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冀州賊患

d

(書城的夥伴,別忘了收藏,評論,還有龍套,謝謝!)

幾人到了府中,分賓主坐定,高順先問了一下辛家的情況,並未收到戰亂影響,辛評本是袁紹分配去北海輔佐袁譚,不想袁紹一病不起,便一直在清河耽擱了下來,後來清河被攻破,又與辛毗見面,二人商議一番,都覺得高順將來能成大事,故此來投!

寒暄一陣,高順問道:“吾新得冀州,本想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南皮、平原等地,卻不想聖旨降下,皇命難違,不知二位先生有何高見?”

辛評爲兄長,當先開口:“將軍之言,並無不妥,今袁紹如溺水浮沉之人,僅需一指,便能絕命,既然皇命降下,雖漢室衰微,將軍卻不可逆天抗命,落人口實!”

高順點點頭,辛評所說的的確很符合眼下的現狀,雖然如今的朝廷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已經並不重要,但畢竟還是大漢的天下,人人都注重名聲,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招兵買馬,吸納人才,要是抗命不遵,便於叛逆無異,這一點,大家都多少有點顧忌!

辛評又道:“將軍如今有精兵良將,又受百姓擁戴,更不能妄自菲薄,正好乘此時機休養生息,安撫冀州各郡縣,平定人心,袁紹所餘之地不多,然兵力尚盛,必要增加賦稅,而將軍則以寬待民,同在冀州,百信聞之,無不引頸以望將軍之兵也!”

辛評的分析的確很有道理,袁紹雖然剩下的地盤已經沒有多少了,但兵力至少還在五萬以上,如果他不想裁軍,就必須要增加苛捐雜稅,這勢必引起民怨,而高順的政策辛評也早已聽說,不僅分與田地,還免除三年賦稅,亮相對比,不用高順再發兵,不過多久,袁紹便自取滅亡了!

“先生言之有理!”雖然辛評說的也是他下一步的計劃,但高順還是要感謝他,至少辛評是站在他的角度來提問題,這種態度就值得肯定:“令吾茅塞頓開,只是冀州之名多知二位先生之名,還望二位能鼎力相助!”

辛評並未自得,他自然知道高順這不過是給他面子,高順帳下的那些人,荀彧之流不用說,單是田豐等人,他也早年相識,這幾個人的能力,他怎會不清楚,恐怕自己方纔一番話,高順等人早就商議過了,這不過也是高順的一個態度罷了!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在高順帳下效力,把自己的本事發揮出來,用事實來證明自己兄弟的加之,比在這裡說空話更能讓高順重用他們!

這一次的拜訪,也算是雙方的一個試探,高順的態度讓二人滿意,二人的能力高順也心知肚明,兩廂一拍即合,高順便讓他們順便留在了清河,這裡只有太史慈等武將,有辛評兄弟二人相助,又熟悉清河情況,能減輕不少壓力!

不等用飯,辛評二人便告辭而去,張遼還有些不太確定二人本事如何,辛毗是他找來的人,又問高順的看法,高順自然很是肯定,張遼纔算踏實,只要高順認可的人,都不會有錯!

一日時間,太史慈處理軍務,張遼則陪着高順在清河城四處轉悠,瞭解一下城內情況,百姓也都十分安定,城門守衛、軍營、衙門一切都正常進行,其實攻取清河城,並未傷害到城中百姓,僅是西城門外一場惡戰,袁熙便倉皇退走,太史慈進城,嚴禁擾民,那些百姓只覺得換了一個太守而已,其他的,似乎還未覺得有什麼變化,要是他們知道接下來的分田地政策,想必會更加高興!

井闌和投石車的作用,早就在高順預料之中,只是需要的資源太多,又製造十分困難,光是打鐵和鑄造就不能出一點差錯,否則便無法安裝,一旦這些鑄好的鐵器回爐,便會大打折扣,所以晉陽還在不斷趕至,但還是無法大量普及,因爲兵工坊不止要做這些,還有鎧甲和兵器,也不能間斷供應!

以現在的鍛造和冶煉技術,能做到這些高順已經很滿意了,加上事務越來越多,高順早已沒有時間和精力專門去研究這些器械了,只能每到一處便提攜有用的人才,送到晉陽讓馬鈞等人慢慢培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來自新朝的高順筆者個人時代的人有更清晰的認識,在這個士農工商排行的社會階層中,馬鈞這些人的地位的確不高,但高順卻給他足夠的尊重和榮譽,讓他們甘心情願的付出,併爲之不斷努力!

秋收將近,到處都是一片喜慶之色,因爲今年又是豐收之年,河北大部分地區都風調雨順,百姓安樂,而高順和袁紹相互罷兵,也讓百姓心中最後的一點顧慮消失了,都在全力準備着收穫一年的成果!

就在此時,忽然有在外巡邏的士兵送來消息,他們在鄴城和清河交界處發現了一夥賊人,最近蠢蠢欲動,似乎準備搶糧,而這幫賊軍據附近的縣衙報告,似乎有兩千人,聲勢十分浩大,也是今年才聚攏到此處的,不過十分隱秘,也從未搶劫過百姓,所以大家只是小心防備,不過最近卻頻頻見到這些人出現在山頭,眺望着山下金燦燦的莊稼,縣令急忙向上彙報!

高順皺了皺眉頭,太史慈等人也都在,他們初來冀州,只是平定守軍、安撫民心,但對於這些流寇和賊患,還沒有了解那麼仔細,漢末亂世,流寇到處都有,就算如今已經徹底平定的幷州,在太行山上,也還是有黑山軍的餘孽,不過不成氣候,只要不騷擾百姓,官兵也不想耗費人力進山圍剿!

冀州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兩州都隔着太行山,本就是最佳的賊寇嘯聚之地,但這樣上千規模的賊軍還真是不多見,不管是哪個勢力,一旦聽說有這麼多賊軍在一起,定然要全力征剿,這可不再是普通的流寇所能比的,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就和當年的白波賊一樣,起初也是幾百人,但迅速膨脹起來,最後連官兵都無可奈何!

清河和鄴城周圍的情況,自然辛評兄弟最爲熟悉,高順便請了二人前來,將哨馬彙報之事簡單說了一下,這麼多的賊寇就在鄴城東面的臥牛山上,袁紹在冀州這麼久,居然能夠熟視無睹,這讓高順有些不解!

辛評聽罷,思索一陣方纔言道:“那臥牛山賊人,乃是黃巾餘孽與黑山軍混合而成,當初袁紹執意征討青州,這些賊軍見冀州空虛,便蠢蠢欲動,從各地彙集一處,想要行事,卻不想將軍早先一步,以犁庭掃穴之勢奪取冀州大半,這些賊人也沒有料到將軍之計,眼看秋收,自然要謀劃取一些糧草過冬!”

“嗯,近兩千人,還真不是個小數目!”高順摸了摸下巴,如今是養戰期間,他不想動用兵力,便問道:“不知這股賊軍可否招降?”

法正皺眉道:“賊軍既知主公得了魏郡、清河,若肯來降,定會來人前來試探,至今未見動靜,又覬覦百姓莊稼,只恐未肯來降!”

其他幾人一聽,也都不住點頭,法正分析的有道理,要是這股賊軍願意投降,高順取了冀州便是最好的機會,至少也可以派個人來試探一下,但一直未有舉動,便說明沒有歸順之心,劫掠百姓糧食,肯定是爲了過冬延續,便是要與官兵相抗了!

張遼在一旁忽然言道:“眭固在黑山軍中甚有威信,何不派他前去試試?”

高順眼睛一亮,立即點頭:“不錯,眭固當年便是黑山軍頭領之一,後來在河內更是聚集了不少人,還攻陷過鄴城,黑山軍無人不知,有他去,定有把握!”

太史慈言道:“不過臥牛山下的縣城,卻不得不防!”

“這個就交給興霸了!”高順笑道:“這一月養兵,興霸老是覺得冀州之行沒能盡興,還想着去攻南皮呢,沒想到聖旨又來,興霸早就忍耐多時了,就讓他錦帆軍表現一下吧!”

“嘿嘿,這一次水賊對山賊,卻不知道哪個更厲害!”張遼想起甘寧原來的身份來,不由有些快意的笑了笑!

高順知道張遼和甘寧平日裡關係很不錯,兩人性格相仿,脾氣相投,這種玩笑倒也不算什麼,當即便讓張遼派人從白馬將眭固調往鄴城,那裡還有趙浮在,短期內不會有戰爭,倒也不必擔心!

清河城的一切都安置完畢,高順帶着張遼回了鄴城,留太史慈和麴義等人在清河,這幾日陳羣等人也將趕到,而甄道也跟隨隊伍一同前來,鄴城歸了高順之手,甄道自然是要乘機回一趟孃家的!

這一行的隊伍自然十分壯大,有甄家的商隊不說,還是由王越親自帶隊的龍城鏢局護送,其中還有白氏、李氏等幾大晉商跟隨,冀州的歸屬,讓他們看到了更大的商機,雖然這幾年在幷州發展的如火如荼,但幷州由於地域限制,哪裡能和四通八達的冀州相比?

這一行人,從晉陽至壺關,出太行山前往鄴城,一路上浩浩蕩蕩,不亞於一支軍隊行進,如今的龍城鏢局也非同一般,尋常的諸侯都不見得有這樣的兵力,那些山中的蟊賊看到鏢局的旗號便自動隱匿了。

這幾年,龍城鏢局的名聲在太行一帶,威名赫赫,無人敢惹,因爲有人傳言,當年黑山軍其實正盛之時,大頭領張燕卻莫名死亡,正是龍城鏢局的頭領王越刺殺的,這個消息雖然未曾得到證實,但在綠林中卻無人不曉,誰還吃多了敢再來惹龍城鏢局?c

第278章 攻守較量第494章 劫後餘生第369章 退無可退第265章 時不待我第487章 輪迴之地第502章 外事不決第608章 料敵先機第372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郎情妾意第380章 核心技術第624章 巧取巢縣第167章 夜襲永樂第709章 水戰規矩第40章 大宛使者第699章 第一水軍第282章 兵發易水第485章 計滅鐵車第718章 再下一城第631章 兵退濡須第608章 料敵先機第128章 遠交近攻第293章 殺賊立威第489章 順取漢中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542章 識路之人第302章 暗流涌動第596章 威震逍遙津第626章 力戰吳軍第480章 金城太守第647章 援軍交替第650章 襲取烏林第345章 一榮俱榮第103章 邊境貿易第48章 各懷鬼胎第179章 霸王之路第407章 實力養成第333章 自亂陣腳第66章 笑談成敗第559章 征服烏桓第492章 系鈴之人第186章 未解之謎第16章 一見鍾情第340章 剷除異己第712章 不解之謎第518章 樊城守軍第533章 好演員第237章 各除異己第238章 金蟬脫殼第498章 提前出山第232章 印刷書籍第330章 最後希望第10章 徒有虛名第708章 東吳危機第88章 業有專攻第407章 實力養成第559章 征服烏桓第419章 出謀劃策第668章 水上爭鋒第280章 驚天噩耗第118章 廣告招商第8章 行俠仗義第443章 謀奪荊州第460章 奇襲白馬第37章 擎天之柱第146章 榜單揭曉第449章 發檄討曹第400章 家族爲先第163章 悲涼人生第282章 兵發易水第624章 巧取巢縣第74章 柴油米貴第26章 螳螂捕蟬第438章 到底誰黑第216章 拖刀計第406章 勝券在握第342章 清除隱患第45章 討董檄文第486章 淚流滿面第168章 風淚眼第155章 幷州實力第578章 短兵相接第704章 致命一擊第80章 坐地生金第403章 仲氏王朝第148章 本末倒置第74章 柴油米貴第384章 袁紹府邸第271章 進駐河內第556章 半路截擊第476章 組建水軍第477章 出兵西涼第35章 吾之子房第498章 提前出山第728章 統一天下第10章 徒有虛名第480章 金城太守第183章 貿然而進第354章 機關算盡第621章 以退爲進第30章 勇往直前
第278章 攻守較量第494章 劫後餘生第369章 退無可退第265章 時不待我第487章 輪迴之地第502章 外事不決第608章 料敵先機第372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郎情妾意第380章 核心技術第624章 巧取巢縣第167章 夜襲永樂第709章 水戰規矩第40章 大宛使者第699章 第一水軍第282章 兵發易水第485章 計滅鐵車第718章 再下一城第631章 兵退濡須第608章 料敵先機第128章 遠交近攻第293章 殺賊立威第489章 順取漢中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542章 識路之人第302章 暗流涌動第596章 威震逍遙津第626章 力戰吳軍第480章 金城太守第647章 援軍交替第650章 襲取烏林第345章 一榮俱榮第103章 邊境貿易第48章 各懷鬼胎第179章 霸王之路第407章 實力養成第333章 自亂陣腳第66章 笑談成敗第559章 征服烏桓第492章 系鈴之人第186章 未解之謎第16章 一見鍾情第340章 剷除異己第712章 不解之謎第518章 樊城守軍第533章 好演員第237章 各除異己第238章 金蟬脫殼第498章 提前出山第232章 印刷書籍第330章 最後希望第10章 徒有虛名第708章 東吳危機第88章 業有專攻第407章 實力養成第559章 征服烏桓第419章 出謀劃策第668章 水上爭鋒第280章 驚天噩耗第118章 廣告招商第8章 行俠仗義第443章 謀奪荊州第460章 奇襲白馬第37章 擎天之柱第146章 榜單揭曉第449章 發檄討曹第400章 家族爲先第163章 悲涼人生第282章 兵發易水第624章 巧取巢縣第74章 柴油米貴第26章 螳螂捕蟬第438章 到底誰黑第216章 拖刀計第406章 勝券在握第342章 清除隱患第45章 討董檄文第486章 淚流滿面第168章 風淚眼第155章 幷州實力第578章 短兵相接第704章 致命一擊第80章 坐地生金第403章 仲氏王朝第148章 本末倒置第74章 柴油米貴第384章 袁紹府邸第271章 進駐河內第556章 半路截擊第476章 組建水軍第477章 出兵西涼第35章 吾之子房第498章 提前出山第728章 統一天下第10章 徒有虛名第480章 金城太守第183章 貿然而進第354章 機關算盡第621章 以退爲進第30章 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