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

李自成的哨騎十六日正午就已經出現在西直門外了。

但兵力很少,被周毅帶領的鄭軍馬兵輕易的擊退了,但這也給整個京城造成了極大地恐慌。

前哨這麼快就抵到了京師,那明天可不就有先頭隊伍要抵到了?

事實上民軍也真的在全力以赴的趕路。

崇禎帝竟然沒早早逃跑,而是至今還留在燕京,這真叫李自成不知道該如何讚歎自己的好運了。

這要是能把燕京的皇家一網打盡,大江南北的萬里如畫江山,可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但李自成同樣明白自己的江山還不保險,燕京城內還有鄭芝龍的上萬人馬,相距不遠的東部更有吳三桂部數萬將士,崇禎帝要真把手中的本錢都聚集在燕京,他還真的很難拿下來。

更要擔憂崇禎帝被嚇壞了後,直讓鄭芝龍護駕跑路……

所以,趁着大軍連連不戰而勝的銳氣,趁着吳三桂兵還沒到來,趁着崇禎帝還沒有逃,趕緊殺到燕京城下,把大大小小的城門一堵,這才能真正的鬆一口氣。

燕京城內還有多少人李自成知道的一清二楚,光是投降的一個個被崇禎帝派來的監軍中官,就把京城內的底兒給泄的一塌糊塗了。

那麼大的一座城,就萬多人守衛,內裡還多有老弱,真是不堪一擊啊。

打進燕京城,活捉狗皇帝!

李自成心頭火熱,手下人也一個比一個火熱。口號喊得震天響。

因爲這崇禎要真的完蛋了,京城的皇室被一鍋端了,李自成的江山可不就穩穩地了麼?他們呢?一個個自然就‘功成名就’。

從最基層的小兵到高層的劉宗敏、田建秀、李巖等,心情都是比壺口的黃河水還要激盪。就怕最後時刻叫崇禎帝跑了。

李自成在城內的細作還沒把最新的消息傳給李自成,他還不知道崇禎帝真決定要跑了。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夠有闖王。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從居庸關到昌平,再從昌平到京西,一路上的歌謠聲音就不間斷。

就連燕京城內都有人高聲的唱喝來,守軍連城牆都守不過來,如何還能巡視城內?順天府的差役更是睜眼瞎聾子,一個個權當自己沒看到沒聽到。

“哈哈哈,這就是陛下不捨拋棄的京師百姓啊。他還擔心賊虜會殺戮百姓,可如今看豈不是可笑麼?這些百姓都機靈着呢!”

可惜現在跳的越歡,日後就是越倒黴。

不,也不能說大明真就這麼民心盡喪,燕京城內不知道藏了多少李自成的探子細作,這些人現在要還不活躍起來,何時才能活躍?

他們糾集起零星的人手,喊些口號,就能聚集起很多人來。誰讓朱明南遷的消息已經傳遍京城了呢?

朱慈烺臉色蠟白蠟白,紫禁城內崇禎帝已經起駕趕往東直門了,這才十五歲的小太子可不就聽到了響亮的歌謠聲音了麼。

又驚又嚇。

這蠱惑人心的迎闖王都已經唱進燕京城了,外頭滿大街的亂民賊子,自己等人是不是動身的晚了?

可身邊的太子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鐸、屈可伸,也全被這歌謠聲嚇的魂不附體,倒是東宮的侍衛領班周鏡,披甲執刀,上前稟道:“太子殿下勿憂。李賊兵馬已被鄭大帥擊退,城內的叫喊聲只是一些細作在蠱惑亂民而已。這些人豈敢來阻撓聖駕?”

“也就是順天府已經不中用,不然,只需要十個八個捕快,就可輕易將之彈壓下去。”

周鏡是國丈嘉定侯周奎之侄,號正我,與朱慈烺關係親密,極的信任。聽他這麼一說,朱慈烺心中頓時大安。

而一樣把歌謠聽在耳中的崇禎皇帝就只有滿心的悲傷了。虧得他還擔憂京師百姓可能會受李賊屠戮,“哈哈哈,哈哈哈,朕,朕真是自作多情,自作多情……”

聽到皇帝的自嘲,始終在御駕前帶着的鄭森面無表情。叫他怎麼說呢?

就這兩天的時間,他眼中的崇禎帝的確是一個憂心憂國也不乏仁愛之心的皇帝,按理說這該是一個好皇帝了。放到太平年月裡,也是可以的。偏偏他遇到的是一個末世亂世,這位很勤奮很仁愛的皇帝,偏生是個急性子,更是一個有眼無珠,沒有恆心毅力,沒有堅持,可有時候又極其偏執的主。

一個很矛盾的人。

想到崇禎帝上臺幹掉魏忠賢后就幾乎廢掉廠衛(不是廢掉),至天下十餘年間,不聞廠衛事,鄭森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攤上這麼個皇帝,這是天要亡大明啊。

話說早時的鄭森還爲此事對皇帝拍手鼓掌過,可那時候他是從一個秀才,一個讀書人立場上出發的。

現在的鄭森已經沒有那麼幼稚天真了。

廠衛的作用大不大,不看別的,只說鄭氏,那就有目共睹的。

崇禎帝幹掉魏忠賢后,實際上疏遠了廠衛系統,這無異於自斷耳目,且空出了一大塊權力空間,讓文官集團藉機極速擴張,並且最終不受節制。

這個時候,他如果下定決心,重新重用文官集團也能拖延些時日來,但崇禎偏剛愎自用,疑心極重,即覺得臣子水平都有限,又對臣子都不放心,只在軍事上就屢屢派出監軍,這一下就尷尬了。

鄭森心裡嘆息着,一個字也不想說。

崇禎帝這個時候又何嘗願意與人搭話啊。這回蕩在燕京城頭的歌謠簡直在打他的臉呢。

“老爺,老爺……”

兵部尚書張縉彥並沒有規規矩矩的站在東直門外迎駕,但他也沒能走遠,畢竟是朝堂重臣,有頭有臉的人物,被人重點盯着呢。

這自然也是鄭芝龍的獻策了。

歷史上的明北都上上下下被人一鍋端了,只有不多的一些人逃了出來,雖然這些個文武百官們都經歷了一段悲慘的遭遇,可對李自成的恨卻成爲了他們爲滿清異族效力最大的動力。

這就讓滿清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整個朝廷的大框架還在,他們可真就省心省力多了。

就等於後世的一個大集團只有老闆換了人,其他各部門主管還都在位,新boss縱然有心調整各部門的領導人,把大權抓在手裡,卻也比一羣中高低層領導通通辭職要輕鬆容易百倍不是?

所以啊,鄭芝龍就獻策給崇禎帝,把滿朝的文武重臣全都帶走,除了陳演幾個留守京師的,那也把他們的親眷帶走,作爲要挾手段,剩餘的就全都要隨駕。就是到了南方棄之不用,也比丟在燕京給流賊強。

這般就打亂了張縉彥的算盤了。

“怎麼樣?可探聽好了?”長隨身前,張縉彥低聲問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
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