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壯懷激烈

bookmark

風雲突變、東虜破邊、王師告急、天下勤王。

江寧東華門入夜後,也未關閉,時不時有拿着令牌的快馬進出,甕城內外,值守的官兵比平時多了一倍。

江寧的夜空陰雲囤積,厚重得直要傾壓下來似的,寒風從城牆角呼嘯而過,發過嗚咽的聲音,隱約聽上去像鬼哭狼嚎,聽得人心裡直滲得慌。城頭老卒看着天上陰雲,心裡琢磨着才十月初旬的天氣,莫非就要下今年的頭場雪?天真是變了。

東虜破邊、燕京發勤王詔的消息畢竟封鎖不住,多半日,河口這邊也是風聲謠傳,甚至連勤王軍由提督府、守備府、按察使司分遣的部署也傳了出來。

孫敬軒騎快馬趕到河口,才發現籬牆南門多了一隊東城尉馬步軍在值守,形勢陡然緊張起來。孫敬軒下了馬,遞驗牙牌,與扈從牽馬進入籬牆,走到草堂前有些猶豫:要是林縛提出令西河會難以承擔的要求怎麼辦?

孫敬軒拍了拍腦袋,將雜念從腦海裡驅逐出去,往草堂走去。

草堂裡燈火通明,院子裡站着多名值守的武衛,正堂門窗敞開着,孫敬軒走進院子裡,就看見河口衆人都聚集在草堂裡商議事情。

“孫會首過來了,”林縛看着孫敬軒走進院子,走出來迎他,“燕京告急一事,想必孫會首也有聽說了吧?”

“林大人要隨軍北上勤王?”孫敬軒問道。

謠言四起,風雲聳動,孫敬軒一時也分辨不清哪條消息是真、哪條消息是假,都說按察使司也會派兵勤王,關鍵按察使司哪有兵可派?

“我的新官銜剛剛下來,連文函上的印泥都沒有幹呢,按察使司兵備都監,隨軍北上勤王,”林縛笑道,“請孫會首前來,有事相托。”

“林大人但請講來?”孫敬軒說道。

都監乃正七品職事務官,林縛以宣議郎從七品散階出任都監有些不合規矩,但燕京告急、天下兵馬勤王,事出從權也是應該的。待林縛勤王歸來,以隨軍勤王的功勞,再晉升一級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都監是監軍職事官,但在本朝監軍官直接領兵已經不是什麼特例了。

孫敬軒心想顧悟塵臨時給林縛升官,按察使司這邊派兵就應該以林縛爲主了。但是勤王軍以江寧兵部侍郎程餘謙爲主將,提督府、守備軍府派出的將領品階也不會太低,林縛跟着他們同行,只怕會資歷、官位太低,會給欺壓。孫敬軒還不知道顧悟塵從哪裡調兵給林縛領着北上勤王去。

“具體部署還不便透露給孫會首知道,”林縛說道,“給養不可能都從江寧攜帶,林家會派部分人,也想再跟西河會借船借人,沿途採辦物資給養……”

“這個好說,林大人需要多少艘船、多少人?”孫敬軒問道。

從江寧去燕京,有諸多水路相通,沿途又多大埠,僅僅是採辦物資給養,不是什麼難事。再說燕京告急,秋漕會拖延到何時還很難預料,只要抽調船隻、人手不多,問題不大。

“我馬上要離開河口一趟,這事由趙先生負責,麻煩孫會首與趙先生商量此事。”林縛攜着孫敬軒的手一起走進草堂,趙勤民、顧嗣元、柳西林等人都在草堂裡,連河口裡長曹子昂也換了一身戎裝在裡面聽候吩咐。

孫敬軒心裡一驚,他知道曹子昂是最早一批遷來河口的流民首領,流民在河口編戶,曹子昂給推舉出來做里長。曹子昂文縐縐模樣,穿上皮甲乍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但是孫敬軒從這處細節意識到林縛要從河口民勇裡抽調北上勤王兵,不然曹子昂不可能換上戎裝。

孫敬軒見草堂裡衆人都神色凝重,更加肯定林縛此行北上非同小可。

林縛在河口編練民勇,要求河口所有青壯男子都要依次接受半個月左右的軍事輪訓,此事也非不爲人知的機密。只是第一批輪訓還沒有完結,僅僅普通人經過半個月的軍事輪訓能培養出什麼戰鬥力?再說外面傳言按察使司這次要抽三千兵馬,就算將河口的少青壯年男子都拉出去,也就三千人左右,孫敬軒便覺得林縛此行北上已經是蒙上了一層陰影。

林縛將孫敬軒迎進草堂,他沒有耽擱多久,就與敖滄海帶着幾名護衛連夜乘坐一艘烏蓬帆船順流而上,前往西沙島。

爲了將有限的精銳兵力都調動起來,林縛將趙虎調往西沙島加強那邊的防衛。

獄島這邊最見不得人的秘密就是摻用私鹽,眼下只能暫時停止往獄島運送私鹽,趙虎也將在諸多痕跡消除之後,再率部分武卒前往西沙島。林縛推薦長孫庚暫代司獄官一職,餘下武卒也暫時由長孫庚節制。

*********

守備將軍府,燈火通明,明堂側壁懸掛着一幅繡制的燕冀形勢圖,李卓負手站在地圖前,看着窗外的夜色,長嘆道:“東虜輕裝破邊,無攻城器械,燕京不會輕易有失;此外,東虜也應沒有太強的信心強攻京城……”

“東虜若是意在流寇河北、山東等地,各地勤王軍怕是有苦戰要打。林縛隻身領三千民勇隨軍北上勤王,當真是好膽魄……此次該不會將他害慘了吧?”高宗庭說道。

“沒有一點馬革裹屍的壯懷與膽魄,何爲雄傑?”李卓哂然而笑,絲毫不爲林縛此次北上的命運擔憂,李卓會惜後輩有才華之人,遂不惜將顧悟塵逼入死角,迫使顧悟塵除了用林縛爲將之外別無選擇,但他也練了一副鐵石心腸,若林縛此次北上不幸戰死,他也不會覺得有多少值得惋惜。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英傑人物,除了才華外,還要有幾分運氣才行,李卓擡頭看了看燕冀形勢圖,又看了看書案上的江淮地形圖,輕聲嗟嘆道,“入冬後,洪澤浦劉賊必有異動,我擔心左尚榮無法應付啊……”

“非爲誅心之言,他人如此不顧大局、鉗制督帥,濠州也應有一敗……”高宗庭負氣說道。

“這不是說氣話的時候,你以爲長淮鎮給打爛,有我領兵出戰的機會?”李卓問道。

“怎麼沒有?”高宗庭問道。

“不會有的,”李卓有些悲哀的搖了搖頭,“濠州方向若敗,江寧諸人更不敢使江寧有失,怕是會縱容劉賊進淮上。東虜破邊,已經將燕山北防線的弊端暴露出來。解圍之後,朝中必興遷都之議。遷都乃國之大事,不會輕舉妄動,但並不意味着聖上不會動遷都的心思……”

“督帥以爲聖上會派心腹來/經營江東?”高宗庭問道。

“總歸會做些準備的,”李卓說道,“濠州若敗,也是到了設江淮總督的時候了,以爲楚黨會容我坐上江淮總督的位子?到時候說不定我又成了絆腳石,不知道給踢到什麼地方去呢。”

“……”高宗庭只覺得滿心淒涼。

“以後的事情也管不到了,就算我辭官歸去,舉國四望也找不到一處樂土,”李卓倒是看得開,說着這些事,臉上還帶笑容,說道,“林縛若能無羨歸來,那東線就能依重他。即使濠州有一敗,江東局勢也不至於糜爛。暨陽一戰,端真是爲江東危急形勢擠出半年寶貴來啊,至少使東西兩線無法策應……這回,奢家老二在江寧也不會安穩下,你要健銳營那邊盯緊一些,有什麼不對勁,要他們直接扣人,奢家沒有做好準備,比我們更不敢直接翻臉。”

************

得知東胡十萬鐵騎從宣化邊牆侵入、穿插山口進襲燕京、帝詔告天下出兵勤王,奢飛虎激動得渾身顫抖。

即使在江寧嚴密的監視下,奢飛虎也毅然使江寧城內外的暗線都運作起來,收集、傳遞信息。江東地方恨奢家入骨者不在少數,但是也有給奢家收買、打算等奢家打到江東能有個好出身的官員也非一個兩個,奢飛虎想獲得江東勤王的部署情況並沒有多難。

江東竟然只從各處抽調一萬雜兵北上勤王,奢飛虎大感失望,他對坐在下首的秦子檀說道:“派人去泗州告訴劉安兒,要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這個機會再不抓住,將沒有他能抓住的機會了。”

“劉安兒怕也不能再拖下去了,”秦子檀說道,“他在泗州等縣容留數十萬流民,積糧也應該剩下不多了。四府對進出洪澤浦進行嚴厲封鎖,使得泗州鹽價畸高到一斤鹽一兩銀的程度,我們只要將情報準確及時的傳過去,劉安兒會知道如何做的……”

“嗯,”奢飛虎覺得秦子檀說的在理,他又惡狠狠的拍着桌案說道,“林縛此人也真是狂妄得很,竟然膽大妄爲到率領三千民夫就敢北上勤王,還要獨立領軍走陸路。從江寧到燕京,驛道計有兩千餘里,我倒想看他如何率領三千民夫在一個月內走完兩千里路!”

“約期、約期,其實這是林縛耍了一個大滑頭,他只要不比程餘謙慢就不算失期,”奢子檀說道,“東虜此次入寇,怕是一個月內不會退走,程餘謙率江東勤王各雜部兵馬,必不敢輕率突進,那林縛就永遠不算失期……”

“真是可惡得很啊,”奢飛虎聽秦子檀分析,越發覺得林縛這人狡猾得很,問秦子檀,“你覺得他會不會將他的人手都從西沙島抽走?”

“難說得很,”秦子檀不確定的說道,“派人給大公子送信去,待勤王兵出發後,派兵試探西沙島虛實便知一二了……”他看了坐在一旁的少夫人宋佳一眼,心裡奇怪:少夫人與小姐到河口聽趙舒翰講獄學,怎麼回來若有所思的?

****************

PS:第三更,求紅票!

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32章 官職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11章 異動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113章 疑點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21章 投附第5章 困獸無計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1章 嫡爭(二)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10章 初戰第74章 密約(一)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82章 大敗第8章 寢殿密議第77章 東海攻略第121章 勇戰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6章 獅子張口第34章 鐵流第49章 轉攻爲守第59章 負荊請罪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89章 勸進(一)第77章 前哨第4章 投效第47章 先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54章 清算降叛第38章 顧宅家事第99章 虛實第37章 分功酬勞第八十章 巷道夜行第151章 騷亂第85章 信心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1章 兒女情長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57章 好快第27章 結營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29章 兒女之議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74章 密約(一)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16章 亂兵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154章 渡河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27章 僧院屠戮第28章 援助第2章 故人往事第27章 聯兵接觸第30章 堵口第44章 兵家秘術第8章 宴前脣戰第8章 決勝東線第7章 誤中副車第11章 行軍第55章 閱事第72章 昔日童子第77章 前哨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79章 火中慄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章 江寧風潮(2)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2章 議兵第124章 斷尾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24章 高麗戰略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134章 還朝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19章 惑敵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78章 少年子第69章 信陽第76章 淮陽鎮第147章 暗流第61章 密投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
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32章 官職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11章 異動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113章 疑點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21章 投附第5章 困獸無計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1章 嫡爭(二)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10章 初戰第74章 密約(一)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82章 大敗第8章 寢殿密議第77章 東海攻略第121章 勇戰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6章 獅子張口第34章 鐵流第49章 轉攻爲守第59章 負荊請罪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89章 勸進(一)第77章 前哨第4章 投效第47章 先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54章 清算降叛第38章 顧宅家事第99章 虛實第37章 分功酬勞第八十章 巷道夜行第151章 騷亂第85章 信心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1章 兒女情長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57章 好快第27章 結營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29章 兒女之議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74章 密約(一)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16章 亂兵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154章 渡河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27章 僧院屠戮第28章 援助第2章 故人往事第27章 聯兵接觸第30章 堵口第44章 兵家秘術第8章 宴前脣戰第8章 決勝東線第7章 誤中副車第11章 行軍第55章 閱事第72章 昔日童子第77章 前哨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79章 火中慄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章 江寧風潮(2)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2章 議兵第124章 斷尾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24章 高麗戰略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134章 還朝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19章 惑敵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78章 少年子第69章 信陽第76章 淮陽鎮第147章 暗流第61章 密投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