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龍困淺灘

這是一個豐收年,在經歷了戰亂、大旱、蝗災等等之後,冀州、豫州、荊州、淮南今年都是風調雨順,到了秋季,未經戰火蔓延的地方,都是金燦燦一片,百姓歡欣鼓舞,諸侯們也都十分高興,兵糧充足,便能在來年大展手腳,擴張地盤了!

宛城,雖然如今已經成爲王都,卻無法與洛陽等地相比,正北面的太守府留給獻帝等人,劉備偏安在西,衆大臣在東,皇親國戚就在東北角,宛城中的百姓,逐漸也有了自豪,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會生活在天子腳下!

百姓所求,不過安居樂業,但劉備卻不同,獻帝的到來雖然爲他增加了一些負擔,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荊州及其附近就有許多士子前來投靠,還不到一年時間,就有百餘人來投,劉備重用三十餘人,其他的分到各郡縣歷練!

宛城的雖然能夠難望整個荊州,背靠崤山,左有關羽在新野保護,右有武關之險,正面與襄陽隔着漢水,遙遙相望,地理位置十分安全,但這不是劉備眼前想要的,他雖然能夠忍辱負重,但絕不會偏安一隅!

各縣的秋收十分順利,劉備終於能在自己的地盤上有所收穫,漢江左右,良田甚多,而劉備又有愛民之心,前一陣呂布突襲豫州,逃亡的百姓就有近十萬人,劉備命各郡縣妥善安置,選拔青壯編入軍中,交由張飛、魏延等人訓練!

府院之內,劉備一人悶做,迎接獻帝,讓他的名聲的確提升不少,除了慕名來投的楊義和陳震,劉備又借用皇命徵調了襄陽的韓嵩,韓嵩因與蔡瑁等人不和,劉表卻又不肯放行,劉備得知消息,便將韓嵩調到了宮中,實際是爲他所用!

大臣之中,多是慷慨陳詞、虛而不實之人,這幾月下來,劉備覺得也就楊奉和楊修二人可用,其他的那些,自恃身份,哪裡會聽劉備調遣?

雖然他如今是大將軍之職,但那些老臣又十分頑固,口口聲聲要降旨諸侯,羣臣來朝,但劉備卻心知肚明,如今漢室衰微,要是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就算手中有這杆正義之旗,遲早也是敗亡的命運!

宛城雖然能保一時之安,卻也斷了向外擴張之路,向北便是司隸,敗壞的洛陽城以他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修葺,東面有呂布和曹操,劉備更是不敢惹,荊州劉表雖然人心還未穩,但兵精糧足,且又是同宗,劉備也不好下手,唯有西面,卻只能通往漢中,張魯在漢中民望甚高,也無從下手,這已經成了劉備的一塊心病!

高順盡得河北,曹操獨據中原,孫策佔據江東,就連馬騰,也絕地反擊,打垮了韓遂,佔據西涼,當年虎牢關之下的英雄,各自發展,唯獨他自己,手握王牌,卻無處可去,龍困淺灘的感覺,讓劉備每日裡暗自長嘆!

敵手的實力越強,他的處境便越危險,彈丸之地,如何能爲天下大計而備?他雖有匡扶漢室之心,手下關張,皆爲萬人敵,卻無處施展,每日裡還要聽着那些大臣絮絮叨叨,怎能不心煩?

“將軍,司徒出使回來了

!”簡雍從外面走進來,見劉備在院中獨坐,眉頭微皺,他作爲劉備的心腹之人,自然知道劉備在憂心什麼,但他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做內政,他能盡力而爲,但要謀劃全局,卻非他所長!

劉備擡起頭,想了一下說道:“準備一下,等司徒回朝,便到其家中拜訪!”

這一趟楊彪去了豫州、冀州和青州,曹操、高順、袁紹三人都有聖旨降下,劉備也想知道這幾人發展如何,對於外界的消息,他雖有掌握,但楊彪卻是親眼所見,自然又有不同!

直到傍晚,劉備才從府中動身,楊彪年邁,這一趟遠行,定然十分勞累,劉備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拜訪他,留了半日時間讓楊彪休息!

雖然宛城已經成了天子之地,但誰都清楚,這一切的安危在劉備手中,要是沒有劉備的兵力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獻帝還是要到處去流浪,沒有一處安身之地!

劉備到了楊彪家門口,兵丁連忙帶着劉備向內走,有人人跑去報信,不多時楊修便先出來了,將劉備迎進了書房!

“將軍此來,可是要見家父?”楊修雖然年紀尚輕,看上去不夠持穩,但卻很是睿智,在宛城也給劉備出了許多計策,劉備一一採納,對楊修十分喜愛!

劉備笑道:“司徒遠赴河北,一路勞累,此番回朝交旨,自當來拜見!”

“將軍何必多禮?老朽也不過是略盡微薄之力罷了!”正說着話,楊彪便從門外走進來,穿着一身便服,顯然是剛剛洗漱完畢!

劉備和簡雍急忙起身,劉備抱拳道:“司徒年過半百之軀,尚如此用心,令備汗顏,一路之上,可還順利?”

楊彪上前坐下,示意劉備也落座,楊修就站在楊彪身後,只聽楊彪言道:“豫州、兗州貧瘠,不過有曹操治理,正恢復起色,冀州倒還安穩,高順雖與袁紹大戰數場,卻並未傷及多少無辜百姓!”

楊彪說的輕鬆,但劉備卻聽出了別的信息:“袁紹掌管冀州多年,卻被高順接連擊破,莫非高順之兵,已經強悍如斯?”

袁紹被高順打得只剩一口氣了,但從楊彪口中,劉備卻聽說冀州並不是他想象中的那般戰火蔓延,滿目瘡痍,大多百姓,甚至還爲收到牽連,那就只能說是袁紹太弱或者高順太強,連個像樣的抵抗都沒有!

但袁紹的實力劉備卻很清楚,虎牢關、函谷關,他都見過袁紹的兵力,裝備精良,又是燕趙之士,英勇善戰,比之曹操也要精良許多,那就只有一個情況,便是高順太強,袁紹這幾年不會沒有發展,卻仍然不是高順的對手,這讓劉備心中的擔憂越來越深!

高順已經徹底控制住了河北,雖然他也藉着曹操之計順水推舟用一道聖旨暫時抱住了袁紹,但他清楚一高順現在的實力,袁紹要想恢復實力,已經萬不可能,高順的實力越強,將來就越難對付,就算他能掌控朝廷,恐怕也無法奈何高順

高順的實力楊彪看在眼裡,自然高興,而且高順一人就平定了邊塞,匈奴、鮮卑、甚至連烏桓都不敢再犯境,這樣的功績,就是放在盛世也不能輕易做到,而高順卻僅憑一人之力,便完成這一切,這是楊彪欣慰的!

但他卻眉頭緊皺,看着劉備言道:“高順不僅兵強馬壯,且還有一物在手,對我等大大不利!”

劉備看楊彪的神色,心不由提了起來,因爲楊彪的神色很是凝重,還有一絲擔憂,劉備心中擔心,面上卻古井無波,開口問道:“不知司徒所言何物?”

“傳國玉璽!”楊彪面現愁容,沉聲說道!

“啊?”饒是劉備喜形不露於色,但還是被楊彪帶來的這個消息給震懾到了:“傳國玉璽自十常侍作亂之後,便不知下落,怎會在高順手中?”

這件事劉備自然也聽說過,尤其是他迎納獻帝之後,更是知道其消息確鑿無誤,如今朝中每次批文,所用的並非真正的傳國玉璽,而是用藍田玉找工匠仿製,雖然看上去並無差別,但其作用哪有真的傳國玉璽大?

“此事老朽也無從得知,但那玉璽卻是貨真價實!”楊彪嘆了口氣,神情卻變得有些悠遠!

至今他還記得鄴城之時,高順將他帶到密室,取出傳國玉璽的那一刻,他是激動又惶恐,傳國之寶還在世上,便說明國運還在,只是偏偏落在了高順手裡,而且高順對他所說的那番話,顯然不打算就此將玉璽歸還朝廷,這讓楊彪這樣忠君的老臣心中,又出現了一絲陰霾!

“天子就在宛城,高順藏匿玉璽,不讓司徒請回,莫非別有用心?”短暫的吃驚之後,劉備便恢復了鎮靜,又變成了大漢皇叔,義憤填膺的站起來,大聲斥責!

“高順並非不願將傳國玉璽歸還朝廷!”楊彪想起高順的話,也是一陣苦澀,滿眼無奈:“高順言道:大漢帝都非長安、洛陽莫屬,今天子移駕在外,難掌國器,候天子龍歸未央,諸侯來朝,他定會將玉璽歸還朝廷!”

劉備嘴巴張了張,卻愣住了,宛城的確不是帝都所在,高順的說法也無可厚非,只要獻帝願意回到長安或者洛陽,他就會交出玉璽,看上去也是名正言順!

但是正如高順不願交出玉璽一樣,他當然也不可能將獻帝等人送到洛陽或者長安,長安就在高順的管轄之下,洛陽雖說無人問津,但劉備相信,只要高順願意,他還是有實力重建洛陽宮殿,而河內就有高順的兵馬,想要佔領洛陽,不過是渡河難下而已!

“玉璽在高順之手,恐有時日,爲何等到此時才與司徒相視?”頓了一下之後,劉備纔想起來這事恐怕不只是只讓他們知道高順手裡有玉璽這麼簡單,否則高順早就公佈於衆了!

“共掌國運!”楊彪有些苦澀,但不得不將這個事實告知劉備!

【兄弟們,推薦票啊】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247章 追悔莫及第173章 突然襲擊第165章 西涼兒郎第382章 胸懷天下第424章 四面受敵第84章 商祖聖廟第85章 青史留名第244章 將計就計第625章 伏兵盡出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364章 悲喜交加第146章 榜單揭曉第368章 連番受挫第111章 三合之敵第728章 統一天下第35章 吾之子房第402章 可造之材第189章 毒士賈詡第197章 大受打擊第329章 目不識珠第577章 逢林莫入第189章 毒士賈詡第630章 強取廬江第298章 大俠童淵第309章 期待萬分第443章 謀奪荊州第186章 未解之謎第711章 被迫應戰第319章 謀劃大局第571章 荊州水軍第56章 一騎當關第458章 公平一戰第119章 超出預期第554章 兵出塞外第562章 誰是高手第56章 一騎當關第69章 惺惺相惜第133章 螳螂捕蟬第404章 動亂再起第665章 乘夜放火第678章 威震長阪第665章 乘夜放火第585章 陣前立威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542章 識路之人第109章 通敵之人第205章 你是何人第97章 貌合神離第585章 陣前立威第413章 引火燒身第681章 連成一線第41章 四大學堂第503章 二分天下第415章 當得此禮第686章 驚天之變第48章 各懷鬼胎第621章 以退爲進第17章 風起雲涌第334章 天降大雪第504章 諸葛設謀第323章 帝王之都第242章 先登死士第29章 北風怒號第425章 婦人之仁第283章 孤身一人第241章 青毛虎第136章 萬事俱備第727章 平定江東第5章 胸懷大志第409章 統一河北第443章 謀奪荊州第536章 我有令牌第365章 入主天水第27章 不速之客第644章 兵至劍閣第639章 東吳備戰第44章 幷州五龍第553章 張鬆獻第15章 二次結拜第394章 龍困淺灘第105章 禮尚往來第639章 東吳備戰第701章 打開門戶第126章 忍氣吞聲第298章 大俠童淵第673章 郭嘉之名第373章 名不虛傳第367章 虎落平陽第376章 橫刀立馬第46章 追名逐利第284章 重重防線第168章 風淚眼第702章 全線壓進第476章 組建水軍第134章 預料之外第413章 引火燒身第91章 揮師北上第629章 伏兵虎跳崖第454章 不曾預料第340章 剷除異己
第247章 追悔莫及第173章 突然襲擊第165章 西涼兒郎第382章 胸懷天下第424章 四面受敵第84章 商祖聖廟第85章 青史留名第244章 將計就計第625章 伏兵盡出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364章 悲喜交加第146章 榜單揭曉第368章 連番受挫第111章 三合之敵第728章 統一天下第35章 吾之子房第402章 可造之材第189章 毒士賈詡第197章 大受打擊第329章 目不識珠第577章 逢林莫入第189章 毒士賈詡第630章 強取廬江第298章 大俠童淵第309章 期待萬分第443章 謀奪荊州第186章 未解之謎第711章 被迫應戰第319章 謀劃大局第571章 荊州水軍第56章 一騎當關第458章 公平一戰第119章 超出預期第554章 兵出塞外第562章 誰是高手第56章 一騎當關第69章 惺惺相惜第133章 螳螂捕蟬第404章 動亂再起第665章 乘夜放火第678章 威震長阪第665章 乘夜放火第585章 陣前立威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542章 識路之人第109章 通敵之人第205章 你是何人第97章 貌合神離第585章 陣前立威第413章 引火燒身第681章 連成一線第41章 四大學堂第503章 二分天下第415章 當得此禮第686章 驚天之變第48章 各懷鬼胎第621章 以退爲進第17章 風起雲涌第334章 天降大雪第504章 諸葛設謀第323章 帝王之都第242章 先登死士第29章 北風怒號第425章 婦人之仁第283章 孤身一人第241章 青毛虎第136章 萬事俱備第727章 平定江東第5章 胸懷大志第409章 統一河北第443章 謀奪荊州第536章 我有令牌第365章 入主天水第27章 不速之客第644章 兵至劍閣第639章 東吳備戰第44章 幷州五龍第553章 張鬆獻第15章 二次結拜第394章 龍困淺灘第105章 禮尚往來第639章 東吳備戰第701章 打開門戶第126章 忍氣吞聲第298章 大俠童淵第673章 郭嘉之名第373章 名不虛傳第367章 虎落平陽第376章 橫刀立馬第46章 追名逐利第284章 重重防線第168章 風淚眼第702章 全線壓進第476章 組建水軍第134章 預料之外第413章 引火燒身第91章 揮師北上第629章 伏兵虎跳崖第454章 不曾預料第340章 剷除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