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成就大器

於是又往兩軍陣型。

司馬冰心中清楚,古代戰陣,實際上是極其發達的。

只是,能夠將其熟練掌握的軍隊,以及能夠在戰場之上運用的將領,極度稀少。

而究其原因,還是基層校官指揮不利,加上語言,知識水準的差異,將領的號令,經常在傳遞的中途就失折了,很難有效地層層傳達下去。

因此,大多數將領,都只是熟悉方形、圓形、錐形三種最簡單的陣法。

錐形陣進攻,圓形陣防守,方形陣攻防兼備。

這三種陣型易於理解,大多數士兵都懂,所以幾乎隨處可見,而且因爲人數不多,只在百人之間,隨時可擺,故而是典型的大路貨色。

此時,司馬寒眼中,劉關張引五百鄉勇列陣在前,擺出的就是一個巨大的錐形陣。

而其後的一千大漢精兵,則站成十個方陣,由鄒靖率領着,顯然是爲劉備壓陣。

錐形陣是進攻陣型,主將的位置在最前面,所以適合戰鬥力高的勇將使用,而且最前面的部隊非常密集,所以是突破常用的陣形之一。

這時劉備有關羽張飛這等勇將在手,正合適以錐形陣來突破黃巾軍。

而且,劉備擺下的錐形陣,足有五百人,整齊有序,錐頭密集,錐尾不散,就像一個銳角三角形,雖然有着鄉勇之間相互熟悉的便利,也依舊可以看出劉備的指揮能力和陣法造詣,確實不低。

再反觀黃巾軍這邊,依舊還是前後左右中,五個由小型方陣拼湊出的大型方陣,齊齊立着,倒也整齊。畢竟是黃巾軍將領,不能要求太高,有這樣就不錯了。

不過即便如此,劉備也不大意,他心中清楚,黃巾軍雖然質量極差,但數量之多,足可以彌補其劣質,就算有着陣型之利,這勝負之機,依然還需要自己親手創造。

而他也知道自己兵少,因此大半指望,都在擊殺黃巾大將上,屆時黃巾軍無人指揮,越多反而越亂,便可率軍一擊而潰。

“先祖保佑,先祖保佑,初次出戰,務必保佑劉備大勝一場!”

因此心中默唸了幾句,劉備就打馬出陣,打算按照原定計劃,以大義名分痛罵賊將一番,激出賊將。

可惜劉備纔到陣前,還來不及開口說話,對面一將就飛馬而出,聲音遠遠就傳來:“鄒靖何在?本將聽聞你頗有勇武,正要和你大戰百合!還不快速速出來!”

劉備聽了,不由愕然,眼前這人,只看裝備馬匹,就知道只是個偏將,居然也趕上前挑戰?

不由得,劉備就感到了一絲不妙。

而鄒靖在後軍聽了,也是呆住,他卻是第一次聽到黃巾軍能夠點出漢軍將官單挑。

“哈哈,都怪俺名氣太大,連個賊將都知道了!”

鄒靖放身大笑,顯然很是得意,策馬就飛奔了出去,徑自迎上高升,絲毫不怯,可見其對自己五里,着這十足信心。

而高升見了鄒靖出戰,自然大喜,立刻就提馬殺出。

這時司馬寒指揮着手下五十人,在前軍中央,離的近了,就看見了鄒靖頂上之氣,當下與高升之氣一作比較,便又發現了許多不同。

兩人的本命之氣雖然都是赤紅,但鄒靖的本命之氣,不但更加凝實,而且隱約有了一杆小旗模樣,周圍有着一縷縷紅白之氣凝聚,一條一條,像士兵一樣,整齊的豎立在小旗周圍,排列有序,整齊劃一。

司馬寒一看,就若有所思,當下明白,隨着氣數的漸漸增多,若還以雲團模樣環繞着本命氣,離得遠的,就容易消散,雖然很少,卻是白白浪費了,實在可惜。

因此,這時就需要本命氣能夠形成格局,成就大器,才能容納。

顯然,這將旗就是鄒靖的器,而高升卻沒有這器,就說明這是大漢王朝所獨有,是在王朝的規矩法度之下,冥冥之中,賞賜給自家將領的將器。

司馬寒心下一陣感悟,其實只是一瞬,就回到戰場之中,兩將還在策馬奔騰。

當下只見兩馬漸行漸近,各自嘶鳴,然後眼見馬頭相交,就聽鏘的一聲,兩兵相接,然後就各自衝出一段,撥馬再來。

看得出來,這第一回合,乃是試探,兩人都未動殺招,只是用的起手招式。

但是司馬寒眼神尖銳,只這一看下就發現不妙,兩人看似力量相當武藝相仿,都是外家小成的境界,但是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高升分明在兵器馬匹上邊,吃了大虧。

武將在戰場上,兵器貴於生命,馬匹勝過妻子,這兩樣,是頭等大事,絕對馬虎不得。

兵器需要長短輕重四種常備,馬匹需要雞蛋黃豆四時善養,而不同級別的武將,待遇又各有不同,這鄒靖雖然只是一校尉,卻是正經大漢將官,在體制之下,受浩蕩皇恩,自然有專爲單挑準備的長重兵刃,黃驄良馬。

而鄒靖手中使的,是一條赤金重戟,鋼刃鐵柄,血槽細長,足有六十斤重,座下之馬,腳步穩重,四蹄健實,一雙馬眼,炯炯有神,所謂猛獸看睛,牲口看蹄,由此可見,確實是難得的良馬。

而高升用的一柄朴刀,只有三十斤,若是持久性使用,倒也不差,只是在這借馬力,爭分秒的單挑鬥將之中,卻平白吃了一虧。

“這賊將好大的力氣!”

這時鄒靖心裡,也不輕鬆,本以爲自己有良馬重戟,對上其輕兵劣馬,力量上肯定會佔有着優勢,卻沒料到高升本就是以力量見長,反壓制其一籌,心下不禁好生鬱悶。

高升也是吃驚,本來少年爲將,可謂是躊躇滿志,只是到底事情經歷的少,缺了歷練,許多事情,還是雲裡霧裡,看的並不清楚,一時之間,還以爲是鄒靖力大,並不比自己差多少,不由對司馬寒之言,相信了十分。

可見,終究只是一個憑藉着些蠻力,撈得個賊將位置的少年罷了,這樣的人,草莽之中,向來不缺。

;

第136章 我意已決第109章 三姓家奴第127章 戰意盎然第57章 五行相剋第195章 雜魚反應第18章 陣陣寒意第117章 需抓活的第191章 陰影霧霾第192章 許願事定第59章 陰陽媾合第162章 流向遠方第87章 自尋死路第83章 這般迅速第215章 笮融投降第183章 求見令妹第114章 方天畫戟第94章 必厚葬之第3章 練法打法第218章 坐等招安第126章 兵分兩路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86章 小心爲上第212章 一併招來第211章 擒獲聖僧第155章 糜竺子仲第203章 亂世重典第217章 只有苦笑第18章 陣陣寒意第75章 莫非曹公第21章 金印之器第184章 星君金身第116章 各展神通第137章 異變突生第41章 白裡透紅第152章 正道奇謀第56章 練兵之初第52章 終於迴歸第161章 趕上反叛第214章 笮融被擒第70章 來者何人第213章 緩緩圖之第191章 陰影霧霾第87章 自尋死路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23章 是何許人第122章 女將兵器第87章 自尋死路第111章 破而後立第210章 位置暴露序章一封遺書第16章 地龍吸氣第45章 軍魂大旗第102章 是何暗器第147章 幾分相似第125章 全郡開戰第144章 主公有令第93章 慷慨死之第36章 未見顏色第47章 吉氣幢幡第79章 長社之火第183章 求見令妹第220章 面見州牧第209章 局勢變化第184章 星君金身第11章 至正之道第201章 僧侶力量第139章 落入埋伏第182章 快快住手第38章 一味消耗第57章 五行相剋第82章 不疑有他第38章 一味消耗第21章 金印之器第185章 雛鳳之相第54章 建立祠堂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117章 需抓活的第109章 三姓家奴第84章 尚未見黃第210章 位置暴露第65章 馬中赤兔第219章 虎口奪食第75章 莫非曹公第194章 髀肉橫生第104章 覲見之禮第85章 多託非人第154章 主公之意第185章 雛鳳之相第21章 金印之器第9章 小小考驗第45章 軍魂大旗第130章 天下鬼雄第135章 要拔虎牙第102章 是何暗器第5章 落下淚來第16章 地龍吸氣第14章 小將悲哀第21章 金印之器第214章 笮融被擒第166章 一絲悔意
第136章 我意已決第109章 三姓家奴第127章 戰意盎然第57章 五行相剋第195章 雜魚反應第18章 陣陣寒意第117章 需抓活的第191章 陰影霧霾第192章 許願事定第59章 陰陽媾合第162章 流向遠方第87章 自尋死路第83章 這般迅速第215章 笮融投降第183章 求見令妹第114章 方天畫戟第94章 必厚葬之第3章 練法打法第218章 坐等招安第126章 兵分兩路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86章 小心爲上第212章 一併招來第211章 擒獲聖僧第155章 糜竺子仲第203章 亂世重典第217章 只有苦笑第18章 陣陣寒意第75章 莫非曹公第21章 金印之器第184章 星君金身第116章 各展神通第137章 異變突生第41章 白裡透紅第152章 正道奇謀第56章 練兵之初第52章 終於迴歸第161章 趕上反叛第214章 笮融被擒第70章 來者何人第213章 緩緩圖之第191章 陰影霧霾第87章 自尋死路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23章 是何許人第122章 女將兵器第87章 自尋死路第111章 破而後立第210章 位置暴露序章一封遺書第16章 地龍吸氣第45章 軍魂大旗第102章 是何暗器第147章 幾分相似第125章 全郡開戰第144章 主公有令第93章 慷慨死之第36章 未見顏色第47章 吉氣幢幡第79章 長社之火第183章 求見令妹第220章 面見州牧第209章 局勢變化第184章 星君金身第11章 至正之道第201章 僧侶力量第139章 落入埋伏第182章 快快住手第38章 一味消耗第57章 五行相剋第82章 不疑有他第38章 一味消耗第21章 金印之器第185章 雛鳳之相第54章 建立祠堂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117章 需抓活的第109章 三姓家奴第84章 尚未見黃第210章 位置暴露第65章 馬中赤兔第219章 虎口奪食第75章 莫非曹公第194章 髀肉橫生第104章 覲見之禮第85章 多託非人第154章 主公之意第185章 雛鳳之相第21章 金印之器第9章 小小考驗第45章 軍魂大旗第130章 天下鬼雄第135章 要拔虎牙第102章 是何暗器第5章 落下淚來第16章 地龍吸氣第14章 小將悲哀第21章 金印之器第214章 笮融被擒第166章 一絲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