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

“都看看,仔細的看看,仔細的想想。看本王這招能不能奏效?要是看出不對來,也別憋着,大聲的說出來。本王還能吞了你們不成?”豪格站在一座沙盤前,對着手下一干滿漢蒙軍將們說着,嗯,巴克豪斯這時候不在,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不然啊,到時候吃虧手累的可還是你們。”

“這滄州一戰,本王是要用心打的,真心打的。”

“這打的不止是眼下的滄州,更是未來我大清與鄭賊交戰的未來。”

豪格看着眼前諸軍將的眼神透着一股真摯。

大清(豪格)跟鄭賊幾次交戰,每每都碰了一頭的鮮血,有了先前的教訓,豪格可不會傻到用他手中寶貴的八旗兵去和鄭軍硬拼。這八旗大兵還是應該用於震懾,只有到了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纔會赤膊上陣去和鄭賊拼命!

也就是說,這接下來要跟鄭賊拼命的就還是綠旗兵。

豪格當然感情真摯了。

劉澤清心裡都起了嘀咕來,這性格暴躁的肅親王說的莫不是真心話?

但他依舊不做聲。而且眼睛瞄了瞄沙盤,他也真的挑不出刺來。不止他挑不出刺來,在場的其他人等也都挑不出刺兒來。

豪格也不知道怎麼憋出來的這一招,很厲害,把滄州城打造的跟鐵桶一樣。

豪格的辦法很穩妥,用戰壕避開鄭軍犀利的槍炮,坐等鄭軍自己送上門來。轉而是大清來以槍炮去制裁鄭賊!

槍子不可能只打大清的勇士,而不打尼堪南蠻的。

——韃子已經用自己的鮮血多次驗證了鄭軍火槍火炮的難對付,後者旦是排成隊列,一排排槍子炮子打下來,再多的馬軍衝鋒也不當用。

多爾袞、豪格他們不得不發愁啊。

眼下滿清還擁有着大勢,但日後呢?日後要驅除鄭家,不還要靠真刀真槍的去打麼,可不是靠北地士紳們的咒罵就能把鄭家父子給罵死的。

這要一場敗仗接着一場敗仗,大清再多再大的優勢,也此遭會葬送進去。

大清需要在戰場上把鄭軍給正面擊敗,大清需要一個能剋制着鄭軍槍炮的招法。這是滿清高層所達成的一個共同認知。

而豪格現在就是要用“自己”想出的這招法來對付鄭芝龍,就是拿滄州之戰來實際檢驗着他這一想法是否可行!

掘土爲壕,藏兵於內,槍炮弓箭置對外,就看那鄭軍怎麼來打!

豪格以下,劉澤清、許定國、柯永盛等,一個個綠旗兵將都無刺可挑。

“韃子現在滄州城外挖了好幾條戰壕,裡頭被佈置了不少人馬,有火槍有弓箭,還有小炮和手雷。”

江哲拿着棍子在沙盤上指指點點,說真的,看到豪格擺佈出來的烏龜陣,他還真有些撓頭。

這陣仗叫他怎麼打?

火炮你打不着,戰壕對人來說是挺寬的,但對炮彈而言就太狹窄了。就是以鄭軍的火力,也很難把炮彈打進戰壕裡。不管是紅夷大炮還是臼炮。

火槍你也打不着,人都在戰壕裡縮着,槍子根本打不到人啊。

可你要是派人呢,遠了他們用小炮打,還有用大口徑的火槍,黑冰臺的消息,韃子現在搞的火槍口徑可都不小,更有一種叫擡槍的玩意兒,堪比大斑鳩腳銃。

近了人家也有手雷,還有可以拋射的弓箭,還有弗朗機炮的散彈。

“參謀們怎麼說?”

鄭芝龍看着清軍的佈置也有些吃驚,沒想到豪格都玩這一手。把他當年的遐想都給實現了!

想當初他年少時候,看那一鴉二鴉時候的影視劇,心裡都不知道把那時候的滿清軍官們罵了多少遍。

因爲在他眼中,那時候的英法兵都是相當好對付的。

平地裡硬懟肯定不是英法的對手,那就挖戰壕麼,把人縮進戰壕裡再對外打槍。還能利用弓箭可以拋射的特性,把英法兵放近了再來速射,然後清兵不就可以拎着刀槍殺出去肉搏了麼。

那時候天真的他還真以爲清兵只是槍炮不如英法,肉搏戰還是能教英法兵喊爺爺的。

刀槍冷兵器明顯比刺刀專業麼。

可後來他知道了自己的荒誕了,就那些見敵而逃的上勇們,他們最怕的當不是槍子,恰恰是他們自己‘看似最強’白刃肉搏。

一個個離對手遠遠的用鳥槍和擡槍同敵人對打了——最好是在雙方火器的有效射程之外對打,既安全又熱鬧激烈,何樂不爲?

可白刃肉搏呢?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就他們身上穿着的號衣(綠營),片甲都無,那可是眨眨眼睛就沒命了?

這樣還不可怕麼。

所以,當年他那天真的想法,真就只是存在於幻想中。

可現在豪格的做法卻把他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鄭芝龍都提起了不小的興趣了。

“用加裝後的盾車掩護臼炮,近距離轟擊。或者說投手雷!”江哲道出了參謀的建議。橫豎這一陣裡的“排槍齊射”是被廢了。

“那是白天打,還是夜裡打?”

鄭芝龍轉而詢問道。這夜襲在當年的他的心中也是常常被想起的。一鴉和二鴉時候,英法鬼子拿的可都是滑膛槍。如果能發起夜襲,滑膛槍跟燒火棍又有什麼區別?但後來他大了,就也不再提了。

就清兵那個時候的腐朽程度,玩夜襲的話,恐怕三五里外都能被敵人發現。而一千人出擊,等趕到敵人跟前的時候能剩下三五百人都是萬幸。而殺到近前的那幾百人也會被英法兵的白刃戰給輕鬆殲滅!

白天打,還是夜裡打?夜裡打?

江哲聞言一呆,他先前還真沒有想到夜裡打。

那二韃子的素質遠不如鄭軍,如果是夜裡進行襲擊……,那的確大有可爲。

“可是,二韃子後頭還有一些真韃,若是夜裡廝殺……”這些真韃和二韃子可不一樣啊。江哲猶疑。

“豪格手裡的八旗兵不會超過五千,內中還有不少的漢八旗,就是硬拼一場又如何?”鄭芝龍手裡有鐵人軍,有馬軍,他還會怕豪格?

“別爲軍兵死傷擔憂,若是能跟八旗以命換命,則是中國之大幸事!”

滿漢蒙八旗加在一塊才十幾萬人,一命換一命,他們可換不起。鄭芝龍體系已經建成,只要將難民源源不斷的送入大員,要拉起火槍兵來不要太簡單了。可韃子呢?一條人命他們要等二十年。

“萬勝,萬勝……”

當象徵着鄭芝龍的帥旗在滄州城外的鄭軍陣地上高高揚起的時候,雷鳴般的歡呼聲震天動地,連滄州城內的豪格都聽得一清二楚。

“怎麼回事兒?快去探!”豪格此時正在用晚飯。

韃子每天只供應兩頓伙食,辰時一次,申時一次。按照二十四小時的算法,大概就是上午七點到九點之間一次,下午三點到五點一次。

就是多爾袞、布木布泰、小皇帝順治他們都是一日兩餐制(雖然人不缺點心),那底下的八旗奴才和綠旗兵們就更不用多說了。

在差不多申時正點的樣子,也就是下午四點鐘,這正是清軍開飯的時候。

豪格也在用飯。比起城外的綠旗兵們那鹹水煮菜配雜麪麪餅的伙食,豪格面前的菜餚可堪稱豐盛。

熱氣騰騰的烤肉是主菜,周圍還擺着八個大盤子,涼熱酸甜,都是出自手藝一等一的大廚之手。

“回主子話,是鄭賊的王旗出現在城外賊軍陣地上了!”一位戈什哈飛奔進來報告。

“鄭賊的王旗?”豪格放下了酒碗,清冽的酒水噴香噴香,喝入口中如火線入肚,好不爽快。雖然豪格知道這東西十分的費糧食,多爾袞已經三番五次的下令禁止釀造燒酒,但多爾袞的命令可管不住他豪格的嘴。

豪格眉毛一挑,鄭芝龍的大旗立起來了,也就是說鄭芝龍已經到了前線了。這一仗就也要開打了。

自從濟南一戰後他已經盼着這一天好長日子了,現在他就要看看鄭芝龍怎麼來破他的這招!

豪格在陣地上可是佈置了幾十門小炮,弗朗機炮的射程和威力固然都不如紅夷大炮,但用來打盾車,打投石機也已經足夠。

當日濟南之敗的一幕,豪格相信是不會在滄州重現的。他對自己的佈置還是很有信心的。

鄭軍陣上。

鄭芝龍的到來叫全軍都一片興奮,尤其是緊接着傳下的軍令,宰殺肥豬百頭,做紅燒肉,全軍加餐。那將士們聽了就更是高興!

士兵們只爲紅燒肉而高興,雖然鄭軍伙食已經很好,每日三餐,午餐晚餐必有葷腥,米飯麪餅管飽。每餐的標準比起對面的清軍來可高的多了。

但紅燒肉這可是大葷,不像那青菜一碗裡夾着幾塊肉片,或是一條煎鹹魚。

這一口大葷對於一些軍兵們來說還真的有吸引力。

而至於這口紅燒肉的背後,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們要上陣殺敵了,鄭軍們卻無所謂。難道鄭芝龍王旗的出現還沒點名這一切麼?

炊煙裊裊,香氣撲鼻裡,鄭芝龍帶着鄭森等軍中大將,挨個在前線陣地上轉悠了一圈。

“肅親王,不若我去帶人衝一把。若是能拿下鄭賊……”這一切都落在豪格他們的眼中,立刻就有人被迷花了眼睛。竟然妄圖帶兵衝上鄭軍陣中襲殺鄭芝龍。

“衝?你衝的動嗎?”鄭軍陣上槍炮密集,豈是好衝的?

“告訴上下將士,都打起精神來,賊兵極可能來襲。”

豪格明明已經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還拿定主意了要跟鄭芝龍真正的較量一番,以雪濟南一敗之恥。但現在當他親眼看到鄭芝龍的大旗之後,他心裡竟然也開始忐忑不安來,開始七上八下來。

鄭芝龍與滿清交兵,已經是贏了一仗又一仗,這真的有點被鄭芝龍打的有陰影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開篇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攤牌(續)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
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開篇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攤牌(續)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