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熟人社會

第1321章 熟人社會

巴哈馬的會面結束後,托馬斯·漢考克選擇前往賓夕法尼亞,去拜訪自己的一些老朋友。

此時他在整個北美的商業圈子裡已經相當有名望了。

不只是因爲他的資產,更因爲開戰之初的驅逐阿卡迪亞人的暴行中,他的膽大和敢爲天下先的精神,更是成爲了商業偶像——在其餘的船主還在小心翼翼一船裝幾十人、最多百十人的時候,他就果決地用運送奴隸的方式一船裝三四百人,中途還往海里扔了七八百人,節省了食物費用,這象徵了一種敢於突破窠臼、勇於冒險的商業精神。

費城作爲十三州中心的縣城,老漢考克正需要前往那裡去和一些做走私、茶葉、奴隸等貿易的商人見個面,準備這場參與瓜分東印度公司商品專營權的盛宴。

而他的侄子,歷史上在宣言上第一個簽名的約翰·漢考克,則和商船一起返回了波士頓。

漢考克公司,就像是此時一些貴族的莊園或者家庭有管家、亦或者像後世的公司有職業經理人,很多細節上的東西,自有專業的人處理。

托馬斯·漢考克是希望小漢考克接手自己的公司的,這種細節上的東西,當然需要學習,以防止底下的人、或者說職業經理人把他們坑死、把錢坑走。

但更多的,還是希望他學一下這種在戰爭期間,主動和敵國接觸走私貿易的商業眼界。

此時的北美,就是這樣一個時代。

廣泛的自耕農、大量的小資產者,只要抓住機會,就有可能先人一步,掌握更多的商業資源、政治資源。因爲自耕農和小資產者,就像是地裡的土豆一樣,一個是一個,很容易成爲一羣沒有羣體意識的迷途羔羊,被牧羊人的指揮棒指揮着東走西竄,並把這種跟着別人指揮棒東走西竄的行爲誤解爲自己的自我意志。

而漢考克家族,本來也是經營“印刷業、報紙業”的。

在紙張和印刷術時代,誰掌握了印刷業,誰就能掌控輿論。畢竟大明白蓮教起義,也知道先印刷文書,而且是去找皇家控制的印書局印刷,那裡技術好,印出來的質量好。

現在小漢考克手裡拿到了大順這邊專業總結出來的《以民爲本的新貿易體系》這樣的小冊子,印刷固然是可以印刷的,但在印刷之前,約翰·漢考克還需要找當地一些有頭有臉的人詢問一番。

此時的波士頓,並不大。

人口也就一萬出頭,當然指的是算人的人,這樣的人口放在大順這邊……不好說是個大點的村子,但是也就是個鄉鎮級別。

這就是個標準的熟人社會,熟人社區。

一萬出頭的人口,很容易想象出來這種城鎮的狀態。

他二大爺是獸醫,基本在這種萬把人的鄉鎮就算是名流了;他家是賣茶葉的;他家是開印刷廠的;他家是賣蘋果的;他家有勢力是幹走私的;他的是醫生;他的的炸魚可好吃了……

基本就是這麼一種狀態。

除了那些真正的透明人,但凡你在這裡是幹獸醫的,都算是社會上的名流了。就像大村子的人,可能未必認識村子裡所有的人,但肯定認得村衛生所的人。

北美的社會,就是以這樣一種熟人社會、熟人社區爲基礎而存在的。不管是此時的鄉村,還是城市,畢竟大城市也就萬把人口……說句不好聽的,萬把人口的地方,打羣架都打不起來,這邊叫來一羣人、那邊叫來一羣人,發現都認識。

在處理完了公司的事務後,約翰·漢考克沿着國王路,走到了他常來的一家酒館。

這家酒館並不大。

但是招牌很別緻。

三串鍍金的葡萄標誌,掛在酒館的門口,吸引着過往的客人。甚至名義也俗的很,就叫葡萄串酒館。

但就像後世中國北方的一些村莊,可能會有好幾個小賣店,但肯定會有一個小賣店,每天都有很多人蹲在裡面喝啤酒、打撲克、或者聯絡下找人明天幫忙乾點活。熟人社會都是這樣的。

這個葡萄串酒館也是如此。

這是此時波士頓三家最出名的“政治、閒扯淡、聯絡、賭博、買賣奴隸和政治運動”的社交場所之一。

除了葡萄串酒館,剩下兩家是是波士頓交易所,和王冠咖啡茶館。

這所酒館並不大,甚至都沒活着看到19世紀,但在後世美國的歷史中卻很出名。華盛頓、拉法耶特侯爵、史塔克將軍等,都在這裡酩酊大醉過。

這座酒館開辦的時候,李自成正在爲爭取自由和生存而戰,迄今也開了百餘年了——如果按照此時英國哲學的那一套來說,不交稅不納糧不是財產權,而是用“自由”這個詞來去除其惡俗的銅臭味。

而那時候,這座酒館存在的意義,是爲了方面人們“在波士頓尋找奴隸勞動力”。

現在也是如此。

買賣奴隸的人,每每散了交易,便來這裡,排除幾枚大錢,喝上幾杯酒。若是肯多花一些錢,便可穿過長廊去後面的小屋,自有別的服務,但若不喜歡黑人那不免就要排隊。

這座以買賣奴隸而成爲波士頓最好的酒館,此時談論最多的詞,居然是“自由”。

談多了自由。

所以這裡的吧檯,可以買到任何的違禁品。

不交關稅的馬都拉葡萄酒,上面貼着正牌的“Vinho da Roda”標誌,雖然都是走私貨,但酒館老闆總能拿出合法納稅的票據,票據上納稅的25桶,似乎怎麼也喝不完。

按說不該出現在這裡的法國白蘭地,也以“海盜商品”的名義,公開銷售。

當然,更多的,還是本地產的便宜的朗姆酒。“感謝”法國人的白蘭地產業保護政策,使得法國的蜜糖比英國甘蔗園的蜜糖便宜一大半,使得這裡的朗姆酒產業快速地發展起來。

奴隸買賣、走私、海盜之類的交談,夾雜着自由、愛國、權利之類的哲學,交織在一起,竟似乎並不違和,彰顯出一幅魔幻的畫卷。

實際上,葡萄串酒館作爲波士頓最早的三家公共場所之一,在馬薩諸塞州參與了上次的人蔘戰爭後,就已經成爲了反英人士的聚集地。

上一次和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一起爆發在北美的人蔘站長,馬薩諸塞州是北美最悲催的一個州。

當時正值劉鈺禍害高麗蔘、收購北美西洋參和貂皮的時候,馬薩諸塞州的州政府,發行了大量的紙幣,募集民兵,參與了人蔘戰爭。

但結果就是被大順提供了武器的印第安人,在森林裡伏擊;被大順“租借”給法國、同時退還了海軍教官的巡航艦,在印度奪取了勝利。

最終,英國東印度公司,以無可爭議的姿態,告訴了馬薩諸塞州這羣人:傻吊,老子纔是統治階級。

英國用北美攻佔的城堡,交換了印度被法國人攻佔的城堡。

最終直接導致了馬薩諸塞州的紙幣大貶值,因爲當時發鈔的時候,就是一羣大商人一起超發的,覺得將來打下北邊,那人蔘貂皮不有的是?去中國,那還不是一船船的銀子?此時超發貨幣,是以將來的人蔘貂皮貿易爲錨的。

結果英國政府更愛東印度公司,這紙鈔能不貶值嗎?

如今,本傑明·富蘭克林,正在倫敦爭取這些紙鈔可以用於交易的事。而被這些紙鈔坑的不輕的馬薩諸塞州人,自是對英國政府一肚子的不滿。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滿。

那些還有這樸素愛國情懷的、或者沒收那些紙鈔的,此時都在王冠咖啡和茶館聚集。

而這些不滿的,則都聚集在葡萄串酒館。

波士頓的三個最有名的“政治中心”,交易所是做生意的,賺錢這種事誰都可以去;葡萄串酒館是反英的;王冠咖啡和茶館是親英的。

約翰·漢考克走進酒館的時候,看到了他的一個熟人正在那宣講着什麼,那是他在哈佛的校友,同學。

不過,其實,不管是宣講的,還是在那聽的,約翰·漢考克其實基本都認識。

畢竟,這就是個萬把人口的小鎮,而這麼小的鎮子,歲數差不多的年輕人,互相之間也不太可能不認識。

小時候沒一起彈過彈珠,也一起尿過尿,或者互相抓過頭髮。

比如,此時正在那宣講的,是波士頓的醫生、漢考克在哈佛時候的校友,約瑟夫·沃倫。

後來的歷史上,他的名字被永恆地記錄在那副著名的《沃倫戰死在邦克山戰役》的油畫上,成爲了美國塑造民族認同和民族集體意識的英雄人物之一。

比如,此時在選講臺旁邊,點了一杯朗姆酒,正在那叫好的,是鎮上的銀匠,保羅·利威爾。

後來的歷史上,他最出名的事蹟,是他騎着馬星夜趕往列剋星敦,告訴那裡的人英軍可能要動手,打響了北美反抗的第一槍。

更旁邊一個微笑着點頭的年紀大一些的紳士,是鎮上的稅務官,鎮上最好的人,塞繆爾·亞當斯。因爲他作爲稅務官既不收稅也不記賬。

後來的歷史上,他被稱作美國革命之父。因爲他在“注經”、“釋經”上,出力最大,敏銳地發現問題的關鍵,不是英國收多少稅,他是第一個抹去了“稅收”而轉用“自由”這個經書的高手——問題的關鍵,不是收多少稅。不要談細節,問就是他今天能收三便士、那麼明天就能收300萬。一旦談到細節,那麼辯經就失敗了。必須要用大而化之的自由,代替明確的財產權;要用抽象的“crisis”,代替具體的問題。

(本章完)

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314章 綁定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734章 咱們(上)第954章 釣魚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165章 備戰(四)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934章 覺醒(六)第682章 打印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612章 搶人才第1224章 開戰(三)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248章 鎖鏈第849章 威望(下)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782章 身份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264章 金刀計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849章 威望(下)第941章 自覺(三)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499章 洗頭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585章 要忍讓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
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314章 綁定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734章 咱們(上)第954章 釣魚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165章 備戰(四)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934章 覺醒(六)第682章 打印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612章 搶人才第1224章 開戰(三)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248章 鎖鏈第849章 威望(下)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782章 身份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264章 金刀計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849章 威望(下)第941章 自覺(三)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499章 洗頭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585章 要忍讓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