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節 此生再無缺憾

幽暗深邃的海溝下,陰氣刺骨,靜水流深,陰元兒長話短說,說了個大略。

卻原來上古之時,提耶洲七大鬼族合力斬殺了一頭天外異獸,將屍骸一分爲七,煉成七顆太陰元命珠,此珠乃至陰之物,有無窮妙用,爲提耶洲鬼族世代珍藏,傳承不絕。這七顆太陰元命珠有一奇異之處,不論收藏得何等隱秘,每隔萬年,必破空飛去,聚於一處,誕下一枚子珠,子珠源源不絕抽取母珠陰氣,日增夜長,母珠亦元氣大損,歷千年溫養才能恢復如初。這新誕的子珠無論如何歸屬,勢必引起莫大的動盪,誰都不願損己利人,聽任他族坐大,爲此七位族長合議七天七夜,定下成規,由七族輪流遣族人持子珠跨海而出,到別海他洲繁衍生息,一方面傳承鬼修道統,一方面隔絕子珠汲取陰氣,維持提耶洲七大鬼族均衡之勢。

提耶洲七大鬼族,數涉族勢力最弱,止將奚入雲、奚沅、睢晏三名長老送出律海,跨海之行,全無定規,他們一行竟落在了淵海深處,上不巴天,下不着地,全賴太陰元命珠,纔在海溝中佔了一處小界作爲立足之地,將攜來的“鬼種”一一孵化,四處征討海妖,煉化鬼物,攫拔巡丁,徐圖發展。

鬼種孵化的鬼族使者共一十九位,是奚入雲手頭最爲倚重的族人,折損不起,爲此他不惜傷及太陰元命珠的本源,灌注陰氣強行提升鬼物的修爲,造就了一批神通相仿,但壽命短促的“使者”,在浩瀚的淵海中尋找陸地,不想這些使者一去不還,從此杳無消息。此術可一而不可再,奚入雲見希望渺茫,便熄了遷移的心思,專意在淵海稱雄。

淵海絕非善地,癸水之氣瀰漫,不利鬼修修行,爲儘快站穩腳跟,經營一方勢力,奚入雲對太陰元命珠甚爲苛刻,陰元兒不堪其擾,漸生背棄之心,暗中分裂神念,尋找外援,其中一絲恰好鑽入流火體內,輾轉來到大瀛洲。

屠龍真陰刀讓她喜出望外,這陰氣洗煉神兵,成就真陰器的法門,唯有太陰元命珠才能做到,她猜測在她之前跨海攜出的那顆太陰元命珠,恰巧落到了大瀛洲,又不知何故,與魏十七扯上了干係。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爲此陰元兒不遺餘力,引動魏十七來到“蛇海”小界,助其屠盡涉族,以求解脫。

陰元兒希望魏十七帶她去洗煉真陰刀之地一觀,確認是否有另一顆太陰元命珠,如有,珠中器靈可在,這對她至關要緊。作爲回報,她可以追隨他百年,略盡綿薄之力,反正對器靈來說,區區百年光陰,不過一瞬。

魏十七沉吟片刻,反向她打聽“冥石”由來。陰元兒頗有些意外,在她看來,冥石是不值一提的小玩意,不知他爲何如此在意。既然對方問起,她也不諱言,直陳冥石來自提耶洲,從地下礦脈開採所得,以陰氣煉化了,能控制鬼物,並不是什麼稀罕東西。

滔滔冥河水,十萬鬼陰兵,陰元兒所言確實不虛,“鬼窟”與太陰元命珠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魏十七不再猶豫,答應了她的請求。

淵海之下多留無益,魏十七急欲迴轉大瀛洲,當下闖入涉族經營多年的幾處小界,肆意搜刮一番,所得甚豐。涉族遺下的東西大多來自滅殺的海妖,筋骨皮肉,妖丹魂魄,法寶秘籍,丹藥符籙,堆得小山也似的,對鬼修沒什麼大用,也無人清點整理。魏十七看得眼花,只將魂魄盡數收走,又挑了一些妖丹,剩下的封存在“蛇海”小界中,命陰元兒鎖住入口,以免有人誤闖。

舉手之勞,自然不在話下,陰元兒催動陰氣,將小界入口封得嚴嚴實實,抹去一切痕跡,隨魏十七踏上了歸途。

魏十七自覺對不住流火,招呼都不打一個,就將他的魂魄煉化,不過當時情勢危急,黑龍反噬己身,也顧不得這許多了。少了流火這麼個地頭蛇,他暗暗有些發愁,流沙谷地貌複雜,癸水與艮土生克衝突,元氣紊亂不堪,要尋找盲海海眼,簡直就是大海里撈針,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水遁術迅捷如箭,魏十七埋頭趕路,不過月餘工夫,就來到了流沙谷前。正凝神體察四下裡迴旋涌動的暗流,陰元兒踏上半步,以陰氣鎮壓流沙,開出一條康莊大道來。魏十七不禁啞然失笑,陰元兒乃是太陰元命珠化身,神通廣大,得其援手,倒解決了眼前的大難題。

他一路摸索着來到流沙谷腹地,腳踏實地,沙水俱靜,細細尋了十來日,終於找到了開闔海眼的青銅鎖鏈,順順當當回到了“盲海”小界。屈指算來,這一趟淵海之行,前前後後花了小半年,還好沒有錯過胡不歸之約。

既然回到了大瀛洲,魏十七也不急於出去,放着這麼個大行家在,趁機請教一二。他引着陰元兒在盲海走了一圈,詢問此界是否有可觀之處,陰元兒眼界甚高,直陳盲海小界物產貧乏,比起“蛇海”天差地遠,其唯一的價值,便是有一處海眼與淵海流沙谷相通,可供往來。

二人踏海而行,來到岸上,秦貞與亢瓏兒迎上前來,見到魏十七,神情各異,前者淺笑盈盈,眼波流轉,後者扁扁嘴,視線落在陰元兒身上,目光閃爍,似乎吃了一驚。

許久未見,亢瓏兒修爲一日千里,業已突破“築基關”,正借九節鬆斛石度那鬼劫,意氣風發,毫無倦怠,天妖的魂魄果然強橫,同樣是衝擊“陽雷關”,秦貞當年要吃力得多。

魏十七側過身,微笑道:“陰/道友覺得她二人資質如何?”

陰元兒擡眼望去,察覺到秦貞身上的冥水氣息,心下頓時雪亮,她按捺下胸中的激盪,先指指亢瓏兒道:“此女資質不俗,如無意外,當可修煉至‘通神’,衝擊‘地仙’也有一線可能。”又指指秦貞,“此女倒是平平,窮畢生之力,也未必能突破‘寄魂’。”

“道友可否助她一臂之力?”

陰元兒察言辨色,知道那資質平平的鬼修對魏十七甚爲要緊,只怕生前是他的道侶,因故壞了肉身,這才專修鬼道。她微一猶豫,道:“我可助她修成‘寄魂’,不過揠苗助長,根基不穩,從此無望大道。”

秦貞一一聽在耳中,這才轉過頭,靜靜望着陰元兒,微笑道:“多謝前輩成全,修到‘寄魂’,覓一軀殼,此生再無缺憾。”

魏十七心中不覺微微一顫,道:“既然如此,有勞道友了。”

第五十四節 皇帝不差餓兵第二十節 我們都是同類第二十八節 睜隻眼閉隻眼第四十六節 非戰之罪第四十一節 帝子從未遠離第八十七節 吃人不吐骨頭第八十二節 一點小默契第四十四節 還有一事相托第四十七節 寧可信其有第六十五節 五刖劍氣第五十節 情之所鍾第四十五節 七八九十年第二節 天崩地裂第一百三十五節 困獸猶鬥第一節 木蓮是你嗎第二百十二節 拖得一時是一時第八十二節 一滴何曾到九泉第三十三節 如他所願亦無妨第十六節 大境界大手筆第七十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六十四節 十亭不滿三亭第三十三節 劍絲塑形第九節 一個人的城池第八十五節 各人的緣法第九十九節 多長個心眼第六十一節 在呼吸在咆哮第二十六節 又是夏秋之交第四十八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八十節 一睡就是三十年第八十二節 擡頭不見低頭見第三節 屠夫姜二毛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二節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十九節 金鱗化龍第二十六節 撼天人熊第四十節 井底之蛙眼界淺第一百三十五節 困獸猶鬥第八十二節 一點小默契第四十八節 一點點期待第三十六節 看破說破第十四節 一步錯步步錯第五十九節 昊天麾下第一人第五十二節 命運的齒輪第十九節 是敵是友第九十一節 心中打的主意第三十三節 昨日之日不可留第九十一節 削減二殿第一百零六節 靜極思動第三十三節 胸中自有丘壑第六十二節 血猶未冷第八十四節 弦月四相功第四十一節 此人不可力敵第八節 零落成泥碾作塵第六十七節 龍澤巴蛇的血脈第六十三節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五節 三根救命毫毛第一百四十五節 魚躍龍門第二十四節 且看你運氣如何第二十二節 金剛血胎藥第十二節 天威難測第二十四節 白頭藏鳥去如電第六節 形狀像一頭鳳凰第十八節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十五節 大陵五合天頂第三十五節 拒人千里之外第四十五節 看透迷霧的雙眼第四十九節 五十載奄忽而逝第六十九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十四節 劫雷之下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六節 補鍋匠的把式第八十五節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十一節 帝子從未遠離第二十一節 無異於雪中送炭第十九節 事不過三第四十節 損不足以奉有餘第二十四節 機緣可以覓第十五節 上清太清玉清第一百零一節 避之唯恐不及第五十二節 自家事自家知第五十七節 故事的隱喻第二十一節 飛昇的寶筏第三十四節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四十五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五十七節 連皮帶骨吞下肚第九十六節 深淵亦如是第二十二節 我就在這裡第一百三十五節 他日種下的因第三十七節 好心計好手段第八節 韓十八侯啞巴第三十八節 僅以身免第三十九節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九十八節 可曾參與其中第三十節 欲迴天地入扁舟第十三節 神人鑿齒第六十七節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七十節 揠苗助長第四十節 寄人籬下第三十一節 復從死灰中更生第四十二節 妖皇羅霰
第五十四節 皇帝不差餓兵第二十節 我們都是同類第二十八節 睜隻眼閉隻眼第四十六節 非戰之罪第四十一節 帝子從未遠離第八十七節 吃人不吐骨頭第八十二節 一點小默契第四十四節 還有一事相托第四十七節 寧可信其有第六十五節 五刖劍氣第五十節 情之所鍾第四十五節 七八九十年第二節 天崩地裂第一百三十五節 困獸猶鬥第一節 木蓮是你嗎第二百十二節 拖得一時是一時第八十二節 一滴何曾到九泉第三十三節 如他所願亦無妨第十六節 大境界大手筆第七十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六十四節 十亭不滿三亭第三十三節 劍絲塑形第九節 一個人的城池第八十五節 各人的緣法第九十九節 多長個心眼第六十一節 在呼吸在咆哮第二十六節 又是夏秋之交第四十八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八十節 一睡就是三十年第八十二節 擡頭不見低頭見第三節 屠夫姜二毛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二節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十九節 金鱗化龍第二十六節 撼天人熊第四十節 井底之蛙眼界淺第一百三十五節 困獸猶鬥第八十二節 一點小默契第四十八節 一點點期待第三十六節 看破說破第十四節 一步錯步步錯第五十九節 昊天麾下第一人第五十二節 命運的齒輪第十九節 是敵是友第九十一節 心中打的主意第三十三節 昨日之日不可留第九十一節 削減二殿第一百零六節 靜極思動第三十三節 胸中自有丘壑第六十二節 血猶未冷第八十四節 弦月四相功第四十一節 此人不可力敵第八節 零落成泥碾作塵第六十七節 龍澤巴蛇的血脈第六十三節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五節 三根救命毫毛第一百四十五節 魚躍龍門第二十四節 且看你運氣如何第二十二節 金剛血胎藥第十二節 天威難測第二十四節 白頭藏鳥去如電第六節 形狀像一頭鳳凰第十八節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十五節 大陵五合天頂第三十五節 拒人千里之外第四十五節 看透迷霧的雙眼第四十九節 五十載奄忽而逝第六十九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十四節 劫雷之下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六節 補鍋匠的把式第八十五節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十一節 帝子從未遠離第二十一節 無異於雪中送炭第十九節 事不過三第四十節 損不足以奉有餘第二十四節 機緣可以覓第十五節 上清太清玉清第一百零一節 避之唯恐不及第五十二節 自家事自家知第五十七節 故事的隱喻第二十一節 飛昇的寶筏第三十四節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四十五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五十七節 連皮帶骨吞下肚第九十六節 深淵亦如是第二十二節 我就在這裡第一百三十五節 他日種下的因第三十七節 好心計好手段第八節 韓十八侯啞巴第三十八節 僅以身免第三十九節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九十八節 可曾參與其中第三十節 欲迴天地入扁舟第十三節 神人鑿齒第六十七節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七十節 揠苗助長第四十節 寄人籬下第三十一節 復從死灰中更生第四十二節 妖皇羅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