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海軍之春

民氣是什麼?

看不見摸不着卻格外重要。

日置益臉色很黑,作爲戰後首任駐華公使他深知責任重大。隨着日本勢力在這次戰陣中幾乎被全部剷除後,他的任務就是重新部署眼線並尋找一切機會探聽情報。所以當得知紀念碑奠基儀式,哪怕知道會被羞辱也悄悄便裝前來觀禮。

方尖碑下那個揚臂高舉的身影讓他皺眉緊鎖,在戰爭獲勝和《中英上海關稅協議》達成後,美國著名的華爾街時報甚至稱其爲“東方華盛頓”,以讚揚他在民族獨立和努力實現全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努力。然而在報紙吸引眼球的吹噓後面,卻隱藏着一顆崇拜極端民族主義的心臟!

他站在山巔,高舉雙臂,不用稿紙肢體有力。充滿了狂熱民族主義思想的演講中直接摒棄民黨提出的五族共榮這個基本國策,而改爲中華民族這個籠統的稱呼。聯想到他控制着絕大多數席位的南京國會正在討論新國旗和國徽的事情後,再看此刻他,你就能明白這種利用一切手段和機會激發民氣的舉動給他自己和這個國家帶來了什麼!

原本,這種激昂演講鼓舞民氣的事情應該出現在日本,日英戰爭後日本各界也曾通過各種方式借勝利鼓舞國民。尤其是甲午戰爭的勝利國內民氣一下到達頂峰。國民吃飯,說話連走路都深受影響,在那個沸騰的年代裡,馬關條約讓舉國上下迅速扭轉了世界觀。

年輕學生開始走向歐美學習技術開拓眼界,工人們自發的加班加點就爲造出更精良的武器,商人們走出國門參與世界競爭,而軍隊一改腐朽藉此吸引了無數優秀人才,這纔有了十年後再次打敗俄國的豪舉。

這就是民氣的作用。

現在,帶給日本沉痛傷害的那個年輕人也在這樣做,甚至比當初日本做的更加簡單直白!一次次將自己的民族主義思想、熱血和軍國民理念,用勝利、用激情澎湃的演講和張揚的肢體動傳達給別人。如果他只是普通人。那麼再傑出也只能影響極少數人。但偏偏他有狠辣而高明的政治手腕,強硬過人的軍事能力。又處於國家政治舞臺中央甚至操控着整個國家,每天都有無數目光關注,甚至連遙遠的美國都多次將其放在頭版頭條。

看看身邊那些激動昂揚嘶聲歡呼的年輕人,看看那些目光越來越堅定的士兵就知道他影響了多少人!這才短短三年。如果給他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話,他會影響多少人?他和他的國社黨會發展到何等地步?!看不到頭的歐洲戰爭會給他帶來多少轉圜時間?

當一個擁有四億多人口的龐大國家,如果全部......不!只要三分之一的年輕人跟隨他,聽從他的號召,用他的思想建設國家武裝自己.....可怕。實在是太可怕了!

如同刺天利劍的方尖碑下是五萬餘日本將士的英靈,被千斤巨石壓住的他們還能轉生回到大海對面的故鄉嗎?五年後當兩國再次面對臺灣問題時,日本能否獲得歐洲心儀利用優勢海軍重新崛起?想到出發前國內詭異莫測的潛流,他的目光有些凝滯。

“閣下,我們該走了。”侍衛的提醒中。日置益看到了從出發後就跟隨在身邊的森冷目光,點點頭快速消失在洪流之中。

“呵呵.......辰華今天說的太好了!軍人不死,山河永鎮!好啊。”日置益離開後不久。楊秋等人也回到已經被定位第二艦隊司令部的前日本旅順總督府。一路上大家都還沉浸在那番激昂的話語中。

“不僅僅是說得好,做的也非常好。”衆人聊天時,身後響起了一個熟悉的聲音,西裝革履卻穿着牛仔褲。帶着防雪帽的漢格爾出現在門口,他自己似乎沒意識到西裝配古典牛仔褲有多麼怪異。

漢格爾現在可是紅人。上至總統下到官員幾乎沒人不認識他的,而薩鎮冰見到後更是兩眼雪亮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因爲熟悉,所以大家客套了幾句後便直入正題。讓薩鎮冰等海軍人開心的是,漢格爾急匆匆從上海追到這裡,的確是爲了那兩艘大型巡洋艦訂單。從接到詢價和主要技術參數後,美國國內就掀起了一場訂單爭奪戰。雖然有國會議員認爲出售大型主力艦會影響遠東勢力平衡,但更多人卻覺得在日本擁有大量戰列艦的時候,美國反而應該通過出售戰艦保持遠東海上平衡,讓兩國互相牽制減小美國西海岸的壓力。

當然,這只是冠冕堂的話,真實原因是出售兩艘近3萬噸的主力艦利潤實在是太高了,尤其是中國這種本身缺乏能力又急需軍艦對抗敵人的國家,何況美國造船商們從甲午後就一直希望打開中國軍艦市場,但惜滿清政府實在可氣,只盯着英德竟然不給堂堂第一經濟大國面子!直到幾年前才勉強下了一艘飛鴻號訓練巡洋艦,還差點因爲革命導致這筆生意夭折。

漢格爾不是技術專家,所以帶來兩位工程師。一位是美國華盛頓海軍工廠派遣至新馬尾造船廠的船舶工程師,由於新馬尾船廠是戰前合約,如果違約美國將付出很大的商業代價,所以歐洲戰爭開始後承攬工程的華盛頓造船廠說服了國會並繼續交付所需機器,也沒抽走派駐幫助建造的二十幾位工程師。而另一位是美國GE公司駐上海技術代表,隨着中國興起蓬勃的工業建設高潮,電氣化設備需求量很大,所以GE公司很注重這塊利潤,和江南、重慶、漢陽等都有業務聯繫。別的不說,光是戰前幾座水電站的大型水力發電機和變壓器生意,就足以吸引GE公司在中國常駐了。

漢格爾急匆匆來找他來的原因很簡單,動力!

由於楊秋明確航速要達到甚至超過金剛級的標準,也就是說這兩艘大型巡洋艦至少要達到27.5節速度。說造艦技術和設計水平,從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首次使用集中防護的匣式裝甲佈局開始,美國已經不弱於歐洲任何國家,但在動力上卻有很大問題。當歐洲出現戰列巡洋艦並從25節連續向30節突破時,可憐的美國海軍卻只能開着一堆22節左右的厚甲烏龜殼充當港口守護者。

美國也不是沒想辦法,就比如新墨西哥使用的超越世界100年的全電力推進概念。着實引發了世界一片電力推進的小高潮,但當試驗後墨西哥級速度再次被定在22節。人們只認爲這是暴發戶的奇思妙想。但其實論鍋爐技術,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生產的煤油混燒鍋爐已經出口裝備到包括英國虎級戰列巡洋艦和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但該死的蒸汽輪機卻嚴重拖了後腿。

這裡面最大原因就是GE公司死抱着反衝式蒸汽輪機不鬆手,卻無視英國寇蒂斯公司的衝動式蒸汽輪機在動力提升上的巨大能力。美國海軍雖然抱怨但政府卻一點不急。反正美國也沒外部威脅,有烏龜殼就可以了。至於速度......美國需要飛速穿越大西洋作戰嗎?但美國戰略思想保守不代表國外商人也保守,所以漢格爾乾脆把GE公司代表找來,直接和楊秋談。

“副總統閣下。”艦船工程師是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英國後裔,年輕時還在加拿大海軍服役過。說起話來斯條慢理:“您提出的裝甲和艦炮這些主要指標我們已經詳細研究,如果您想要實現11節一萬海里以上的續航力,那麼23000噸艦體是無法承受的,所以我建議您放大到25000噸,這樣既能確保9門艦炮齊射時的穩定。又能提供舒適的航海性,還能保證裝載足夠燃料。”

“那如果提高到27000噸標準排水量呢?”楊秋不懂船舶,所有艦船知識都來自於資料機。所以面對專家虛心求教一點都沒有架子。工程師顯然沒想到這位年輕強人如此虛心。連忙說道:“噸位越大作爲射擊平臺的穩定性也越高,沉冗度和改裝餘地也更大,當然造價也會更很多。而且.......。”他看了眼GE代表,有些不屑的說道:“如果想達到日本金剛級的航速。至少需要類似的65000馬力。”

眼神意思很明顯,噸位再大也沒問題。但航速.......不是我能解決的。

GE公司代表大概沒少受這幫工程師嘲諷,立刻表示公司有足夠實力,還拿出一大疊資料證實反衝式蒸汽輪機的好處和穩定性。當然他也委婉建議楊秋造速度慢的戰列艦,而不是戰列巡洋艦,這樣即使稍稍降低速度也能有更好的防護。說白了就是自己的蒸汽輪機實在是弄不出27節的妖孽。

雖然蒸汽輪機在目前的中國屬於高精尖技術,但薩鎮冰這些海軍人還是懂一些的,當聽說GE公司的蒸汽輪機無法達到要求後臉色一下子僵住了。炮比金剛級小,速度還比它弱,造出來不就是靶子嘛?這可不行!連忙看向漢格爾緊張的問道:“參贊閣下,難道不能向英國採購透平機(國內當時都叫透平機,河馬比較懶)嗎?”

漢格爾無奈的搖搖頭:“非常抱歉,雖然英國政府默許出售不超過12英寸口徑戰艦,但目前他們實在是無力向國外用戶提供大型蒸汽輪機。”他沒說假話,如果是驅逐艦或者3000噸以下級巡洋艦使用的小型蒸汽輪機英國或許還能弄出一些,但大型蒸汽輪機工藝複雜,製造要求很高,所以就算是英國產量也不高。現在他們還在和德國比速度和數量呢,哪有多餘出售。至於法國......海軍工廠都停工一半了,更是沒可能提供。

楊秋也有些緊張,好不容易等到今天,如果最後卡在動力上耽誤海軍計劃就太可惜了,所以立刻拿起GE公司的資料詳細看了起來,可越看越覺得奇怪。

鍋爐沒有問題,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公司提供的1913款旋轉式小水管煤油混燒鍋爐是英國虎號戰列巡洋艦的核心動力,單臺功率比金剛級使用的英國鍋爐高33%。無論是戰列巡洋艦還是大型巡洋艦都不是真正的戰列艦,沒有那麼多貼了一層又一層的防護隔艙和鋼板,所以能容納更多的鍋爐。以27000噸計算的話,使用36臺鍋爐的情況下輸出峰值可以達到虎號戰巡的85000馬力,排水量小1000噸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達到28節。

可偏偏問題出在了蒸汽輪機上。

GE公司死抱着反衝式蒸汽輪機不鬆手,英法又無法提供衝動式的情況下,一下子就陷入了死局。最讓他奇怪的是。資料機內更先進的蒸汽輪機幾乎都是反衝式,爲何到了美國這裡就無法將蒸汽壓力轉化爲動力呢?他細細看着資料。總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如果不是有人在場恨不能立刻掏出資料機對比。但不管如何,三年幾乎夜夜抱着資料機琢磨的他還是看出了一絲端倪。

設計......!GE公司很顯然還沒解決轉子高速旋轉後的穩定性問題,導致鍋爐壓力在轉化爲馬力時損失嚴重!

他的猜想的確沒錯。這也是爲何美國在一戰時期艦船動力不如歐洲的原因,這個問題直到1924年一位英國工程師加入GE後才解決!想到這裡,他突然有種想大笑的衝動。美國沒解決但是自己可以啊!資料機內的軍用蒸汽輪機圖紙詳細,只要拿到GE公司的反衝式生產線和材料工藝配方這些東西,完全可以造出更強勁的核心動力。

他立刻有了主意。故作面色緊張的放下資料:“漢格爾閣下,英法無法提供,那麼能不能向意大利採購呢?”

“對啊!”薩鎮冰一拍大腿,意大利艦船動力技術一直不弱於英法。

漢格爾不懂技術,看向了兩位工程師。船舶工程師說道:“副總統閣下。意大利的蒸汽輪機技術的確可以媲美英法,但有一點我必須向您說明.......它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消耗更多的燃料,意味着更短的續航力。不過對於目前只需要維持海岸線安全的中國來說並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薩鎮冰立刻看向楊秋,那灼灼的眼神恨不能就替他答應了。

“採用意大利蒸汽輪機,減小些續航力可以接受,但必須保證速度不能低於金剛級。”隨着楊秋最後拍板。GE公司代表臉色垮了下來,很顯然這次造艦合同中。GE公司估計能拿到幾臺發電機就不錯了。但還沒等他嘆息,楊秋卻忽然又拿起了資料,諮詢道:“漢格爾閣下,如果我造四艘的話,那麼鍋爐和這種反衝式蒸汽輪機的全部技術和成產線能出售給我嗎?”

撲哧!

剛端起茶杯的謝葆璋直接噴了出來,程壁光也是眼神發直不斷挖耳朵,薩鎮冰更是直勾勾看着他,就連唐紹儀都瞪大眼睛.......沒聽錯吧?四艘!這豈不是說要翻一倍的錢了?

這個時代出售主力艦附買技術很正常,甚至還有贈送的,所以漢格爾並不奇怪楊秋的話,倒是對他增訂兩艘有些驚訝。至於出售旋轉式小水管煤油混燒鍋爐技術他不敢做主,畢竟這是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公司目前的核心產品,倒是GE公司的代表直接跳了起來:“您說,您想要全套的生產線和技術?”

“對,還需要30位技術人員幫我培訓工人至少三年。”楊秋很認真的點點頭。

“完全沒問題!”這位GE公司代表直接豪爽的拍拍胸脯。這個世界上居然有人不要更好更強的衝動式技術卻要花大價錢買反衝式!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嘛!這些年GE公司可沒少爲了這套技術頭疼,花了天文數字的科研經費都沒解決動力損耗問題,所以除了看家門的美國海軍外,大西洋郵輪都不用GE公司產品,商船爲了省油根本不會裝價格昂貴且耗油的蒸汽輪機,就連爲南美造的那幾艘主力艦用的都是衝動式。

要不是當初生產線投資太大,GE公司自己都想放棄了。如今卻有人要買成套技術和生產線,這不是幫着回籠資金嘛!設備......直接從廠裡搬,技術員更沒問題了,回籠資金後還能去轉投衝動式技術!至於美國暫不對外出售成套機械......以GE公司的牌子,說服政府還不是小事一樁。

很快,楊秋就和GE代表確定下湖北工業集團以600萬美元價格採購反衝式蒸汽輪機全套技術和成產線。至於鍋爐楊秋相信也可以拿到,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技術實力很強,肯定已經有了更新的型號,而且自己交給江南廠的圖紙也是這款鍋爐。無非就是材料和工藝遲遲無法突破,導致功率只能達到設計的50%。

定下動力後。大型裝甲巡洋艦的技術指標基本確定。

標準排水量27000噸,滿載33500噸,大船小炮也更適合將來改裝。採用36臺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煤油混燒鍋爐和意大利蒸汽輪機,兩座煙囪強壓通風。速度暫定27.5節。採用美國新墨西哥級的飛剪艦艏加長首樓外飄艦形,使用德國小水密艙隔斷防爆設計。火力上是3門三聯裝美國產305毫米L50艦炮,修改仰角使其能射程至少增加到30000米。副炮上改爲16門單裝國內正在自行研製的120毫米L50速射加農炮,對這點美國工程師沒意見,因爲在105和150遠程加農炮出售給歐洲後。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在中口徑遠程炮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還有12門76毫米甲板炮和6座雙聯裝37毫米速射炮,可攜帶兩架自產水上飛機。

防護採用新墨西哥級的匣式集中式防護設計,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次要地方的裝甲,所以設計師表示主裝甲可以增加到250毫米。並按照楊秋改進後的傾斜17°佈置。水平甲板增加到76毫米,炮塔正面305毫米同樣傾斜20°,炮座305毫米。司令塔350毫米。兩層船殼,防魚雷隔艙採用德國式小隔艙佈局,採用操控更加靈活的雙舵4軸設計。難看美式籠式桅杆自然不能要,採用江南廠自行研製的前後三角桅杆圖紙(仿後世日式三角桅杆)。增加桅杆塔。使用三臺蒸汽推動液壓泵驅動主炮塔,安裝6臺GE公司的750千瓦直流發電機。淡水由6臺蒸發器和2臺蒸餾冷卻器提供,日產480噸淡水。取消水下魚雷發射管,預留一套甲板發射管位置。

由海軍部挑選水兵和軍官前往美國培訓,同時從國內造船廠派遣60位技術人員監督並學習製造技術。最關鍵的造價上,美國看準了楊秋心急,所以咬死最低1700萬美元,簡直和搶錢一樣!不過和得到相比還是值得的。所以楊秋和唐紹儀商量後,在漢格爾保證附贈一套炮管和炮室,並附贈12臺鍋爐和4臺意大利蒸汽輪機以備替換後,還是咬牙答應下來。

一個月後,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公司也答應以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全套鍋爐技術和生產線給江南廠。

等到最後細節差不多定下來後,衆人的目光再次回到楊秋身上。

剛纔好像說的是四艘啊?!

望着一雙雙投來的目光,楊秋深吸口氣。其實後兩艘也並非完全爲得到技術故意拋出的籌碼,大型軍艦製造非常複雜,其中最關鍵就是目前國內缺乏長達百米的大型機牀和大型熱處理爐。但這些東西想得到太困難了,所以建造萬噸級軍艦目前情況下根本不可能。但不建又不行,商船造的再多也取代不了結構複雜的主力艦!

何況無論是戰列艦還是戰巡,都是這個時代科技的最高結晶,造一艘戰列艦完全可以媲美后世阿波羅計劃對國內技術促進和拉動,就算沒那麼大也要涉及上百家企業,數萬個崗位和上百種技術,促進相應的技術和經濟發展。所以他才決定增加兩艘,由美國提供技術支持和國內無法生產的部件,在江南和馬尾建造,以幫助國內造船業儘快熟悉大型軍艦的內部結構、製造工藝和流程,這樣等將來條件成熟就能自己造需要的大軍艦了。

由兩艘變四艘漢格爾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拒絕。但由於江南技術差,新馬尾造船廠至少要到16年才能完全建設好,所以由美國先開工兩艘,半年後在江南開工一艘,而馬尾需要等到16年3月才能鋪設龍骨,這樣算來第一批兩艘可以在17年年底拿到手,而最晚的馬尾那一艘需要等到19年才能完成。

時間恰好卡在了臺灣交接之前,可見美國也知道楊秋不惜血本造四艘大型巡洋艦是爲了什麼。

當楊秋親自定名“安海級”並簽署意向協議後,抑制不住的笑聲從辦公室內傳出。

中國海軍在剛回到旅順後,終於迎來了春天!

。(未完待續。。)

第383章 神話破滅(二)第855章 局勢分析會第593章 拉攏日本第352章 后羿第624章 白崇禧帶來的好消息第39章 準備換防第695章 順勢而爲第839章 朱可夫的建議第248章 場外的失敗(中)第381章 給我轟回去第478章 怒海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509章 爆炸了.....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864章 朱可夫的反擊計劃第745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四)第62章 雷猛求援第126章 撿到寶了!第204章 撬動了時代第26章 慌亂的益智社第490章 爆海軍(下)第243章 落幕(七)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666章 美國帶來的變局第49章 崛起的一天(四)第495章 國家的角逐(五)第39章 準備換防第548章 簽字吧,別耽誤我的時間!第977章 既是幫,也是害第985章 彷徨和決心第924章 日本的反擊(二)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317章 豪氣第172章 一戰定西南(二)第514章 風高浪急第160章 趁火打劫的真多第1063章 日落馬六甲第980章 火海(三)第384 坦克第138章 輕輕放下第933章 朝鮮和美國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685章 沙特建國(完)第377章 目光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726章 軍備競賽(三)第751章 各有目標第770章 準備坑法國第1022 大戰役(六)第131章 1912年的開始第413章 百日鏖兵(下)第399章 訪美第92章 南北兩面第162章 籌謀未來第450章 蔡鍔接手第723章 數字與遠道來客第679章 沙特建國(十一)第201章 最後時刻第430章 戰西線!(十一)第五九零章 英國的決心第561章 坑的就是你第988章 決戰吧!海軍(二)第940章 關島,戰旗飄揚(七)第189章 我們擔心日本海軍第875章 美國捲入倒計時七十七章 向北第548章 簽字吧,別耽誤我的時間!第747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六)第994章 颱風(三)第753章 風暴,不可阻擋第1069章 出擊,維內託!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801章 中日友好?第537章 勒拿河畔的清洗聲第902章 開羅(完)第319章 歐戰爆發第725章 軍備競賽(二)第481章 貪婪的日本第301章 向外輸出國社?第350章 可怕的餘波第720章 萌動(五)第645章 再次盜版第876章 推平它!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969章 威克島(四)第690章 軍國不歸路第830章 惡毒的肉罐頭第107章 發飆的北洋第646章 我是總統(上)第920章 突襲(五)第597章 南洋大暴動(四)第96章 蔡松坡的目光第709章 驚喜第368章 唐屠夫歸來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726章 軍備競賽(三)第323章 海東青出世第885章 寧海發飆第877章 鐵流滾滾(上)
第383章 神話破滅(二)第855章 局勢分析會第593章 拉攏日本第352章 后羿第624章 白崇禧帶來的好消息第39章 準備換防第695章 順勢而爲第839章 朱可夫的建議第248章 場外的失敗(中)第381章 給我轟回去第478章 怒海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509章 爆炸了.....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864章 朱可夫的反擊計劃第745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四)第62章 雷猛求援第126章 撿到寶了!第204章 撬動了時代第26章 慌亂的益智社第490章 爆海軍(下)第243章 落幕(七)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666章 美國帶來的變局第49章 崛起的一天(四)第495章 國家的角逐(五)第39章 準備換防第548章 簽字吧,別耽誤我的時間!第977章 既是幫,也是害第985章 彷徨和決心第924章 日本的反擊(二)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317章 豪氣第172章 一戰定西南(二)第514章 風高浪急第160章 趁火打劫的真多第1063章 日落馬六甲第980章 火海(三)第384 坦克第138章 輕輕放下第933章 朝鮮和美國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685章 沙特建國(完)第377章 目光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726章 軍備競賽(三)第751章 各有目標第770章 準備坑法國第1022 大戰役(六)第131章 1912年的開始第413章 百日鏖兵(下)第399章 訪美第92章 南北兩面第162章 籌謀未來第450章 蔡鍔接手第723章 數字與遠道來客第679章 沙特建國(十一)第201章 最後時刻第430章 戰西線!(十一)第五九零章 英國的決心第561章 坑的就是你第988章 決戰吧!海軍(二)第940章 關島,戰旗飄揚(七)第189章 我們擔心日本海軍第875章 美國捲入倒計時七十七章 向北第548章 簽字吧,別耽誤我的時間!第747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六)第994章 颱風(三)第753章 風暴,不可阻擋第1069章 出擊,維內託!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801章 中日友好?第537章 勒拿河畔的清洗聲第902章 開羅(完)第319章 歐戰爆發第725章 軍備競賽(二)第481章 貪婪的日本第301章 向外輸出國社?第350章 可怕的餘波第720章 萌動(五)第645章 再次盜版第876章 推平它!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969章 威克島(四)第690章 軍國不歸路第830章 惡毒的肉罐頭第107章 發飆的北洋第646章 我是總統(上)第920章 突襲(五)第597章 南洋大暴動(四)第96章 蔡松坡的目光第709章 驚喜第368章 唐屠夫歸來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726章 軍備競賽(三)第323章 海東青出世第885章 寧海發飆第877章 鐵流滾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