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擁抱穆盟(上)

新式高壓鍋爐,三節車廂,蒸汽車頭用鋁皮包裹呈流線型......。..

繼鄭州實驗內燃機車後,全國第二大的安慶機車廠也拿出一款追趕時代的產品。被命名爲“龍駒”高速驗證列車速度的確很快,每小時120公里加上中途很少停靠,所以只用41小時就從烏魯木齊抵達河南鄭州。

爲減少擾民和避開公衆,“龍駒”直接駛入城西的鄭州機車廠試驗車臺,高高月臺和火車底盤齊平,可以讓旅客不需要跨臺階就直接步入車廂。後世這種類似地鐵站臺的設計非常普遍,但放到這個時代卻特別讓人驚訝,連真納下車時都爲這種人性化的月臺感到好奇。

“高月臺看起來簡單,但對列車底盤,電氣線路鋪設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建立全國統一的標準化制度。”

真納被月臺和沿途所看到的新面貌吸引時,直到聲音響起才發覺有些失態,連忙擡頭扭身看去。只見一位身着軍裝的男子在和官員的陪同下快步走來。男子身材碩長,樣貌俊朗,合體的軍裝讓他看起來非常幹練。真納立刻猜到他是誰,但他沒來得及說話楊秋已經張開雙臂:“非常抱歉我有些事來晚了。真納先生。”

“我也非常高興見到您,希望此行能促進中印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真納和楊秋互相擁抱。但或許是還不知道楊秋的心思,他話語裡還是把自己放在了印度政黨領導人的位置上。

楊秋注意到這個細節,笑笑後開始爲他隨行人員。雖然不是正式訪問,但真納是印度穆斯林聯盟主席,所以特意安排陳果夫和王正廷接待,給大家這是國社和穆盟之間普通友好來往的感覺。

無論是陳果夫還是結束大使生涯回國接替楊度出任副外長的王正廷,或者是全程陪同的慕容翰,都是中國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也是國社黨中的核心人員。所以真納認真地多看了幾眼後,纔回到剛纔的話題:“副總統先生,加高站臺真有那麼困難嗎?”

真納的確被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吸引,但他更好奇楊秋是怎麼辦到的。要知道中國還是農業國家。與工業思想普遍的歐美不同,商人對技術和創新並不急切,所以他想不明白中國到底靠什麼推動這麼多技術項目,連發達國家都才起步的高速列車都出現了。

本來以爲楊秋會找人來解釋,卻沒想到他居然自己走到火車旁詳細介紹起來:“加高月臺不麻煩,只要墊高就行,但要全國推廣就必須確保所有列車的底盤高度一致。高月臺內還有很多管道和電線。連接信號燈等設備,加水接口也要相應提高。而且以前的低月臺不會阻擋底盤,機車工人進入車站後可隨時檢修,現在卻需要設立專門檢修區,這就需要標準委員會制定統一標準火車設施標準......。”

當聽說民國已經在五年就設立全國工商標準委員會,爲全國工商建設等行業制定統一標準,從鐵釘到軸承,道路寬度到汽車輪距都提出了國家標準。並開始用行政和商業手段擠壓掉不符合標準的零配件後,真納一行都暗暗佩服他的目光和思路。即使不懂行的人也能明白,要是堅持實施標準。幾十年後這個國家就會變成一座幾億人口的流水線工廠。

“那您靠什麼讓工廠發展技術呢?新式列車的造價並不低,貴國真那麼急切需要快速列車嗎?”真納旁邊走出來一位小夥子,20歲模樣虎頭虎腦非常精神。真納連忙介紹:“穆罕默德阿尤布汗,是位非常棒的小夥子,一直想報考貴國軍校。”

沒想到未來的“總理”也帶來了,楊秋暗暗一笑:“我國軍校很少招收外籍學生,不過這件事我可以想想辦法。”

前十年國防軍依靠過硬的軍事素質打出赫赫威名,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地區想報考中國軍校的學生驟然增多,但卻因爲管理嚴格很少對外開放讓絕大多數人失望而歸,所以這番保證讓阿尤布非常高興。楊秋佯裝沒注意。繼續說道:“國家幅員越大對速度的要求就越高。我國又不同於已經走過百年的歐美,投資技術的思想比例很小,所以我們採用的是政府和軍方投資分擔鼓勵的辦法......。”

介紹中真納逐漸瞭解,爲促進技術進步和研發,楊秋專門成立了蒐集國外新技術的機構,只要知道外國在研製什麼。南京和軍方就向國內相關企業下達同樣的要求,還根據重要程度撥款扶持。這樣既能確保跟上世界技術進步,又能減小企業投資新技術所需資金的擔憂,還能在技術成熟後確保產品化。當然這樣做非常費錢,連楊秋都說國防部每年僅技術投資就高達2億元,是一種廣泛撒網的原始手段。但真納卻認爲非常不錯,能幫助新興工廠追趕發達國家提供動力。

最後在真納的強烈要求下,楊秋又陪他參觀了鄭州工業集團。“一座城市一個集團”的盛景讓穆盟官員非常感興趣,既驚訝鄭州集團幾乎覆蓋整個城市的龐大規模,更羨慕軍工流水線上一門門大炮和一輛輛戰車,當介紹每年可以交付包括數百輛坦克在內的大量軍事裝備後,他們甚至有把整個鄭州集團打包回伊斯蘭堡的衝動。

參觀時楊秋也旁敲側擊想搞清楚真納此行的目的,但這位“律師先生”的嘴巴比想象的牢很多,滴水不漏一直說是來學習經驗尋求互補。這種對工業格外熱心的景象讓陳果夫暗暗撓頭,拖在後面拉住王正廷:“王兄,你說這些人搞什麼鬼?難不成英國還會允許他們發展自己的工業嗎?”

王正廷在法國曆練多年,深刻研究過英國的殖民手段,所以望着真納的背影笑道:“穆盟和印度尋求獨立很久了,歐戰時英國騙他們只要參戰就可以自治,戰後卻又反悔不予承認。不過考慮到安撫,英國這些年讓不少人加入軍隊,也給他們有限自治,可重工業......他們清楚得很。”

“這麼說。他們是想借我們對抗英國?”

王正廷點點頭:“不管結局如何,南洋大暴動已經動搖荷蘭的統治基礎,副總統藉機插手西婆羅洲和納土納又等於挑戰英國底線,這些他們能看到。南洋現在已經是民族獨立運動的中心。所以他要看我們的態度評估實力,看看我們能否真的對抗英國,才能考慮是否合作。”

陳果夫明白後又問道:“那你說,副總統會不會真插手印度?”

“......不知道。”王正廷不想猜測楊秋的心思,但語氣卻不看好這樣做。別看國內工業發展迅速但和歐美還有不小差距的,還有很多民生問題亟待解決,就目前看也只能算打好了基礎。太早插手國際事務並不符合利益。而且印度和中亞實在太複雜,且不說被英國搞得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蘇聯又緊緊盯住那裡,光是上億穆斯林信徒就足以擾亂西北數省的長期發展。

印度又是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三億人口,加上鋼鐵石油和富饒的恆河平原,工農產值實際已經接近英國本土水平,如果丟失大英帝國就會淪爲世界二流。所以這顆明珠是無論如何不能動的。動了就肯定是戰爭!國家正處於極爲重要的轉型時期,一場舉國戰爭是否值得非常值得深思。所以送真納前往駐地休息後,回來路上他還是忍不住詢問:“副總統。穆盟和國大黨嫌隙很深,如果我們支持穆盟就會導致英國仇視,最終得利的恐怕會是蘇聯......。”

王正廷能站在全局看問題,說明6年的駐法大使生涯沒白費。中亞和印度這兩個大泥坑楊秋是怎麼都不想去填的,但拉攏穆盟卻有很積極的意義。“印度穆斯林約一億,穆盟在印度、中亞和阿拉伯國家都有廣泛的支持率,和他們打好關係可以緩解西北穆斯林民族和移民的緊張關係,促進民族融合。其次你們要知道,對印度感興趣的不僅僅是我們一家,蘇聯同樣在那裡積極發展gc思想。試圖打破我們和英國的包圍。如果印度和阿富汗陷入動盪,我們明確不參與的情況下蘇聯南下可能會大很多。”

“您是想借用穆盟的手挑起印度混亂,勾引蘇聯南下?”

王正廷心臟一縮,這可不是好事!蘇聯拿下印度的話,恐怕頭一個就要反手攻打安集延,否則就無法保證中亞印度通道的安全。“沒那麼簡單。”楊秋搖搖頭:“蘇聯又不是傻子。斯大林才繼位不久,內部還沒擺平呢。去年初起才重新整頓軍隊,沒幾年準備無法對抗英國。”

兩人都是心腹幹吏,見到還不甚明白楊秋乾脆挑明道:“我要在印度打個楔子。一來是緩解納土納危機,防止英國狗急跳牆。二來也是要讓英國害怕印度獨立,迫使他們大幅從遠東撤走軍事力量,至於這個坑......我們不填總有人願意去填的。”

兩人都是從聰明人,如果印度動亂英軍勢必要大幅增援,納土納就安全了。但想要印度亂也不簡單,甘地的非暴力運動宗旨就是停止一切武裝對抗,無論是真納還是尼赫魯目前都是他的追隨者,肯定不願意站出來反對他,除非......。王正廷和陳果夫互相對視時,楊秋已經推開車門走出去。

下榻的飯店前,陳浩輝雙腿蓋着厚厚的毛毯坐在輪椅上,見到他立刻推輪椅過來詢問:“副總統,有希望嗎?”

“難。”楊秋搖搖頭:“我試過幾次,但這個真納說話滴水不漏,思想上也更趨同非暴力運動那些東西。”

陳浩輝皺眉了,真納如果不站出來反對甘地,不打破那個古怪的非暴力原則,印度就不可能出現真正的改變。印度不變,納土納危機遲早會出現,蘇聯也不會南下,就是說東印度危機結束後民國就要自己挽袖子和英國死掐。楊秋更不想這樣,想想說道:“過幾天我帶他們去狼山基地,希望軍事演習後能打動他。你派人注意下他身邊叫阿尤布的年輕人,他想進我們軍校學習,不妨讓百里想想辦法從他身上打開缺口,穆盟也不是真納一個人做主。”

第429章 戰西線!(十)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145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382章 一場避不開的仗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587章 南洋!南洋!(三)第161章 航空和石油第35章 私造第606章 蘇俄來了第150章 國家農場和特區第239章 落幕(三)第941章 關島,戰旗飄揚(八)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286章 神話破滅(五)第714章 叛逃(完)第357章 打服吳佩孚第820章 合圍(4)第740章 莫斯科的震動第328章 男兒向天笑(六)第233章 四輪驅動第980章 火海(三)第620章 軍火財第378章 在歐洲(上)第389章 夜色第1069章 出擊,維內託!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585 南洋!南洋!第885章 寧海發飆第446章 庫頁島有石油第320章 後勤與午餐肉第1029章 大戰役(十三)第870章 單向屠殺!第1017章 大戰役(一)第641章 日本的解決之道第484章 中亞的風(三)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完)第522章 死亡的開始第682章 沙特建國(十四)第309章 蓋州,我的命!(五)第22章 洋錢賺不賺?第490章 爆海軍(下)第663章 老少齊出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760章 南海狂瀾(二)第84章 都不想幹了第413章 百日鏖兵(下)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第759章 南海狂瀾(一)第367章 躁動的前奏第457章 特派大員第629章 十年計劃(上)第511章 我們需要的是尊嚴!第202章 決裂(上)第348章 大型重巡洋艦第748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七)第811章 中亞大會戰(3)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109章 國防軍進攻(下)第393章 在法國第619章 精銳對老兵(三)第583章 華人自治區計劃第4章 來幫我吸毒療傷啊第708章 風雷起第848章 轉折(三)第402章 國會山(下)第1023章 大戰役(七)第24章 標統的第一課第864章 朱可夫的反擊計劃第1068章 警報再起第43章 劉同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613章 盜寶引發的後果第1034章 挺進烏拉爾(上)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952章 首戰次大陸(五)第112章 什麼位子才能滿足第587章 南洋!南洋!(三)第380章 在歐洲(下)第990章 決戰吧!海軍(四)第602章 南洋大暴動(九)第293章 神話破滅(十二)第309章 蓋州,我的命!(五)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198章 我來告訴他,收手!第63章 首戰劉家廟第880章 搶(一)第299章 海軍要下戰書了第1074章 可怕地雛菊切刀第343章 苛刻第755章 永田出馬第731章 剩餘物資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647章 我是總統(下)第787章 初戰BF109第151章 王士珍的憂慮第327章 落幕(一)第843章 禍水南引(下)第451章 移交察裡津
第429章 戰西線!(十)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145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382章 一場避不開的仗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587章 南洋!南洋!(三)第161章 航空和石油第35章 私造第606章 蘇俄來了第150章 國家農場和特區第239章 落幕(三)第941章 關島,戰旗飄揚(八)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286章 神話破滅(五)第714章 叛逃(完)第357章 打服吳佩孚第820章 合圍(4)第740章 莫斯科的震動第328章 男兒向天笑(六)第233章 四輪驅動第980章 火海(三)第620章 軍火財第378章 在歐洲(上)第389章 夜色第1069章 出擊,維內託!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585 南洋!南洋!第885章 寧海發飆第446章 庫頁島有石油第320章 後勤與午餐肉第1029章 大戰役(十三)第870章 單向屠殺!第1017章 大戰役(一)第641章 日本的解決之道第484章 中亞的風(三)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完)第522章 死亡的開始第682章 沙特建國(十四)第309章 蓋州,我的命!(五)第22章 洋錢賺不賺?第490章 爆海軍(下)第663章 老少齊出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760章 南海狂瀾(二)第84章 都不想幹了第413章 百日鏖兵(下)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第759章 南海狂瀾(一)第367章 躁動的前奏第457章 特派大員第629章 十年計劃(上)第511章 我們需要的是尊嚴!第202章 決裂(上)第348章 大型重巡洋艦第748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七)第811章 中亞大會戰(3)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109章 國防軍進攻(下)第393章 在法國第619章 精銳對老兵(三)第583章 華人自治區計劃第4章 來幫我吸毒療傷啊第708章 風雷起第848章 轉折(三)第402章 國會山(下)第1023章 大戰役(七)第24章 標統的第一課第864章 朱可夫的反擊計劃第1068章 警報再起第43章 劉同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613章 盜寶引發的後果第1034章 挺進烏拉爾(上)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952章 首戰次大陸(五)第112章 什麼位子才能滿足第587章 南洋!南洋!(三)第380章 在歐洲(下)第990章 決戰吧!海軍(四)第602章 南洋大暴動(九)第293章 神話破滅(十二)第309章 蓋州,我的命!(五)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198章 我來告訴他,收手!第63章 首戰劉家廟第880章 搶(一)第299章 海軍要下戰書了第1074章 可怕地雛菊切刀第343章 苛刻第755章 永田出馬第731章 剩餘物資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647章 我是總統(下)第787章 初戰BF109第151章 王士珍的憂慮第327章 落幕(一)第843章 禍水南引(下)第451章 移交察裡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