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

吳襄自從向崇禎皇帝獅子大開口後,就發了親筆書信給吳三桂。叫兒子按兵不動,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好處不賣力。

而吳三桂在歷經了16年冬季裡被清軍包圍在寧遠城,後者又再起兵馬直逼山海關前的一事後,就十分的想要撤退去山海關。

後者可不同於寧遠城,小小的寧遠城可以被清軍團團包圍,多爾袞若是做好了充分準備,完全可以像之前的錦州之戰一樣,圍而不打,把吳三桂整個‘圍死’。

據他所知,朝廷手中可沒有第二支九邊精銳能再來一場救援寧遠的“鬆錦決戰”了。就是說,只要寧遠城被圍,吳三桂和他手下的關寧軍就會落得外無援軍,坐守孤城的境地,這是死路啊。

而山海關呢?卻是北倚崇山,南臨大海,響噹噹的天下第一關。

城高四丈有餘,即高且厚,橫面也不大,山海關總兵高第更是對其唯唯諾諾之輩,大軍退往山海關,五萬兵馬猥縮一團,清軍便是傾力來攻,吳三桂也是不怕。

故而,在十七年新春之後,吳三桂等待的並不是京城的調兵詔書,甚至不是百萬兩銀子,而是一直焦急地在等待撤寧遠的命令。

時間進入到三月裡,他先得到賜封的喜訊,當然感到高興。他以33歲之盛年得封平西伯,這在他的仕途上無疑又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縱覽成祖之後的大明二百年江山,以如此小的年歲就以功績而得封爵爺,吳三桂也是獨一份了。

彼時,他心中真的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

然而,在他短暫的興奮之後,就不能不想到,崇禎這次破格優賞意味着什麼。他憑自己多年的經驗,意識到崇禎慷慨加封必有用自己之處。再深入一層想一想,他就感到朝廷形勢怕已經變得十分嚴重起來,已到了十分危機的程度。否則,崇禎怎麼會突然把“平西伯”的賜封加到自己身上?

他身居遼東,封號不加“平遼”、“徵遼”字樣,卻加了“平西”兩字,這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他,準備打西邊的民軍嗎?

果然,吳襄的加急文書送到來,吳三桂才知道京城所面臨的危局,更明白這次加封的範圍之光。

待到崇禎特使太監星夜馳至寧遠,向他下達了徵召“勤王”的旨意。吳三桂更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當即拜詔,感激皇恩浩蕩,直言不敢有怠慢,立刻部署撤離事宜。與此同時,總督邱民仰已經奉命出關,督率關外寧遠軍民入關。

吳三桂所部兵馬四萬,用邱民仰的話說,就是上下皆耐搏戰,而夷丁突騎三千,尤驍悍。再有左右遼民不下十萬。如僅是撤軍,自然容易,但還要撤走當地百姓,就麻煩多了。

別看吳三桂話說的很好聽,他的部屬多系遼東人。根本不可能丟下親眷鄉鄰,自己拍屁股走路。

吳三桂不能不爲他的部屬們着想,因爲這關係着軍心士氣,自然是要把寧遠及其附近的百姓民衆統統遷入關內。對他來說,這纔是最關鍵的事宜。至於京城,那裡的形勢再是緊急,再是刻不容緩,也要放在腦後。

用兵備道張斗的話說,那就是“遷延不即行,簡閱步騎”,動作是不緊不慢,待到撤離諸事完畢後,時間已是三月中旬。

崇禎帝的旨意到的時間雖然晚了,可並非是不可能的。就像當年袁崇煥馳赴燕京解後金兵之圍那樣,擇選精銳,親率他們兼程疾馳,也是能夠及時抵達燕京的。但他僅以部分步騎先入關,他自率精兵殿後,隨百姓緩緩行進,並不急於進兵。

氣的張鬥破口大罵,卻也無可奈何。

吳三桂行動緩慢,如是爲護衛百姓安全,免遭清兵襲擊,不能疾行,也不無道理。可事實並非如此。清兵去歲冬季裡發起攻勢,雖破了幾個小城,卻很快就撤軍,沒有佔領。因爲這幾個小城處於山海關與寧遠之間,滿清擔心腹背受敵,寧可棄城也不派兵據守,僅對寧遠保持着軍事壓力,時加偵探。

這次寧遠軍民撤離,一路上就沒有受到清軍的追擊,而是任其離去的。

吳三桂如此做,純粹是有意拖延時間,不願意頭鐵的去撞牆,而是想讓鄭芝龍軍先行燕京城下與大順軍一戰,而後坐收漁人之利,既保全了自己的實力不受大損失,又能分享“勤王”之功。

以至於人帶着兵馬進到山海關的時候,時間都是三月十六了。

這個時候他才收到了吳襄的最新急報,還收到了崇禎帝的手諭。

真的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因爲啊,他根本沒有想到崇禎帝會遷都南下。

得知這一消息後的吳三桂整個人都懵逼了。

這皇帝跑路去了南都,朝中的文武大臣和勳貴皇戚都能跟着,鄭芝龍軍也能一起跟着,那麼他們關寧軍也一樣能跑路嗎?這根本不可能啊。

吳三桂腦子懵懵的,他沒想到自己只是耍了個小聰明,準備晚到幾日,就把自己與大明朝的緣分給耍沒了。

是的,沒了。

他在接到崇禎南遷的第一瞬間裡就意識到,自己與大明分道揚鑣的時候到了。

關寧軍離不開遼地,他也離不開關寧軍,那麼就只能一起離開了南下的崇禎皇帝了。他不可能只帶着少少一些願意追隨他給大明朝賣命的人跟着皇帝跑去江南,而將關寧軍大部丟在山海關。

吳三桂從沒想過自立。

看看當今天下,自成體系的左良玉和鄭芝龍,每個人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左良玉盤踞於湖廣,鄭芝龍人在閩地。他們或是錢糧無缺,或是有籌集錢糧的地方,可吳三桂和他帶領的關寧軍,戰力雖然很強橫,但一個錢糧問題就死死的卡住了他的脖子。

與已經成爲軍閥的鄭芝龍、左良玉相比,吳三桂只能是一個大兵頭。而這也是明廷對關寧軍的信任始終高於鄭左的最大原因。

但是,兵頭也好,軍閥也罷,二者都有一個相同的共同點,那就是軍隊最親,軍隊最好。死死地把握住一切軍權是他們的潛意識。

現在,擺在他眼前的只剩下兩條路,一個是李自成,一個是關外的滿清。

吳三桂撿起了李自成與多爾袞的來信,一番比較,一番考量,一番深思,心中實則已有了答案。只是他還需要一個藉口,一個妥帖的藉口……

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
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