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身後事

柳絕戶?”慶廉又燃起了一線希望。(_泡&書&吧)“此賊若不來攻溫州府,或許這府城或有三五分希望得以保全。”

他是親身經歷過柳絕戶龍槍哨的悍勇所在,知道龍槍哨在紅巾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葉炳忠就告訴他:“據坐探及樂清瑞安紳民所報,現在翟振海與柳絕戶兩股悍匪,各恃武力,時有衝突……。”

“翟匪先攻瑞安兩日,傷亡甚重而不得進展,柳賊則趁夜襲入瑞安,獨得全城金銀財物,將翟匪拒於城外十二日之久,其間險些發生火併,其後翟賊欲用柳賊南下閩北,爲柳賊所拒……。”

“現在柳賊率真長毛數百,新附匪賊數千名渡江北上,盤據於磐石寨一帶,自樹一幟,不聽翟賊號令,兩賊勢成水火……”

“何撫前次書信,一再提及要剿撫並行,現下兩賊不和,正好藉機派去招撫使者,離間兩賊,待兩賊火併,或許溫府有一線生機。”

只是慶廉聽完了葉炳忠所報,卻是長嘆了一口氣:“我聽說軍國大事,不可問於一般白面書生,今天看來,也不可問於尋常武人…”

葉炳忠知道慶廉說的不是什麼好話,趕緊低下頭去,慶廉繼續說道:“這不過是杯水車薪,緩不救急的小小手段,成不了什麼大事,不過也好,若是柳絕戶不來攻打府城,我身爲滿洲世奴,怎麼也能多活上幾日。”

正說着,有人高呼:“八百里加急,八百要加急!浙江鹽運使慶廉、溫處道俞樹風、溫州鎮總兵葉炳忠聽旨!”

慶廉已經摘下了頂戴,又是一聲長嘆:“不知道今天還沒有機會戴上這頂戴花翎!”

這道上諭的口氣十分嚴厲:“查該三員爲省郡要臣卻失城喪地,屢戰屢敗,損兵折將,國朝定鼎以來,從末有如此之重挫,罪無可赦,慶廉身爲滿洲世僕,世受國恩,尤應嚴辦!”

只是聽完了這道上諭,卻是:“將罪臣慶廉摘去頂戴花翎,即行革職,戴罪自效,以贖前愈。倘再不知奮勉,定當按律嚴懲,決不寬貸。”

至於俞樹風與葉炳忠的懲處比慶廉相對輕一些,都是“革職留任,降爲六品頂戴,罰俸一年。”倒是應了慶廉先前的說法,與這滿城的陰雲相比,這樣的處分,簡直可以彈冠相慶了。

只是聽完了上諭之後,慶廉先謝完了恩,然後一行清淚流了下來,半天都說不出話來了。

俞樹風與葉炳忠也知道這是讓他們在軍前戴罪立功的意思,他們也是相對無言,直到了俞樹風被一個好消息振奮了一番。

“運司!”他朝着慶廉一恭手:“運司,方纔我那長隨帶來了一道喜訊,總兵牛德順已經帶大兵從太平南下樂清,兵進紅賊老巢,事情或有轉機。”

“牛德順?無名小卒率無名之師,如何能抵擋柳絕戶這等絕世悍賊?郡城失陷,不過啓航冇文字是時日問題罷了。”慶廉從呆滯中清醒過來了,他拍了拍俞樹風:“俞道,慶廉有一樁未了心事想託付!”

“運司請講!”俞樹風當即答應了下來:“請運司吩咐。”

“俞道,你是溫處道,處州也是你的轄區,就不必留在府城與我與葉鎮臺同殉城,我這就修書一封,讓你立即去處州府統帶援兵。”

這是何等的恩德,俞樹風只能連連恭手:“運司,運司,何必如此,何必如此,俞某願意與溫州城共存亡!”

他已經說不出話來,慶廉只是甩甩手:“俞道,你是二三十載苦讀才得的功名,十年寒窗才換得進士出身,與我們與葉鎮臺兩個奴才不同!”

奴才此語,在滿清一朝很有講究,一般來說,滿人才能自稱奴才,漢官不能自稱奴才,但是漢人武官又是例外,即便升到一省提督的位置,上奏摺還得自稱奴才,否則是雷霆之怒。

俞樹風是文官,自然不用稱奴才,慶廉繼續說道:“我們這兩個奴才的身後事就託付給俞道你了!”

俞樹風當即答應下來了:“運司放心,家中妻兒老母都託付給樹風了。”

慶廉倒是看得開了,他笑道:“我是滿洲鑲藍旗,只要我大清朝一朝不倒,總有他們一份的鐵桿莊稼,最不濟也不過是把我那幾個兒子拉出去充當西丹,若是大清朝倒了,俞道又能有什麼能力替我保全家人,我冇日思夜想,掂記的是另一樁身後事。”

“運司請講便是!”

慶廉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俞道,我是滿洲鑲藍旗,監生考取內閣中書,題升侍讀,保送御史,奉旨記名,補國史館提調,道光二十三年京察一等,簡放浙江溫處道,二十八年蒙恩賞戴花翎,想必俞道你對這事也很清楚。”

俞樹風應了一聲,慶廉繼續說道:“可是總有人說我是正白旗,進士出身,我不堪其攏,俞道你知道爲何?”

俞樹風也確實聽說過這樣的傳言,甚至還風傳過慶廉是靠科場舞弊才混了一個進士出身,至於鑲藍旗與正白旗的區別,俞樹風以爲慶廉或是從正白旗降旗到鑲藍旗,或是從鑲藍旗升旗到正白旗。

現在慶廉這件當事人就現身說法,他說這個流言與道光十六年的一件科舉舞弊有關係,那一五月,道光帝在召見新科進士時,發現有正白旗滿洲進士慶廉一名,形同殘廢,步履甚艱。由於清朝科舉考試錄用旗員最重弓馬,八旗子弟應試,必須首先考試騎射合格方准入場,這是不可廢的定例。而慶廉既有殘疾,豈能考試馬步箭?

因此道光下令查辦兵部監射王大臣的責任,又親自翻看了兵部呈上的大清會典和中樞政考,其中關於八旗子弟應試的規定是有“手疾”或“手拐”者可以免試弓馬,但是慶廉形同殘廢,尚不止於手疾,因此斥責監試弓馬的王大臣不肯認真,佝於私情,嚴加議處,但慶廉仍照前旨歸班輕選。

但是很快就有御史參奏兵部司員辦理考試矇混,並把慶廉得以應試的內幕暴露了出來。原來,慶廉在道光十一年就企圖參加會試,被監射大臣核駁,十六年,其胞叔兵部員外郎容恩爲了侄子能參加考試,與人溝通作弊,矇混過關,不料引見時被道光識破。

這件弊案一下子鬧大了,道光帝震怒之餘,一方面獎勵了上次駁回慶廉考試的監射大臣,並將此次監射大臣、容恩及合同作弊的其它責任者一律革職,至於慶廉也同時被蘋去進士。

但是慶廉告訴俞樹風,他與那個道光十六年的慶廉只是同名而已:“那個慶廉是那彥成的孫子,與我只是同名,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可是這一二十年間,我無時無刻不受其擾,都說我是滿洲正白旗出身,科場舞弊混來的進士出身……。”

“我已經決心與溫郡共存亡,家中妻兒自有國家撫卹,不需俞道掛心,但這樁流言生前害我不淺,近日又有友人告我,編撰宣錄實錄的時候,將道光十六年這樁案子也給錄了進去,不少不知情的人,看到那裡都在對我指指點點。”

“我只恐百年之後,旁人只道我慶廉是正白旗進士出身,再翻看宣錄實錄便保不住這一點身後名,只能把這樁件託付給俞道。”

俞樹風感ji慶廉的大恩大德,當即:“運司放心便是,這事俞樹風一定辦好了。”

慶廉大袖一揮,卻是豁達了許多:“我就只有這麼一樁未了心事,鎮臺還有什麼需要託付給俞道的?”

霍虯苦笑地問道:“翟振漢倒是狠得下心來,不管兩個兒子,一心就把府城拿下剩那我們該不該動一動?”

旁邊翟傑也在說道:“我那兩個本家兄弟,清妖牛德順纔出動一點前鋒,他們就哭天喊地,唯恐失手。”

他是知道翟振漢那兩個兒子肚子裡有多少本領,讓他們來守住樂清這塊紅巾軍確確實實是有些力不從心,不過柳暢詢問了一件事:“永嘉倪副帥那麼有動靜沒有?”

霍虯答道:“翟帥倒是想把倪副帥那些兵都調到江南去,一齊會攻溫州府城,只是倪副帥前次被調走了胡佐龍兩個營頭已經有些不滿,現在是絕不願意作一個光桿司令。”

現在磐石寨內是一片繁忙景象,新建的單位纔剛剛完成組建,軍官與士兵之間相互還不夠熟悉,入伍的新兵只是進行最基本的隊列訓練,甚至還沒進行過一次實彈射擊。

這牛德順南下樂清,倒是挑了一個好時機】因此翟傑有點傾向那兩個本家兄弟:“檢點,我們是不是該動一動。”

雖然新建單位是調不出去,但是虹軍出動兩三個裝備洋槍的步哨應當不成問題,柳暢也不得不考慮其中的利害關係,他詢問道:“牛德順這廝出動了多少兵力南下?戰鬥力如何?”

霍虯搶先答道:“牛德順所部,號稱七千,實有兵力兩千不足,又在太平留駐了一部,至於其戰力,至少我沒聽說過有這麼一員戰將,我想應當是個無名小卒吧?”

“那這樣的話。”柳暢想了想:“給兩位翟少帥去封信,他們若是能把牛德順這頭肥牛引過來的話,我們不介意以戰代練,與倪副帥聯手一次。”

第578章 最初的血第542章 霸氣第479章 意外第356章 新年第49章 訂單第178章 兩難第50章 降價第61章 火海第525章 無情第512章 白跑第479章 意外第187章 悍匪第28章 逆襲第381章 網不住第73章 剿撫並行第283章 包美英第109章 海上第四十四 營老營第413章 黃金之國第260章 戰艦第95章 黃旗第146章 女記室第116章 戰略分岐第43章 計劃第437章 溼租第305章 閩江口第541章 良言第507章 停兵第203章 臨海之變第540章 內幕第76章 秀姑娘第547章 信否第322章 轉售第526章 租借第578章 最初的血第14章 隊列第389章 最信第496章 道臺第431章 一人第383章 命第261章 馮文鎰第203章 臨海之變第464章 被遺棄者第53章 石雲慶第247章 馳援第511章 開恩第191章 無用功第151章 改槍第141章 縉仙大捷第274章 新風氣第16章 粵艇第579章 大使第64章 人潮第398章 楊輔清第443章 選擇第337章 妙算第23章 葉娘子第四百零八章第571章 野心第487章 對華戰爭的選擇第387章 敗北第231章 後方第379章 滆湖第206章 冠軍營第440章 不退第130章 只許全勝第258章 雨霆雨露,俱是君恩第297章 讓步第325章 騾子第140章 武紅船第237章 安撫人心第354章 翼王第53章 石雲慶第484章 整軍第74章 軍火第542章 霸氣第349章 最輝煌的一天第250章 回馬槍第347章 致命的柵欄第185章 決斷更,第204章 德蒙斯的禮物第119章 貿易第294章 未決第18章 槍林第149章 暴利第281章 過江第180章 求援第277章 中立港第140章 武紅船第166章 陽謀第539章 離卦第387章 敗北第369章 收容第508章 波折第159章 高梁材更第10章 戰略第176章 老將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557章 失蹤
第578章 最初的血第542章 霸氣第479章 意外第356章 新年第49章 訂單第178章 兩難第50章 降價第61章 火海第525章 無情第512章 白跑第479章 意外第187章 悍匪第28章 逆襲第381章 網不住第73章 剿撫並行第283章 包美英第109章 海上第四十四 營老營第413章 黃金之國第260章 戰艦第95章 黃旗第146章 女記室第116章 戰略分岐第43章 計劃第437章 溼租第305章 閩江口第541章 良言第507章 停兵第203章 臨海之變第540章 內幕第76章 秀姑娘第547章 信否第322章 轉售第526章 租借第578章 最初的血第14章 隊列第389章 最信第496章 道臺第431章 一人第383章 命第261章 馮文鎰第203章 臨海之變第464章 被遺棄者第53章 石雲慶第247章 馳援第511章 開恩第191章 無用功第151章 改槍第141章 縉仙大捷第274章 新風氣第16章 粵艇第579章 大使第64章 人潮第398章 楊輔清第443章 選擇第337章 妙算第23章 葉娘子第四百零八章第571章 野心第487章 對華戰爭的選擇第387章 敗北第231章 後方第379章 滆湖第206章 冠軍營第440章 不退第130章 只許全勝第258章 雨霆雨露,俱是君恩第297章 讓步第325章 騾子第140章 武紅船第237章 安撫人心第354章 翼王第53章 石雲慶第484章 整軍第74章 軍火第542章 霸氣第349章 最輝煌的一天第250章 回馬槍第347章 致命的柵欄第185章 決斷更,第204章 德蒙斯的禮物第119章 貿易第294章 未決第18章 槍林第149章 暴利第281章 過江第180章 求援第277章 中立港第140章 武紅船第166章 陽謀第539章 離卦第387章 敗北第369章 收容第508章 波折第159章 高梁材更第10章 戰略第176章 老將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557章 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