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

紫禁城內。

崇禎帝手執關外送來的奏章,臉上愁苦的神色有了些迴轉,“不想這閩地水軍這般能戰?”

話音方落,下面衆臣中站出一人來:“鄭芝龍仗水師之利,避實就虛,一戰克復耀州,震動關外。”

“此非止爲我大明數年未見之功勳,更能見水軍於關外廝殺之便易。此戰過後,韃虜當如鋒芒在背,掣襟見肘。想要不再重蹈耀州覆轍,千里遼海,就要千里設防。”

“鄭芝龍軍實已得昔年江東軍之衣鉢也。臣謹爲陛下賀。”

周延儒一番慷慨陳詞,背後的蔣德璟默然不語。

崇禎帝臉上多出了一絲真摯的笑容,“周卿所言甚是。朕雖爲耀州之捷欣喜,然更喜於水軍之犀利。實可依爲長城。此多賴蔣卿之謀啊。”

聽到皇帝提及自己,蔣德璟忙謙虛道:“陛下謬讚了。此皆將士敢戰,加之範督師、邱中丞運籌帷幄之功。臣不敢貪爲己有。”

“哈哈,蔣卿謙虛了。鄭芝龍不負朕望,卿亦不負朕望。”

所謂久病成良醫,崇禎帝這些年裡每每經手戰事,無論勝敗,多也能養出一些戰略眼光。

耀州之戰,那最重大的意義不是砍了多少韃子的腦袋,也不是擄掠了多少男女,而是鄭家水軍趁虛而入,避實擊虛的能耐。是這般能力下對建虜的牽制!

“陛下聖明。”

滿朝大賀,叫紫禁城內多日來積攢的鬱氣,似也消散了許多。

……

大門紫禁城內的皇帝聖明並不能給牛莊的鄭芝龍減少半點的壓力,隨着遼陽韃子的趕到,牛莊對面的清軍已經有上千人了。這還不算隨軍的包衣!

護軍統領鰲拜親自領鑲黃旗兵馬來援。

盛京城內的黃臺吉對於這忽的冒出來的鄭芝龍,對於耀州之敗、牛莊之敗和海州之敗,那是惱火惱怒的很。剛打贏了鬆錦會戰,明廷進一步衰落,滿清則更加強壯,根據優勢,縱然身體有些不好,他也在興致勃勃的籌劃着第五次破關入寇中原,好補充一下因鬆錦一戰而空虛的國庫。

卻不料忽的殺出了一個鄭芝龍。

關外明軍多了一支水軍,而且是一支有着大膽量將領統帶的水軍,這讓黃臺吉不得不想起了昔日的皮島江東軍。那可是困擾了他們十幾年的一根肉中刺啊。

這鄭芝龍雖剛在關外登場亮相,卻就活讓他想起了毛文龍。

縱然只是在岸邊小打小鬧,但二者都有趁虛而入的勇氣。這對滿清而言就是一個巨大的牽制,日後再與明軍大戰,只要鄭芝龍的水軍還在,那清軍就不得不留一份兒力氣,看護老家。他現在拿下牛莊之後還盤踞不走了……

這鄭芝龍不僅硬實力比毛文龍當日要強的多,膽量更比毛文龍要大不少。

當然,冬天裡會是例外。可是關外的冬天滴水成冰,能行的話,韃子們也不願意在冬天裡動兵。

所以,對於這正開展的牛莊一戰,黃臺吉實則是有些欣喜的。

蓋因爲,在腦子深處裡也是看不起鄭軍的陸戰能力的黃臺吉眼中,這牛莊一戰,就是鄭芝龍頭腦發熱在以己之短擊敵之長。

不自覺中就把江東軍的形象給代入了鄭芝龍軍的黃臺吉,直想當然的認爲,他的八旗精銳一到牛莊,就能如沸湯潑雪一樣完全碾壓鄭軍!

就是那鰲拜,在抵到牛莊之前也是如此想的。

這位後世成就了康麻子少年英主名頭的鰲少保,如今可是鑲黃旗中的一員猛將。無論是克皮島之戰,還是剛剛結束的鬆錦會戰裡,他皆以敢戰著稱。

但是皮島之戰裡,敢率輕舟頂着守軍的槍炮衝鋒陷陣的鰲拜,鬆錦會戰裡,敢衝鋒陷陣,五戰皆捷,因功晉爵一等梅勒章京的鰲拜,來到了牛莊陣前之後,卻再不敢言破敵易如反掌,手到擒來。

逡巡於遼河上的鄭軍水師那一門門火炮讓他腦袋一陣冰冷,這鄭軍水師戰船,與他昔日裡所見的皮島明軍戰船,可謂是全然不同。

如今排列江面,炮口直指岸上,叫鰲拜望而卻步。

鰲拜率軍抵到牛莊時候,遼河對岸,少許建虜哨騎也在張目觀望。卻是鬆錦戰場與盛京方面忽的斷絕了聯繫,加之遼河對岸也有建虜的農莊,有人察覺到了不對,向上稟報了去。廣寧一帶的留守清軍派出哨騎來探。

牛莊戰場,兩軍對峙。

清軍非但不敢輕易犯險,鰲拜還速速派人回稟盛京。這靠他現在手中的力量,那是奈何不得牛莊的。鄭芝龍卻也不可能一直大開着城門。既然清軍知道厲害,沒立刻發起送死攻勢,鄭芝龍就也趁機修築起了工事來。

щшш_ ttκǎ n_ C〇

這日清早,牛莊西門外,一羣羣被割了辮子的包衣們就被鄭軍驅趕着來到了城外,他們或是忙碌的搬運一些磚石木頭,或是手持鐵鍬、榔頭挖起了溝壕來。

距離並沒有超出城頭槍炮的射程。

對面的清軍依舊半點動靜也沒有,鰲拜正一門心思的等待着遼陽的援軍,本來還準備讓周遭小城關卡的兵馬都匯聚來,但蓋州失陷,被鄭軍燒做一片白地的消息傳到牛莊,阿爾京阿險些噴出一口血來。那可是他的家啊。

鰲拜也連忙派出人馬或許通報沿海各處,叫他們小心防備。

這般的,兩軍對壘就直持續了將近半月,留在寧遠城的施富都且發了首批一百精騎送到了牛莊,圖賴這才引大批清軍抵到。

作爲建虜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兒子,圖賴是一班兄弟中最出色的,雖然他只是個老七。

可二十多年的戰場生涯卻讓他成爲了費英東家族的領軍人物。他還是鰲拜的堂兄!

清軍援軍抵到,鄭芝龍則依舊不見緊張,穩坐於牛莊。

“父親,見建虜援軍抵到,軍中的士氣頗有波動。”

“那你以爲當如何?”

“孩兒以爲,可以重賞激軍中悍勇者,出城搦戰。”

“哈哈,錢財我不缺。但軍中壯勇者卻不當這般遣用。士氣下挫就下挫了,我父子北來日短,與建虜見陣尚少,將士們猶自懼怕建虜,豈不是人之常情?”

事實上卻是,士氣有所搓動的鄭軍陣列依舊嚴整。至少在圖賴眼中,眼前的明軍軍陣軍容嚴整,絕非易與之輩。

圖賴他參加了老奴起兵以來滿清幾乎所有的大戰,經驗十分豐富。這點上是不會判斷出錯的。

對面的牛莊城池還算堅固,雖然城池不大,但卻正與敵人的水師互爲犄角。這就夠麻煩的了。

而且對面這支敢跨海而來的明軍,屢屢攻打城池,不僅敢戰,更是能戰。完全不像其他明軍對陣清軍時的望風而逃。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

作爲一名滿清的高級將領,圖賴潛意識裡就想要將眼前的軍隊徹底剷平。

所以,他不僅要戰,還要打的狠打的毒,爭取能把對方的骨頭打斷。

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十二章 龍洋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十二章 龍洋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