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

李瓊獨對之後,馬不停蹄的趕去了柴榮的陵寢,連郡王府都沒有回。等他的老兄弟們得知了消息,李瓊已經遠出京城百里之外,完全是追之莫及。

不管是以文制武,還是以武制武,各有各的長處和弊端。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君上能否牢牢的掌握兵權?

李中易最看重的就是軍警二權,從河池鄉軍建立開始,時至於今日,軍方內部制度化的分權制衡就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參議司管作戰、訓練和調動,鎮撫司管軍政人事,軍法司負責監督,後勤司掌管軍需輜重。

在彼此制約的基礎之上,不管是哪位軍中重將,都無法獨攬兵權。

另外,這些多年下來,從講武堂畢業的學子們,已經遍及整個李家軍的每個角落。

李中易一直是講武堂的山長,只要有空,他都會去講武堂親自授課。天地君親師,君上和恩師的身份一旦重疊,提拔栽培之恩,恩深似海,僅次於生養之親恩。

深夜時分的黃河岸邊,李中易端坐於“血殺”的背上,默默的注視着正絡繹不絕通過浮橋的將士們。

在黃河上架設浮橋,這是李中易打開封城後,交給工兵營最大的任務。如今的黃河之上,聳立着三座浮橋,精銳的大軍滾滾而過。

“成功,我軍能勝否?”李中易揮鞭指着北方,笑吟吟的問姚洪。

姚洪抱拳拱手,朗聲答道:“必取晉陽無疑。”

李中易不禁微微一笑,在見識了發射開花彈的青銅火炮的巨大威力之後,姚洪這個土包子大大的開了一次眼界,對於新式武器的可怕殺傷力,再無半分疑慮。

“主上,我軍宣稱收復幽州,契丹韃子會上當麼?”姚洪擔心的是契丹人傾巢出動,跑去救援晉陽。

李中易摸着下巴,笑道:“有水師相助,耶律休哥哪怕是看破了我的聲東擊西之計,也不敢抽調太多的兵馬,去增援晉陽的。”

姚洪和郭懷久駐於西北靈州,麾下兵馬幾乎全是步卒,他們對於水師的超級機動力,雖然有一定的認識,卻沒提高到戰略層級去考量。

自從,李中易奉調回了中原之後,西北靈州軍便是郭懷和姚洪這二人當家作主。

在四權分立的體制約束之下,郭懷和姚洪從來沒有二心,對李中易可謂是忠心耿耿。

李中易此次調姚洪回京,自然也不可能虧待了有功之臣,慷慨的提拔姚洪爲新組建的捧聖軍都指揮使,並賞了威遠伯的厚爵。

要知道,在如今的李家軍中,無軍功絕不授爵的原則,執行得異常之徹底和堅決。爵位獲取比官職的提拔,更是難比登天。

身爲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徵北大將軍的楊烈,既是李中易的關門弟子,又戰功顯赫,如今也不過是個侯爵罷了。

在李家軍中,征討蠻子的外戰軍功,向來高於內戰的檔次。所謂內戰,李中易將其定義爲:爲軍閥所佔據之盛唐舊疆。

基於此,征服海東之國的二次戰役,敘軍功之時,皆大大的優於平滅李重進和李筠的戰功。

推而廣之,若是攻取了異族契丹人所竊居的幽州,李家軍中必會多出好幾個侯爵。

實際上,早在五日前,李家軍的精銳部隊,已經有一部分趁夜深人靜之機過了黃河,並紮下了橋頭堡。

沒辦法,此次北征,李中易幾乎將所有的6磅青銅火炮,一股腦的帶出了京城,總計五百餘門。

然而,火炮數量增長的速度雖快,炮兵的訓練卻非朝夕之功。爲今之計,只能按照學比趕超傳幫帶的基本原則,採取以老帶新的策略,以便儘快讓新炮兵進入狀態。

這個時代的前膛青銅火炮,最核心的問題,不是射得準或是射得遠的問題,而是怎樣確保不炸膛!

所以,熟練的洗膛兵和裝彈兵,纔是確保安全的最重要保障。

至於裝藥的問題,定裝藥的不斷改進,以及裝藥器具的不斷進化,如今已經可以做到良好的防潮和定量。

其中,最重要的防潮措施,其實是利用醃菜的罈子,用蜜蠟將其徹底封口。

具體的做法是:先將罈子洗乾淨,在大太陽底下暴曬數日,然後在罈子的底部擺一層石灰包,再用小木板隔開其上的火藥包。

火藥包,採用專用的油紙包定量包裝,只要拆開封口的蜜蠟,隨時隨地可以方便的取用。

有統計的訓練發射記錄證明,出現安全事故的基本性因素,幾乎都是人禍,其中最核心的安全隱患,便是炮膛沒洗乾淨。或是已經裝了一包藥,卻由於慌亂,又裝了一包藥,最終釀成慘痛的傷人事故。

所以,炮兵的以老帶新,最核心的崗位:裝藥兵和裝彈兵,全是兩年以上的老炮兵。

在這個時代,炮兵絕對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兵種,尤其是老炮兵,全是李中易的心頭肉,像愛護眼珠子一樣的格外關照。

不誇張的說,一名普通炮兵的餉錢和各種政治及經濟待遇,甚至超過了步軍裡邊的都頭

技術含量不同,待遇也必須迥然不同,這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基本原則。

在後世,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的各種待遇,早就遠遠超過了陸軍的兄弟們。

艦載機飛行員的待遇,更是冠絕三軍,比普通空軍飛行員的等級和待遇,又要高出去兩倍以上。

今晚,輪到近衛軍集體過河。李中易索性叫來姚洪,一邊暢敘當年的舊情,一邊默默的關注着正在快速過河的大軍隊伍。

自從河池建軍以來,姚洪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西北的靈州,和郭懷一起,掌握西北的軍事大權。

郭懷任靈州軍都指揮使,姚洪就是鎮撫使,並負最後拍板的重任。說白了,在講政治的李家軍中,姚洪的地位其實比郭懷更高,屬於名副其實的西北王。

起初,李中易的身邊的很多人,都在擔心姚洪的忠誠。然而,李中易一紙調令發去西北靈州,姚洪毫不遲疑的領命回了開封。

事實勝於雄辯,姚洪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對李中易的絕對忠誠。李中易又是個重情意的主上,自然不可能虧待了忠耿之士。

“成功啊,你剛回京,就有人彈劾你在西北經常唆使部族之間的爭奪,令生民屠炭,民不聊生。”李中易笑眯眯的望着姚洪。

姚洪不僅沒有絲毫的慌亂,反而抱拳道:“臣下執行的是主上您的既定方針,何罪之有?再說了,我若不去折騰那些蠻族部落,等他們養壯了之後,就該起兵屠殺搶掠我大漢子民了。”

李中易不由莞爾一笑,以夷制夷的策略,姚洪執行的非常之徹底,成果也是異常之豐碩。

姚洪就任西北靈州軍鎮撫使的時候,党項人大致有二十來萬人,這麼些年下來,恐怕連十萬人都不到了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非我族類,務必不動聲色的削其人口,這是李中易給姚洪的密令中,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基本策略。

姚洪能夠封爲伯爵,和他執行以蠻制蠻的戰略成果,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簡單而言,姚洪乾的壞事,主要是暗中派人唆使某個党項部落,悍然進攻另一個部落。

整個西北靈州,党項人之間的戰爭,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在部落戰爭之初,姚洪照例睜一眼閉一眼,等交戰的雙方打得精疲力竭之時,靈州軍再全體出動,將擅起刀兵的兩個部落,一起給收拾了。

等党項人明白過味道來,全族的總人口,已經從二十七八萬人,降爲區區十一二萬人。

大勢已去的党項人,儘管對姚洪恨之入骨,卻礙着實力大損,卻比此前更加的恭順。

李中易掌握了朝廷大政之後,姚洪先後三次從西北抽党項人的壯丁,美其名曰:上陣殺敵,建功立業。

此次北進攻取晉陽,隨行的党項騎兵,足有七千人之多。西北的党項人,充其量也就十萬出頭了,再被抽了這麼多的精壯漢子從軍,實力更是銳減,再也無法仗着人多作惡了。

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說,另一些事情只可意會不能言傳,這就好比一枚硬幣的兩個面,善惡都是相對而言的立場。

姚洪對李中易的一句私房話,深以爲然:我大漢一族若想過得幸福安樂,必有異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國家之間,民族之間,甚至是人與人之間,通行的法則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成功啊,有人說,取了晉陽之後,不如順勢拿下幽州。你是怎麼看的?”李中易刻意把姚洪帶在身邊,目的就是想好好的栽培一番,將來的安南、呂宋等地總督非他莫屬。

姚洪搖了搖頭說:“臣下一直記得您的教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兩空。我軍最擅長的戰役手段,不是旁的,正是攻其必救,圍點打援。”

“以臣下之見,再過五到十年,我大軍精銳編練出三十餘萬之時,方好與契丹人進行戰略決戰。其中,取幽州尚在其次,若是趁機消滅契丹主力,方爲上上之策。”

姚洪的一番精闢分析,令李中易龍心大悅,他不由有些忘形的拍手一掌,拍在姚洪的肩上,誇讚道:“真不愧是吾之千里駒也!”

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756章 開搶第410章 密謀第837章 意外的驚喜第422章 勢孤第898章 北上榆關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421章 訣竅第461章 狹路相逢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1453章 剿匪第243章 結黨第1320章 哥弎好第392章 表態第1015章 軍管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271章 士子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163章 收權第595章 經武第611章 決死一戰第761章 殺威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34章 惡親上門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517章 山陵將崩第370章 彼此折騰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724章 天意如此第345章 巡街第1193章 炒成股東!第848章 合謀第1270章 替罪羊第240章 裁判員第875章 回開封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237章 陰損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983章 登州,我回來了第1095章 縛子請罪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179章 無盡的殺戮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1507章 潛進第1295章 襲幽州第722章 不鳥欽使在淵 第454章 東進第439章 鋼軍第285章 毒膿第414章 凶兆第266章 新任監軍第402章 兵權第1330章 賞面子第31章 燒烤第361章 牛肉第269章 一線之隔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1522章 節使府內第125章 下揚州(求月票)第1335章 大閱兵第1044章 陛下昏迷第1504章 出京第898章 北上榆關第472章 陷阱第1531章 罰三杖第449章 鋤奸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1365章 挖坑第1287章 死掐第870章 事發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1515章 鷹犬第210章 團聚第1319章 冕服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412章 很生氣第1103章 軍威鼎盛第1505章 大魔頭第713章 兵敗第701章 狼羣再現在淵 第457章 漢奸家族第829章 太君趕到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128章 立功第602章 魔鬼雞尾酒第995章 缺心眼第786章 征服者第313章 南船北馬第1162章 衝擊第919章 引蛇出洞第1224章 戰雲密佈第922章 吃大戶第1443章 密捕
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756章 開搶第410章 密謀第837章 意外的驚喜第422章 勢孤第898章 北上榆關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421章 訣竅第461章 狹路相逢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1453章 剿匪第243章 結黨第1320章 哥弎好第392章 表態第1015章 軍管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271章 士子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163章 收權第595章 經武第611章 決死一戰第761章 殺威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34章 惡親上門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517章 山陵將崩第370章 彼此折騰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724章 天意如此第345章 巡街第1193章 炒成股東!第848章 合謀第1270章 替罪羊第240章 裁判員第875章 回開封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237章 陰損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983章 登州,我回來了第1095章 縛子請罪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179章 無盡的殺戮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1507章 潛進第1295章 襲幽州第722章 不鳥欽使在淵 第454章 東進第439章 鋼軍第285章 毒膿第414章 凶兆第266章 新任監軍第402章 兵權第1330章 賞面子第31章 燒烤第361章 牛肉第269章 一線之隔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1522章 節使府內第125章 下揚州(求月票)第1335章 大閱兵第1044章 陛下昏迷第1504章 出京第898章 北上榆關第472章 陷阱第1531章 罰三杖第449章 鋤奸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1365章 挖坑第1287章 死掐第870章 事發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1515章 鷹犬第210章 團聚第1319章 冕服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412章 很生氣第1103章 軍威鼎盛第1505章 大魔頭第713章 兵敗第701章 狼羣再現在淵 第457章 漢奸家族第829章 太君趕到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128章 立功第602章 魔鬼雞尾酒第995章 缺心眼第786章 征服者第313章 南船北馬第1162章 衝擊第919章 引蛇出洞第1224章 戰雲密佈第922章 吃大戶第1443章 密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