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宋老黑家可謂是熱鬧至極。
雖然都已經快兩點才把飯菜準備好的,可來的人沒有一個介意的。
事實上,這頓飯菜宋老黑做的菜只有幾道,其他的菜餚都是來的人從自己家裡捎過來的。都是一個村的,都知道宋老黑今天發生的事情,所以來吃飯喝酒的人都很自覺的自帶酒菜,這樣一來,隨便的湊一湊就湊成了好幾桌。
宋老黑家的屋子裡肯定是坐不下了,所以乾脆就在院子裡吃。他家的院子裡有一棵大梧桐樹,根深葉茂的,能把整個院子都遮蓋過來,幾十口子人在院子裡吃飯倒也挺涼爽的。
楊靖藉着拿揹包的引子,從儲存空間中拿出了兩瓶七二年產的茅臺酒,這酒一拿上來,頓時就讓全村人都轟動了。
現在可不比二十年後,那時候農村人恨不能比城裡人都有錢,逢年過節的喝個飛天、五糧液什麼的也不是稀罕事兒。但在現在,華夏大部分農村都還不行呢,別說這種二十多年的茅臺了,就算是豫省本省產的賒店老酒、張弓大麴、宋河大麴等白酒,農村人一般都是捨不得喝的,這年代的農村人大都是和幾毛錢一斤的散酒......
現在這位楊華僑一下子就拿出了兩瓶二十年的茅臺,頓時就把一幫老酒蟲的酒癮全都給勾了起來。
人多酒少,這個沒辦法,楊靖的儲存空間中雖然還有不少老酒,可不能拿出來啊,拿出來怎麼解釋?所以,多少就是這兩瓶酒了,不夠不是還有成桶的散酒嗎?這年頭,散酒也是挺好喝的,最起碼都是糧食酒。
今天來喝酒的足有二十多個漢子,兩瓶酒一勻,一個人也就是不到一兩酒,不過能喝到傳說中的茅臺酒,還是讓這些淳樸的農家漢子高興的不得了。
至於菜餚,除了宋老黑親手做的糖醋鯉魚之外,其他的大都是一些現成的涼菜。反正現在是夏季,涼菜就酒,越喝越有嘛......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院子裡的氣氛頓時就火熱起來。本身今天能夠順利的把孩子找到,還抓住了那兩個人販子,這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兒,再加上好酒助興,這幾杯酒一下肚,這氣氛就算是想不火爆都不中!
楊靖作爲宋老黑家的恩人,還是一名華僑,自然是被請到了主席就坐,除了宋老黑和宋支書親自陪着,村子裡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也都過來陪酒,那條最大的黃河鯉就擺在這張桌子上,足以證明全村人對楊靖的感激之情。
楊靖的酒量還是可以的,在挨着個的打了一圈之後,這才沉住氣的和身邊的宋老太爺說起話來。
這位宋老太爺是方圓五里八鄉歲數最大的一個老人,今年九十六歲了。可這老爺子別看還差四歲就滿百了,可老爺子眼不花耳不聾的,沒事還能提着個魚簍子在河邊釣魚,那身體,真的不像是九十六的,如果不知道這位老爺子歲數的人,看見老爺子那矯健的步伐,你就說他七十都有人信。
老爺子歲數太大了,因此就喝了一小盅茅臺,喝完之後就開始以茶代酒。
要論起來,這一家的主人宋老黑還得叫這位老爺子爲六爺爺呢,這老爺子是宋老黑爺爺的親六弟。
一些感謝的話早就說過了,因此現在楊靖開始低聲和身邊的這位老太爺聊起別的來。
“你說村西邊的道觀啊?那座道觀叫黛眉觀,取名就是來自於南邊的黛眉山。”老太爺捋了捋頜下那足有半尺長的雪白鬍須,笑眯眯的說道。
聽到這座道觀叫“黛眉觀”,楊靖心中多少有點失望。不過楊靖也不是沒有心理準備,畢竟絲絹上的那座越城觀可是距今一千多年的道觀了,以那座道觀的規模,顯然是不可能傳承這麼久的。
但楊靖還是有些不死心,“老太爺,這道觀的年頭久不久?”
老太爺摸了摸鬍鬚,點頭說道:“這座道觀存在的時間很久嘍。我記得我小時候曾經聽我的爺爺說過,說這座道觀好像是在乾隆年間由幾個從終南山那邊過來的道士在原來的廢墟上重新修建起來的。不過破四舊那會兒,這座道觀被砸了,十多年前纔有幾個從河對面王屋山出來的道士重新把這座道觀修整了起來。嗯,好像這座道觀從乾隆年間就叫黛眉觀了。”
“老太爺,您的意思是說,這座道觀在乾隆年間就是一片廢墟?也就是說,這座道觀其實已經存世很久了?”
“嗯,確實應該是很久了。我們這一帶附近的人都是明初從晉省洪洞那邊移民過來的,村裡流傳的說法就是,當時移民到這裡的時候,村邊上好像就有一座道觀,不過已經沒人說得清了。後來滿清韃子打過來的時候,這附近的人殺的殺、逃的逃,過了好長時間纔有人從外地偷偷回到這裡。村子的歷史中間少了很長一段時間,那座道觀的歷史也就沒人知道了。反正光我老頭子知道的這座道觀前後廢過兩次。”
聽到這番話,楊靖心中大定。
這座道觀雖然現在叫黛眉觀,可誰能保證以前這座道觀也叫這個名字呢?按照這位老太爺的說法,早在乾隆年間,這座黛眉觀就是從一個更早的道觀遺址上重新修建起來的,而且村子的傳說中早在明初村子邊上就有一座道觀。
至於這座道觀最早之前是不是叫越城觀,那還得親自到那裡考察一番才能確定。
反正現在穿梭的時空是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間的時間節點,這個時空和原時空的時間流速比例是八比一,在原時空自己和王大地約定的時間是晚上六點,中間有九個小時的時間,換算成這個時空就是足足七十二小時,三天三夜的時間。
留給自己的時間還多的很呢。
想到這裡,楊靖也就沒有再刻意去詢問道觀的事情,而是端起酒杯來頻頻和村裡的漢子們喝酒。
這一頓飯足足吃到傍晚五點才結束,雖然飯菜算不上多麼的精緻豐盛,但這卻是正宗的農家飯,二十多年後就算是有錢都很難吃到這麼正宗的農家飯了,所以楊靖也是吃了一個十分飽。
晚上楊靖就住在了大嬸家,熱情的根生叔和大嬸說什麼也要留楊靖在家裡留宿,然後楊靖就體驗了一把正宗的農家大炕的滋味。
第二天一大早,楊靖換上了已經幹了的衣服,吃過了一頓簡單但卻可口的農家早餐,然後告辭了熱情的根生叔夫婦倆,揹着揹包來到了村西邊的道觀。
道觀並不大,面積和昨天吃飯的宋老黑家差不多,灰牆灰瓦,門口正中央懸掛着一副牌匾,上書“黛眉觀”三字。
此時的大門已經打開,透過門,楊靖能看到不大的院子里正有一名身穿灰色道袍的道士在掃地。
掃地的道士擡頭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的楊靖,隨即放下了手裡的掃把走了過來,雙手抱拳行了一個拱手禮說道:“福生無量天尊,貧道元鶴子這廂有禮了,請問這位居士有何貴幹?”
這道士的一番舉動讓楊靖在心裡暗暗點了一個贊。
首先就是這位道士的作揖就非常的標準,後世那些假道士見了人之後大都不會做這種右手握拳、左手覆於右拳之上的拱手禮,這種拱手禮纔是道家和普通人見面時應該做的行禮手勢。
至於道士剛纔所說的“福生無量天尊”,更是一種非常準確的道家口號,後世甚至是現在道士常說的那種“無量天尊”,其實是一種非常錯誤的道家口號。
佛道兩家都有各自的口號,比如佛教弟子開口經常要說“阿彌陀佛”或者“無量壽佛”這種口號。同樣,道家子弟也有類似的口號,但絕對不是那種錯誤至極的“無量天尊”。
真正的三清弟子在施禮的時候,嘴裡唱誦的通常都是“福生無量天尊”的尊號,如遇衆善信有不幸遭遇,則唱“無上太乙度厄天尊”或者是“無上太乙救苦天尊”,即呼喚道教大仁大慈尋聲赴感的太乙救苦天尊顯靈幫助不幸的人,救苦度厄。這種唱禮,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國。解放後,被傳訛爲“無量天尊”。
佛家有“阿彌陀佛”、“無量壽佛”等諸佛稱號。“阿彌陀”是佛之名諱,而“佛”是稱號。“無量壽”即無窮之壽,以此爲佛之名而稱“無量壽佛”,可謂此佛是壽的化身,這都是講得通的。
而“無量天尊”卻不然。道教有“度人無量天尊”、“福生無量天尊”、“功德無量天尊”等,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稱號。也就是天尊分類,比如文昌帝君是功德無量天尊,但如果省略掉“度人”、“福生”、“功德”,而僅保留“無量”,也就是說將原稱號簡化爲“無量天尊”,那麼還是原意嗎?很顯然,如依文尋意,“無量天尊”當解爲“無窮多天尊”或“很多天尊”,像話嗎?有這樣簡稱的嗎?
所以,如果遇到開口就頌“無量天尊”的道士,那麼這個道士十有八.九是假的!
就連楊靖這個不是道士的人,因爲聖戒以及傳承技能的緣故,都知道在唱誦的時候不說“無量天尊”,真正的道士怎麼會唱誦這樣的尊號?道家沒有“無量天尊”這麼一個天尊。
這個道士顯然是一名真正的三清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