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

通過後世的經驗,柴東亮明白一個道理。真正強大的國家更應該是個文化極爲昌明的國家,任何外來的人口和文化,都會被這裡的主流文化所融合,外來文化成爲主流文化的營養物質,令國家的文化更加豐富和強大,同時也更容易輸出。發達的文化可以提供寬鬆的環境和優越的生活條件,從而吸引全世界的優秀人才進入中國,爲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當他們對這種文化和這個國家產生認同感之後,就會選擇定居中國,繼而就是入籍歸化。這就是個理想狀態的良性循環。

未來的世界什麼最貴?人才能夠大量吸引人才的國家,必然是強大的國家

柴東亮記憶中的美國,僅僅一個加州,就有海峽兩岸的清華畢業生一萬六千人,美國夢幾乎成了全世界精英人物的共同夢想。美國並不美好,治安環境不如歐洲,自然環境不如加拿大、澳大利亞,但是美國夠大,美國夠開放,美國人口也足夠多,它足以容納全世界精英的夢想。別說那些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就是富裕的加拿大,也有四分之一的人在美國工作。

因爲美國,擁有能夠讓他們發揮才能的機會和環境,而這是其他國家不能比擬的。

華人在美國研究最前沿的基礎科學,印度裔則在美國研發更先進的計算機,歐洲猶太人的後裔在整合全世界的金融業,非洲後裔則在體育和文化上豐富着美國的精神???全世界都在用自己的血肉來滋養美國,擁有如此巨大的人才儲備,其他國家試圖超越美國的地位又談何容易?

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刻意的強調民族多樣性,甚至將很多已經歸化的民族從主體民族中剝離出來,不啻是自找麻煩。

柴東亮理想中的中國,不但有黃種的漢人,還會有白種人、黑人、棕色人種,他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說着不同的預言,但是在他們的下一代會說着同一種語言,有着共同的文化認同,都把自己腳下的土地看做是祖國。

未來的中國,證件上將不會有民族這一欄,不再有滿漢蒙回藏之分,無論他們的祖先來自哪裡,膚色是什麼樣,他們都屬於同一個民族:華夏走到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公民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國家的強大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任何外來者都會被主體民族排斥,而他們也會自動結成小團體,並形成一個對主體民族無比仇恨的新的民族。

隨着科技的發展,火車、輪船、飛機將世界聯成了一體,人口之間的流動將變得極爲頻繁,除非是閉關鎖國,否則根本不能阻止外國人進入中國。如果不能令外籍人士歸化,他們就始終把自己當做外人,指望他們全心全意的爲中國服務,肯定是不現實的。沒有歸屬感的人,作惡也沒有心理負擔,犯罪的時候不但不會有愧疚感,反而會有一種報復主體民族的快感。外來民族犯罪率高企,又會令主體民族對他們更加輕蔑和厭惡???這就會形成惡性循環,進而使得民族性格更加的封閉。

在未來的世界,一個封閉的國家幾乎是沒有生存能力的,更談不上發展。

令柴東亮感到幸運的是,民國初年的中國,只有滿漢蒙回藏五大民族,壯族、土家等民族早已歸化多年,成了漢族的一支,後世裡的維吾爾、赫哲、錫伯等民族幾十個民族,也都分別歸屬與其他的四大民族。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九成半以上是漢族,偌大的中國幾乎是個單一民族國家。當然這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無數次的刀光劍影,無數次的男婚女嫁,用最殘忍和最親密的手段,經過千百年才形成的局面。

在後世的亞洲國家和地區,真正發達的只有日本、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這幾個地方無一例外的屬於傳統的儒家文化圈,其中臺灣、香港、新加坡主要都是由漢族組成,亞洲的其他文化幾乎都無法和現代文明完美的楔合。儒家文化雖然有種種弊端,但是它卻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極具包容性,這是亞洲其他文化無法比擬的。

適合一個大國的主體文化,必須具有包容性的,而中國傳統文化恰恰就有這種特點,釋道儒三教在千百年來在中國都能和睦相處,甚至三教合一,彼此水**融,這在其他文化圈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而包容性正是中國在多元文化互相交流的未來世界,能夠強大的最堅實的基礎,

在遼闊的邊疆地區,如果對中國文化不認同的少數民族佔了多數,對國家的安全勢必構成重大的威脅。柴東亮對這一點,有着極爲清醒的認識,所以他希望能夠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將關外的滿蒙兩個民族融合進來,成爲華夏民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有一天,江淮軍佔領了日本,那麼將大和民族也統統歸化進來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將一個人口達到六千萬的民族統統殺光顯然是不現實的,不過將他們融合進其他的民族倒是很有可能的。日本女人雖然大部分個子不高,而且天生的蘿蔔腿,但是中國幾千萬娶不起媳婦的光棍,應該不會那麼挑剔的

其實在另外一個時空,日本人在滿洲搞的皇民化,也是出於同一個目的。但是日本人的數量和中國人不成正比,幾十萬日本開拓團放在擁有三千萬人口的滿洲,是在是少的可憐,而且日本那種島國人天性中的偏執、狹隘,實在不適合作爲主體民族同化別的民族。

任何一個試圖強大的國家,都會將自己的文化輸出國門,只是有的國家經濟軍事文化都能達到那種高度,所以就越來越強大,而有的國家有心無力罷了。輸出文化不僅僅是比拼武力和經濟,更多的是國家的長遠戰略以及國民素質。

像蒼井空老師、武藤蘭阿姨、小澤瑪利亞姐姐???這些深受羣衆喜愛的人民藝術家,柴東亮同志是很歡迎她們歸化的,相信很多中國男人都會有同樣的看法,起碼可以爲中國源遠流長的青樓文化增添一抹亮色。盛唐風情中,從來就不缺乏龜茲的琵琶和胡女的舞蹈。

融合的手段,首先就是經濟利益,願意融合和歸化的外族,享受主體民族的優待,不願意的則被邊緣化,在經濟和政治地位上處於劣勢???人天生就是趨利的動物,經濟手段往往比屠刀更有效果

鄺海山在蒙古累的要死,顧麻子在奉天城也沒閒着,除了按照江西、安徽的經驗大搞土改之外,也在搞民族融合的事情。滿人入關幾百年,幾乎沒有人會說滿語、寫滿文了,不論是穿戴還是做派,和漢人沒有任何區別,甚至在吃喝玩樂這些方面,比漢人還要精通。辛亥**之後,很多滿人害怕受到漢人的報復,紛紛改了漢姓,他們無論從模樣還是語言上早已和漢人一模一樣。顧麻子在奉天省融合滿族的事情,做的無比順利,比鄺海山在蒙古容易的多。

除了經濟和政治之外,顧麻子的精力主要就放在兵工廠的建設上。奉天兵工廠和蕪湖、上海的兩家兵工廠截然不同,它除了少量生產漢風I型步槍等江淮軍的標準武器之外,主要生產的還是按照俄國的標準生產綽號“水連珠”的莫辛納甘步槍和俄式雙輪馬克沁,當然這種馬克沁和江淮軍的還是有所區別,沒有增加對空射擊的高射裝置以及平掃射裝置、練習彈槍口罩,擊發、保險、三腳架都沒有按照江淮軍標準制造,奉天兵工廠生產的是沒有經過改良的老型號。

這是柴東亮特意安排的,爲了明年即將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準備的,這些水連珠步槍和老式的雙輪馬克沁都是準備賣給俄國人的,採用的和俄軍同樣的制式和標準,質量當然要有保證,但是一些新技術就沒必要用在這裡了。

柴東亮必須保證,江淮軍的武器要比賣給各省軍閥和外國人的,領先一代甚至是兩代。按照現在江淮軍的火力配置,每個師一年起碼要兩百萬銀元才能喂的飽,如果打起仗來消耗起碼是三倍以上,這也是柴東亮一直無法大規模擴軍的原因。

隨着江淮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江西、安徽兩省現在每個月的稅收已經達到了六百萬以上,各地商家衝着江淮地區的穩定和對工商業的扶持政策,紛紛來這裡投資,一直困擾柴東亮的經濟問題已經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緩解,隨着一本萬利的氨苯磺胺的上市,再增加十個八個整編師的兵力,柴東亮也能養的起。

柴東亮一直推行寓兵於民的政策,江淮地區大批由民間投資的射擊、馬術、航空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這些民間組織都得到官方的財政支持,愛好打槍、騎馬的年輕人,只需要象徵性的掏幾個銅板,就可以受到軍方派遣的教官的正規訓練。單單是航空俱樂部的註冊飛行員,已經有上千人。射擊、馬術俱樂部的註冊人數更是達到了十萬之巨,戰馬也達到了上萬匹,如果加上受過軍事訓練的學生和工人,江淮一帶預備役的軍人已經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五十多萬

這些人都是一聲令下,脫下便裝就可以抗槍打仗的軍人了,而且都是軍事發燒友,屬於絕對的戰爭狂

漢風I型步槍、手榴彈、擲彈筒、山炮、野炮、迫擊炮、改進型的馬克沁、剛剛通過實際測試的德普輕機槍、,如果上海光華兵工廠的一百零五、一百二十毫米口徑榴彈炮、加農炮再試製成功,江淮軍的陸軍就真的算是武裝到了牙齒,這樣的裝備水平拉到歐洲去都算是一流,在亞洲幾乎是鋼鐵怪獸。相同數量的部隊,江淮軍的火力大概是北洋軍的三倍,日軍的一倍半到兩倍。

大口徑火炮對於在清末就仿製過德國克虜伯三百零五毫米口徑岸防炮和英國阿姆斯特朗兩百三十五毫米口徑艦炮的上海光華兵工廠不過是小菜一碟罷了,光華鋼鐵公司在特種鋼材冶煉上領先世界數十年的技術,更是生產大炮最有利的後盾。

江淮軍最大的優勢不是火力的兇猛,更重要的是,這些武器清一色都是柴東亮控制的企業生產的,零配件的供應根本就不算是個問題,而且輕武器的彈藥也全部通用,後勤保障壓力比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的北洋軍,更是好了無數倍。

當然,江淮軍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基層軍官經過和廓爾喀衛隊的合練,但是戰術指揮上依然乏善可陳,高級將領都是坐着火箭提拔的,實際經驗匱乏到了極點,士兵普遍都是文盲,加入江淮軍之後才學會了寫字,對於新式武器的使用學習起來相當緩慢,客觀上制約了戰鬥力,也增大了擴軍的難度。

比起普遍受過免費教育的日軍,以及基本上接受過正規陸大教育的日軍高級指揮官,在士兵和軍官素質上,江淮軍比日軍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比起歐陸強國更是天差地別。

但是這個就真的沒辦法了,柴東亮已經在江西和安徽推行了六年制免費教育,但是要見成效可不是一年兩年就行的,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已經不足一年了???兵源的先天缺陷,只好用更加嚴苛的訓練連彌補了。實際上,江淮軍的正規軍普通素質甚至不如預備役的士兵,那些射擊、飛行、馬術俱樂部的成員,大部分都是家境還算不錯的,大部分人都念過書。不過,比起擴軍來說,柴東亮更看重的是基礎設施和實業的建設,而這都離不開大量受過新式教育的人才???他還不至於幹出剜肉補瘡的蠢事。

離開了安慶三義製藥廠,柴東亮坐上那輛裝飾極盡奢華的勞斯萊斯銀影回家,明天就是結婚的日子,今天算是偷閒半日吧。

安慶的街頭已經通了有軌電車,上班族只需要每個月花上兩角銀元就可以買一張月票,當然這也少不了軍諮府的財政補貼。電車剛開通的時候,不少人來看稀罕,時間長了也就熟視無睹了。

車走到半路,柴東亮突發奇想,不知道吳美琪和莫小憐這倆丫頭現在幹什麼呢?

“調頭向東走,去吳家看看”柴東亮用英語對司機吩咐道。

現在的司機已經不是原先的英國佬了,換成了一個精幹的江淮軍的士兵,他一言不發的將汽車調頭,朝着城東的吳家開去。

剛到吳家門口,柴東亮就大吃一驚,他揉揉眼睛才確定自己沒有看錯,門口張燈結綵自不必說,兩乘五鳳朝天的八擡大轎雖然奢華倒也還屬正常,令他驚駭的是門口居然還有足足上百輛披着綵綢的自行車

自行車全都是簇新的,電鍍部分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車頭上綁着一個斗大的紅綢圓球。

用自行車送親?不會這麼搞笑吧?

柴東亮突然醒悟過來,現在的自行車可是貨真價實的奢侈品,每輛的價格最低也是六十塊銀元,更別說這些自行車都是車鈴、車燈齊備,而且是用錳鋼打造的精品了。

用一百輛自行車送親絕對比後世用寶馬車隊還要張揚,吳家也真算是煞費苦心了

汽車在這個時代比後世的私人飛機還要罕見,這輛勞斯萊斯銀色幽靈更是在安慶只有這麼一輛,守候在門口拜客的吳錦堂立刻就迎了上去。

“都督,您來了?裡面請”吳錦堂恭敬的親手打開車門。

柴東亮笑着道:“蔭府兄,從明天起你就是我的大舅哥了,咱一家人不用這麼客氣吧?”

吳錦堂笑着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嘴上雖然這麼說,吳錦堂對這個馬上就要成爲自己妹夫的人,依然是畢恭畢敬,雖說是店大欺客,但是客大照樣可以欺店。吳家在兩年前,雖然名義上是蕪湖商業協會的會長,但是實際財力並不算強大,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依附柴東亮之後,僅僅兩年的時間,家財就超過了上千萬銀元,名副其實的安徽首富。

在吳錦堂的眼裡,柴東亮的臉都是圓形方孔的???這哪裡是妹夫,分明是財神爺啊

吳錦堂和柴東亮剛走到門口,就看見吳興周老頭拄着鑲寶石的手杖笑盈盈的站在門口。

柴東亮恭敬的拱手道:“正老,您腿腳有恙,就不必親自拜客,有蔭府世兄代行也不會失了禮數。”

吳興周的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不可,不可,吳家現在不比從前,越是煊赫越要禮數週全,不能讓客人覺得吳家人不懂規矩。”

說罷,吳興周突然瞪起眼睛道:“都督,怎麼還叫正老?”

柴東亮一愣,然後躬身施禮:“岳父大人在上,小婿給您行禮了”

吳興周哈哈大笑,將柴東亮扶起道:“都督這是唱的哪一齣啊?怎麼搞的像戲文?”

柴東亮也笑道:“岳父大人,還叫都督?”

吳興周也是一愣,然後捻着鬍鬚洋洋得意的道:“賢婿不必多禮???我怎麼說話也像唱戲?

倆人相視而笑,柴東亮攙扶着吳興周向內堂走去。

一個滿頭珠翠的中年婦人悄悄的走到吳錦堂身邊問道:“這是誰啊?老爺子這麼敬重他?”

吳興周笑道:“二孃,這就是新姑爺,江淮巡閱使柴大都督”

中年婦人皺眉道:“按規矩,結婚前三天,新姑爺不許登丈人家的門,這壞了規矩了,美琪雖不是我生的,好歹我也是她二孃吧?新姑爺不守規矩,我這個當丈母孃的得攔着他”

吳興周白了他一眼道:“二孃,您省省吧,老爺子都不說什麼,您就甭添亂了,小心惹翻了老爺子,一紙休書遞給您,您這個丈母孃可就當不成了”

中年婦人倒吸口涼氣,急忙換了一副笑臉趕了上去:“您就是柴都督吧?我家美琪天天的唸叨您呢今天我算是看見真人了,郎才女貌,真是天生的絕配啊”

柴東亮沒見過她,被她說的一愣,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

吳興周的臉一繃:“沒教養的東西,這裡哪裡有你說話的份兒?還不下去準備酒菜”

婦人嚇的臉色發白,急忙告退。

吳興周冷哼一聲道:“這是美琪的二孃,我對內眷疏於管教,讓都督見笑了”

柴東亮這才明白,原來是吳興周老頭的小妾。他早就聽說過,吳美琪的母親死的早,吳興週一直沒有續絃,只是在三十五歲的時候將貼身丫鬟收房作了妾室。

在這個年代,貼身丫鬟當小妾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小妾想扶正做太太,就比登天都難了。看到吳興周對婦人絲毫不假辭色的樣子,柴東亮纔算真正明白這個時代妾室的地位,看起來還不如很多奴僕有面子。

柴東亮想起吳美琪曾經對自己說過,不在乎名份,哪怕是做妾也願意嫁給他柴東亮不禁有些慚愧,自己對吳美琪和莫小憐這倆丫頭真的不算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是很不好。

吳美琪自幼出身富豪之家,錦衣玉食被父兄當作掌上明珠,莫小憐的家境也算不錯,姐夫是江淮軍的高級軍官,她們倆人都非常清楚給別人做妾的後果,但是卻無怨無悔???相形之下,柴東亮不禁汗顏,尤其是想起上次對吳美琪的粗暴喝斥,饒是他臉老皮厚,依然臊的通紅。

柴東亮這次想起,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男女結婚前是不可以見面的,否則就算是對女方不尊重。

“岳父大人,柴某自幼缺乏家教,很多規矩不太清楚,只是隱約記得在娶親之前,不便和未婚妻子相見,柴某孟浪了”柴東亮規規矩矩的道。

吳興周哈哈大笑道:“都督是新派人物,還講究這些俗理?也罷,反正明天就是正日子了,不見就不見吧!”

柴東亮發現,老頭嘴上說的雲淡風輕似乎是很無所謂的事情,但是臉上依然有了輕鬆的神色。看來,他也不想讓柴東亮這個時候和女兒相見的。

“岳父大人保重身體,柴某告辭了”

剛出了門口,就聽見二孃的喊聲:“都督,怎麼不吃了飯再走?”

吳興周壓低聲音罵道:“閉上你的嘴,沒人把你當啞巴賣了,你生怕別人不知道新姑爺進了咱們家的門?”V!~!

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72章 暗戰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34章 演講第167章 輕機槍第37章 天才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237章 會游泳的雞第13章 邀買人心第72章 暗戰第290章 袁世凱的末日第50章 土改風暴(下)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332章 我們的青島(十一)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167章 輕機槍第67章 真相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301章 全殲一個聯隊第270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25章 最長的一天(七)第279章 天下英雄盡在吾彀中第53章 豪傑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20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73章 大買賣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61章 內鬥第113章 秘方第230章 我們的青島(九)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39章 南北雙雄第15章 宴無好宴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143章 蒙疆風雲第159章 聲東擊西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272章 軟實力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45章 餓殍遍野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44章 你們過時了!第160章 包圍第275章 機遇和危機第130章 三大件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66章 開國大典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29章 工業時代的開端第228章 狗咬狗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332章 我們的青島(十一)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273章 袁世凱尿褲子第6章 兩個李鬼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257章 海軍總體戰第229章 血光團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181章 漏嘴第229章 血光團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1章 一夢百年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175章 推波助瀾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7章 鐵血軍旗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7 殺一儆百第244章 你們過時了!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319章 大戰陰雲下的平靜(上)第326章 我們的青島(五)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13章 邀買人心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62章 城破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28章 驚豔第167章 兩個世界第163章 空襲(上)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319章 大戰陰雲下的平靜(上)
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72章 暗戰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34章 演講第167章 輕機槍第37章 天才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237章 會游泳的雞第13章 邀買人心第72章 暗戰第290章 袁世凱的末日第50章 土改風暴(下)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332章 我們的青島(十一)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167章 輕機槍第67章 真相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301章 全殲一個聯隊第270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25章 最長的一天(七)第279章 天下英雄盡在吾彀中第53章 豪傑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20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73章 大買賣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61章 內鬥第113章 秘方第230章 我們的青島(九)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39章 南北雙雄第15章 宴無好宴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143章 蒙疆風雲第159章 聲東擊西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272章 軟實力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45章 餓殍遍野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44章 你們過時了!第160章 包圍第275章 機遇和危機第130章 三大件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66章 開國大典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29章 工業時代的開端第228章 狗咬狗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332章 我們的青島(十一)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273章 袁世凱尿褲子第6章 兩個李鬼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257章 海軍總體戰第229章 血光團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181章 漏嘴第229章 血光團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1章 一夢百年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175章 推波助瀾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7章 鐵血軍旗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7 殺一儆百第244章 你們過時了!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319章 大戰陰雲下的平靜(上)第326章 我們的青島(五)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13章 邀買人心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62章 城破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28章 驚豔第167章 兩個世界第163章 空襲(上)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319章 大戰陰雲下的平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