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

“這是陰謀,徹頭徹尾的陰謀”北一輝的臉都憋成了豬肝色:“遁初,你難道看不出來嗎?柴東亮這是打擊國民黨聲望的陰謀,在大選的重要關頭開除一個國民黨都督的黨籍,這對誰有利?除了方便他吞併江西,只能是對袁世凱有利”

年僅二十一歲的《民立報》主編、國民黨上海支部文書主任徐血兒卻斷然道:“柴東亮有沒有陰謀姑且不論,他是國民黨的副理事長,當然有權要求召開理事會,我們報館也派記者去江西採訪了,所到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反觀安徽則百姓安居樂業同享共和之福,兩廂比較高下立判,李烈鈞在江西盤剝酷烈,百姓都在思念滿清,說什麼‘民國不如大清’。李烈鈞的行爲正是破壞共和,長此以往民國人心盡失,滿清韃虜復辟在所難免我贊成立即召開理事會,開除李烈鈞的黨籍”

北一輝冷笑道:“政治本來就是骯髒的,只要有利益就夠了,我們現在不應該分析對和錯,而要看目前誰對我們更有利???李烈鈞已經答應,江西所有的選票都投給國民黨,而柴東亮至今沒有明確表態,他這個國民黨的副理事長恐怕名不副實”

徐血兒怒喝道:“國民黨是個**的黨,從陸皓東烈士鮮血染紅十八星旗至今,千萬志士頭懸國門纔有了今天的國民黨???你如果想把它變成一個蠅營狗苟的政客俱樂部,我頭一個不答應我這就寫文章揭露李烈鈞的醜態,把這種殘民以逞的國賊的真實嘴臉公諸於衆”

《民立報》的發行量極大,徐血兒一支大筆又無比犀利,辛亥**剛剛結束,他就對辮帥張勳口誅筆伐,在《民立報》上先後發表了《同胞,共速殺南京土匪張勳》和《勵徵南京健兒行》等時政短評。袁世凱當選爲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後,徐血兒也絲毫不給他留情面,《聲討漢奸》、《鐵甕城頭**旗》和《袁氏其悔過乎》等一篇篇**的時評也新鮮出爐。

當時的上海報館大多集中在四馬路望平街一帶,《民立報》每出一期,望平街上爭購者常常“萬頭攢動”,時有一聯稱:“千軍難御血兒筆,萬民欣賞力子文”。

和當時的大部分報人一樣,徐血兒雖然是國民黨的黨員,但是卻保持了獨立的思想,絕不會因爲黨派的利益而出賣自己的良心。

正因爲他的性格,宋教仁對這個小兄弟非常的欣賞,兩個又臭又硬的傢伙,成了生死相依的好友。

北一輝不屑的哼了一聲之後,拍起了巴掌:“說的好,說的精彩國民黨現在能控制的也就只有廣東、湖南、江西三省了,爲了籌集反清的**經費和國民黨的黨費,這三省的盤剝都比其他省份要嚴重的多,乾脆你把這三省都督都彈劾下去,讓袁世凱派人接收不是更好?袁世凱做不到的事情,你替他做到了,北京政府是不是應該給你頒發一枚文虎勳章?”

“你”徐血兒的臉漲的通紅,手腳不停的抖動,然後捂着胸口劇烈的咳嗽。

一直悶聲不語的宋教仁瞪了北一輝一眼:“好了,吵夠了吧?明明知道天覆有病在身,你還氣他?”然後親手拍着徐血兒的後背撫慰道:“天覆,你身體不好,還要這麼逞強”

徐血兒咳了半天,臉色由病態的潮紅變成了紙一般的蒼白,他依然強硬的道:“遁初,我們**是爲什麼?難道僅僅是推翻清廷嗎?如果是那樣,清廷已經推翻了,我們是不是就應該像黃克強那樣悠遊林泉呢?既然你要搞政黨政治,那麼目的必須是爲天下蒼生謀幸福同爲一省的都督,爲什麼柴東亮的安徽可以令百姓安居樂業享共和之福,而國民黨的其他幾個都督就把天下搞的民不聊生呢?不要拿什麼籌集**經費作爲藉口,柴東亮給孫先生的錢也不算少了吧?打武昌、打南京,籌建南京臨時政府,哪次安徽沒出錢?爲什麼他能做到的事情,國民黨的其他都督就做不到呢?我覺得柴東亮這個國民黨的副理事長,才真正是名副其實,其他人不過是借**之名行盤剝百姓之實罷了???遁初,國民黨需要什麼樣的人,不需要什麼樣的人,你心裡要有桿秤啊”

宋教仁沉吟良久之後,咬着牙道:“通知全黨,召開國民黨非常理事會,把李烈鈞在江西的劣跡通報給所有理事”

北一輝驚恐的道:“遁初不可啊,你真的把李烈鈞開除了,回頭向孫先生怎麼交代?”

宋教仁冷笑道:“我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國民黨的黨務現在是由我負責,不是孫逸仙”

北一輝跺着腳道:“你們就胡鬧吧,國民黨早晚毀在你們手裡”

宋教仁淡淡的道:“如果任由害羣之馬擔任國民黨的理事,那麼國民黨就不再是個**的黨,與其讓國民黨蛻變成骯髒的政客俱樂部,不如由我親手毀了它”

上海同孚路二十一號,一所兩層的西式洋房,在周圍衆多的建築中,絲毫不起眼。這裡是黃興在上海的寓所,他正在二樓和老資格的同盟會員譚人鳳喝茶聊天。

“如果當時不是遁初遲疑不決,現在的大總統就是你黃克強了,最起碼也是個副總統,哪裡輪到黎元洪這個廢物”

譚人鳳是湖南人,是黃興的鐵桿支持者。南京臨時大總統選舉的時候,十七省代表中只有一票選的不是孫文而是黃興,而這一票就是他投的。至今他還對宋教仁在武昌起義的時候,支持了黎元洪而耿耿於懷。

譚人鳳穿了一身府綢長衫,花白的鬍鬚,年過半百的人依然精氣神十足,說起話來嗓門極大,湖南騾子脾氣依舊。

黃興哈哈大笑道:“都是陳年舊事了,石翁還喋喋不休?再說這個大總統當着有什麼好?孫先生和袁世凱,不都被累的夠嗆?還是咱們好,喝茶、下棋,優哉遊哉”

譚人鳳鼻子一哼,搖頭晃腦的道:“孫文此人惜乎自負雖大而局量實小,立志雖堅而手段卑劣。觀其謀舉事也,始終限於廣州一隅,而未嘗終籌全局,用人也是如此,除了胡漢民、汪精衛、陳其美等寥寥數人之外不能任賢用能,以他爲君則天下必亂???宋遁初才情雖好,但是性情過於剛直不通權變,只可爲太平宰相,不堪爲人君???袁世凱是滿清餘孽,和韃子勾勾搭搭糾纏不清,手下的北洋軍暮氣沉重,也不堪承繼大統???天下英雄,我能看得起的唯有你黃克強,可你卻總不肯爭先,當年的曾國藩也是可以爲君卻不爲,你黃克強也是一樣,湖南王氣不彰,終不能出一個帝王“

黃興笑的噴飯:“石翁,我們是**軍人,這大總統也不是皇帝虧得你還是老**黨,怎麼滿腦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東西石翁,我聽說你在東京的時候,給遁初算過命,說他是三十年的太平宰相?”

譚人鳳點頭道:“有這個事兒,以遁初的命如果安於輔佐賢君明主,則有三十年的太平宰相命,如果強出頭想爭大位,則禍不旋踵”

黃興親手替譚人鳳裝了一鍋旱菸遞了過去,譚人鳳也不客氣接過來用洋火點燃,屋子裡頓時煙霧嫋嫋。

黃興耐心的等待譚人鳳過足了眼癮,才問道:“石翁,你對這次遁初召開國民黨理事會的事情怎麼看?我也是副理事長,不能不參加啊”

譚人鳳用菸袋鍋敲着板凳腿道:“遁初這是自剪羽翼,柴東亮算什麼國民黨員?用兩個鹹鴨蛋騙了蕪湖,又趁亂拿下了安慶,對外吹噓是孫文的特使,讓這個小子胡搞八搞的居然弄了個安徽都督???咱們起兵反清的時候,他胎毛還沒褪乾淨呢這事兒明眼人一看就懂,柴東亮想打江西的主意,這是在找藉口???君子可欺之以方,也只有宋遁初這樣的人才會上他的當”

譚人鳳一向愛惜宋教仁的才華,宋教仁對他也非常尊敬,但是譚人鳳對宋教仁力推的議會政治非常看不慣,總覺得是瞎胡鬧。譚人鳳一向對孫文也很看不慣,覺得他大言無實。孫文對他也沒好臉,當了南京政府臨時大總統之後,也沒給他安排任何職務,把譚人鳳給晾了起來。

黃興嘆氣道:“柴東亮治皖以來,人心歸附,百姓安居樂業,反觀我國民黨同志治理下的幾個省,哪個不是民生多艱?我黨同志是應該反省一下了,遁初此舉也未曾沒有道理”

譚人鳳冷笑一聲道:“糊塗,天下大亂到大治,肯定有個過程,哪朝哪代莫不如此,柴東亮拿這個特殊時期來大做文章,其心可誅眼下他虎踞皖省,收買民心對抗中央,如果再拿下江西,坐擁兩省之地,兵強馬壯裝備精良,背後還有洋人支持,南方各省誰還能是他的對手?出兵蒙疆收復失地,這是他在給自己製造聲望,一旦天下有變,他恐怕就要對咱們下手了”

黃興被這一席話驚的目瞪口呆,喃喃自語道:“他有這麼大的野心?不至於吧?他對孫先生還是挺敬重的”

譚人鳳把菸袋鍋在桌子上敲的梆梆響,痛心疾首:“不至於?咱們數十年的努力,沒準就要毀在你這個‘不至於’上你和孫文、遁初都被他騙了

你看着吧,將來毀掉國民黨的,必然是這個國民黨的副理事長???克強,你要早做防範啊”

西曆九月正是秋高草長的時候,天地寥廓,陽光將草原鍍上一層金色,空氣都帶着甜絲絲的味道,這令常年生活在南方的先遣軍將士心情格外的舒暢。

十幾個騎兵在草原上縱馬狂奔,皖北的馬兒到了蒙古草原上也特別的興奮,恨不得能一下子跑到天盡頭。

爲首的軍官打了個唿哨,勒住繮繩,正在高速飛奔的戰馬前蹄人立而起,一抹夕陽照在一人一馬之上,宛若一幅極爲壯麗的北國風景畫。

馬上的騎士二十出頭的年齡,墨綠色迷彩服上的肩章顯示出他是個上尉連長。張書陽,二十一歲,安徽陸軍小學畢業後在蕪湖新軍擔任隊官。鄺海山、陸凱等人矢志反清的時候,他沒有參與錯過了最好的機遇。眼看現在鄺海山、陸凱已經是師長,顧麻子也混了個少將旅長,而他至今還只是個連長,想想這半年來袍澤的機遇,他悔的腸子都青了???富貴險中求,如果當時自己能夠血再熱一點,起碼也弄個團長乾乾,不說搞個少將的金星,起碼也是校官。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次出塞收復蒙疆,對於江淮軍的官兵來說,是個難的的機會,現在已經是民國了,仗都打完了,這次再不立功想出人頭地可就難了

張書陽作爲偵察連的連長,親自率領一個班的戰士搜索草原,爲後續部隊探聽消息。自打先遣軍來到蒙古草原之後,一直像蝗蟲般騷擾的馬匪也不見了蹤影,部隊高歌猛進固然痛快,但是至今還沒放一槍總覺得不夠過癮。

“這裡已經深入蒙古腹地了,隨時可能遇見馬匪,大家要小心”張書陽大聲的告誡道。

士兵們紛紛跳下馬,從料袋裡取出黑豆填進馬嘴裡給戰馬補充氣力,他們一邊餵馬一邊拍着背後的漢風I型短步槍,嘻嘻哈哈的道:“連長,我的槍都餓壞了,正想拿馬匪開葷呢”

“用什麼槍啊?咱騎兵就得馬上爭鋒,用馬刀決個生死,用槍太欺負他們了”

士兵們對烏泰、哲布尊丹巴手下的蒙古士兵毫不在意,也難怪他們驕傲,自打進入蒙疆之後,連小股的騷擾之敵都沒見過,所到之處直如進入無人之境。

“砰砰”

遠處傳來隱隱約約的槍聲,張書陽頓時警惕起來:“別吵吵,有槍聲”

“連長,別自己嚇自己了,是牧民打獵吧?”

張書陽瞪了他一眼,將士兵嘴邊的話給堵了回去,他仔細的聽了聽之後,神色凝重的道:“不是打獵,槍聲很密集???地圖”

一個士兵從背後摘下黃布地圖筒子,從裡面掏出地圖和指北針,張書陽仔細的辨認了方位之後,指着北方道:“槍聲是從那裡傳來的,土默特左旗的位置”

“上馬”張書陽一擺手:“過去看看去”

十幾個人催馬向北方飛奔,漸漸能聽清楚了,槍聲很雜,有毛瑟槍的聲音還有俄國伯丹、水連珠的響聲,還有土造的杈子槍的悶響。

張書陽心裡一緊,駐防蒙古的二十師使用的是老式毛瑟,烏泰手下的馬匪用的槍則一般都是俄國的伯丹,這應該是張紹曾的二十師和馬匪在交火。跑了五里多路,張書陽看見一個山谷,谷口很狹窄,槍聲就是從山谷裡面傳來的。

“隱蔽”張書陽勒住繮繩,壓低聲音道。

士兵們跳下戰馬,在馬背上一拍,戰馬乖巧的前腿跪伏在深及腰部的蒿草中,張書陽等十幾個騎兵也都採用了跪姿,警惕的平端步槍,瞄準谷口的位置。

“噠噠噠”

幾匹蒙古馬從谷口竄了出來,上面是穿着灰布軍服的北洋軍,他們一邊跑一邊回頭用騎槍射擊,他們似乎在保護一個穿着蒙古袍子的人,十幾名士兵將他團團圍在中間,緊接着上百名衣衫不整面目猙獰的蒙古騎兵追了出來,他們每人兩匹馬,揮舞着馬刀、步槍,嘴裡“荷荷”怪叫聲。

不時有蒙古人被北洋軍打倒,但是他們對同胞的死傷絲毫不在意,馬蹄踏着在地上苦苦掙扎的同伴,繼續策馬追趕。

張書陽看的清楚,穿灰布軍裝的就是張紹曾的二十師官兵,他們以區區一個團的兵力扼守萬里蒙疆,每個地方守軍往往只有一個連甚至是一個排一個班。在數萬蒙古馬匪的騷擾下左右支絀,而且袁世凱拿他們當後孃養的,軍餉器械補充也都很不及時。也難爲他們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勉強保持着中央政府對萬里朔漠最後的一絲威嚴。

張書陽躲在草叢中,嘴裡嚼着一根草莖,任憑酸澀的味道在嘴裡瀰漫,頭腦卻無比的清晰。

馬匪有一百多人,但是裝備極差,自己雖然只有十多個兄弟,但是漢風I型步槍的威力遠遠不是他們手中的那幾杆破槍能比的,何況自己還有一具擲彈筒,而且每人身上都帶着十二枚手榴彈。

看着二十師的騎兵和馬匪從自己正面橫穿而過,確定了後面再無馬匪的援兵,張書陽下了決心,嘴角挑出一絲殘酷的冷笑:“預備???開火”

砰砰砰

一陣排槍過後,“通”的一聲,擲彈筒也開火了,以每分鐘二十發的高射速將專用榴彈拋射到疾馳中的馬匪隊伍裡,每發榴彈都可以覆蓋十幾平方米的空間,預製破片和鋼珠從天空雨幕般拋灑,將死亡的恐懼帶給得意忘形的馬匪。

馬匪驟然遇襲,頓時亂了陣腳,戰馬被巨大的爆炸聲嚇壞了,不辨方向的四散奔逃。

先遣軍的士兵躲在草叢裡,毫不吝惜的將子彈和擲彈筒的榴彈射向馬匪隊伍裡,幾乎每一槍都會有人或馬中彈倒地。江淮軍嚴格到可以用殘酷形容的訓練,在實戰中發揮了作用,十幾個人的集火齊射,就讓人感覺似乎有機槍的威力,而自由射擊又能槍槍咬肉。

給馬匪最大威脅的還是那具高速發射的擲彈筒,兩百米內用手榴彈,超過兩百米就用專用榴彈。用數千發訓練彈和實彈磨練出來的擲彈兵,在四百米內憑藉擲彈筒上簡單的標尺和目瞄本領,幾乎是百發百中。

蒙古馬匪被炸的鬼哭狼嚎,一直被追的喘不過氣的北洋騎兵,頓時精神百倍,紛紛調轉馬頭,在馬上用騎槍射擊蒙古人。

張書陽難以壓抑心頭的興奮,這徵蒙的第一槍竟然是自己打響的

第344章 先拿北大開刀(下)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穫第62章 城破第261章 梁啓超與蔡鍔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155章 制服第92章 龍虎鬥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283章 備戰第124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中)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243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280章 戰鷹翱翔第45章 餓殍遍野第67章 真相第259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290章 袁世凱的末日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345章 骨頭愛上狗第44章 血色長江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18章 因禍得福第230章 我們的青島(九)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154章 希望第281章 節外生枝第315章 進京(中)第215章 偷心賊第275章 機遇和危機第97章 自亂陣腳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41章 摩登時代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270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63章 空襲(上)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82章 抓捕(上)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129章 擴軍第17章 鴻門宴(下)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1章 一夢百年第142章 好戲連臺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32章 初見第109章 血濃於水第94章 陷害第61章 內鬥第82章 抓捕(上)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54章 三哥,保重第42章 工業園第61章 內鬥第16章 鴻門宴(上)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64章 引狼入室第235章 進退兩難第235章 進退兩難第257章 海軍總體戰第164章 空襲(下)第71章 一個說法第42章 工業園第70章 弔唁(下)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315章 進京(中)第161章 蒙古潘金蓮第69章 弔唁(中)第55章 初見成效第221章 躺着也中槍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92章 龍虎鬥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71章 一個說法第7章 鐵血軍旗第227章 聰明的一休(下)第131章 衝突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131章 衝突第186章 東亞病夫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41章 摩登時代第95章 日本人的陰謀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
第344章 先拿北大開刀(下)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穫第62章 城破第261章 梁啓超與蔡鍔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155章 制服第92章 龍虎鬥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283章 備戰第124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中)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243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280章 戰鷹翱翔第45章 餓殍遍野第67章 真相第259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290章 袁世凱的末日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345章 骨頭愛上狗第44章 血色長江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18章 因禍得福第230章 我們的青島(九)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154章 希望第281章 節外生枝第315章 進京(中)第215章 偷心賊第275章 機遇和危機第97章 自亂陣腳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41章 摩登時代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270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63章 空襲(上)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82章 抓捕(上)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129章 擴軍第17章 鴻門宴(下)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1章 一夢百年第142章 好戲連臺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32章 初見第109章 血濃於水第94章 陷害第61章 內鬥第82章 抓捕(上)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54章 三哥,保重第42章 工業園第61章 內鬥第16章 鴻門宴(上)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64章 引狼入室第235章 進退兩難第235章 進退兩難第257章 海軍總體戰第164章 空襲(下)第71章 一個說法第42章 工業園第70章 弔唁(下)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315章 進京(中)第161章 蒙古潘金蓮第69章 弔唁(中)第55章 初見成效第221章 躺着也中槍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92章 龍虎鬥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71章 一個說法第7章 鐵血軍旗第227章 聰明的一休(下)第131章 衝突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131章 衝突第186章 東亞病夫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41章 摩登時代第95章 日本人的陰謀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