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們,這就是一切的真相。”
包括寒鴉號在內的三艘流亡飛船內,三座浮空城上,突兀的響起了覆蓋全城的廣播,城市的各方勢力第一時間都在探尋廣播的源頭,卻一無所獲,而隨着廣播的進行,這種探尋也慢慢終止了,所有人都停下了手裡的工作,呆呆的聽着廣播裡公告的內容。
不止是浮空城,實際上城下的機械陣營裡,也同樣收到了公告,聲音轉換成編碼,通過巴別塔發送到每一個金屬人形的思維中樞上,再轉換回聲音,讓每一個人形都‘聽’到了這段內容。
公告裡,迪莉婭的聲音把一切都告知了身處虛擬世界的褐星人們,從褐星文明的崩潰全族流亡開始,到沉睡計劃的實施,再到暗月女神的降臨,最終,新褐星建立,逃亡之旅畫上終點。
對飛船內沉睡中的旅客而言,這些內容簡直如同毫無邏輯的夢囈,根本沒有一點可信度,但是,當穹頂虛擬出的自然環境被取消,露出原本鋼鐵鑄造的天空時,一切懷疑都被擊碎了,就算再怎麼固執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也許……這些話並非謊言。
真相併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承受的,城市在很短的時間內陷入了一團混亂之中,不少市民險些失去理智。
不過還好,大家在虛擬世界裡所處的環境,同樣是危機四伏充滿了絕望,對他們來說,被像家畜一樣圈養,日夜生活在機械的陰影下,不會有什麼生活比現在更絕望了,一切都是虛假的反而是件好事,因此沒過多久,人們就從混亂中恢復了理智,這也正是迪莉婭敢於公開宣佈的理由。
“不久之後,大家腦內的控制中樞就會停止工作,隨後,中央電腦將執行喚醒程序,依次把大家從沉睡中喚醒。這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任務,恰恰相反,會用去很長時間,預計應該耗費三年的時間才能全部結束。第一年的總喚醒人數爲一萬人,這一萬人將和我們這些先行者們一起,用一年時間適應新星球的科技和生活環境,同時輻射性建設十座中型城市,第二年解凍二十萬同胞,由一萬先行者分批帶領,遷移至十座城市之中,並用一年時間,把城市擴建爲大型。第三年解凍三艘船的全部同胞,加入十座城市裡,並負責新城市的建設工作。”
“具體先後次序,由中央電腦按照個人資料和擅長技能安排,後兩批解凍的同胞,就請先安心休息,以便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新家鄉的建設工作中去。”
“至於這段時間的經歷,將會變成一場非常真實的夢,隨着大家意識的清醒而漸漸淡忘。當然,如果同胞們一定要保留夢中的記憶,也可以努力嘗試記住它們,但甦醒過程會變得非常難受,而且成功保留記憶的機率很小,因此具體怎麼選擇,還請大家自己決定。”
“友情提示大家一件事,如果有什麼不想忘記的人,請提前約定好相認的暗語,因爲回到本體的時候,外形和年齡會發生很大變化,不提前約定好的話,恐怕很難彼此相認。另外,這種事是相互的,如果約定的人並沒有記住約定,沒有迴應你們的暗語,那麼,就把一切當做一場記憶清晰的夢吧。”
這是迪莉婭猶豫了很久才做出的決定。
按照原本的預設程序,不會有任何公告,虛擬系統自動關閉,隨後進入喚醒程序,這樣一來,除非極特殊的情況,否則不會有人保留冷凍中的記憶。
然而,想想自己的經歷,想想對父母那份寧死也不願遺忘的感情,迪莉婭突然覺得,也許應該給大家留下一個選擇的機會,說不定有人和自己一樣,有無法割捨的牽掛呢?說不定有人也有拼了命都想要尋找的人呢?毫無選擇的把一切都忘記,會不會太殘忍了?
反覆考慮之後,她還是決定發佈這次公告。
的確,如果有人保留夢境中的記憶,哪怕只是一些模糊的記憶,也會帶來很多麻煩,倫理方面的,人際關係方面的,都會變得更加複雜,遠不如大家徹底遺忘虛擬世界的一切更徹底和直接。但迪莉婭認爲,哪怕只有幾個人因爲公告的原因,保住了這份寧死不願遺忘的羈絆,那承受這些麻煩就是值得的。
於是,她最終還是說服了其他所有艦長,把這條引發三艘流亡飛船中虛擬世界轟動的消息,同時發了出去。
原本也想分批次的喚醒,沒有輪到的那些同胞,繼續在虛擬世界裡生活,但這樣做會有很多相關問題,解決起來非常麻煩,最終還是放棄了這種方式,反正兩年的沉睡期並不算太久,對睡着的人來說只是一瞬而已,而且也不至於給沉睡中的人帶來嚴重傷害,就當做最後一次爲文明自我犧牲吧。
“做好選擇了嗎,同胞們?”耐心地等待了十分鐘,給沉睡中的族人們留下了充裕的準備時間,迪莉婭在廣播中輕聲說道,“那麼,系統即將關閉,同胞們,大家晚安,願大家睡個好覺,還有……大家……一會再見。”
隨着迪莉婭的聲音越來越低,虛擬空間的光線也越來越暗,最終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一切能源都被切斷,所有的虛擬人形和金屬人形,都陷入了沉睡之中。不,確切的說,所有人形都失去了控制,陷入癱瘓狀態,而控制人形的那些人的意識,則在系統的刺激下,從深層睡眠慢慢轉向淺層睡眠,同時,容納他們軀體的設備也被一一彈出,進入解凍過程。
過去的一個多月裡,三艘飛船始終漂浮在新褐星的同步軌道上,跟着新褐星一起在有序空間中轉動,不過今天飛船已經進入新褐星內部,就懸停在原點城附近。
此時的原點城郊外,已經和城市剛剛建成時截然不同了。
原本荒蕪的曠野,現已被綠色覆蓋,來自古褐星的植被,在經過本土化改造之後,正在新的環境中茁壯生長。幾個月的時間裡,這些耐旱植物鋪滿了城市郊外的每一塊土地,吞吐着水分和新鮮的空氣,而從幾艘生態飛船中培育的古褐星物種裡精心選取的部分生物,小到細小的蟲子甚至微生物,大到兩三米長的大型食肉猛獸,都被放入這片新環境之中,於是,草叢中,灌木裡,四處可見勃勃的生機。
這還只是開始而已,從懸停的三艘流亡飛船上,數以萬計的大型飛行傀儡正不斷忙碌的出入着,它們當然不是在無聊的亂飛,每一個飛行傀儡都是滿負載的,或者是成噸的泥土,或者是大片的植被,或者是高聳的巨樹。這些都是來自於已經停止運行的虛擬世界裡,泥土裡飽含着來自故鄉生態環境的微生物,而植物更是古褐星的特產,用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和泥土,就會被運送到氣候環境合適的地區去,只需要照看幾年,故鄉的生態環境就得以復甦了。
自然環境如此,居住環境更是如此。
如今的原點城,規模已經達到將近三百平方公里,如果算上農田,甚至超過了四百,比帕瓦帝加最大的城市還要大幾倍,然而在褐星文明的概念裡,這是隻能容納一萬人口的小型城市而已。
當然,褐星文明的小型城市,根本不是帕瓦帝加傳統意義上那種十幾平方公里的小城,它容納人口的計算方式,不是按照可以居住多少人計算,而是按照可以提供多少工作崗位來計算,由於大多重複性的體力勞動都由機械傀儡完成,褐星人主要負責操控和思考,因此他們概念裡的小型城市,最多容納一到兩萬人口,而佔地面積上千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也不過容納十到二十萬人口就已經是極限了,再多就會出現工作崗位不足的問題,對於亟待復興的文明來說,這是最可恥的浪費。
原點城正是這樣的‘小’城市,市郊的一半是廣闊的農業區,擺脫了飛船的桎梏,廣闊的大地可以爲褐星人提供真正的農作物,被束縛怕了的褐星人們,早早就開闢出了大塊大塊的種植和養殖區域,恐怕很長一段時間裡,美食都會成爲褐星人社會最重視的東西之一。
另一半則劃分給了重工業區,如今百廢待興,有太多的設備需要生產,生產工廠建設再多也覺得不夠,如果不是城市規劃限制,恐怕工廠的數量還要多幾倍。
城市內部則主要是輕工業區,加工,製造,裝配,同樣是大量的工業建築,規模卻要小不少。不過規模雖小,工廠種類卻多的驚人,單是服裝一項,就涵蓋了從紡織到染色再到裁剪和加工一套十多種生產工廠,整體算下來,數百上千不同種類的輕工業設施遍佈全城,充分體現了城市建設初始迫切的需求。
最內側則是商業設施和市政設施,新褐星文明延續了流亡時代初期的習慣,實行的是基礎物資配給制和貨幣購買制並行的制度,因此各類商業設施還是很重要的,雖然現階段商業設施都是由市政機構控制,但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文明覆蘇社會趨於穩定之後,必將迎來新的局面。
隨着艦長們登陸新褐星,城市建設已經區域完善,各種工業和農業設施早已建造完畢,其中一部分已經開始運轉了,但絕大部分生產設施還處於空置狀態。負責生產的金屬傀儡都已經就位,就等着控制人員就位,便可以投入生產了。
於是,十天以後,第一批工作人員就位了。
一萬人用了兩天時間,終於全部從沉睡中醒來,醒來之後又用去了整整三天,才從艦長們的講述和飛船主腦的影像記錄裡,初步瞭解了當前的局勢。這些乘客至少是第三代艦上人家了,從一出生,就生活在逃亡的旅途中,早就見慣了各種各樣的危機,恢復記憶之後,心理承受能力遠超過正常世界的智慧生物,前後只用去了五天的時間,就已經接受了現實。不是普通的接受,而是重新恢復了對文明重建的熱忱,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投入重建工作中去,用自己的雙手,復興褐星文明過去的輝煌。
但艦長們顯然並不打算急着讓他們現在就開始工作,雖然文明重建很緊迫,但也不急在這幾天。於是之後的五天時間裡,艦長們帶着一萬人的大部隊,飛遍了新褐星的每一個角落,就像殷勤的長輩在向離鄉多年的孩子們介紹故鄉的新變化。
飛遍的可不是新褐星,而是整個新褐星星系,沒錯,大部隊還乘坐着穿梭機,進入有序空間中游覽了一圈。
這時的新褐星星系,已經擁有了六顆行星,除去最內環的一顆大型沙漠行星,以及最外環沉睡着其餘流亡飛船的冰封行星之外,還有三顆行星和新褐星結伴在恆星軌道上旋轉,三顆裡只有一顆屬於宜居行星,顯然是爲了將來向外拓展準備的,而另外兩顆,都是寒冷乾燥的荒蕪星球,但礦產極爲豐富,不用想也知道,它們就是將來新褐星的主要資源中心了。
五天裡一直在休整,一直在旅行,直到第五天,也就是一萬乘客開始甦醒的第十天。
在褐星文明的習慣裡,每十天是一個計算週期,即便在流亡途中,這個習慣也沒有改變,依然保持着工作九天休息一天的傳統,當第十一天降臨,褐星人們就會重新投入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週期。
因此,第十天對褐星人是個很特別的日子,而正是在這一天,迪莉婭帶着大部隊,分批進入了市中心那座恢宏的神殿。
修爾和迪莉婭之前的猜測沒錯,這些甦醒的褐星人雖然大部分人已經遺忘了夢中的經歷,但對暗月女神的親切和眷戀還是保留了下來,因此在這幾天的介紹過程中,大家在瞭解到現狀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新的信仰,沒有遇到一點阻力,雖然其中有一部分的虔誠度還有所欠缺,但那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相信在今後的生活中,經過迪莉婭和艦長們的努力,這些受到女神庇護的流亡者們,會越來越虔誠,最終成爲帕瓦帝加之外,支持女神大人的另一支力量。
迪莉婭也這樣相信着,而且也在爲此而努力,最後一天的大型祈禱活動,就是努力的方式之一。
親自帶領着幾百名信徒向女神祈禱,把信仰和祝福獻給庇護自己的神靈,爲了今天,女孩已經準備很久了,效果也確實不錯,標準的祈禱儀式,成功的引發了暗月之光的降臨,當一縷微光從天而降,灑在集會的祈禱大廳時,每一位流亡者都跪倒在神像之前,對女神大人訴說着自己的崇拜。
同樣的儀式,在一天裡反覆進行了幾十次,纔算是讓每一位褐星流亡者都感受到了神恩。迪莉婭差點累的昏倒,但精神卻很亢奮,因爲她知道,經過這次神恩降臨之後,族人們只會越來越虔誠,越來越尊敬女神大人。
從他們的表現就能看的出來,都不需要迪莉婭號召,在沐浴神恩之後,流亡者們自發的決定,把今後每個週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第十天,定爲祈禱日,這一天裡,所有人都要儘量放下手頭的工作,走進神殿的禮拜廳向女神祈禱,感謝女神賜予大家安定的生活。
瞭解實情的迪莉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對族人們,還是對女神大人,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看到族人們能主動做這些事,她總算可以放心的離開新褐星,開始下一步工作了。
是的,離開新褐星。
在第十一天到來時,一萬名甦醒的褐星流亡者將投入緊張的文明重建工作中去,而迪莉婭本人,則會帶着幾百位艦長一起,奔赴兩顆不宜居的星球之一,在那裡,他們將建立一座前哨基地,然後以整座星球爲畫板,繪製一個巨大的法陣。
沒有褐星人知道法陣的具體用途,迪莉婭沒有把消息透露給任何一個人,包括她的父母,只有她自己明白,這個法陣,也許直接關係到所有族人的生死存亡。
穿梭機衝出雲層,迪莉婭回頭看向正在星球上逐步復甦的文明,緊緊握住了手中的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