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嬤嬤嚇得渾身一顫,額頭冒着冷汗,噗通一聲跪下,連忙說道:“老王妃息怒,老奴……老奴聽說董夫人到了,但是王妃沒放人進來。”
果然是這樣。
老王妃的眼睛盯着羅嬤嬤,“是嗎?”
“是,老奴還聽說之前董夫人還來見過您一次,但是也沒能進府。”羅嬤嬤把上回的事情也抖了出來,她算是看出來了,在老王妃跟王妃之間他只能選一個,做牆頭草是不成的。
她沒的選了,跟了老王妃這麼多年,就算是她投誠,在王妃身邊又能得了什麼好處,倒不如跟着老王妃。
打定了主意,心倒是安定下來了,說起話來也平穩了許多。
“到底怎麼回事?”老王妃皺眉問道,看着羅嬤嬤十分不滿。
羅嬤嬤自知失職,也不敢辯白,立刻說道:“老奴身在府中,知道的也不是很詳細,只是聽說上回京都傳言王妃的閒話,而後董少爺便捱了一頓悶棍,聽說命都去了半條,董夫人上回求見,大約就是爲了這事兒而來的。”
老王妃皺眉,“還有這樣的事情?你是說這事兒是王妃所爲?”
“老奴不敢斷言。”羅嬤嬤沒有證據哪裡敢說這話買,但是老王妃這麼想就跟她無關了。
“若是她做的,倒真是個心狠的。”老王妃嗤笑一聲,然後就沉默下來。
屋子裡安靜的很,羅嬤嬤跪在那裡大氣也不敢出,只想着經過這一遭,只怕以後在這王府裡行事越發的要小心了。
“你下去吧。”老王妃揮揮手,等到羅嬤嬤下去後,這才緩緩的閉上眼睛。
一過經年,物是人非。
**
京都的形式越來越緊張,封府後的第一個弊端就出來了,米麪都還好說,但是新鮮的蔬菜卻有些斷頓了。
外面形勢不明,封府之後,爲了防止裡外溝通傳遞消息,也爲了王府的安全,是不允許隨意出入的。
更何況,現在外面市面上就算是菜市也已經是很少有人來賣菜。
九門都封了,城外的百姓也進不來城做生意。
雲染吩咐下去,府裡的青菜先緊着老王妃那邊,不管如何雲染面子上的事情都是要做到的。
不能被老王妃輕易地抓到把柄。
雲染給風車衚衕還有雙榆衚衕那邊提前送去了消息,所以現在封府之後倒也不是很擔心。
費南每日都會給她送消息進來,講一講外面的形勢,偶爾也會夾帶些不知道哪裡搞來的蔬菜送去廚房,只是也很少。
到了封府的第八天,地窖裡的肉食也斷頓了。
雲染只吩咐廚房先緊着老王妃那邊,她這裡倒也還挺得住,畢竟年輕,能吃飽就可以了。
她這個王妃以身作則,下頭的奴才倒也不敢生事,整座王府還算是平靜。
到了第九天,天矇矇亮的時候,雲染就被遠處傳來沉悶緩慢的鐘聲驚醒。
雲染猛地坐起身來,幾乎是立刻掀起帳子趿拉上鞋,披上外衣到了明間去。
外頭幾個丫頭聽到動靜趕忙進來,就看到王妃呆呆的站在屋子當中,所有人的也不敢說話,跟着靜靜地站在那裡,但是臉上卻有掩不住的驚慌。
“王妃……”鐘聲畢,秋禾不知所措的看着王妃喊了一聲。
雲染面色蒼白,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發黑。
喪鐘……
皇帝駕崩了……
雖然已經預料到,但是事情真的到了,雲染還是有些說不清楚的感覺。
尤其是封府的這幾天,外面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神經,每晚都是深夜之後困頓至極才能入睡。
當着全府的人的面她很鎮定,可是她自己知道自己有多緊張,有多擔憂,有多恐懼。
皇帝殯天,而這只是開始。
九門全部封鎖,城門之外全都聚集起了長長的隊伍,進城的百姓跟商旅都在焦急的等待,可是城門卻絲毫沒有打開的動靜。
腰懸彎刀,手握長槍的兵勇守在城門口,謹慎的盯着城裡城外排隊的人。
前些日子封城,可是白日還是會開城門幾個時辰,放人進出。
但是今日等了這麼久都沒有動靜,大家都有些等的不耐煩跟着急了。
有那膽子大的,朝着兵勇大聲的喊道:“諸位兵爺,這城門什麼時候開啊,還等着回家呢。”
有人開了頭,後面的人大着膽子都跟着此起彼伏的喊了起來,一聲一聲如浪花一樣,前赴後繼不停歇。
可是不管他們怎麼喊,這些兵爺們個個都如石頭一樣挺槍站着,毫無迴應。任憑人羣涌動,但是看着他們手裡的長槍短刀,也沒人敢上前越雷池一步,只能在遠處喊嗓子叫囂。
不管外頭如何的鬧騰,此時皇宮裡,皇帝殯天的寢宮已經裡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起來。
所有身邊伺候的宮人太監全都被關了起來,不許任何人靠近。太醫院內皇帝的脈案也被封存起來,就連太醫都在太醫院候命不得出宮。
而另一邊,皇帝寢宮旁的配殿裡坐了數十個人,成兩方對峙狀態。
裡頭大馬金刀坐着的是以宣王爲首的一系人馬,另一邊則是以嚴晉爲首的內閣大臣。
此時兩方人馬都是神色嚴肅,卻無一人開口,呈膠着狀態。
宣王這邊的人馬以勳貴世家多依附,自然是支持宣王之子登基,以宣王之子被皇上帶在身邊教導已久爲由,口口聲聲朝裡朝外無人不知。
而內閣的態度卻很反常,之前皇后扶持荊王之子的時候,內閣是站在宣王這邊的。
可現在,嚴晉卻黑着一張臉,一口咬定皇上臨終前曾言,以宣召洛王連夜回京,等洛王回京再說。
等洛王?
這是個什麼意思,宣王一系的人都皺起了眉頭,誰不知道皇上最是忌憚洛王,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召洛王回京。
宣王認準了是內閣要搗鬼,兩邊談不攏便在這裡對峙起來。
只可惜生前人人懼怕恭敬的皇帝,現在也只能挺屍在寢宮裡,無人過問。
皇上生前見的最後兩個人,一個是身邊伺候多年的大太監張保,另一個就是嚴晉。
所以,內閣這邊有底氣跟宣王等人對抗,就是因爲皇帝臨危宣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