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兩難,忽然探馬來報:“啓稟我王,敵營後方塵沙飛揚,乃是歌利亞的疑兵之計!他令三百輕騎,分作三隊,在樹林裡來回反覆奔馳,弄得黃沙漫漫,彷彿大軍開進,實則故佈疑陣而已。

喬那丹聞言,大是不快,心道:若是依我之言,如今這一萬非利士前鋒只怕早成甕中之鱉了!正想到此處,又有探馬來報:“啓稟我王,非利士中軍五萬距以拉谷不到十里,後軍五萬距此也不到四十里!”

掃羅王聞報,也頗爲後悔,尋思:戰機稍縱即逝!若依我兒之言,先全殲了這非利士先鋒萬人隊,我軍士氣決不能像如今這般……又想:我兒喬那丹有勇有謀,國位後繼有人,掃羅家江山穩固,不足慮也!

想到此節,心裡反覺寬慰。至於敵我戰勢已成僵局,如何破敵致勝倒在其次了。眼看斜陽平西,也無需夜戰,便鳴金收兵,雙方各回本寨。

進入大營,御醫看過伊施韋傷情,並無大礙,只是一點皮肉的跌破擦傷。掃羅王見次子只是輕微外傷,更加大爲寬心。命衆將各自回營歇息,明日再議軍情。

次日升帳,掃羅聚集衆人,正欲開言。帳外探馬報道:“啓稟我王,敵將歌利亞在營外叫陣。放言我軍只需有人單打獨鬥能勝了他,非利士國 不但永不犯境,還俯首稱臣,年年進貢,歲歲納糧!”

王掃視諸將,見無人再自告奮勇。向阿布內問道:“元帥昨日極力主張穩守,如今雙方均在以拉谷各據險要,已成僵持。如之奈何?”

阿布內聽王之所指,似有責怪之意。連忙說道:“我王勿憂。非利士大軍遠征到此,輜重糧草必難補給,若就此堅守不戰,待他糧盡,賊兵也不得不退。”

喬那丹卻道:“元帥所慮欠妥。非利士在以拉谷僅以十萬餘衆,牽制我傾國之兵。我朝根本之地示劍、示羅等城,防務空虛。敵軍餘部若趁隙襲取,城池必失!那時我部軍心渙散,恐成亡國之禍。”

“大王子所言極是!”一個蒼老渾厚的聲音隔空清晰傳來卻是大祭司山默爾到了。衆人聽到是神人駕臨,紛紛出帳相迎,躬身行禮。掃羅王也畢恭畢敬,請他進到帳中來,坐首位。待各人落座,山默爾說道:“適才大王子一席話,足見韜略過人!老夫亦有所慮。因此敢請我王分兵五萬,分別駐守示劍、示羅、米茲帕、希伯侖、伯利恆五城。這五處乃我朝根本要塞,屯積錢糧,切不可失。”

“謹遵神人吩咐,我即刻調撥兵馬。趕赴這五座重鎮。”王急命元帥阿布內前去調兵遣將。掃羅王又問道:“我軍現已鞏固了後防,不知此間戰事該如何了結?那敵將歌利亞神勇無比,昨日一戰,我軍就已折了兩員上將!如今他在營外罵陣討戰。揚言只要我國有一人出戰,能勝了他,非利士國便永不犯境,對我國要行臣禮、每年獻貢……既然神人到了軍中,要斬這匹夫,必非難事!”

山默爾捋須笑道:“敵軍這般戰法甚是詭異。兩國交兵、行軍打仗豈有單單一人對一人的道理?若是這般打法,這仗豈不要打上三年五載?非利士人定是用這員猛將,在此鉗制我軍主力,暗暗分兵進取我國中重鎮!着實可慮!”

“既是如此,神人計將安出?”王忙問對策。

“本座分身乏術,只能親往示劍固防。其餘四鎮,我王各差一員上將守城,況且都已分別增兵一萬,應當可保萬全。至於這歌利亞,數日後必有剋星到此降他,我王無需憂心。”聽大祭司說完,掃羅與衆將均面有喜色。

山默爾又道:“時不我待,現下老朽即刻前往示劍。此次我從伯利恆帶來兩百精壯勇士,王可隨意調用。”於是衆人陪送大祭司出營,爲他備了一匹寶馬良駒,好讓他儘早返回示劍。軍情緊急,山默爾也不再悠哉悠哉的騎驢緩行了。從伯利恆上來的兩百悍勇分到了遊騎哨探,大衛的兩位兄長也在其中。

歌利亞連日討戰,以軍並無人應敵,只是嚴守各處道口要衝,兩軍在以拉谷陳兵對峙。以色列有十二支派,若有對外征戰,除了常備軍隊,各支派中的成年男子也多有自願從軍者。因此猶大全地各城都十分關注前方戰況。那老耶西自是牽掛已在軍中的兩個兒子這日喚來幼子大衛

“我兒大衛,你兩位兄長隨神人山默爾一去多日,毫無音訊。爲父甚是掛念。你可知前方戰事如何?”耶西愛子心切,父子情深。

“父親大人……”大衛說道:“我常在曠野放羊。聽過往的客旅說:我國與非利士人在以拉谷兩軍相對,勢均力敵,勝負未分。”

“嗯……既是如此,想必戰況激烈,我甚是擔心你的兩位兄長。想讓你去往軍中,索一封他們的親筆信來,好知道我兒平安。”

“父親大人所命,孩兒自當遵從!”大衛與父親別過,收拾停當,帶上乾糧。把大祭司送的短劍、銅笛藏在裡衣,別在腰間。又帶了他的防身利器:甩石機弦童子在曠野牧羊,常有猛獅豺狼來襲擊羊羣,他就用這機弦甩石擊之。常此以住,日積月累,練就了一手精準的甩石功夫不僅準頭極佳,而且力道強勁,一石射出,必貫入野獸腦中。這童子爲護衛羊羣,還常與獅子惡熊相搏,膽氣勇力均是高人一籌。自從得了神人所贈的笛子,試了幾日,果然好使猛獸遠遠聽了,都不敢靠近……

曉行夜宿,不一日將到以拉谷。大衛轉過一個山坳,只見大路中間橫七豎八躺着十餘具屍首,看服飾打扮都是非利士軍兵。刀槍兵刃隨處散落,沒有主人的幾匹戰馬在道旁樹下靜靜吃草。原來兩軍交戰,都會派出遊騎在戰場方圓百里內來回巡察,或是截殺信使;或爲刺探軍情。

大衛看屍身上的傷口尚未凝血,顯然被殺不久。正想趕快離開,只聽前方蹄聲得得,又來了一隊騎兵。他連忙閃身躲在樹叢之中。

從樹枝葉間望去竟然來了兩個非利士騎兵十人隊。當是營中長官見有人遲遲未歸,於是多派人馬前來接應。這二十人看見大道中間的情形,無不心驚。帶隊的十夫長一舉長槍,衆人忙各舉刀槍盾牌,以防敵人仍在左近,突然偷襲。

過了半晌,毫無動靜,各人戒備之心稍懈,緩緩策馬前行。忽然“嗖嗖”兩聲,已有兩人中箭落馬。接着兩旁樹叢中又飈出兩支投槍,又有兩人殞命。帶隊十夫長大喊:“下馬!舉盾!”他見這冷箭投槍一次只發兩支,顯然伏兵不多。待要結成盾陣防禦,對方便無可奈何,到時仗着人多,定要活捉這兩名以色列莽漢,扒皮挖心,才解心頭之恨。

這剩餘的十六人紛紛下馬,左手舉盾,右手提刀,正要背靠背結陣防守。突然地下的屍首當中跳起一人,雙刀齊出,大砍大斫。非利士騎兵猝不及防,眨眼間又有數人命喪刀下。那雙刀客一直趴在地下裝死,已知帶隊將官是誰,忽地轉身撲向十夫長,疾攻數刀。

突起變故,非利士人無法結成防禦盾陣。道路兩旁的冷箭投槍又是接連發射雖然每次都是兩槍兩箭,然而從不虛發。眼看這兩個騎兵十人隊已沒剩幾人。

雙刀客纏住十夫長,腳步快捷,忽左忽右,刀法凌厲狠辣。那十夫長已是左支右絀,險象環生。再斗數招,雙刀客左手在十夫長面門虛晃兩刀,待敵人舉盾相護,右手刀已是中宮直進,切腹破肚,刀鋒銳利,透背而出。

餘下的五名非利士人見長官殉職,顧不得許多,一齊上馬逃命。雙刀客撒開長腿,奔跑迅速,竟不輸駿馬。趕上末後兩人。高高躍起,雙刀掠過,再斬兩敵。樹叢中兩箭齊發,又射殺兩人。僅存的一名敵人乘馬狂奔,趁着拉弓換箭的空隙,或能逃得性命。不料,樹叢中卻飛出一塊堅石,不偏不倚正打在戰馬臀上。

那馬吃痛,人立起來,將那軍士摔落馬下。雙刀客一直緊追不捨,快步趕上,手起刀落,竟不容一人逃脫。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便已結束,而山間瀰漫的血腥,卻更令人覺得殺氣森森。

路旁樹木之間跳出兩名大漢,高聲叫道:“多謝相助,請英雄出來一會。”

大衛用甩石機弦發石射馬,行蹤已露。見這三人伏擊非利士騎兵,以少勝多、膽識超羣。乃以國中少有的勇士,是友非敵無疑。於是現身相見。

“三位好漢藝高人膽大,小弟援手實在多餘了。”大衛言辭真誠,毫無阿諛奉承之意。

“小兄弟過獎了。”兩人看這少年不過十五、六歲年紀,長相儒雅,言談隨和得體。儘管年紀輕輕,居然敢隻身一人來這兩國交兵的戰場;又見他甩石的功夫不同凡響,也是心生敬意。

“這個小兄弟的甩石功夫好厲害啊!我阿瑟黑佩服!”那雙刀客已回到當中,大讚面前的年輕人。

大衛看這阿瑟黑,體型健碩、熊背虎目,喜歡他心直口快,也說道:“這位阿瑟黑哥哥奔跑疾如飛馬,雙刀快如閃電,令我大開眼界啊!”

四人哈哈大笑,各自引見。那兩個在樹叢中放箭投槍的一個是約押;一個是阿比塞。三位草莽英雄,因爲以拉谷的戰局還不明朗,意欲爲國效力,來此從軍。想着順道殺幾個非利人,帶功投軍,或可早些出人頭地、建功立業。所以在此設伏偷襲敵軍遊騎,才半日光景,便端了三個騎兵十人隊。

三人聽說大衛是要往軍中探望兄長,恰可結伴而行。四人正欲離開,又聽到馬蹄聲紛沓,心想:難道又是敵軍騎兵?……趕緊藏身茂密樹叢中。

待這隊人馬來到近處,才發現原來是本國遊騎哨探的兩個十人隊。大衛看那帶隊長官正是大哥艾利押,喜出望外。連忙出來相見。他高聲叫道:“大哥!小弟看你來了!”

艾利押實沒想到,會在此地遇見幼弟,也是驚喜交集,立即下馬問道:“弟弟怎會來到這裡?”

“父親大人牽掛二位兄長。特命小弟前來,帶一封兄長們的親筆平安書信回去,好叫他老人家放心。”大衛道明來意。

艾利押見他身後站着三人,卻是面生。問道:“這三位是……?”

大衛說道:“這三位是我剛剛結識的英雄豪傑。他們意欲帶功投軍,在此設伏攻擊非利士人,殺了這許多的騎兵。”

艾利押看這三條好漢氣度凝重,非比平常,又見此間數十具敵人屍首很是佩服他們區區三人,竟有這般勇氣膽略!軍中正是用人之際,他即刻說道:“既如此,我們這就回營。此處不宜久留,只恐敵軍大隊來到,難以脫身。”

四人隨便找了幾匹非利士戰馬,跟着艾利押回到了以軍大營。一行人進到營內。大衛觀看這數十里的連營聲勢,胸中頓時燃起萬丈的豪情。想到神人山默爾曾預言自己:將會給以色列國帶來強盛中興,想到未來要帶領這數十萬的國中好兒郎,征戰四方坐在馬上,不禁開始神遊。

不過大衛也微覺詫異:雖然這營中軍容齊整,可是個個軍兵臉上表情,木然沮喪,毫無奮勇慷慨的神態。他向艾利押問道:“大哥,莫非我軍新近吃了敗仗?”

“倒是沒打什麼敗仗,只是非利士有員猛將歌利亞,放言要單打獨鬥,若是能勝他,非利士國便退兵,永不來犯。只是我軍無人敢與他放對。他日日在營外叫罵討戰,我軍十五萬人,從上到下也只有縮在這裡由他辱罵。”說到當前戰局,艾利押也不免氣沮。

“豈有此理!”大衛怒道:“這未受割禮之人膽敢如此囂張!欺我國中無人!”他心情激憤,話音高亢,遠近幾座大帳的軍士都聽得清楚。原來以色列人若是生下男嬰,在第八日要割掉他的包皮。從現世醫學的角度看,這是非常超前的傳統。他們也很以此爲榮,因此,常稱呼敵國爲“未受割禮的”!

四十三十七二十八一二九一五九一四三一一九一三五二十一四十四一五八一四八十八十八一四一八十三一0二五十七一五四六十一五二三十三七十三一五0一三八一四一六十一一四四二十七四十二九十八二十七一四三一五四一三0一一七五十二十九六十七二十四三十五一四三一四八三十二九十二一三0一一六三十一六十五六十六二十五一二七七十一一三六七十五五十五八十三一三七九十二五十六三十七十二一二九一五六八十二一三九三十八一四六一一五一一三一0三八十五一六二一0四六十七四十三八十四六十一一0九十四一三九一三七一三六一0五一二0八十四一0二十二八十四三十九九十五二十七一二二一一七
四十三十七二十八一二九一五九一四三一一九一三五二十一四十四一五八一四八十八十八一四一八十三一0二五十七一五四六十一五二三十三七十三一五0一三八一四一六十一一四四二十七四十二九十八二十七一四三一五四一三0一一七五十二十九六十七二十四三十五一四三一四八三十二九十二一三0一一六三十一六十五六十六二十五一二七七十一一三六七十五五十五八十三一三七九十二五十六三十七十二一二九一五六八十二一三九三十八一四六一一五一一三一0三八十五一六二一0四六十七四十三八十四六十一一0九十四一三九一三七一三六一0五一二0八十四一0二十二八十四三十九九十五二十七一二二一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