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

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

這幾年京城的人口越來越多,這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了。大量的人口跑過來,就說遣送回原籍,那都是屁話。因爲肯定沒事做,活不下去了,才往京城跑。

現在是土地私有制,也沒有自己的份地,逼人回去那就是等於叫人造反。

加上運河問題,使得流民確實不少。

連滿清那樣的玩意兒,都知道“流民中謀生者,多系故土無田廬依仗之人,即還其故鄉,仍一無業之人爾。不若聽其自爲覓食謀生”。

大順自是比滿清強的,這個道理還是懂的——主要是歐洲那邊的雷霆風暴,還沒有出現,也沒有傳過來。但凡傳過來了,大順保準會學習歐洲的先進經驗,進行城市改造,免得弄出來街壘——是以現在,人口日增。

有句話說得好啊,是條狗也得託生在京城。雖說大順現在還沒出現街壘事件,但京城肯定不可能任流民造反,該賑濟的時候,力度肯定也別別處大。

人越來越多,京兆尹對於無定河改造工程,那是相當的支持。

這些流民,要麼在挖河、要麼在修鐵路、要麼進煤礦。

而修鐵路和挖煤礦的事,和他都沒關係,那邊出了事是工商部負責,反倒是還能幫他解決一下流民帶來的治安壓力問題,他自是支持的。

反過來要是沒有鬆蘇改革而出現的專門的工商部,負責一系列的官督商辦的工商業發展,京兆尹絕對蹦着高反對修鐵路、開煤礦這些事。

這是京兆尹的選擇。

皇帝這邊,其實問題更大。

京城的民生問題,是事。

除了民生問題,別的事也一大堆。

鑄錢局,得用煤。

造炮廠,得用煤。

槍械、火器、鉛彈、這些都得用煤。

大順的白銀,基本都集中在鬆蘇地區。貨幣改革涉及的範圍,也就是被拉入鬆蘇體系的那些地方。

而鬆蘇體系,本身就是個奇怪的體系。

比如說,福建的茶葉,是不能在福建出口的,必須要運到上海走海關出口;比如說江南江北鹽政改革之後的鹽稅,揚州被廢之後,上海就是鹽業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

內部經濟在不斷髮展,之前的白銀,又大部分流向了南洋和東北大開發中。在鬆蘇體系之外的地方,也得用錢。

而且各地其實都在發展,雖說速度不快,但技術擴散還是帶來了一定的生產力進步。還有人口增多。

每年需要鑄造的錢,也越來越多。鑄錢肯定要在京城鑄錢,監管起來容易,這每年用的煤,也就越發的多。

不鑄錢還不行。

而大順這幾年的軍事發展,也讓皇帝認爲,軍械製造,肯定還是要放在京城周邊。

槍什麼的還好說。

大炮之類,放到別處,他也不放心。

這些都在逼着大順,趕緊解決掉京城的燃料問題。之前就已經不少人鋌而走險,去皇陵上砍樹去了。

正好趁着這個契機,劉鈺提出來了無定河治理工程。

他當初在鬆蘇交權交的也痛快,回到樞密院也就是養老,皇帝也算是做一種詭異的恩賜——在皇帝看來,這就是補償,功無可封、賞無可賞,這種情況下,又不想殺,那就最好給他找點事幹,顯得皇帝還在用他,按照君臣思維這也算是一種恩賜。

大筆一揮,撥錢也痛快,辦就是了。

這幾年漠河、黑河等地的金礦,已經逐漸有了收益,每年按照固定的額度報效的錢,也日益增多。

還順帶着解決了北方邊疆的空虛問題,也解決了朝鮮國邊境的越境移民問題。

重新拓寬的無定河河道,以及後續計劃中的用煤代替木柴的水土保護,也算是稍微解決了一下無定河的水患。

總的來說,皇帝這幾年還湊合。有大臣提出過,直接把南苑拆了,溝通河水,作爲一個調節蓄水的湖泊,皇帝也只是說不行,而沒有斥責大臣其心可誅之類。

以一個封建帝王的評價標準,這就算是不錯了。

大致來說,鬆蘇大閱之後,劉鈺在京城的這段時間,基本上就辦了這麼點事。

修了條不長的鐵路、解決了京城用煤、移民到黑龍江的邊疆區四五萬人、拓寬了一下無定河河道。

ωwш_тт kдn_C〇

畢竟這是京城,束手束腳,施展不開。但凡這不是京城,他早把南苑拆了。

至於現在南苑的海民不滿,也足見京城與衆不同了。

在淮南,劉鈺是直接把軍隊,把鹽戶起義鎮壓了,不是往東北扔、就是往南洋送。

在京城,劉鈺也只能出主意,建議弄一堆現在還比較罕見的蘋果樹,說在南苑種蘋果吧。

種了蘋果,往京城賣,朝廷再給你們點補貼,賞賜點錢,算是對不能賣柴禾的補償。

樹苗錢什麼的,都是朝廷出,還專門選了農學的學生,教授一下。再種點一些美洲傳來的新物種,茄子辣椒洋柿子、西葫蘆糯南瓜什麼的。

這事也算是解決了。

故而牛二剛回京城的時候,看着京城裡有士兵,以爲出了什麼事。

等着問清楚劉鈺到底出了啥事之後,關注點也就不在這件事上了,而是全都關注在了那條鐵路上。

這對他而言,可是大事。

至於改革過程中的矛盾、利益等,他在南洋見得多了。而且那是南洋,手段可酷烈的多。對於改革中遇到的既得利益問題,他是司空見慣了,一聽是這等事,壓根都沒覺得是算是個事。

畢竟,他都琢磨過,佔領孟加拉之後,先把那些和英國人做出口棉布生意的大商人都抓起來突突掉這樣的想法。

但鐵路可就大不同了。

這條鐵路,在不同的人眼裡,是有不同的意義的。

在一些官員眼裡,這就是一條緩解京城用煤荒的攻城,和修和運河、移個百姓、造個漕船差不多的事。

可在牛二這批人的眼裡,這是一種強心劑。

他們所聽到的、所構想的、被劉鈺潛移默化所灌輸的未來裡,是有這個東西的。

未來什麼樣,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政治結構、有沒有皇帝這些,他們還沒開始想,或者一些人才剛開始想。

但,他們所構想的未來裡,一定有冒着黑煙的車,在鐵軌上穿行,將天下聯繫在一起。

這個東西,之前他們只是聽說過,見過馬拉的鐵軌路,見過科學院的模型,幻想過其中的模樣。

但,到底能不能變成現實呢?

他們心裡雖然信心滿滿,但其實終究沒底。

而現在,這個東西,真的出來了。對他們來說,效率不足、功率不夠、這個問題、那個問題,都無所謂。

重要的是,他們堅信,自己構想的那個未來,是可以通達的。

是可以摸到的。

看到的。

不再是那個虛無縹緲的三代之治。

自然,這是大事,對他們而言,比南苑百姓的柴草貿易大得多的多事,畢竟他們又不是靠賣海柴維持生計的。

(本章完)

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247章 海參崴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337章 見過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52章 入倭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40章 野心第735章 咱們(下)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464章 立碑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003章 少不入川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30章 暴論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56章 新思維第782章 身份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1162章 備戰(一)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028章 割裂(六)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255章 兩制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426章 錯覺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597章 下西洋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56章 埋伏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205章 入營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965章 扣帽第282章 放鬆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
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247章 海參崴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337章 見過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52章 入倭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40章 野心第735章 咱們(下)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464章 立碑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003章 少不入川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30章 暴論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56章 新思維第782章 身份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1162章 備戰(一)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028章 割裂(六)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255章 兩制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426章 錯覺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597章 下西洋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56章 埋伏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205章 入營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965章 扣帽第282章 放鬆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