反常,難道說不覺得此中有何蹊蹺?”

李奉訝道:“這會有什麼蹊蹺的?”

劉傑三也附和着道:“是呀!我看到劉大人還不是貪戀一路來地方官的奉承,不會有什麼反常之事吧?”

陳公威道:“劉大人在京師炙手可熱,深得皇上及宰相的信任,不要說是區區地方官的奉承不在他的眼內,就是王公貴成的巴結,也未必打動他的心呀!”

他停歇一會,又道:“兩位大人想想,在這種情形之下,劉大人這一路的作風,不是顯出反常嗎?”

他這一分析,果然使李奉和劉傑三兩人默然,於是陳公威又道:“因此之故,我們應該探究導致問題的根結所在,免得生出意外來!”

他最後結語,使得李奉心頭一震,他私下忖道:“陳公威這一番話,難道是在暗示有人企圖利用手段,拖延劉大人的行程不成?”

李奉有資格被派擔任劉賓的護衛,當然也不是個三流角色,因此他一念及此,便想通了劉賓的延宕行程,竟似有人在暗中操縱。

因此他私下驚然,忙向神探陳公威問道:“陳大人對此事,不知有何高見?”

陳公威一聽李奉的語氣,便猜得出他已經若有所感,當下回道:“兩位大人日夜與劉大人相處,只不知有沒有發覺,這幾天來,有誰跟劉大人特別親近?”

劉傑三道:“除了我和李兄之外,劉大人並沒有較親近的人……”

李奉突然道:“不然!劉大人在宣城新買了一名侍兒叫芸芸,甚得劉大人的歡心,說不定問題就出在這侍兒的身上!”

劉傑三“嗯”了一聲,似乎亦有同感,只聽陳公威道:“侍兒芸芸的來歷,我已經調查過,並沒有什麼可疑之事……”

他略略沉吟,又道:“不過,這並不表示這侍兒絕對沒有問題。”

李奉道:“此話怎講?”

陳公威道:“因爲大凡沒入官籍的妓女,背景均極不單純,那芸芸背景單純,反倒是件可疑之事。”

李奉“哦”了一聲,道:“我的見解必然有一番道理,你且說說看!”

陳公威道:“本朝官妓之設,是有一定來源的,國初太祖設富樂院於幹道橋,後因大火移武定橋,這是官設妓戶之始……”

他娓道出這番掌故,使得劉傑三和李奉大表興趣,不由傾聽陳公戚繼續道:“依據祝明允偎談雲:“奉化有所謂丐戶……自爲匹偶,良人不與接,皆官給衣糧……其始皆宦家,以罪春人而籍其特……’由這段話,可知官妓來源之一,乃爲罪犯之婦女。”

陳公威呷了一口酒,又道:“王漁洋北偶談又說:“金陵舊院,有頓脫諸姓,皆元人後,沒入教訪者……’由此又可知官妓之來源,除前述罪犯之女外,還有俘虜。”

他繼續道:“後來又有不隸於官的‘私窯子’,這是私娼,私娼的來源又大都是樂戶之後,或貧困人家。這些人淪入娼家,既是爲了生活,自然不願入官籍,因爲入官籍之後,就得付脂粉錢……”

李奉道:“這麼說,官妓的待遇要比私娼差了?”

陳公威道:“那也不見得,官姑生活較有保障,因爲官給衣糧,收入亦較有定數,可是得付脂粉錢,且從良與否,均由官營,沒有私娼自由。因此非罪犯或俘虜之女,強被沒入官籍,一般娼家,還是沒有人肯自動列籍官妓的!”

李奉道:“這麼說,那芸芸也是罪犯或俘虜之後?”

陳公威道:“就是因爲芸芸出身貧家,卻又籍在官妓,既非罪犯之後,亦不是俘虜之女,才令我深感懷疑……”

劉傑三道:“難道說除了罪犯或俘虜之女外,就沒有其他身份的女子,成爲官妓嗎?”

陳公威道:“並不是沒有,只是少之又少而已……”

劉傑三叱他道:“既然有,就不算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憑這點,咱就不必在那官妓芸芸身上白花腦筋!”

陳公威道:“劉大人之言誠然有理,可是你忽略了一個關節!”

劉傑三突然高聲道:“你又有道理了?”

陳公威心裡好笑,忖道:“這劉傑三自恃是劉賓的親隨,言語便咄咄逼人,其實這廝怕我一旦揭發了那芸芸的身份,就要負護衛不周之責,哼!我若非負責在身,才做得搭理這種人!”

他在心中暗暗恥笑劉傑三,那劉傑三卻以爲陳公威語塞,又道:“你負責沿途護衛調度之事便行,至於劉賓大人身邊的事,由我和李兄負責便行,你不必插手!”

李奉卻道:“劉兄之言甚是,不過事情大可不必陳大人插手,但我們聽聽他的意見,總不會有什麼損失吧?”

劉傑三道:“聽他一派疑神疑鬼之言,又有何用處?”

李奉道:“不然,人家是全國總捕頭,對那偵查密探之事,要比我們更專長,我們聽聽又何妨!”

他不待劉傑三再表示意見,便轉向陳公威道:“陳大人適才所提到的關節,又是什麼?”

陳公威清清喉嚨,道:“據我調查之結果,芸芸列籍官妓爲時尚短,以她的年齡和經驗,應屬於雛妓之類的女子!”

劉傑三插言道:“她確實一名才色俱優的雛妓,我不用調查也看得出來!”

陳公成沒有理會劉傑三的諷刺,又道:“芸芸年輕貌美,且父母早故,以這樣的一名女子,雖說貧困難堪,找個媒婆嫁人,也必然很快便可找到如意郎君,實在犯不着入籍官妓,做那朝三暮四的勾當。”

他停歇一會,繼續又道:“還有,芸芸雖說出身貧困之家,但她深具才器,技藝出衆,詩詞歌賦皆甚精通,貧困人家哪來這種女子?”

劉傑三道:“陳公威,這是你孤陋寡聞之故,須知它妓亦設有樂戶,對新買的妓兒施以訓練,芸芸才藝俱佳,難道不是賣身入籍之後,開始由專人訓練出來的嗎?”

陳公威道:“這就是關節所在,芸芸的才藝,絕非三、五年功夫可以造就的,依我調查,除她那種根底,若非自孩提開始調教,絕對沒有現在的水準的!”

李奉道:“哦?陳大人這個關節實在相當重要,既是如此,那芸芸的來歷就相當令人可疑的了!”

劉傑三經過陳公威的這番分析,也深覺他的觀察確實入微,有相當的理由,因此他便緘口不語。

陳公威心裡相當得意,但他的表情卻沒有顯露出來,仍保持凝重之色,道:“目前的種種跡象,可以斷言那芸芸絕非出身貧困人家,論她的出身,只有三種可能!”

李奉訝道:“有哪三種可能?”

陳公威道:“其一,芸芸系出身書香門第,而又確實貧困人家。”

陳公威這種種推測確有道理,書香門第並不一定生活便是富裕。

李奉問道:“那麼第二個可能?”

陳公威道:“第二種可能,就是突然破落的門閥,但這種可能性較小,因爲門閥也該屬於官妓之流者較多,其突然破落的原因,不外乎犯罪抄家之類的,如是這樣的話,芸芸之入籍官妓,其本身來歷就不會註明是貧困了!”

李奉道:“嗯,陳大人之言甚是!那麼第三個可能呢?”

陳公威道:“第三可能,就是芸芸根本就是某一大富家的千金之女,爲了某種原因,假託官妓之名,抱着某種企圖,目的就是要親近劉賓大人!”

李奉皺眉道:“陳大人之言,不會是危言聳聽吧?”

陳公威道:“在我還沒獲得充分證據之前,我們不能不如此推斷,因爲那芸芸既不像是貧困女子,又有那麼好的才貌,且初在宣城列籍官妓不久,便纏上了咱們的劉大人,這種種跡象,不是很令人生疑嗎?”

這回連那劉傑三也不由得不點頭同意陳公威的見解,只聽那陳公成又道:“那芸芸自在宣城被劉大人看上之後,哪!劉大人卻一反一路急急趕回京師的作法,變得欲行又止,倒像是那芸芸的主意!”

李奉道:“依陳大人你的看法,芸芸這樣做爲的目的是什麼?”

陳公威道:“依我之見,那芸芸可能正在伺機而動,或者是故意拖延劉大人的行程,好叫她的同黨找機會下手!”

李秦大驚道:“有這麼嚴重?”

陳公威道:“這一路來的跡象,不是最好的解釋嗎?”

這句話說得李奉心事重重,暗地裡將自宣城至杏林渡口這段行程,所有劉賓和芸芸的一舉一動,一件件反覆回想,越發相信陳公成的推測,確非無中生有。

劉傑三突然又問道:“那麼芸芸一黨的企圖,會是什麼?”

陳公威道:“這點仍待詳查,不過目前將芸芸列爲可疑人物,應屬不錯的,只不知兩位大人同意否?”

李泰和劉傑三異口同聲道:“當然同意!”

李奉補充道:“既是芸芸有可能危及劉賓大人,我們頂得早思對策才行!”

劉傑三道:“何不乾脆抓來拷問?”

陳公威迫:“不能這樣做!一來我們僅是懷疑而已,無憑無據,拷問了芸芸,必會惹火了劉賓大人,二來如果抓了芸芸,怕會驚動了她的同黨,對我們反倒不利!”

劉傑三道:“不將芸芸抓起來,任她日夜陪詩在劉大人身邊,劉大人自不是經常有遭害的危險嗎?”

陳公成道:“我看不至於!”

劉傑三問道:“你憑什麼敢這樣斷言?”

陳公成道:“因爲芸芸若有取劉賓大人生命的企圖,劉賓大人怕早已在宣城便遇害了,絕不可能有機會到這杏林渡口來!”

李奉道:“話雖然這樣講,可是芸芸一日不離開對賓大人,終叫我們要日夜心驚肉跳,爲劉賓大人的安危擔心的!”

陳公威道:“當然我們仍須有萬一的預防之計才行!”

劉傑三道:“除了將芸芸抓起來之外,我看再也沒有其他方法了!”

李奉似乎很不耐煩劉傑三的一再堅持抓芸芸之事,因此對劉傑三道:“你所說的這項辦法最愚蠢不過,你能不能閉口,讓大家冷靜地想個治本之道?”

劉傑三討個沒趣,果然閉口不言,於是三個人不約而同的端起酒杯,喝起悶酒來。

過了一會兒,陳公成打破了沉寂,道:“我看只有這個方法了!”

李奉和劉傑三兩人聞言擡頭,齊用催詢的眼光,凝視陳公威。

只聽陳公威接着說道:“我們既不能抓芸芸而打草驚蛇,就只有暗中警告劉大人小心防範了!”

李奉附掌道:“對,這辦法最好,我們還可暗中趁機將芸芸的背景來歷調查得一清二楚,甚至還可以有機會將她的黨徒一網打盡!”

陳公威道:“我的意思也是這樣的!”

劉傑三則未表示意見,顯然他並沒有反對的意思,於是李奉道:“那麼我們三人一齊去晉見劉賓大人,合我們三人之口,將情形向他說明!”

陳公威道:“這是應該的!”

陳公成話一說完,便當先站了起來,讓夥計結帳,那劉傑三和李奉,自然也準備離席。

三個人走出酒樓,才走到街心,便有一名下人迎了上來,對陳公威他們道:“劉大人命小的來尋三位大人到行館!”

李奉道:“哦?有什麼事嗎?”

那下人道:“好像是找三位爺去赴宴!”

李奉道:“赴宴?請的是什麼人?”

那下人道:“好像有府城來的知府大人、通判大人,還有團練知縣,大約有十來個人!”

李奉皺眉對陳公威和劉傑三兩人道:“這就奇了,劉賓大人哪來的這麼大興頭,在這杏林渡口,大宴地方官?”

劉傑三脫口道:“依我看啊,可能是那狐狸精的主意!”

李奉瞪了劉傑三一眼,劉傑三頓時驚覺,沒有再將話說下去。

那下人答應一聲,行禮辭退,李奉待他走遠,才向陳公威他們道:“只不知兩位對這宴會有何意見?”

陳公威笑道:“有意見的話,我們也沒辦法來得及阻止劉大人不開宴啊?我看,我們先去再說!”

李奉搔損頭道:“是的!唉,我怎會變得如此膽怯羅嗦起來?”

陳公威道:“這是因爲你責任心太重之故,沒什麼好擔心的,咱們走吧!”

李奉和劉傑三領先走向劉賓的行館,陳公威走在他們的後頭,看看他倆的背影,忖道:

“劉賓找來這類驕橫粗心,遇事慌張的人來當他的親隨護衛,也活該他倒黴!”

三個人橫過三條街,遠遠便望見一座高大的宅院,座落在杏林小鎮的街外。

在那座氣派不凡的大宅院之前,停有數乘行與馬車,顯然劉賓邀請的賓客業已會齊。

陳公威一見那種境況,不由暗暗忖道:“看劉賓今日的安排,不會是尋常酬酢,那麼,劉賓如此鄭重其事,大張筵席,爲的是什麼?”

陳公威一面走進那宅院大門,一面繼續想道:“如果這筵會是爲了那芸芸而設,如此排場,且召來地方官作陪,似乎有點離譜……誰道說如此排場,不會是那芸芸的主張?”

陳公威越想越迷糊,這時他和李奉、劉傑三等人,已穿過一片杏林,來到後院的旁閣。

陳公威遠遠便看見亭閣中,除那些應邀作陪的地方官外,還有呵呵大笑的劉賓,及陪待在身側濃妝豔抹的芸芸。

他微一皺眉,突地恍然大悟,心道:“是啦!今天這個宴會很顯然是爲芸芸而設的,想來劉賓有意在這個場合中,正式宣佈收那芸芸爲侍妾!”

陳公威的這種推測,理由充足!蓋因當時的風尚,有錢有勢的官宦富豪,每有公開收侍妾的情形。因此陳公威一看到芸芸以主人的姿態,在宴會未開始之前,便豔妝出來陪劉賓與賓客周施應酬,便很自然地想到上述的事情。

等陳公威上了亭閣,參見了劉賓之後,就越發確定他的推斷毫不離譜。

因爲劉賓表現得喜氣洋洋的樣子,而那芸芸卻也含笑癡迷,喜上眉梢,這不正應了陳公威的推測嗎?

劉賓看衆人到齊,使命人開席,這個朝廷臣宦,負有特殊任務的大臣,居然在他的行館大宴起地方官來。

只見宴會的排場,雖在旅途之中,也毫不馬虎,道道名菜,均出自劉賓隨行的名廚之手,還有一班不知從什麼地方臨時召來的樂妓,在亭閣之外,作樂娛賓。

亭閣外一片杏林,杏風微送,使亭內佳賓但覺暑意全消。

酒過三巡,亭閣內氣氛已漸漸熱鬧起來。

神探陳公威一雙銳利的眼睛,早將與宴的賓客,暗地裡查探視察一番,覺得並無可疑人物混跡宴中,乃略略寬心。

同時陳公威併發覺一個很有趣的情景,就是他看得出,這些與宴的地方官,幾乎都還弄不清楚劉賓召宴的原因。

因此陳公威仔細一判斷,付道:“是啦!今天的這一場筵席,必定是劉大人突然心血**,臨時決定的!”

他繼續忖道:“要不然,就是出自那芸芸的主意,否則那些地方官,絕對不會有坐立不安,不明就理的表情。”

陳公威的觀察人微,確有道理,因爲以劉賓的身份地位,這杏林渡口附近的地方官,巴結他唯恐不及,哪有任這位過境貴賓,花錢當主人酬客之理?

所以陳公威看得出那些來這杏林渡口送迎的地方官,在暗中躊躇不安的原因。

而劉賓和陪侍在側的芸芸,反倒興高采烈,可見得這盛筵之設,必是他們兩人的主意無疑,要不然被巴結慣的劉賓,不論如何也不會主動設宴款待這些地方官的。

這又是爲什麼呢?

陳公威觀察了那劉賓的愉悅神態後,心想除了劉賓有意納芸芸爲妾外,實在再也找不出更合適的理由,來解釋今天這筵會的目的了。

陳公威確定了他的想法之後,便開始考慮萬一這事發生,對劉賓安危的可能後果。

同時,他也開始利用飲咽之時,籌思應付的方法。

因此,這席豐盛熱鬧的酬筵,對陳公威來講,實是一點享受也受用不到,此刻,他已全神在動他的腦筋。

在一陣喧譁中,陳公威收回了他的思路,他仰首一看,只見芸芸已開始按次逐席敬酒。

陳公威毅然下定決心,決定須得在劉賓公開宣佈他的決定之前,先設法暗示劉賓,看看能不能阻止他的決定。

雖則陳公威明知他這樣做,未必就可收到效果,甚且可能會碰了劉賓一個大釘子,甚至受到叱責,但他還是決定勸阻他。

於是陳公威悄悄端起酒杯,趁大家相互敬酒的機會,走近李奉之分,低聲向他說道:

“李大人!我看此事非你出面不可!”

李奉訝道:“什麼事?”

陳公成道:“你須得立刻沒法,向劉大人陳明那芸芸身份可疑之處,免得他上當受騙!”

李奉沉吟良久,道:“陳大人,你這不是要我去觸黴頭嗎?哪!你看劉大人正在興頭上,我怎敢在這個時候去澆他冷水?”

陳公威道:“不去卻也不行,而且非你親口告訴他不可,因爲只有你同劉大人的關係最密切!”

他最後一句話,果然打動了李奉的心。

李奉心道:“是啊!劉大人的關係與我最密切,萬一他出了任何差錯,再怎麼樣我也會跟着倒黴!”

他考慮這一層利害後,道:“好吧!陳大人,拼個捱罵,我這就去陳明!”

陳公感滿意地浮起笑容,道:“由這點可看出李大人的忠心,相信劉大人會體諒你的苦諫之意纔對!”

李奉被他說得豪氣一壯,立刻自席上站了起來,陳公成見狀又道:“不論如何,我們做下人的,只要將職責做到了,也算盡了一份心!”

他的意思,無疑是要李奉將意見陳明瞭便行,應該怎麼做,由劉賓自己去決定。

這當然全爲李奉之立場而設想的,因此李奉很感激地看了陳公威一眼,就離席走到劉賓的座位去。

劉賓正和陪席的知府等高級地方官談笑風生,一眼瞥見李奉恭立在身側,轉臉問道:

“李奉!你不痛快地喝兩杯,跑來這裡幹嘛的?”

李奉囁嚅道:“稟大人,卑職有事陳明!”

劉賓皺眉道:“有什麼事非得現在講不可嗎?”

李奉躬身道:“是的!大人!”

劉賓雖然覺得很不耐煩,但他知道這名親隨是相府派給他的人,不能不遷就他,於是道:“好吧!你就說說看!”

李奉道:“大人!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劉賓突覺怒氣上涌,但一看那李奉一臉凝重的神情,遂又把怒氣壓下去,沒有當場發作出來,可是他的臉色仍然難看之至。

他霍地站了起來,向賓客微微打個招呼,然後當先走出亭閣之外。

李奉則亦步亦趨跟在他的後頭,走進一間陳設華麗的私室裡。

劉賓當中一坐,道:“李奉!有什麼事快講,我可不能撇下那麼多客人,陪你在這裡閒聊!”

李奉躬身道:“是!大人!事情是這樣的……這樣的……”

他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才妥當,劉賓已叱道:“李奉!你莫不是故意找找嘔氣?”

李奉道:“卑職不敢!事情是這樣的,卑職這幾日來,突然得到消息,發覺那芸芸姑娘的身份大有可疑!”

他話還未說完,劉賓已大叫道:“什麼?芸芸的身份可疑?”

李奉道:“是的!爲了大人的安全,卑職不能不在此刻對大人有所陳述!”

對其嗤道:“放屁!當初在宣城,你們爲什麼不說芸芸有什麼可疑的事?”

李奉躡儒道:“那是因爲……那是因爲卑職被矇住了!”

劉賓道:“被矇住了?哼!你爲什麼不承認調查不實?你說當初你是如何調查芸芸的來歷身份的?”

李奉一時語塞,劉賓又道:“那麼?現在又憑什麼告訴我這消息?”

李奉道:“那是因爲最近又獲得新的情報,纔敢斷定芸芸確有可疑之處!”

劉賓恨聲道:“好呀!我看這事八成是你和劉傑三設計出來的,有意掃我的興,對也不對?”

李奉抗聲道:“大人!卑職不敢,這事的確是有根據的!”

劉賓道:“哦?你說說看!”

李奉遂將他和陳公威等人的看法,將種種可疑之處,分條細訴,劉賓一面聽,一面心裡忖道:“李奉等人實在沒有必要製造謠言中傷芸芸的,那真如依他們之言,芸芸確有令他們懷疑之處嗎?”

劉賓雖是這樣想,但他仍然覺得李奉之言,還缺乏直接之憑證,換言之,他不想單憑他們的臆測懷疑,而立下決定,以改變他對芸芸的感情。

因此李奉剛將芸芸可疑之事說完,劉賓便站起來,道:“此事還得慎重調查,在沒有抓到證據之前,我希望你先知會陳公威和劉傑三兩人,不要將事情宣揚出去,知道嗎?”

李奉的原意也是不想打草驚蛇,因此道:“卑職知道!”

劉賓欲言又止,回過頭來,道:“還有,此事只可暗中進行調查,不準驚動了芸芸姑娘,否則將來事無憑據,你們得好好對我交代!”

他這話仍然透出寧可不信芸芸有什麼懷疑的意味,李奉哪有聽不出他話中之意的道理?

當下唯唯應“是”。

劉賓乃從容步出私室,回到亭閣參加宣會。

劉賓此刻心情顯然矛盾異常,因爲這些日子來,他從芸芸的身上,所獲得已不是男女之歡愛,而是逾越情愛之上的另一種愛,那便是骨肉之情。

換句話說,劉賓在芸芸之面前,已完全撇出了肉慾的私念,卻尋到了父女之愛。

這種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當然是這些日子來,芸芸那憨真純樸的關愛,感動了劉賓之故。

因此劉賓原打算娶芸芸爲妾的念頭,卻一變本意想收芸芸爲義女的打算。

劉賓不忍心污辱芸芸這塊璞玉,她給予他的關愛及歡悅,實在不是那種男女歡愛之想可以比擬的。

因此劉賓迫不及待地想在回到京師之前,正式宣佈芸芸爲義女,這是今天這宴會的真正目的。

劉賓的這項轉變及決定,不要說陳公威等人沒法感覺出來,就是芸芸自己,也依舊還矇在鼓裡呢。

可是,由於李奉的報告,使得劉賓不能不重新考慮。

雖然劉賓儘可能不去相信芸芸抱有任何不軌的企圖,但他是個城府極深的人物,有了本身的安危,逼得他不能不信。

他回到座席之後,心中還在衡量應該信或者不信這個問題,因此臉色陰暗不定,使芸芸一眼便感覺出來。

芸芸當然不可能一眼便猜出劉賓心裡的事,但她卻可從剛纔劉賓的高興及現在的疑慮兩種表情中,推測出劉賓必然被某種事情所困惑。

會是什麼事呢?芸芸心道:“不論如何,我如果能在此時令劉賓轉憂爲喜,不是更能使他對自己增一份情意,增一分信心嗎?”

於是,乖巧的芸芸款款步到劉賓之側,輕輕拍了兩下掌,待衆人抑住交談之聲後,輕啓櫻口道:“賤妾不揣愚陋,爲了增加諸位雅興,且容賤妾爲諸位唱首小詞助興!”

她不待劉賓同意,即吩咐一班樂工調絃,在衆人歡聲之中,唱道:“殘寒消盡,疏雨過,清明後,花徑款餘紅,風招索新皺,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正佳時仍晚畫,着人滋味,真血濃如酒!”

這是宋朝李之儀的一首詞,叫“謝池春”,詞意清婉峭茜,由芸芸的口中唱出,更是感人心絃。因此亭閣中鴉雀無聲,屏息聽芸芸唱了下去。

當她唱到“天不老,人未偶”之句時,劉賓倏地當席朗聲道:“芸芸!不要唱了!”

衆人一聽劉賓此言,莫不露出訝異的眼光,心中納悶,唱得好好的,爲什麼不讓她唱下去呢?

芸芸更是被劉賓這突如其來的制止弄得尷尬萬分,手足無措。

她愣了好一會兒,不禁盈盈欲淚。

這是恥辱呀!一向呵護她的劉賓,怎麼在衆人面前叫她難堪?

她正在不知所措時,劉賓卻輕嘆了一口氣,招手對芸芸道:“芸芸,你過來!”

芸芸含着委屈的淚光,應聲“是”,微低螓首,依言回到劉賓的身邊。

劉賓突然提高聲音,道:“芸芸,你知道我爲什麼不要你唱下去嗎?”

芸芸默默搖首,表示她不解其意,她那楚楚動人的神情,使座中之人,無不暗暗替她抱不平。

劉賓卻笑笑道:“芸芸,你先把淚水拭淨,我解釋給你聽!”

芸芸順從地用羅帕拭去淚光,劉賓滿意地拍拍她的香肩,柔聲道:“芸芸!你可知道,李之儀的這首‘謝池春’是一首描述男女歡愛相思的詞嗎?”

芸芸不知道劉賓這樣問她的用意,因此沒有回答。

劉賓又道:“你看!這首詞的下半闕:“頻移帶眼,空只憑懨懨瘦,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爲間頻相見,何似長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哪!這不正好說男女歡愛相思嗎?”

在座的人,大部分都知道這首“謝池春’的詞意,可是卻不明白劉賓何以提出來解釋的原因。

他們正在胡猜亂想,劉賓又已開口道:“如果這首詞在像今天這種公開的宴會中,由我的任何一名侍姬或侍妾唱出來給大家欣賞,正是助興的最好方法,只是由芸芸你來唱,就不適合了!”

有什麼不適合的,芸芸不也是你劉賓家中的一名侍姬嗎?衆人心中都感到莫名其妙。

芸芸雖說是劉賓目前最寵愛的侍姬,但在當時的風尚,越是被主人寵愛的姬兒,主人越發會讓她在酬酢中露臉的。

可是劉賓卻好像不願意芸芸出現在這種酬酢的場面,真是令在座的人費解。

他們哪裡體會得到劉賓此刻的心思,因此劉賓不理會衆人用訝異的表情看他,繼續說道:“芸芸!等你聽完我的話,你一定會了解我的苦心的!”

他用肥大的手掌緊緊摟着芸芸的香肩,然後扶她一齊站了起來,雙雙並肩立在衆人席前。

只見劉賓含着得意的笑容,朗聲向衆人道:“諸位,本部現在要鄭重向各位宣佈一項喜事,本部將認養芸芸!”

陳公威聞言露出驚異的眼光,看着李奉,只見李奉此刻也只有用苦笑回報陳公威的份兒。

他們哪裡知這劉賓的心情,他已經決定寧可留一次險.也不願如此平白失去了芸芸。

在劉賓的打算是:如果芸芸的身份確無疑問,那是最好不過,萬一芸芸確抱有不軌的念頭,那麼他正好以寵絡芸芸之手段,暗中注意她。

在這種情形下,說不定可以用感情改變芸芸的企圖,劉賓深信感情的力量,是勝於一切的,因爲他本身就是因爲得自芸芸的感情,而大大改變了他已往的習性和作風。

劉賓在李奉報告了芸芸有可疑之事後,就先已檢討了一下自己的感情,當他發現今後要是失去了芸芸,他將會重新陷入昔日心靈上的空虛與不安後,他迅即決定了上述的措施。

他就是抱定這種心存萬一的打算,決定要依原先的心意,先將芸芸收爲義女再說。

這樣的作法,在陳公威等人的眼中固然大驚異,因爲他們實在無法瞭解,一向貪生怕死,奸惡陰沉的劉賓,怎會甘冒生命危險,去親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女子?

難道說芸芸魔力如此之大?

直到劉賓正式宣佈出他將收芸芸爲義女之時,陳公威方始恍然大悟,暗中跌足忖道:

“事情不料會演變成如此結局,如果劉賓今天將芸芸納爲侍妾,將來仍有轉圜之餘地,如今他將芸芸收爲義文,這父女之情,卻非一些蛛絲馬跡的證據,便可令劉賓反目定她的罪啊?”

陳公威的顧慮確實頗爲深入,因爲侍姬及義女的身份,相差何止千里,父女之情,何等崇高親近?將來劉賓如果真的發現芸芸確有反叛他的跡象,如果情節不大,或證據不足,誰敢保證劉賓不會輕易原諒她?

陳公威有如此顧慮,不由他跌足暗中着急。

而那芸芸,在聽見劉賓的宣佈時,卻真正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她流下了感激眼淚,偎在劉賓的懷中。

她並不是非當劉賓的女兒不可.而且由於劉賓的這一項宣佈,芸芸至少可免去被他污辱之厄。

她再也沒有想到.劉賓這幾日來的關愛,竟是出於父女親情,慚愧的是,她不但沒有體會劉賓關愛的真諦,竟然還抱着圖謀他的謀叛密件的企圖。

這下子讓芸芸迷惑了,要是劉賓沒有給她這樣子的愛,她還有勇氣竊取劉賓的密件,可是,劉賓卻像是已將他一腔真摯的情感全部付給了她,這叫她今後該怎麼辦?

須知芸芸是個知書達禮,純潔的少女,她絕不敢想像如何利用劉賓的一片真情,做出危害他的事來。

可是莫家玉的委託,不正是要她竊取劉賓的密件嗎?

芸芸不由抽泣地忖道:“天啊!沒有我的幫忙,莫郎怎麼能夠得到他所需要的密件呢?

可是,劉賓卻如此地愛護我,把我當成無依無靠的苦命女子,毫無虛僞且毫無保留地疼愛我,叫我如何做得出背叛他的事來呢?”

芸芸的抽泣,使得劉賓大爲感動,他一面喃喃安慰他,一面呵呵笑道:“芸芸!別孩子氣了,莫不是你不願視我如父?”

芸芸怎會拂逆看來已蒼老不少的劉賓好意,因此這位仁慈,柔順的少女,聞言便不自覺地細聲道:“我太高興了!”

的確她是太高興了,世間還有什麼比被愛更值得人感動的事呢?

於是劉賓很自然地用手擡起芸芸的下巴,輕輕地拭去芸芸的淚水,道:“那麼,芸芸,你怎不趕快叫我一聲爹?”

在座的衆人,被眼前的場面感動不已,於是齊聲催芸芸喊“爹”,好決定這樁喜事。

芸芸含笑怯怯地道:“爹!”

她語聲才落,衆人不由歡聲雷動,爭先到劉賓面前,向他道賀,只樂得劉賓呵呵大笑。

鬨鬧了好一陣後,劉賓突然又宣佈道:“本部今天當衆人之前,收了這麼一位乖巧女兒,不能不略表意思!”

他不待大家相詢,轉臉喝道:“來人啦!將送給小姐的禮物拿出來!”

一名奴僕應聲後,立刻有兩名美婢,用金盤託了一顆閃閃發亮的明珠走了出來,停在芸芸和劉賓之前。

劉賓道:“這明珠是北人傳國之寶,近日遣人送給本部以示和好,我這就送給我乖女兒做見面禮!”

他命人取下明珠項鍊,親手爲芸芸佩帶,又道:“據北人說,這膽珠叫‘延壽珠’,女子帶上之後,不僅可以保持肌膚潤滑美豔,更能避暑祛寒,是中土罕見的無價至寶!”

衆人一面觀賞,一面露出嘖嘖稱羨之聲。

劉賓最後才滿意地哄聲道:“諸位請落座,陪本部大醉一場如何?”

那些巴結他唯恐不及的地方官,一見劉賓此刻滿懷高興,哪有不齊聲附合之理?於是早有幾名酒量較豪的人,趨至劉賓之前,哈腰敬酒。

劉賓酒興大發,來者不拒,一律飲滿一盅,不多久亮閣中的人已開懷暢飲起來。芸芸則早在兩名婢女服侍之下,進入了內堂私室。

這情景只有陳公威、李奉和劉傑三他們三人暗暗叫苦,恨不得宴會快點結束,好一齊商量對策。

可是這席酒,卻自申時直喝到戌時方罷。

宴席一撤,陳公威等三人已不約而同地在那宅院前的落腳處碰頭,三個人圍在圓桌前,喝茶說話。

李奉和劉傑三兩人的神情構極爲難看,只有陳少威還保持冷靜的神態。他呷了一口茶,道:“兩位必定很爲大人此舉傷透了腦筋,對也不對?”

李奉“唉”了一口氣,道:“真不知大人被什麼迷了心竅,納了那女人爲妾已足夠讓我們忙上一陣了,你們看!居然還收她爲義女,這怎麼得了!”

陳公威道:“這事誠然對大人更爲不利,但並非沒有解決的方法!”

劉傑三道:“還有什麼解決辦法,那賤女人已成爲咱家小姐,我們不僅動不了她,而且還得盡保護之責,哼!這事越想越使人生氣!”

陳公威笑道:“劉大人你不想想,既然咱們得盡保護她的責任,不是正好可以假保護之名,做那監視她的事嗎?”

劉傑三還沒聽懂陳公威的話,李奉已拊掌道:“對!陳大人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這下子我們盯得她更緊,劉大人也不會責怪我們的!”

陳公威道:“所以兩位不用煩心,由你們盯緊她,不要讓她有動手殺害大人的機會,我則加派人手從事偵查工作,不怕那女子不露出狐狸尾巴來!”

他這麼一說,劉傑三和李奉立刻轉憂爲喜,只聽陳公威又道:“此外爲了一勞永逸,須得先除去那女子,所以最好不必再催促劉大人回京師!”

李奉不解的道:“這又是爲什麼?”

陳公威道:“回到京師之後,調查範圍增大,就不容易打探出那芸芸的來歷,我們還是在杏林渡口慢慢除她!”

劉傑三問道:“你以前不是說過,那賤婢的同黨已經蠢蠢欲動了嗎。我看還是早點回京師較妥當!”

陳公威道:“回到京師固然較妥當,可是芸芸的同黨就再也不會出現了,我們豈不要失去一樁破獲奸黨的機會嗎?”

劉傑三卻還把握不住主意,兩隻鼠眼在那裡滾來滾去。

陳公威看得好笑,他當然已料出劉傑三的心思。

劉傑三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是由於如果劉賓能早日安抵京師,他便可早日交卸護衛的責任,所以他認爲回去較妥當之理,全是爲他自己打算。

可是陳公威的一番話,卻令他捨不得拿獲奸徒一件大功。

因此他就在那裡三心兩意。而李奉卻完全贊成陳公威的安排,他看得比較遠,因爲他認爲如果不能儘快地抓到芸芸有圖謀劉賓的證據,而將她治罪的話,那麼即使回到了京師,一有事情,他自己仍難脫護衛不周之責的。

因此,劉傑三還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際,李奉已開口道:“本人贊成陳大人的意見,我們就決定分頭合作,在回到京師之前,將芸芸一干同黨,一網打盡!”

陳公威故意伸出大姆指,道:“李大人的魄力令人欣賞,我們就這樣決定!”

第二十三章 熱血俠少怒攏刀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八章 竹林秘屋隱私蹤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八章 嫣然一笑迷心魄第三十章 雙劍和壁破血壇第二十六章 莫笑英雄亦低迴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擒奸賊第六章 鎖枷脫卻道無名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章 情絲難解暗神傷第十二章 劍門十八鬼神驚第二十五章 竹林秘門顯奇招第二十一章 多情自古傷別離第四章 孰正孰邪論忠佞第一章 約包名伶傾國城第二十七章 身臨絕境神捕現第二十二章 單身隻影魔獄黑第十九章 孤雁離羣聲亦悲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第二十六章 莫笑英雄亦低迴第十八章 嫣然一笑迷心魄第二十七章 身臨絕境神捕現第五章 情絲難解暗神傷第十五章 脣槍舌劍敵喪膽第二十二章 單身隻影魔獄黑第三章 量天神尺破迷陣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五章 情絲難解暗神傷第三章 量天神尺破迷陣第十二章 劍門十八鬼神驚第二十一章 多情自古傷別離第十九章 孤雁離羣聲亦悲第七章 智計無儔天地動第二十五章 竹林秘門顯奇招第十章 鬼使神差秘門中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二十九章 連環巧計敵不堪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二章 抽絲剝繭斷無明第二十七章 身臨絕境神捕現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擒奸賊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八章 竹林秘屋隱私蹤第二十四章 俠女相見雙展眉第三十章 雙劍和壁破血壇第十三章 真僞難辨假亦真第二十六章 莫笑英雄亦低迴第二十二章 單身隻影魔獄黑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擒奸賊第二章 抽絲剝繭斷無明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九章 真假巾幗設陷階第二十六章 莫笑英雄亦低迴第二十一章 多情自古傷別離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四章 孰正孰邪論忠佞第二十八章 隱林密處解疑團第二十五章 竹林秘門顯奇招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十章 鬼使神差秘門中第二十三章 熱血俠少怒攏刀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九章 真假巾幗設陷階第十章 鬼使神差秘門中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章 量天神尺破迷陣第二十四章 俠女相見雙展眉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第十二章 劍門十八鬼神驚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十二章 劍門十八鬼神驚第二十五章 竹林秘門顯奇招第十五章 脣槍舌劍敵喪膽第十章 鬼使神差秘門中第二十八章 隱林密處解疑團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四章 孰正孰邪論忠佞第五章 情絲難解暗神傷第二十八章 隱林密處解疑團第十五章 脣槍舌劍敵喪膽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擒奸賊第十五章 脣槍舌劍敵喪膽第九章 真假巾幗設陷階第十九章 孤雁離羣聲亦悲第七章 智計無儔天地動
第二十三章 熱血俠少怒攏刀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八章 竹林秘屋隱私蹤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八章 嫣然一笑迷心魄第三十章 雙劍和壁破血壇第二十六章 莫笑英雄亦低迴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擒奸賊第六章 鎖枷脫卻道無名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章 情絲難解暗神傷第十二章 劍門十八鬼神驚第二十五章 竹林秘門顯奇招第二十一章 多情自古傷別離第四章 孰正孰邪論忠佞第一章 約包名伶傾國城第二十七章 身臨絕境神捕現第二十二章 單身隻影魔獄黑第十九章 孤雁離羣聲亦悲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第二十六章 莫笑英雄亦低迴第十八章 嫣然一笑迷心魄第二十七章 身臨絕境神捕現第五章 情絲難解暗神傷第十五章 脣槍舌劍敵喪膽第二十二章 單身隻影魔獄黑第三章 量天神尺破迷陣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五章 情絲難解暗神傷第三章 量天神尺破迷陣第十二章 劍門十八鬼神驚第二十一章 多情自古傷別離第十九章 孤雁離羣聲亦悲第七章 智計無儔天地動第二十五章 竹林秘門顯奇招第十章 鬼使神差秘門中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二十九章 連環巧計敵不堪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二章 抽絲剝繭斷無明第二十七章 身臨絕境神捕現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擒奸賊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八章 竹林秘屋隱私蹤第二十四章 俠女相見雙展眉第三十章 雙劍和壁破血壇第十三章 真僞難辨假亦真第二十六章 莫笑英雄亦低迴第二十二章 單身隻影魔獄黑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擒奸賊第二章 抽絲剝繭斷無明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九章 真假巾幗設陷階第二十六章 莫笑英雄亦低迴第二十一章 多情自古傷別離第十七章 三雄逐鹿定輸贏第四章 孰正孰邪論忠佞第二十八章 隱林密處解疑團第二十五章 竹林秘門顯奇招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十章 鬼使神差秘門中第二十三章 熱血俠少怒攏刀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九章 真假巾幗設陷階第十章 鬼使神差秘門中第三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章 量天神尺破迷陣第二十四章 俠女相見雙展眉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第十二章 劍門十八鬼神驚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十二章 劍門十八鬼神驚第二十五章 竹林秘門顯奇招第十五章 脣槍舌劍敵喪膽第十章 鬼使神差秘門中第二十八章 隱林密處解疑團第十四章 石洞仙府藏玉人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四章 孰正孰邪論忠佞第五章 情絲難解暗神傷第二十八章 隱林密處解疑團第十五章 脣槍舌劍敵喪膽第十一章 惺惺相惜始英雄第二十章 此情已逝不可追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擒奸賊第十五章 脣槍舌劍敵喪膽第九章 真假巾幗設陷階第十九章 孤雁離羣聲亦悲第七章 智計無儔天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