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

bookmark

次日葛司虞到衙門應卯之後就將竹作匠趙醉鬼兒從城中帶到金川河口來。

趙醉鬼兒年紀不比葛福小多少,下頷亂蓬蓬的鬍子已是霜白一片,衣裳襤褸,滿身傳來一股子酸臭味,也不曉得多少日子沒有洗澡,要不是葛司虞親自用馬車載他過來,旁人在路邊遇到他只會當他是流浪漢、乞丐。

趙醉鬼兒在人面前也唯唯諾諾,說話舌頭還打結,看到帶刀的武卒,直想着往邊上躲着,沒有半點大匠名師的氣概,待葛福從獄島坐船過來,他膽子才稍微大些,問道:“葛老兒,你找我喝酒,怎麼叫書令史大人拉我到這鬼地方來?”

匠戶極難脫籍,出生爲匠戶,終身爲匠戶,趙醉鬼兒鰥夫老頭一個,人老之後手裡沒力氣幹活,不喝酒又沒有個大匠的樣子,日子過得潦倒不堪,要不是有葛家幫襯,指不定早倒斃街頭了。

葛福也知道趙醉鬼兒這熊樣兒很讓人懷疑他的能耐,只跟林縛說:“你給他酒喝,只要五成醉,再看他本事……”

林縛讓人在河口這邊準備了酒席,也不嫌趙醉鬼兒滿身污臭,請他跟葛福、葛司虞、趙舒翰他們一起入席,趙醉鬼兒生性膽小,剛開始喝酒,還要看葛福的臉色,三杯酒下肚,便換了一個人似的,也有膽子插話來。

“不能讓他再喝酒了,再多喝就要誤事!”葛福說道。林縛便聽葛福的話,讓柳月兒將趙醉鬼兒桌前的酒杯撤掉,在席間說起要在河口這邊要闢十畝地建一座竹堂的事情。

林縛要在金川河口仿西溪學社建一座書院發揚雜學匠術,但是集雲社囊中羞澀,實在擠不出太多的銀子建一座富麗堂皇的殿閣樓臺來,茅草屋子又太寒酸。他見葛福老人在獄島使喚十人只花三天時間就建了一座竹屋自居,就想着在河口這邊建一座竹堂爲開經講學所用。獄島西北角有大片的竹林,取材以及勞力都能免費,這邊修一座竹堂能省老鼻子的銀子。

趙醉鬼兒生性膽怯,恰是其生來爲低賤匠戶動輒給差役無端打罵的緣故,越是清醒時,心裡對他人的畏懼越深,說話也不圓溜,藉着五分醉意,他才真正的表現出一代名匠的風采來。

林縛說要建竹堂,趙醉鬼兒雖然膽小,下馬車時,卻將河口左右的地形看在眼裡,這時候藉着幾分醉意在桌上將碗碟推開空出一片,拿手指醮了湯汁,邊畫圖形邊跟林縛說這竹堂裡明堂、廂房、雅舍要怎麼建怎麼佈局才合適、才雅緻,以及安排多少人手伐竹多少人手製竹器件多少人手搭建都說得十分細緻,便是外行人聽了也心裡有數,臨了還建議林縛在河灘上建一座小型竹碼頭供輕舟停泊,伐竹作階引客到岸上竹堂……

趙醉鬼兒說得越是精彩,林縛越是心酸,當世名流滿嘴的道德文章,真正的名師匠士清醒時在人面前連正常說話的勇氣都沒有。當下與葛福敲定,這邊竹堂就由趙醉鬼兒監造。說起來也並非趙醉鬼兒喝醉酒才清醒,而是他清醒時實在沒有在別人面前展示才學的勇氣,林景中平時忙碌得很,林縛要他指派一個老實聽話的夥計以及請葛福指定一名能夠尊重趙醉鬼兒的工匠協助趙醉鬼兒監造竹堂,並要林景中等人平時在言行舉止要額外注意尊重趙醉鬼兒。

獄島這邊,葛福自建了竹屋別院與其子葛司虞開始撰寫《將作經補註》,這實際是一項比《提牢獄書》寫作還要艱鉅十分的工程。

葛福識字不多,卻精畫工,他負責將宮殿樓宇橋樑等大處、細處以及各種構件的圖樣依照記憶精準無誤的畫出來。

葛福老人一生見識不凡,人到晚年,記憶力卻毫不弱於少年人,又是百工無一不精的通才型匠士,甚至還替獄島將大紡車的各樣構件都細緻募畫出來,有些記憶不大準確,就琢磨將構件拿木頭製作出來印證,雖說耗時耗人力耗銀子,林縛卻愈發的覺得撿了一個寶。

閒談時得知葛福老人還有在江寧工部軍器局做大匠的人生經歷,林縛只能暫時壓抑住讓葛福老人將三弓牀弩圖樣畫出來甚至將構件製作出來的衝動。

葛司虞則將江寧工部諸多有關營造將作的例規、章程涉及到營造將作的各種算法、度量資料都整理出來。

除了曹子昂之子曹文龍之外,林縛還從募工流民子弟裡選出三個識字的少年到獄島竹屋給葛福父子當助手,在朝天驛館前求林縛收留的那個少年也在其中。光識字還無法給葛福父子當助手,葛福父子還要先教他們一些最基本的營造知識,也算是收入四個小學徒。

接下來日子裡,林縛絕口不提流民慘案,便像將這樁事忘之腦後一樣,開始籌備等竹堂初步建成之後趙舒翰講學一事,集雲社也在河口這邊大興土木。

集雲社這邊要趕在春汛來臨、江水上漲之前,要在堆棧碼頭選址的江涯下挖出一條供千石大船駛進來直接停泊到江涯邊的深水道來;由於這一段江涯很高,距江灘垂直落差將近有十一二丈,就算萬石大船將主桅算上,浮出水面也不過十一二丈高,從江涯就要開石梯下去才能跟停泊過來的江船對接,還要根據不同時期的水位變化,開出不同高度的平臺來。

葛福、葛司虞父子根據經驗對之前開挖、建造方案做了很大的改動跟優化,但是估算工程量,集雲社能在雨季來臨之前建成一座泊位已經非常樂觀了。

去朝天驛招募流民來做工時,雖然秣陵縣只許一百人名額攜家來秣陵縣落戶,林縛動了個小心思,選人時多選擇那些或兄弟或父子皆是壯年的流民。流民慘案發生後,傷亡加上派到城裡照顧傷者的人,差不多有三十戶流民受到嚴重的影響,餘下七十戶中,壯年男子依舊要超過一百八十人;那些正值壯年的流民之婦,迫於生計,沒有什麼能不能拋頭露面之說,集雲社這邊實際能用的勞力有三百人之多。剩下的百多名老弱稚孺也能使喚來幹些輕鬆活計,集雲社這邊以半個勞工一升半米計酬,流民自然是歡天喜地的接受下來。

林縛要繼續潛藏實力,除曹子昂與一些威信較高的流民給挑出來當工頭外,就是葛存信、葛存雄兄弟二人也混雜在流民裡當普通勞工使喚;由於獄島跟河口這邊物資、人員往來頻繁,林縛在河灘與獄島碼頭多備了一艘烏蓬船、一艘槳船,這纔將葛存信、葛存雄等人挑出來充當船工。

三百勞力,兩百人挖江灘、開石梯,一百人將所得的砂石江泥運到岸上壘泥牆建屋。勞作辛苦,這些流民每日所得的米糧也只夠勉強填飽肚子,不過集雲社這邊拿出四十畝地來,分給每戶四分田做宅基地蓋房,蓋房所需的砂石江泥粘土自然是無償提供,其他竹木、草氈、熟石灰等其他材料也都由集雲社免費供給,流離失所、飢寒交迫千里而來的流民還能有別的什麼好奢求?這麼短的時間,也恰恰是流民慘案發生之後,讓他們對集雲社產生更強烈的依賴感。

許多流民勞工白天下江灘開活,晚上到岸上,還藉着營火、星月的微弱光亮繼續給自家或幫着鄰家壘房蓋屋。這些人通常一天就休息兩三個時辰,如此高的勞作強度,一天三升米都不夠一個壯年勞力填飽肚子。林縛再怎麼想壓榨勞工,也要給他們吃飽肚子好乾活。再說這些流民的忠誠度絕非從江寧當地募來的勞力能比擬的,就是再耗銀錢,也會額外提供一定量的蔬菜、油鹽,反而魚肉是最不費錢的,獄島那邊每天能供給這邊三四百斤江魚。

竹木草氈自然也不用集雲社費錢,獄島上有大片的竹林跟叢林要開荒爲菜園子,草氈也是役使囚犯編織。即使如此,要趕工雨季之前建成一座泊位,流民也要儘快的安置好,人手還十分的匱乏,集雲社還是以每人每天四升米或十五錢加一餐的代價從江寧城郊僱傭近四百個壯年勞力。

看着房子一棟棟蓋起來、石階一階階的開下去、水道一天的加深加寬,的確人心振奮,但是看着每天的流水賬簿,林景中實在難以興奮起來,他如今是實實在體會到花錢如流水的感覺。

“如今每天就算不置入大宗的物資,人力錢、伙食錢以及每天都要補充的揪鎬草包等物器,都要三四十兩銀子,也幸虧有鄉黨同心幫襯,慘案折損的銀子以及撫卹銀子幾乎都借他們補了回來,就是這樣,這邊也已經用掉近三千兩銀子了,”林景中將厚厚的賬簿抱着到河口草堂來找林縛,痛心疾首的跟他報賬,“這麼支度下去,只能再撐一個月,買船的錢也沒有指望了。顧家新茶要到四月上旬才能陸續上市,想要從那裡來銀子,至少要拖到六月。我跟夢得叔商量過,他那邊可以先挪三千兩銀子給我們應急,顧家新茶上市後拿到的銀子再給他補回去,就是這樣,也遠遠不夠花啊……”

林縛這些天就算白天也到河口這邊來暑理公務,獄島離着也近,有什麼事,坐漿舟過來,眨眼間的工夫。他在河口的辦公場所也就一棟簡陋的茅草棚子,他把這稱作草堂,唯一比獄島上舒坦的,就是這邊有柳月兒侍候,趙舒翰也隔三岔五的帶着人過來造訪,算是人生樂事。林縛伸手從林景中懷裡將賬簿接過來,翻看過來。

柳月兒幫林景中沏了一杯茶,站在一旁側着頭也去看賬簿,如鴉秀髮微微歪到一旁,臉蛋柔美,輕呼道:“這麼花銀子啊!我還以爲有獄島那邊支應着,能節約一些銀子呢……”她那日出城當着衆人的面撲到林縛的懷裡,雖說鬧了個大誤會,害她好幾天沒敢在別人面前擡起頭來,終是在河口住了下來,盡心侍伺林縛,只是她始終記着自己守節小寡婦的身份,除了跟林縛偶爾含情脈脈的兩眼對望外,再沒讓他能進一寸。

林縛擡頭看着柳月兒一眼,這妮子倒不覺得住在河口辛苦,粗茶淡飯,反而養得皮膚白嫩、豐澤圓潤,脣紅齒白、秀眸流光,那日心裡生出一股子柔情,忍不住將她摟在懷裡,給她掙扎之後,就沒有佳人再入懷的機會。

林景中可不管林縛跟柳月兒眉來眼去的,他心裡還是惦記着賬簿,將賬簿捧回來,說道:“有獄島那邊支應,是省老鼻子錢,每天草氈子、圓木、毛竹、魚肉源源不斷的供應過來,一個月來少說幫這邊節約了有好幾百兩銀子,我都記着細賬;不過我們這邊這些天來給島上輸送的物資、器械、仔豬、仔羊等等,少說也要上千兩銀子,我也記着細賬……”林景中當然也知道此時給獄島支應物資,將來獄島帶給集雲社的回報卻遠遠超過此時的輸入,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他要想着將眼前的難關渡過去,說話難免有些急切。林縛在江寧自立門戶的事情,族裡想管也鞭長莫及,就算沒有七夫人在,誰也不想這時候開罪顧悟塵,算默認了這個局面,但也嚴禁林夢得幫襯這邊。林夢得在江寧大權獨攬也有時日了,族裡有些話可以不理,但終是不能直接往這邊投銀子。

“看來還是要想法子弄銀子才成,”林縛站起來伸了懶腰,“你先去吧,將曹爺跟烏鴉爺找過來……”

*****************

曲武陽獨子失蹤整整一個月過去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也不見有人上門敲詐,曲家明裡通過江寧府與秣陵縣將懸銀子提高到五百萬錢,暗盤開出的花紅更是高達千萬錢,也摸不到半點線索。

人當然不會無緣無故的走失,何況跟曲武陽獨子一起的還有兩名身手老練的隨扈。曲家三柳園終月籠罩壓抑的陰雲下,曲武陽脾氣變得極大,那日給指派出夜襲流民的一名莊客犯了點小錯,就給曲武陽親自杖折了雙腿,還是其他人苦苦哀求,才勉強留下一條性命。旁人知道曲武陽終是控制不住的遷怒於人了,如今在三柳園侍候的下人們都小心翼翼、惶惶不安,生怕犯些小錯就丟了小命。

曲武陽每天也盡力將心裡的戾氣跟憂煩壓下,但辛苦一生,臨老連個繼承家業、傳宗接代的人都沒有了,讓他如何安心下來?他心裡清楚族裡覬覦這份家業的大有人在,別看曲武明每日都來請安,但是這個堂弟有什麼心思,曲武陽又怎麼會不清楚?曲武明有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孫子也有了一個,他這邊斷了後,還有什麼藉口不將家業傳到曲武明一系去?曲武陽甚至不顧老臉的讓老妻去追問兒媳婦以及獨子平日玩弄過的小妾、丫鬟,但是這一月裡這些個女人都相繼來了紅,最大的指望還是將人找到。他也指望自己還能老樹生新芽,找了幾個面相好生養的女人到房裡,每日耕種幾回,老骨頭架子都快散掉也不惜。

曲武陽這天剛從一個女人身上爬下來,腳都軟了半截,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而女人沒滿足的神情又格外加劇他心裡的煩躁,甩了那女人一巴掌趕出房去,自己披衣坐起來,就聽見老管事在外面邊跑邊喊:“老爺,少爺有音信了,剛有人將信投到院子裡來……”

****************

PS:紅票,紅票!

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7章 誤中副車第88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86章 臨行第42章 斷後第48章 信傳浙南第53章 夜雨第7章 誤中副車第34章 請戰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82章 大敗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70章 覆滅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33章 觀星臺第26章 歸心第52章 下聘禮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38章 顧宅家事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32章 天子氣象第20章 梟勇無畏第73章 花燭夜第34章 殺或不殺第1章 捍海堤第23章 歸塵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75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14章 東行出海第91章 站隊第63章 分合之道第八章 鄉情濃淡第133章 驚弓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15章 聯姻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44章 齊頭並進第76章 藥材貿易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57章 虛驚一場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141章 北風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139章 借刀第20章 猛虎搏兔第51章 泗陽陷圍第19章 聲東擊西第124章 北線第六章 殺威風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4章 宋家子弟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36章 歪理邪言第73章 軍制暗鬥第126章 逃第151章 新格局第17章 密會第40章 岌岌可危第9章 也算承諾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97章 大軍集結第10章 入甕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67章 取刀之謀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101章 死地第3章 沒落王族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73章 聯兵方案第67章 不嫁第2章 江寧風潮(2)第101章 死地第35章 螳臂之言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61章 論農第37章 分功酬勞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83章 引蛇出洞第108章 戰黃陂第6章 息議第3章 風災第96章 傳捷第40章 浙西大旱第67章 北地第113章 廷爭第152章 草芥仇寇第30章 以緩待急第36章 捉虜賞刀第112章 浙東危局第65章 賑災
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7章 誤中副車第88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86章 臨行第42章 斷後第48章 信傳浙南第53章 夜雨第7章 誤中副車第34章 請戰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82章 大敗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70章 覆滅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33章 觀星臺第26章 歸心第52章 下聘禮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38章 顧宅家事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32章 天子氣象第20章 梟勇無畏第73章 花燭夜第34章 殺或不殺第1章 捍海堤第23章 歸塵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75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14章 東行出海第91章 站隊第63章 分合之道第八章 鄉情濃淡第133章 驚弓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15章 聯姻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44章 齊頭並進第76章 藥材貿易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57章 虛驚一場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141章 北風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139章 借刀第20章 猛虎搏兔第51章 泗陽陷圍第19章 聲東擊西第124章 北線第六章 殺威風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4章 宋家子弟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36章 歪理邪言第73章 軍制暗鬥第126章 逃第151章 新格局第17章 密會第40章 岌岌可危第9章 也算承諾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97章 大軍集結第10章 入甕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67章 取刀之謀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101章 死地第3章 沒落王族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73章 聯兵方案第67章 不嫁第2章 江寧風潮(2)第101章 死地第35章 螳臂之言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61章 論農第37章 分功酬勞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83章 引蛇出洞第108章 戰黃陂第6章 息議第3章 風災第96章 傳捷第40章 浙西大旱第67章 北地第113章 廷爭第152章 草芥仇寇第30章 以緩待急第36章 捉虜賞刀第112章 浙東危局第65章 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