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章 把錢花出去(二)

“回稟皇上,神山(鄂爾多斯高原)鐵礦和冶煉廠現有工人一千七百八十五名,預計今年的鋼鐵產量能達到三百四十萬斤,神山煤礦現有工人一千五百二十四人,煤炭年產量能達到二千六百五十萬餘斤,產值能達到十五億七千萬,利潤七億五千萬。”二十八歲的典工中郎將顧雍手捧帳薄,一連串的數字脫口而出,顯得老成持重。

劉靖舉事之前,吩咐顧雍帶人把家眷和族人接到郴縣安頓下來,登基之後,劉靖賞賜他一處大宅,一家人在洛陽住了下來,沒有了後顧之憂,與牟貴一起管理軍屯和牧場,假幣事件後,劉靖把他抽調出來,任命爲典工中郎將(相當於工業部長),獨當一面,全面負責國家的工業生產,二年來成績斐然。

三百四十萬斤換算成現代單位,大約八百五十噸,相當於現代一個鄉鎮小鋼鐵廠的年產量,但在這時代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鋼鐵是現代工業的基礎,鋼鐵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的標準之一。

這時代,鹽鐵國家專營,除了防止叛亂和增加稅收外,鋼鐵的產量還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南方少數民族還在使用石制的農具、銅製的刀劍和竹箭。

鄂爾多斯高原稱爲中國的煤海和鐵都,地下儲藏有十多億噸的鐵礦石和上千噸優質的煤炭資源,以這時代的開採量估算真的說得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劉靖當年在神山西面建造定邊城時,就發現了秦朝和漢朝因戰亂及地方不穩而廢棄的多處小型煤礦和鐵礦,驅使一萬多鮮卑俘虜秘密開採煤礦和鐵礦,成爲軍中重要的鐵料來源。前年,劉靖從少府的收入中擠出一億錢交給顧雍,擴大了神山鐵礦和神山冶煉廠的生產規模,神山鐵礦由黃勃負責,劉石頭負責神山冶煉廠。

劉靖登基後,兵器、鐵料和磚瓦都能隨意得到,虎嘯山內的鐵爐、軍械坊和窯場就沒有必要存在下去了,山谷內一條條“黑龍”消失了,山谷又恢復了平靜。劉石頭、黃勃、金熙、劉新、吳玉、王欽、邢三、賴慶、程潛、許武、陳東和吳海等工匠們帶着家眷走出了山谷,安排在軍械廠、礦山和冶煉廠的領導崗位上,四年過去了,成了顧雍身邊得力的助手。

戰爭年年不斷,大司農府和少府收入中近八成用在軍費開支上,大司農府入不敷出,沒有多餘的錢投入到鐵礦和冶煉廠上擴大再生產。

明年不打仗,大司農府除去四十億左右的政府和軍隊日常支出,還有少府負責皇宮、陵園、賞賜、東京大學和西京大學的教育支出(五億預算)外,兩府能攢下五十億左右的平叛費用,不到萬不得已,劉靖不會動用這筆錢。如何使銀行裡的十七億存款升值成了劉靖考慮的大事,倒賣糧食和土地這種與民爭利的方式也會使銀行資產增值,但不會增加社會財富,對老百姓來說就是一種赤luo裸的掠奪擴大再生產,用銀行裡的“死錢”僱用更多的工人,擴大鋼鐵的產量(在數量的基礎上再提高鋼材的質量),降低價格,製造廉價實用的工具,提高社會的勞動生產力,創造更多的財富,百姓有錢了,擴大消費,銀行的資產就會進入良性循環,還可以培養一大批冶金行業的人才,這時代的鐵匠們雖然沒有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但同脈相傳,在光宗耀祖的信念支配下,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些工藝流程,只要有人點撥一下,立馬就能付諸實踐,觸類旁通。

百鍊成鋼、移動連弩車和投石車就是在劉靖點播下成功的範例。

鋼鐵學院、冶金學院……現代學院培養人才的模式在這時代不現實,但劉靖並沒有氣餒,計劃年底從張藝和鄭渾的徒弟中挑選四十個像田紀、華子、趙彬、張虎、李濤、蒲元和馬鈞這樣的經過多年實踐的青年才俊,送到東京大學深造,請成名的工匠爲他們授課,劉靖再把自己所掌握的化學知識傳授給他們,半工半讀,通過摸索實踐,把實踐知識理論化,通過實驗發揮創造性,十幾年後就能形成一套從選礦、開礦、冶煉和兵器製作的理論體系,出現幾個這方面的學術權威,然後在東京大學裡成立冶金專業、冶金系……

哈哈……劉靖充滿信心,只要自己不出意外,就算田豐、郭嘉、許攸、諸葛亮、周瑜、魯肅、徐庶、戲志才、周旌、文丑、張郃、曹操、劉備、孫堅和呂布等盡力輔佐劉綜或劉辨,襄平和彭城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有他這個現代人把握方向,人才的培養將成爲朝廷的日常事務,他兒子這一輩肯定會出幾個冶金方面的大師,大漢將牢牢佔據現代工業的制高點,有了優質的鋼材,槍炮的製造也就水到渠成,有了槍炮,冷兵器世界還有對手嗎?

“朕從銀行內貸出五億錢交給顧愛卿投資鐵礦和冶煉廠,顧愛卿能保證神山的鋼鐵年產量達到了多少斤?”

這時代的冶煉工具很簡單,有坩鍋、鼓風機和人就能生產出鐵水、鋼水來,當年投資,當年就能見效益。

“回稟皇上,微臣保證明年鋼鐵的年產量在今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倍”顧雍一臉的肯定。

“好,一言爲定”

“微臣遵旨”

修堤、擴大鋼鐵廠的產量,一下子花出去十五個億,劉靖一點不心疼。

前天,賈詡帶着傅乾和李嚴隨韓馥趕往東武陽,冀州剛平,人心不穩,劉靖想通過加固河水大堤,防範水患,增加當地百姓的收入,穩定民心。

龐統和劉巴隨周明趕往江陵,三人都是荊州人,龐統和劉巴又是名人之後的青年才俊,有這樣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怎會放過,定當盡心竭力。周明也是個開明人,又不需要荊州牧府掏一個錢,這種功在當代利在長遠的大事,三人的心會往一處使,加上荊州百姓相對富裕,對這種切身利益的大事會積極支持和參與。

銀行裡還有十二億的存款,留下五億作爲流動資金,還有七個億要花出去

大漢如今的三大金礦,分別位於膠東、徐無和弘農境內,開採量佔到全國的九成。

東北(黑龍江和吉林如今還不是中國的領土)和貴州還有金礦,具體位置劉靖記不清楚了。

最大的膠東金礦在青州北海國境內,據情報,劉辨徵募了二萬多民夫,加大開採力度,成了彭城朝廷的一個重要財富來源。

第二大的徐無金礦這五、六年由於戰亂等原因,處於停滯狀態。第三大的弘農金礦也處於半停滯狀態,自從假幣事件後,劉靖除了擴大谷昌和昆澤銅礦的開採,還加大了金礦和銀礦的開採力度,弘農金礦去年的產量達到了五千七百餘金。

大漢最大的銀礦在荊州復陽縣大復山(桐柏山)內,去年的開採量達到了一萬一千二百餘金。

挖出來就是財富國家和當地百姓都受益(子孫後代遭殃)

劉靖在明年初一正式發行金銀幣,讓銀子成爲流通貨幣,鑄造金銀幣需要大量原材料,把銀行內剩下的七億錢貸出來交給顧雍,僱用大批工人加大徐無金礦、弘農金礦和大復山銀礦的開採。

花錢的目的是爲了賺更多的錢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九一章 滅頂之災(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七九章 紙上談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七章 頭等大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五十九章 譙縣決戰(四)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五章 達成妥協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趙雲大戰張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五章 公主被放出來了第四十五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章 顏良的同鄉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七章 救援南皮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七章 救了劉表一命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斷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生入死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馬河襲擊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六章 脫險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四章 改變策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二章 郭太求援第二百二十三章 魁頭和騫曼打起來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八章 劉靖的陽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六章 齊心協力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八章 兵曹從事戲志才第二百零一章 趨於平靜第二百十四章 又簽訂停戰協定第二百零四章 人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十八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詔告天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套地區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六章 天眼失蹤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章 成績不夠理想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七章 救了劉表一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邕到了涼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晉陽之戰(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章 命中註定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章 傳言變成現實第四十八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六章 黃天霸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圖河渡口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二百二十三章 魁頭和騫曼打起來了第一零二章 收復東冶(上)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五章 軍馬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染長阪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章 晉升和嘉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巔峰對決(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五章 田英陣亡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三十一章 魯肅來談判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虎入山林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五章 向樂成轉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四章 宴荔游來贖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三章 桂平被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章 勇士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章 晉升和嘉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渭水對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七章 前沿陣地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九章 遺詔被截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一章 合肥侯登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九章 圍獵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收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佔領蒲阪第二百章 傾巢出動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一章 渡口襲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章 于禁獻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允來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六章 齊心協力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七章 收復了美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章 休戰一年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三章 項莊舞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八六章 居庸關淪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六章 大家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八章 密謀廢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遠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一章 接風洗塵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九一章 滅頂之災(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七九章 紙上談兵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七章 頭等大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五十九章 譙縣決戰(四)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五章 達成妥協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趙雲大戰張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五章 公主被放出來了第四十五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章 顏良的同鄉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七章 救援南皮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七章 救了劉表一命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斷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生入死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馬河襲擊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六章 脫險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四章 改變策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二章 郭太求援第二百二十三章 魁頭和騫曼打起來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八章 劉靖的陽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六章 齊心協力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八章 兵曹從事戲志才第二百零一章 趨於平靜第二百十四章 又簽訂停戰協定第二百零四章 人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十八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詔告天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套地區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六章 天眼失蹤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章 成績不夠理想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七章 救了劉表一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邕到了涼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晉陽之戰(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章 命中註定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章 傳言變成現實第四十八章 劉靖的幸福時光(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六章 黃天霸陣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圖河渡口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二百二十三章 魁頭和騫曼打起來了第一零二章 收復東冶(上)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五章 軍馬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染長阪坡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章 晉升和嘉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巔峰對決(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五章 田英陣亡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三十一章 魯肅來談判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虎入山林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五章 向樂成轉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四章 宴荔游來贖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三章 桂平被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章 勇士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章 晉升和嘉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渭水對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七章 前沿陣地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九章 遺詔被截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一章 合肥侯登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九章 圍獵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收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佔領蒲阪第二百章 傾巢出動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一章 渡口襲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章 于禁獻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允來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六章 齊心協力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七章 收復了美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章 休戰一年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三章 項莊舞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八六章 居庸關淪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六章 大家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八章 密謀廢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遠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一章 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