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從十三世紀開始,世界的大環境開始發生變化。

西方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農民和手工業者經過長期勞動,積累經驗,改進了生產工具,農業得到發展,紡織、冶金等開始出現機器,不僅提高了產量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分化出各種不同的階層。

在新航路的開闢,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資產階級革命,產業革命的推動下,到大清的洋務運動開始萌芽時,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已最終完成,人類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這個新時期的主要特點就是整體化和近代化,講究統一的世界市場,分散、落後的國家不可避免地納入整體中。近代化就是資本主義代替封建專制,這是歷史的必然。這也是洋務運動試圖走近代化的道理,在世界整體化的趨勢下,中國比較被動的捲入。當時中國沒有經過長期的積累,沒有經歷資產階級革命,但中國的洋務運動萌芽與世界大勢是分不開的。

吳可也知道洋務運動勢在必行,但問題是恭親王你們是不是太過高調了點?

當他將這個問題拋出來後,恭親王顯得很不以爲意,表示象搞洋務這樣的大事,怎麼能不在事先做好宣傳工作?

吳可鬱悶撫額,表示要搞洋務得看實際行動,拿出切切實實的成績出來說話,光好口號是沒用的,要是洋務還沒搞便引人敵視就不好了。

他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在京城待了這麼些天,早就聽到一些不利於恭親王和洋務派們的傳言,只是他吳大總督隱藏得深低調行事起了作用,沒被劃撥到這皮‘數典忘祖’的洋務派中。

恭親王聽了這話臉上有些不好看,目前他在鼓吹大搞洋務時,確實遇到朝中一干頑固派的大力阻擾。

而頑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師、工部尚書、大學士倭仁、宋晉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內地的官員。

以倭仁爲代表的頑固派,高唱“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主張“以忠信爲甲冑,禮義爲幹櫓”,抵禦外侮。

以恭親王爲首的洋務派反對守舊派,認爲守舊派“陳甚高,持論甚正”,然而“以禮義爲幹櫓,以忠信爲甲冑,無益於自強實際。二三十年來,中外臣僚正由於未得制敵之要,徒以空言塞責,以致釀成庚申之變”。

洋務派與頑固派互相攻擊,鬥爭十分激烈。總理衙門是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但洋務派勢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實權的總督和巡撫。

而手握最終決定權的兩宮太后明白,在此時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要保持大清的統治地位,必須依靠擁有強悍實力並得到外國列強賞識的洋務派,所以垂簾聽政的兩宮太后也暫時採取了支持洋務派的策略。

因此洋務派在此時佔據了輿論上的優勢,可是這種優勢實在很不保險。

吳可就毫不客氣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把洋務運動的希望寄託在深宮大院裡的兩位寡婦之手,是不是太過草率和不保險了點?

當然,這話他提醒得十分委婉,畢竟恭親王與兩宮太后是叔嫂關係嘛。

恭親王對此只能含糊以對,正如吳可剛纔所言那般,有些東西必須親自試過才知曉好或者不好,現在說這些還爲時尚早。

接下來,兩人又探討了一番國內局勢,吳可認爲太平軍氣數已盡,在湘軍不遺餘力的瘋狂打擊下,估計一兩年之內金陵之戰就會出現結果。

恭親王卻沒吳可那般樂觀,他認爲太平軍實力還在,擁兵數十萬不是說滅就能滅掉的,更何況金陵經過太平軍十年修繕城高牆深,不是說破就能破的。

更讓人擔心的是,石達開部太平軍肆虐西南諸省,將四川攪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寧,朝廷又斷了一處糧草供應來源,時間一久估計太平軍還沒事清軍便堅持不下去了,爲此他還特意向吳可請求,希望兩廣能放開了支援內地平叛大業。

吳可除了‘呵呵’以對還能說啥,要他主動支援兩江和湖廣作戰的湘軍,想都別想這樣的好事。他也沒隱瞞什麼直言湘先斷兩廣財路,要兩廣支援內地戰局不是不行,首先得湘軍做出表率才成。

恭親王無話可說,他也知道兩將矛盾重重,無論是曾藩還是吳可都不是好相與之輩,要他們向對方低頭簡直難如登天。

一個巴掌拍不響,想要將這事推行下去光靠吳可一人可不行,還得爭取湘軍主帥曾國藩的遺願,不過吳可對此卻不抱太大希望。

別看曾國藩名頭響亮,是朝廷眼下一等一忌憚之輩,可是他只是湘軍的精神領袖,並不能掌握湘軍全部戰力,除了最爲心腹的一小撥人馬,大部分湘軍都掌握在各自將領手中,聽不聽曾國藩的命令全看將領心意。

不像鄉勇隊只有吳可一個聲音,雖然此時也形成了好幾個軍中派系,但還是牢牢團結在吳可身邊,戰鬥力和凝聚力也不是湘軍能比的。

他可不相信湘軍那幫混球在嚐到了大設釐關稅卡的甜頭後,會因爲曾國藩的‘主動退讓’而心甘情願的放棄這樣的大好處,想都不用想。

恭親王顯然也明白湘軍內部的情況,所以之後沒再說這樣的‘傻’話,把話題轉到了河南還有陝西一帶的亂象上頭。

此時的大清真可以說得上四處漏風,到底都是亂子戰亂頻頻,自從張亮基離開河南巡撫任上,吳可與左宗棠兩大得力臂助跟着跑到淮北赴任之後,可以說河南就沒安寧過。

也就是鄉勇隊主力囤駐淮北那幾年,時不時的出手幫襯一二,河南的局面纔沒有繼續惡化,可是後任河南巡撫都不是吳可等人一系,明裡暗裡沒少下拌子出陰招,吳可等人真心沒功夫搭理後來關係也就徹底冷了。

沒了鄉勇隊主力相幫,分散在豫南鄉勇隊出身地方清軍也跟着陽奉陰違,整個河南中部和北部樂子可就大了,之前一直被堵在山東的捻軍主力脫籠而出,猶如脫繮的野馬四處撒歡搞得整個河南雞犬不寧熱鬧非凡。

這樣的熱鬧卻是朝廷極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可惜捻軍實在太過猖狂,數量又多到讓朝廷頭疼萬分,不是說剿滅就能剿滅乾淨的。

還有陝西甘肅一帶的回民,最近一段時間也是不停折騰,地方清軍全力圍剿效果卻是差勁得很,因爲當地清軍主力早已出境參與圍攻太平軍的戰鬥去也,實在沒有實力也沒精力應付烽火連天的亂象。

總之在恭親王口中,大清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危險關頭,變可能還有一線生機,不變的話只有死路一條!

得,繞來繞去又繞到了搞洋務的路子上頭……

和恭親王一番閒談,讓吳可知道了不少沒注意或者太過偏僻的消息,也算是收穫不小,兩人一番長談說了近四個時辰,最後在王府吃了頓豐盛大餐吳可便告辭離開,臨行前受邀日子多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走走。

吳可欣然應允,他對於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衙門還是非常好奇的。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可是晚清主管外交事務、派出駐外國使節。併兼管通商、海防、關稅、路礦、郵電、軍工、同文館、派遣留學生等事務的中央機構。

初稱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或譯署。咸豐十年(1860)朝廷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後,對外交涉事務增多。次年1月,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桂良、戶部左侍郎文祥奏請在京師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接管以往禮部和理藩院所執掌的對外事務。

經咸豐帝批准,於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3月)成立。

總理衙門由王大臣或軍機大臣兼領,並仿軍機處體例,設大臣、章京兩級職官。有總理大臣、總理大臣上行走、總理大臣上學習行走、辦事大臣。

初設時,奕訢、桂良、文祥3人爲大臣,此後人數略有增加,從七八人至十多人不等。大臣下設總辦章京(滿漢各兩人)、幫辦章京(滿漢各一人)、章京(滿漢各10人)、額外章京(滿漢各8人)。

總理衙門最初主持外交與通商事務,後來擴大管理辦工廠、修鐵路、開礦山、辦學校、派留學生等,權力越來越大,舉凡外交及與外國有關的財政、軍事、教育、礦務、交通等,無不歸該衙門管轄,成爲朝廷的重要決策機構。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擁有如此廣泛的權力,涉及到外洋事務都需總理衙門報備出面,以兩廣與外洋頻繁聯繫往來的現狀,更是少不得與總理衙門打交道的機會,在其初建時好好認認門混個臉熟極有必要,省得以後衙門裡的小吏看不清形勢盡給兩廣扯後腿船小鞋。

當然有桂良這位同盟好友坐鎮總理衙門,相信不會有那不開眼的玩意主要找茬……

第一百零四章 反應迅疾快如風第五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十五章 心頭敞亮欲設伏第一百四十七章 拒絕誘惑心堅定第六百三十七章 勢頭迅猛第六百六十五章 矛盾尖銳第五十七章 規劃未來謀新營第二百一十章 豎起大旗招兵馬第一百六十九章 慘烈拼殺損失重第五百九十四章 輕描淡寫第五百三十七章 憋屈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臨羊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輕描淡寫第六百二十三章 送禮第三百零二章 序幕第四百三十八章 各種煩惱第三百六十二章 際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類的禁菸第一百零四章 反應迅疾快如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消耗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悍然發動第八十二章 寧爲雞首不爲牛尾第五百九十七章 激烈衝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見聞第二百六十一章 最後安排第六百六十六章 扯皮第五百五十七章 自坑第二百六十一章 最後安排第三百七十章 放炮第五百九十二章 啓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五百零一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力廣佈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戰後輕鬆入縣城第七百章 驚變第五百零二章 暗戰第二百章 出征準備已妥當第九十章 吸引注意惑人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打出來的信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輕描淡寫第五百一十章 瘋搶第四十一章 前行路上敵哨阻第四章 豈料禍從天上來第七百一十章 幸災樂禍第七十章 煙火熏天喊殺厲第五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驚聞第三百五十六章 暗地裡第一百零二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類的禁菸第六百零四章 難得悠閒第二百一十九章 招兵時節人聲沸第二百二十六章 野心第四十六章 無知蒼蠅惹人厭第三百零一章 驚現太平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特別訓練第四十七章 局勢僵持定決心第五百九十章 緊迫第四百三十七章 錢糧第一百零四章 反應迅疾快如風第二百一十八章 市集喧囂形勢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六百九十九章 目的第二百一十章 豎起大旗招兵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五十九章 特別訓練(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氣憤第四百零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三百九十八章 談判結束第九十四章 助人爲快樂之本第四百二十章 手段第八十六章 自立門戶困難多第五百一十八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二百八十章 大膽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夜火光擾敵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互算第六百一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苦難少年心躍躍第二十四章 民團新丁惹人妒(加更)第七百零六章 錯誤第五百三十九章 突然的調令第三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順第三百二十二章 局勢糜爛第六百七十七章 影響第四百二十四章 正軌第三百零七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四章 民團動盪因君離第八十一章 圖窮匕現欲自立第六百九十八章 跋扈第九十五章 拿捏火候掌分寸第三百二十六章 治理淮北第三章 稚童慌急言不妙第一百一十章 心中苦澀意難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採購第五十一章 嘻嘻哈哈哥倆好第六百三十四章 安南風雲第七百零二章 功成
第一百零四章 反應迅疾快如風第五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十五章 心頭敞亮欲設伏第一百四十七章 拒絕誘惑心堅定第六百三十七章 勢頭迅猛第六百六十五章 矛盾尖銳第五十七章 規劃未來謀新營第二百一十章 豎起大旗招兵馬第一百六十九章 慘烈拼殺損失重第五百九十四章 輕描淡寫第五百三十七章 憋屈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臨羊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輕描淡寫第六百二十三章 送禮第三百零二章 序幕第四百三十八章 各種煩惱第三百六十二章 際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類的禁菸第一百零四章 反應迅疾快如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消耗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悍然發動第八十二章 寧爲雞首不爲牛尾第五百九十七章 激烈衝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見聞第二百六十一章 最後安排第六百六十六章 扯皮第五百五十七章 自坑第二百六十一章 最後安排第三百七十章 放炮第五百九十二章 啓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五百零一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力廣佈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戰後輕鬆入縣城第七百章 驚變第五百零二章 暗戰第二百章 出征準備已妥當第九十章 吸引注意惑人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打出來的信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輕描淡寫第五百一十章 瘋搶第四十一章 前行路上敵哨阻第四章 豈料禍從天上來第七百一十章 幸災樂禍第七十章 煙火熏天喊殺厲第五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驚聞第三百五十六章 暗地裡第一百零二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類的禁菸第六百零四章 難得悠閒第二百一十九章 招兵時節人聲沸第二百二十六章 野心第四十六章 無知蒼蠅惹人厭第三百零一章 驚現太平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特別訓練第四十七章 局勢僵持定決心第五百九十章 緊迫第四百三十七章 錢糧第一百零四章 反應迅疾快如風第二百一十八章 市集喧囂形勢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六百九十九章 目的第二百一十章 豎起大旗招兵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五十九章 特別訓練(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氣憤第四百零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三百九十八章 談判結束第九十四章 助人爲快樂之本第四百二十章 手段第八十六章 自立門戶困難多第五百一十八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二百八十章 大膽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夜火光擾敵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互算第六百一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苦難少年心躍躍第二十四章 民團新丁惹人妒(加更)第七百零六章 錯誤第五百三十九章 突然的調令第三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順第三百二十二章 局勢糜爛第六百七十七章 影響第四百二十四章 正軌第三百零七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四章 民團動盪因君離第八十一章 圖窮匕現欲自立第六百九十八章 跋扈第九十五章 拿捏火候掌分寸第三百二十六章 治理淮北第三章 稚童慌急言不妙第一百一十章 心中苦澀意難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採購第五十一章 嘻嘻哈哈哥倆好第六百三十四章 安南風雲第七百零二章 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