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

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

朝中反對的人,都在罵着劉鈺的無恥。

他們對付劉鈺,是先夾槍帶棒的誅心之言。

然而劉鈺卻用無恥對無恥,提出了一個對賭的協定:如果將來東洋南洋先變革了,反對的人就要挫骨揚灰、子孫爲奴、女眷爲娼,還要鑄成銅像和吳三桂、秦檜等跪在一起。

這沒有人敢賭。

所以這就很無恥。

天,肯定掉不下來,所以杞人憂天可以賭。

但這種事,不是天之蒼蒼,不是地野茫茫,誰也不希望因爲這件事把自己搭進去。

鄂國公又站出來替劉鈺做保,劉鈺帶着青州軍在西域真的是打出了一種先知的感覺,頓時讓很多人把話憋在了肚子裡。

朝堂上一陣安靜,李淦心裡暗道:苦了你了。

對日開戰和壟斷香料的事,不能說。

這個不能說,海軍的意義就變得可有可無,一切都在一種毫無計劃的“可能”上,這就讓論點根本站不住腳。

你說西洋人可能進攻,我還說西洋人可能不進攻;你說東洋南洋可能變革,我還說東洋南洋可能不變革。

誰都知道,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敵人的愚蠢上。

可真正說起來的時候,料敵以寬,往往又和杞人憂天是同義詞。

李淦只是沒想到劉鈺會撕破臉,用這種“潑婦詛咒”的態度來面對朝中大臣,心中暗笑之餘,也明白劉鈺這算是把所有的反對派都得罪遍了。

真論起來,這場關於海軍的爭辯,劉鈺已經輸了。所有的論證都基於一個假設,而且沒有任何以史爲鑑的例子。

可誰也沒想到劉鈺趁着被他這麼胡攪蠻纏弄得朝堂鴉雀無聲的時候,他又張開了嘴,開個一個誰也沒想到的地圖炮、揭開了一下巨大的誰也不願提及的爛傷疤。

“前朝萬曆年間,薩爾滸之前,朝中有誰會想到,努爾哈赤竟然會成事?一個區區的大明建州衛龍虎將軍,芝麻大小的官,竟能差一點讓神州陸沉?”

“我本以爲,此事朝中袞袞諸公必然引以爲戒,誰曾想你們還就是那個刻舟求劍的楚人。覺得前朝的危險來自東北,出現過土木堡,就以爲本朝的危險還是在西北或者東北。卻從未有人注意到,西洋人可以遠航八萬裡來到這裡,我們卻去不成;沒人注意到西洋人的軍陣已經和從前大不相同,可以以一敵三;更沒人注意到這些東西學起來很容易。”

“諸位一直把國朝的安危,放在認爲東洋南洋諸國都不會變革,都不會有不臣之心上。”

“本來我還覺得奇怪,心想這樣的事,朝中都是千軍萬馬殺出的人傑,怎麼就連這個道理都想不通?”

“我讀書少,《三國》倒是讀過。那一日讀三國,東吳是降曹還是抗曹的時候,恍然大悟。”

“就算東洋變革了又能如何?就算南洋變革了又能如何?就算西洋人入寇又能如何?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年東虜入寇的時候,剃髮易服也做的,那東虜可做天子,東洋人緣何做不得?反正還是要用朝臣,還是要用科舉,自然是不用考慮。”

一同地圖炮,把個明末的爛傷疤全都揭了出來,朝堂上頓時傳來一些不顧體面、殿前失儀的叫罵聲。

“劉鈺,你少在那血口噴人!”

“誅心之言!誅心之言!”

“你這麼說,是在挑唆君臣關係,其心當誅!”

“你別在那胡謅了!我等就算不能殺敵,可學一學文丞相的骨氣還是有的。你這等小人之言,純粹是血口噴人!”

一陣叫罵聲中,皇帝也怒道:“劉鈺!放肆!你說的是什麼混賬話?”

李淦是真的有些生氣,有些事,最好不要提。

歷史的舊傷疤,如果揭起來,會讓朝中很尷尬。

這種事本來就是誰都默契的不要再提,當年剃髮易服的文臣們都是假儒生,如今的都是真儒生。

既往不咎,不提舊事,大順雖沒有明文規定,可這也是朝堂上的一個潛規則。

從沒有人直接拿這件事說事,哪怕在朝堂上打起來,也絕不會提的。

本來大順搞了獨立於科舉的武德宮選拔人才,這就讓很多士紳不滿意,認爲朝廷不信任他們。

可也不好說真的就是不信任他們,只能說術業有專攻,有些本事終究還是實學比經書更有用。

現在劉鈺直接公開地撕破了臉,就差站在高處衝着這羣人喊:沒錯,就是不信任你們。

其實劉鈺誰也不信任,土地地主的經濟基礎之下,怎麼也結不出他想要的果子。勳貴、良家子,都一個鳥樣,沒有生產關係的變革,都是地主,大哥不笑二哥。

但今日朝堂上的事,本來就是吵架的。

既是吵架,也就根本不存在說服對方的可能。

就只需要亮屁股,假裝劉鈺是良家子、勳貴乃至皇權的“自己人”。

叫罵的人都是科舉上來的,劉鈺心裡很清楚,這個地圖炮開的很大。因爲科舉上來的,也有不少殉國之輩,他這麼講純屬是欠揍的地圖炮。

但他這麼一說,勳貴們一個個捋須不言,心中暗笑;良家子出身也都笑而不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本就有的矛盾和裂痕,就像是隻隔了一條街的國子監和武德宮,皇帝既然有意造成這種隔閡,劉鈺自然要用。

聽着皇帝發怒,劉鈺跪地道:“陛下,臣一時失言。不過是氣於之前對臣的誅心之言。還請陛下治罪。”

李淦深吸幾口氣道:“此事再不可提!你罰俸一年。”

罵完之後,心裡也知道劉鈺這是在表達做孤臣的忠心,雖然場合很不對,可罰了俸祿,也算是做了樣子,遂道:“此事就算記下,日後若在犯,便革掉你的爵位!你這身伯爵的衣裳,才穿上,可要小心一些。”

措辭嚴厲地罵了一通後,李淦又道:“不過你的話,只看前面幾句,也不是沒有道理。東虜初爲禍時,也不過數千丁口。這種事,的確可以引以爲鑑。或曰,刻舟求劍,這也不是沒有道理。”

“東洋倭國、南洋諸國,向來不服。近水樓臺先得月之語,也確實有些道理。西洋人既然和他們接觸,變革之事,未必就不能。你所言的興海軍事,也算不得杞人憂天。”

“朕姑且念你一心爲國,此事就不再追究。”

劉鈺裝模作樣地謝了恩,朝堂上的氣氛也變得極爲尷尬,不少人狠狠地盯着劉鈺,都覺得劉鈺的嘴過於惡毒。

先是像潑婦一樣發出了賭咒,現在又說了這麼多誅心之語,對於興建海軍一事,實在沒有幾人願意再站出來。

不是朝中沒有真正的忠貞之輩,而是這時候站出來,都要被潑身上一大堆的屎。

將來什麼樣,誰也說不準。大順走到今天,或者說王朝更替走到今天,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哪有什麼萬世一系的王朝?

從宋亡於蒙古,到明末差一點東虜成爲天子,這一切都太過魔幻。誰也不敢保證將來的危機是不是真的來自東海。

真要是將來某一日危機來自東海,今天站出來反對的人,都是要上史書的。一句“誤國之言、迂腐之輩”肯定是逃不掉的。

一陣沉默中,最開始和皇帝唱雙簧,準備二選一保個底的英國公站了出來。

“鷹娑伯的話,想了想,似乎也有道理。千慮一失,此也常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這閩、粵等地,食南洋米之事,確實是我疏忽了。若是南洋有變,國朝又無一支西洋人那樣的可以遠征萬里的海軍,雖說可以徵調別處米糧,可也實在不便。”

“以史爲鑑,如今不止是要看看國朝史書,也當看看西洋歷史。鷹娑伯的西洋諸國略考中,也提到過海軍封鎖的事,更說那荷蘭、英圭黎、西班牙等國,滅國數十,甚至整個阿美利加的人種都已滅絕,此誠野心勃勃之輩。”

“若真的挑唆南洋不售賣米糧,於國朝確實大爲不利。且鷹娑伯說,西洋諸國有什麼私掠許可證之法,國家支持海寇,允許劫掠他國。明則爲寇,實則爲軍,這也不能不防。”

“興建海軍,如此看來,我是支持的。”

最先反對的英國公這時候跳反出來支持,剛剛更加確認了劉鈺是自己人的勳貴們和武德宮出身的良家子官員們也紛紛表示支持。

反對者無可奈何,既不支持,又不反對,終於有人站出來道:“廷議之事,淪落成了潑婦賭咒,史所罕見。鷹娑伯豈非立於不敗之地?若海軍興,則東洋南洋無敢生異心者,屆時鷹娑伯或曰:此誠海軍之功也。”

劉鈺心道你倒是會倒打一耙,反問道:“不然。若海軍興,則東洋南洋無敢生異心者,屆時諸公怕是要說:看,海軍無用吧?”

“況且……諸國是不是有異心,諸公不會真的不知道吧?”

李淦心裡真是怕了,怕劉鈺的嘴每個把門的,又要撕一些爛傷疤。

皇帝的新衣,誰都知道沒有,可誰都不說。是不是天朝,誰心裡都知道。

劉鈺一張嘴,李淦就知道劉鈺肯定要說琉球兩面朝貢、日本大君外交小宗藩的事。

這事又不好拿琉球出氣,打日本又實在太貴,朝中上下都只當這件事不存在,誰也不說。花上上千萬軍費買個面子,不值得,不如裝作大家都不知道,琉球還是一心朝貢的忠心藩屬。

還沒等皇帝說,平章事李芝遠先輕咳一聲道:“鷹娑伯年少氣盛,不要再拌嘴了。興海軍之事,既然並不反對,我看便議陸軍軍改之事,如何?”

李淦心裡嘆了口氣,心想到頭來這廷議是否興建的海軍的事,竟是用這種市井潑婦鬧劇的形式結束。

不過也好,惡名都是劉鈺擔了,當皇帝的倒是省了許多麻煩。

想着日本的事,李淦心道但願這海軍的第一戰打的漂亮,真的如你所言,再打出一個青州軍平準一樣的過程,否則可就難看了。

一衆臣子也都暗暗鬆了口氣,心道劉鈺啊劉鈺,你的嘴真是沒點數。這時候要是說出來琉球兩面朝貢的事,這還怎麼收場?

(本章完)

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73章 法理問題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547章 惡龍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453章 “帝”(五)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57章 老婆本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579章 廢物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793章 憧憬(上)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337章 見過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497章 急躁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78章 以商控蒙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312章 偶然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64章 笑與悲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34章 買賣第1230章 開戰(九)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209章 變臉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939章 自覺(一)第414章 找出路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663章 推諉第255章 兩制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642章 逃避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717章 臀與腦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986章 止步(上)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33章 邊軍第97章 風波起
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73章 法理問題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547章 惡龍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453章 “帝”(五)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57章 老婆本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579章 廢物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793章 憧憬(上)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337章 見過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497章 急躁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78章 以商控蒙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312章 偶然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64章 笑與悲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34章 買賣第1230章 開戰(九)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209章 變臉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939章 自覺(一)第414章 找出路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663章 推諉第255章 兩制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642章 逃避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717章 臀與腦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986章 止步(上)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33章 邊軍第97章 風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