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

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

再繼續談下去,李欗也發現了劉鈺已然不甚關心他對經濟的討論和解釋。

話已經說到這,反倒是李欗嘗試着旁敲側擊了一下。

但他旁敲側擊的方向,角度卻略有些刁鑽。

“之前多有傳聞,說本朝之前先定羅剎、後平西域,而後伐倭、下南洋。所爲者,漕運也。”

“國力有限,必有先後。北方自先秦一來,兩千年之大患。”

“是以必先定北,而後方可南下。”

“定倭、平南,海上無患,方可改海運、廢漕運。”

“自明以來,多有人言:治黃,必先廢漕;保漕,必要禍黃。”

“及至漕運已廢,最終方知,原來國公所做之事,皆爲治黃。”

“是以,多有人言在國公看來,這治黃乃是今後朝廷的頭等大事。”

“卻不知國公以爲,若這治黃爲頭等大事。我所言修路,是否可算得上第二等大事?”

這話,問的聽起來很是尋常。

只不過劉鈺心知肚明,這話問的一點都不尋常。

他說治黃爲頭等大事,問修路能不能排到僅次於治黃的地位。

這不是關鍵。

關鍵是前面那一大堆的前綴。

即爲治黃所做的各種準備。

在此過程中,外部的敵人被碾碎、內部的反對派被壓制、甚至於百姓的反抗也被各種鎮壓。

就李欗說的從一開始北征羅剎開始算起的“爲治黃河做的準備”中,可是把鎮壓鹽工起義、屠治淮阻礙士紳、鹽政改革強行收回鹽戶對草蕩的使用權等等一系列舉動的。

如果說這些還算可以接受,那麼其實詬病最大的,還是劉鈺的錫蘭木馬計。整個過程,都被視作全無仁義的“霸道”典型。

爲什麼當時軍力足夠,卻不直接去攻打巴達維亞,解民之倒懸?

爲什麼非要荷蘭人把爪哇的華人遷徙到錫蘭,死者衆多?

因爲,遷民要花錢,而且死亡率頗高。

因爲,錫蘭的水利設施已經崩了,荷蘭人要用錫蘭做基地,肯定要用非常殘暴的手段,逼着遷徙過去的華人挖水渠、挖運河、墾殖種大米。

最終,大順拿到了“拯救者”的身份,拿到了錫蘭從中部到南部的荷蘭運河,拿到了錫蘭沿海平原區的農田恢復,以及讓近乎30%的死亡率的責任落在了荷蘭人身上,得到了幾萬對大順忠誠的“歸義軍”,以及在下南洋後巴達維亞喪失了強制中轉港地位和荷蘭東印度“首都”的地位後的基本穩定。

這和田單引誘燕國人屠殺齊國人激起仇恨、設計引誘燕國人刨齊人祖墳激發同仇敵愾,本質上區別並不大。

而這,屬於“出格”了的霸道。

其餘諸如鎮壓鹽工起義什麼的,這在大順的主流評價中,名聲雖不好,但也並沒有到“出格了”、“越界了”等程度的批評——這要弄清楚大順的主流意識形態,用的是王霸並用、由外而內的那一套,脫胎於明末天下將亡的對王道空談的反動,使得一些士大夫認可用一定程度的“霸道”。因此,霸道的“出格”和“越界”,纔是大順這邊最“敏感”的東西。

對哪些行爲敏感、對哪些行爲不敏感;對哪些行爲可以接受、對哪些行爲不能接受。這要看具體情況和歷史因素的。

而且大順的影射史學,最愛影射的就是明末順初的那些事。

這裡面牽扯到一個當初李過高一功帶着部隊從陝西繞回湖廣,結果南京一破、揚州十日、九宮山崩、剃髮令出等等這些事都出了,這支從陝西繞回來的部隊就忽然迸發了戰鬥力在湖廣陣斬勒克德渾開始反擊的歷史影射問題——你的部隊能從陝西頂着阿濟格,一路從榆林撤回湖廣而不散,足見有戰鬥力,那你早幹嘛呢?爲啥非要等剃了發、屠了城、九宮山之後纔出現,發力反擊拿了大義?再一個後來批懷慶反擊戰,說暴露了大順軍力量猶存的事實,導致南下的多鐸回援,批判說把東虜的主力都吸引回來了,導致局面難看差點亡天下,那你這批判是什麼意思?多鐸可是後來屠了揚州的,難道伱批判懷慶反擊戰,意思是說多鐸應該早點去屠揚州的百姓、破金陵、早點逼着南明去日本借兵、去皈依天主你好拿大義?

伴隨着這幾年情況越發明晰,下南洋已是過去,過去的事也已經過去成爲了“史”,劉鈺在大順主流的評價體系下,可能名聲最差的一件事,就是錫蘭木馬計前後的一系列操作。

李欗上來就說了劉鈺治黃河的思路,那麼錫蘭這事算不算是大順治黃河的條件?

顯然,是的。

治黃,必廢漕。廢漕,必要確保從對馬海峽到南洋,沒有潛在的海軍威脅,出錫蘭顯然是廢漕的前置條件,而廢漕又是治黃的前置條件。

日本出過倭寇的前科、天主教有顛覆呂宋賴在澳門的前科、新教有劫中國船扶植海盜阻斷貿易的前科,這幾個前科,確定了大順要廢漕改海,必要先把確保這幾個有前科的,再無直接威脅南方米走黑水洋到渤海的能力。

李欗在這裡不是在談黃河問題,而是在談修路問題。

只是把修路問題和黃河問題,做了一個抽象的比較。

簡單來說,治黃河,需要一系列的前置。

即便說這些前置問題都解決了,真正要修的時候,還要面臨徵地、遷徙、組織、後勤、糧食、補償、北美金銀礦泡沫集資等等問題。

哪一條,都不那麼簡單,做起來都非常難。

那麼,修路簡單嗎?

首先,是修,還是不修的問題。

這幾年,實學派其實已經隱隱和傳統科舉士紳派,有點分庭抗禮的意思了。實學派本身,已經成爲一支不可忽視的“讀書人”羣體。

既然是讀書人,那麼就不只是識幾個字那麼簡單。他們是有自己的粗陋的政治理念,或者說實非判斷的。

比如說,黃河問題。

這個問題上,倒是看不出什麼。

畢竟,實學派和傳統科舉派,對修黃河、治黃這件事上,是沒有分歧的。

傳統派對於治河也是支持的,實學派對於治河也是支持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修路問題,則有些不一樣。

修,還是不修?

修路,是不是僅次於治黃、黃河河道問題後的頭等大事?

這件事的優先級,是不是其實比別的事都要大得多?是不是今後二三十年,大順朝廷的施政重點,就是解決這幾條基建鐵路運河的問題?

這,就和治黃河不同了。

自從劉鈺扛起來黃河河道最折磨人的前期安置、遷徙、徵地、解決山東鹽場、大小清河河道重整等問題後,治黃這件事本身已經沒有“治”還是“不治”的分歧。

最多,也就是類似趙翼給劉鈺提的意見:是一條河道?還是南北兩條河道都保留,北邊走水南邊挖沙、南邊走水北邊挖沙、各來五十年的這種區別。

也即是說,大順內部,都認爲,黃河的事,到這一步,就是今後幾年、甚至十年的第一要務。

一切要以這件事爲中心。

唯有如此,很多問題才能解決,才能舉國之力來把這件事給辦成。

但,修鐵路、搞基建、甚至修運河,這就不同。

並不是說,所有人都認爲,這將是日後朝廷的重點施政方向。要類比於當初大順開國之初北伐遼東的態度,將國家的重點全都放在這方面。

故而,修,還是不修,這首先就是個問題。

修有修的理由。

不修有不修的理由。

李欗認爲要修,所以希望劉鈺給放個話。

這是一方面。

其次,劉鈺本身在實學派這批人中是有極大影響力的,實學派是否可以認爲修路是今後除了修黃河之外最大的事——這裡,暫時並不考慮激進派和復古派的“均田乃天下第一仁政”這種必然會“革命”的思路,而是繼續在保守派的“改良”的基礎上考慮。不是說均田不好、不對,而是說,均田爲天下第一仁政這種事,和李欗八字不合。簡單說,他可以政變、可以兵變、可以靖難、可以宣武門、可以京城雪,但他肯定不可能十八騎潛伏商洛山中轉戰萬里均田免糧天翻地覆。

是以,李欗問這話,意思就是在問劉鈺:你覺得,假如說,有一天在修還是不修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那麼你覺得,實學派會跟我走嗎?

修,還是不修,這是首要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則更復雜。

假設解決了修還是不修的問題,那麼,怎麼修,就有說法了。

這裡不談什麼徵地、什麼鋼鐵廠、什麼開礦、什麼挖煤、什麼配套輔助產業之類的問題。

只說個最簡單的。

修路,得要錢。

錢,怎麼來?

誰出錢?

修出來的路,歸誰?

誰的收益?

如果歸朝廷,錢從哪來?

如果不貴朝廷,收益怎麼分配?

看起來,好像這是小事。

但實際上,這不是小事。

因爲,得先清楚,在劉鈺折騰下南洋等一系列動作之前,大順的歲入,都快要被沒有印度、北美不交稅的英國趕上了。

就算不刨除掉養兵、賑災、維穩、皇室、官員俸祿等等支出,大順朝廷的財政收入,也就二三千萬兩出頭,大順朝廷,其實窮的一批。

錢從哪來、誰出錢,對大順朝廷來說,就是個不可忽視的大之又大的事。

而既然是大事,那麼只要修,多半是要出大事的。

出事,纔有可能搞事。

(本章完)

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1440章 分歧(六)第796章 工商局第45章 冰牆第552章 理想國第1023章 割裂(一)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97章 風波起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807章 閹黨(上)第247章 海參崴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32章 佈置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987章 止步(下)第199章 報捷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117章 傳承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157章 老婆本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384章 逼迫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230章 開戰(九)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394章 優勢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238章 敲定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950章 夢魘第935章 綁定(上)第542章 惡毒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046章 破綻第56章 埋伏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954章 釣魚第712章 反擊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886章 恐嚇第96章 未雨綢繆第191章 預想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
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1440章 分歧(六)第796章 工商局第45章 冰牆第552章 理想國第1023章 割裂(一)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97章 風波起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807章 閹黨(上)第247章 海參崴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32章 佈置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987章 止步(下)第199章 報捷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117章 傳承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157章 老婆本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384章 逼迫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230章 開戰(九)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394章 優勢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238章 敲定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950章 夢魘第935章 綁定(上)第542章 惡毒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046章 破綻第56章 埋伏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954章 釣魚第712章 反擊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886章 恐嚇第96章 未雨綢繆第191章 預想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