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

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

就在喬治安森與瓦爾特感慨着中國只有靜止的歷史、愚昧、黑暗、孤立且如同異教的希臘人埃及人一樣蠻荒兒童的時候。

卻也有人說出了此時歐洲對中國的另一種印象。

“中國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

“那裡允許所有人進入皇宮,在意見箱裡寫下朝政中應被指責的事…人們肯定想不出一個比這更好的政府。在這種行政制度下,皇帝想要實行專斷是不可能的,那裡人們的生命、財產、和名譽,受到法律的保護…皇帝無法濫用職權,必須遵守法律,不可能加害那些他所不認識的、在法律保護下的百姓。”

後來主持建造的倫敦的薩默賽特宮的設計師威廉·錢伯斯,和歷史上一樣,在這一年作爲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員工,來到了中國。

這一次來的目的,是大順這邊科學院要建一些西洋風格的房屋。

非是全部西洋式,但要體現皇帝說的“實學是實學、西學是西學。實學放之四海而皆準、西學我大順自有國情在此不可輕信”的金口玉言之大義,所以要兼容幷蓄,展現一些西洋古典建築的樣式。

便委託瑞典東印度公司招一些人手。

主要是皇帝也不希望天主教傳教士壟斷這些事,希望在新教國家裡找一些人來。

威廉·錢伯斯認爲這是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也正好要親眼看看歐洲很多人描繪成理想國的中國,故而以瑞典東印度公司特別僱員、作爲北京科學院建築設計師實習生的身份前來的。

此時他正在向來迎接他們的劉鈺表達了對中國的嚮往。

劉鈺剛剛擺脫了下船之後、民族病一般在那繼續詆譭英國的法國人,聽完翻譯,愕然不已,忍不住道:“這是哪個傻……呃、誰說的?”

“法國人,弗朗索瓦·阿魯埃。”

“誰?”這名字有些古怪,他還真沒聽說過。

“呃……筆名,伏爾泰。侯爵大人。”

劉鈺呵了一聲,心道“允許所有人進入皇宮,在意見箱裡寫下朝政中應被指責的事……皇帝無法濫用職權,必須遵守法律”,真就我天朝跑步進入君主立憲責任內閣加人民監督制了唄?

幸虧老子勳貴子弟出身,也在紫禁城做過勳衛,要不然我還真信了。

錢伯斯滿眼都是終於踏上這個“理想國”心滿意足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看着劉鈺。

在幻境破碎之前,將在歐洲聽到的對中國的溢美之詞都說了出來,言語間滿滿的都是期待,就像是一個天主教徒真的摸到了耶穌的裹屍布。

“中國人是最道德的。別的國家的法律,都是爲了懲治罪惡。唯獨中國的法律,是爲了宣揚善良。”

“聽說在中國,有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撿到了一個裝滿金幣的錢包,交給了官府。皇帝知道後,立刻賞了他一個五品官,還賞賜了他同等的金幣,免除了他的賦稅。而如果這要是在法國,這個農民可就慘了。這個農民一定被克以重稅。”

劉鈺哈哈一笑,心想這倒也不能算全錯,節烈牌坊應該也算五品了吧、投井上吊死了確實全家免稅。

“這也是伏爾泰說的?”

錢伯斯連連點頭,看得出他很尊重這個偉大的學者。

隨後錢伯斯又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請求。

“侯爵大人,朱元璋先生的陵墓在哪裡呢?我想要去看看這位先生的陵墓。他是個英雄。”

“伏爾泰先生說,當年成吉思汗的第九世孫,強制人民信仰喇嘛教。”

“而佛教的英雄、奧德修斯一樣的智將朱元璋先生,帶領佛教徒反抗,打贏了宗教戰爭。並且頒佈了《北京城敕令》,允許人們自由地信仰一切異端,而沒有強制要求喇嘛教改信佛教。”

“這樣的英雄,我希望去拜謁他的陵寢,這是個支持宗教的自由的英雄。”

劉鈺無言以對,心道果然啓蒙時代的很多人,就是坐在家裡自己編。

波瀾壯闊的反蒙元大起義,愣是給說成了他們熟悉的“胡格諾宗教戰爭”,這也是個人才了。

劉鈺無可奈何地說了一句在百夫長號上侮辱中國的瓦爾特幾乎一樣的話。

“有些人啊。把自己的經驗,作爲衡量世界一切事物的標準;用身邊的事物,去評判遙遠未知的事物。”

“不過也能理解,人沒法想象自己沒見過的事,就像是天生的盲人永遠想象不出紅色和綠色到底什麼樣,人們總是把自己做過的、經歷過的事,加在遠方的人身上。”

“明太祖自然英豪,然其真的不是帶領佛教徒反抗宗教統一令。若只是如此,實無天子之福。不要拿歐洲那一套來套中國,不然你會幻滅的。我們的英雄,和你們的英雄,不是一個意思。”

“就像是我們的上帝,和你們的上帝,寫成漢語都是上帝,但千萬別以爲是一個意思。”

劉鈺年紀此時也不大,也就三十。但錢伯斯此時年紀還小,劉鈺的話老氣橫秋,倒像是個長者。

雖然不太懂劉鈺這話的意思,但還是以一個十六歲孩子的態度點點頭,表示自己會注意的。

劉鈺歪頭看了看和錢伯斯差不多的、都是聽說過大順如此美好、宛若理想國的幾個人,心道不出一年,你們就得幻滅。

朱元璋是反抗宗教統一令?這特麼都什麼跟什麼啊。

暗暗搖頭,心裡其實對這些啓蒙學者還算是比較尊重的。

但這種“借古諷今”、“借外諷內”的風格,只要良心不要真相、爲了目的可以塑造一個理想國的做法,他實在是有些……太眼熟。

吹得越高,一旦看到了真相,幻滅之後也就越難接受,甚至生出一種反叛般的全盤否定。

想着這也是遲早的,只能嘿了一聲,吩咐旁邊的人道:“安排他們沿途走走吧。他們一些人不是想要看看咱們天朝的園林建築嗎?”

“帶着他們去江南轉轉,金陵啊、蘇州啊,這些地方都去轉一圈,然後再去京城。京城的園林,實在是和江南的差遠了。反正我家老爺子的公爵府,和江南那些園林就不能比。”

隨從應下,錢伯斯興奮地喊叫了一聲,他就是想要來看看中國園林建築的。喊出來後,自覺失禮,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劉鈺擺擺手示意無礙,又自掏了腰包,給這些將來要在清華園乾土木的年輕人,叫他們買點東西做個紀念品。

瑞典人的態度還是很好的,貿易利潤的誘惑之下,以及對俄開戰的願景之中,對大順這邊也算是有求必應。

即便大順沒有出兵對俄開戰,但和奧爾斯特伯爵扯了這麼久的淡,使得俄國不得不將一部分兵力分到中亞方向,也算是盡力了。瑞典人還是很感激的。

這些要去清華園乾土木的歐洲人一離開,劉鈺就把帶隊的人叫來,叮囑道:“一路上盯緊點。景德鎮不能去。參觀絲綢生產之類的,不能去。既是看園林,那就只看園林。明白?”

“明白,大人放心。防人之心不可無。而且,沒有我們引路,他們這些鬼佬面孔,哪裡也去不成。”帶隊的人很機靈,一口說到了關鍵處,也明白劉鈺在提防什麼。

“行,明白就好。一路上該吃吃、該喝喝。”

等科學院土木建築這邊的事一安排完,這些人都撤了之後,已經跟隨劉鈺來到廣州的康不怠忍不住笑了。

“公子,那個叫伏爾泰的,其志不小啊。我聽那孩子的話,他是想立法憲而約君王?”

劉鈺笑道:“仲賢好耳朵啊。”

“嗨,借古諷今、託古改制、借外諷內,那不還都是一回事嗎?我生在天朝,見的多了。觀其書、聽其言,可知其肺腑矣。”

康不怠真的是見的多了,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手段,不知道上演過多少次。

又笑着道:“昔年王荊公解《周禮》之義,便說‘周國事之財用、具取於息’。他說的是‘周’,可實際上卻是在說‘宋’,說他的‘青苗法’。”

“西洋人不喜歡託古改制,倒好像挺喜歡編一個‘理想國’的。但都一樣,看不見、摸不着。”

“託古、理想國,不過皮爾。天朝之傲,容不得一個外面的理想國,也就只能尋古之‘三代之治’了。”

“古儒、復古的、理學的、心學的,都是要‘復三代之治’。可走的路完全不同,這‘三代之治’和西洋人編出來的‘理想國’有什麼區別?”

“這伏爾泰,借古喻今、借外喻內。口說中國,實欲法蘭西行立法憲而約君主之制度也。”

“天朝自有‘三代之治’。誰都知道三代之治好,諸子百家,道法儒墨,皆言上古之治。只是,天朝的問題,在於怎麼走到那三代之治、大同之世。”

說罷,笑吟吟地看着劉鈺,小聲道:“我素知公子有變法之志。然有一句話,公子需得謹記。”

“仲賢請講。”

“天朝不能講化外之好,萬萬不能講。只可託古言志,萬不可學這伏爾泰,借外言內。天朝自有國情在此,此大忌也,不但無利,反而大害。除非天朝以至死而求生、外部壓迫事事勝於的地步,否則不可借化外之說而行變革之事。”

這一點劉鈺也琢磨過,聞言鄭重點頭道:“仲賢言之有理。但託古改制亦大忌也。我本欲求諸先生,奈何先生也難成一家之言。”

康不怠苦笑道:“公子,非是我不作爲,實在是……實在是若以託古,則這一家之言,可道、可法、可墨,唯獨找不到儒之路。這裡不是倭國,就倭國打着儒家之名而言刑名法墨之事,在這裡一眼就能分得出。”

劉鈺也是苦笑道:“這麼難嗎?”

“不是難。而是法、墨、黃老之言,如今只留隻言片語,言不過數萬。借題發揮、斷章取義,自是容易編造。一如公子言法蘭西國之重農學派,只一句‘道法自然’,我雖不才,也能編按公子的意思,造出一整套體系。”

“再比如公子給倭國用的絕戶計,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一句話借題發揮,就能搞出公子所要的絕戶之法。”

“可儒家義已成型,千言萬語,實在不好借題發揮、斷章取義。如今本朝破而不立,誰都想當正統,那麼必然誰的話都要被挑毛病,以儒家之義挑,總能挑出來。”

康不怠想了一下,給劉鈺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譬如本朝之永嘉永康學派,講功利。墨家遺經,亦講功利。但,同樣是功利,究其內核,一眼可知儒、墨。倭人儒生都分的清楚,本朝卻怎麼可能分不清楚?”

“王荊公那一套,誰都知道乃管仲法家之術。可公子也要明白,是王荊公成了宰執,而定荊公新學;卻不是因爲荊公新學,儒生皆服,而成宰執。”

“他都成宰執了,他說他那是源於《周禮》、《詩經》、《尚書》的儒家大義,誰能說不是?畢竟,有三舍取士之法配合,使一思想,不認的當不了官。”

“但自明以來,與宋已然不同。宋之宰相,或可定天下之大義。但如今本朝,除非皇帝說:大義就是如此,不這麼解的不能當官。否則,實難。”

說到這,他用極其微小的聲音問劉鈺道:“公子可認可那法蘭西人伏爾泰之義?”

劉鈺沒有回答,康不怠又小聲道:“除非皇帝說,義即如此,所以皇帝之權必要至高無上才能君言即法;而皇帝若君言即法,又怎麼可能立憲而約君?此悖論爾。”

“吾素聞法蘭西國,自其王路易十四始,集權之政頗類本朝。伏爾泰之義,斷不可行。以吾觀之,其言大行於歐羅巴,乃至瑞典亦知,足見民心之所向。其義若欲成,必先大亂。”

“公子可細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話可謂是頗有遠見,若別人聽了,定然點頭稱是,以爲然。

可劉鈺聽來,卻是哭笑不得。

心道,我……我特麼已經看過一遍了。問題是法國那條件,以大順現在正值王朝巔峰期的架勢,完全沒法複製啊,啥也學不到啊。

(本章完)

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67章 論跡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885章 縣令第78章 以商控蒙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862章 好事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338章 下心毒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559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233章 壟斷權第733章 朋友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936章 綁定(下)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112章 絕纓第1449章 “帝”(一)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221章 先知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450章 “帝”(二)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30章 暴論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794章 憧憬(下)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331章 雷罰第351章 舊相識第358章 實封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541章 人性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162章 備戰(一)第112章 絕纓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320章 榮譽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4章 衝突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205章 入營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256章 優劣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
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67章 論跡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885章 縣令第78章 以商控蒙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862章 好事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338章 下心毒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559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233章 壟斷權第733章 朋友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936章 綁定(下)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112章 絕纓第1449章 “帝”(一)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221章 先知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450章 “帝”(二)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30章 暴論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794章 憧憬(下)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331章 雷罰第351章 舊相識第358章 實封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541章 人性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162章 備戰(一)第112章 絕纓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320章 榮譽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4章 衝突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205章 入營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256章 優劣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