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劉淵

接下來的幾日,稽婁淵低調安穩地待在驛館,花時間悄悄地縱覽雒陽,探查周邊。此時的雒陽,天下各處雖有動盪,但迅速被撲滅,無傷根基。還沒有之後黃巾造反,涼州之亂帶來的肅殺飄搖之感。帝都繁華熱鬧,時有貴族子弟,飛鷹走犬。

南北兩軍看似牢牢守衛着都城,但“嚴密”底下滿是鬆懈,千篇一律的職責讓將士頗有些漫不經心。在喧囂的雒陽表面下,稽婁淵看到的是一潭死水般的沉悶,日薄西山,國勢衰頹,大致如此。

不過三日,稽婁淵便待不下去,此次至雒陽,不過一時興起,雒陽見聞也讓他索然無味,再是雄偉繁盛,也不是自己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在雒陽待了兩天稽婁淵便後悔了。此次行爲確實孟浪了,要是被人發現他的身份,那便別想全身而退了。

何況冒了這麼大風險,也無甚大利可圖,不值!不值!隨着時間的流逝,多疑的稽婁淵內心有些彷徨了,侷促不安,生怕被識破身份,一度有潛逃出雒陽,帶入回美稷的想法。

所幸也未再讓他等太久,漢庭終於給出了迴應,接受了匈奴修復剛剛破裂的漢匈關係的“善意”,與匈奴攜手共抗鮮卑。靈帝下詔,封匈奴單于稽婁淵爲王,賜國姓劉,以太尉劉寬孫女芷爲富昌公主,和親稽婁淵。

靈帝詔令一下,稽婁淵鬆了口氣,強壓着心頭的躁動,告辭離京。與和親隊伍一併出城,匯合了洛水岸邊的一千侍衛親軍,稽婁淵終於鬆了口氣。命,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雒陽城中吃得好、穿得好、玩的好,但就是讓他感到不踏實。

臨走前,稽婁淵見識了一番骨肉分離,劉寬親自送別孫女。劉芷,十五之齡,花季少女,出落地倒是水靈,長成也是個美人。從此便要遠赴異族,委身虎狼之徒,哭得是梨花帶雨。

靈帝難得大方一回,宮女媵侍,陪嫁物品甚多,還有劉府所備,有好幾車。有兩百羽林騎士護送劉芷前往,一路上稽婁淵仔細觀察着那兩百羽林郎,“爲國羽翼,如林之盛”,只是如今再無當年之精氣神,淪爲儀仗,平庸之極。

“宦者此次前往美稷宣詔,千里之遙,辛苦了!”稽婁淵高坐駿馬,對身邊的宦官說道。旁邊一手持節仗,身着宮廷服飾的年輕宦官,十分清秀,乃中黃門左豐。此行隨和親隊伍前往美稷宣詔,這種苦差事,宮中是沒大太監願意去的,最後落到他這個地位不高的中黃門身上。

不過出使之後,倒是驚喜不斷,稽婁淵的金銀珠寶,糖衣炮彈接踵而來,將他餵了個飽。對這個識趣的匈奴人,左豐感觀很好,其也未有瞧不起他門這些閹人,在稽婁淵面前好一番抖了抖大國上使的威風。

此時見到滿臉“善意”的稽婁淵,呵呵一笑:“天子有令,奴婢不過盡忠職守罷了。倒是左大都尉,前途無量,此次見到到了單于,在下一定替你美言幾句!”稽婁淵聞言莫名一笑,臉上擠出些激動,有些不協調,淡淡道:“那在下多謝了!”

出河內,經河東,沿大河北去,掛着送親時節的大旗,沒有什麼波折。進入西河郡境內,稽婁淵徹底放鬆下來,彷彿身上的枷鎖被解開了一般。西河南部,已然成爲一片遺棄之地,漢庭上下都將之忽略了一般,沒有移民徙邊的動作。如今已有匈奴部民在此活動的跡象,一路過處,遇到了好幾小聚,皆是南部匈奴。

長路漫漫,行至此,稽婁淵實感旅途寂寞。夜裡,於離石水岸,紮營宿夜,稽婁淵甚感枯躁。望着營壘中央的劉芷馬車,稽婁淵眼中閃過一道異色,要不消遣一下自己這個未來的小嬌妻?

想做便做,登上馬車,掀簾而入。馬車內部很寬敞,裝飾華麗,見稽婁淵闖入,劉芷與兩個侍女一驚,立刻擠一起,畏懼望着他。“你們兩個退下!”稽婁淵對兩個女婢道,劉芷緊拉着二人手臂,見狀,稽婁淵冷聲呵斥:“還不快出去!”二人驚懼一顫,出馬車而去,留下劉芷孤單一人,如一隻綿羊面對惡狼一般的稽婁淵。

車廂內部只剩下兩人,呼吸聲都顯得很清晰。稽婁淵凝目打量着劉芷,穿得很喜慶,螓首蛾眉,面紅膚白,頗爲俊俏。氣質青澀,眼角有些淚痕,惹人憐愛。

稽婁淵忍不住矮身靠近,劉芷頓時向後,身體縮在角落,恐懼地望着稽婁淵:“你,你想幹什麼?”稽婁淵聞言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玩味一笑,放肆地傾上,幾乎貼到劉芷身體,嘿嘿一笑:“孤男寡女,公主以爲我想幹什麼?”

劉芷有些不能自已,無所適從,嬌軀顫動。“公主遠嫁匈奴,在下擔心您寂寞,特來相陪!”稽婁淵目光放肆地在劉芷身體上掃視,忍不住上前抓住她的玉手。

光滑的柔荑被稽婁淵粗魯抓住,劉芷尖叫一聲,用力掙扎:“不要!我是你們大單于的女人,你不要亂來,否則小心人頭落地!”她腦海中不由得回憶起聽到的關於匈奴人的一些訊息,那可真是禽獸之地,一個小小臣子,竟敢對她這個大單于的女人如此無禮。

劉芷掙扎愈烈,但哪能擺脫,稽婁淵乾脆一把摟着她,在她嫩臉上親了一下,舔了一口,隨即放開了她。看着驚懼地腦海一片空白的劉芷,稽婁淵舌頭在嘴脣上轉了一圈:“公主說得對,您是我匈奴大單于的女人,豈是我所能染指的。”

哈哈一笑,稽婁淵果斷轉身下車,調戲了一番劉芷,這旅途似乎也沒那麼無聊了。車內,聽着稽婁淵猖狂的笑聲,劉芷反應過來,淚水止不住地流下,委屈地用力擦了擦被稽婁淵侵犯的面頰。她發誓,一定要讓那個匈奴人好看,讓大單于殺了他。

稽婁淵剛下馬車,便見到左豐急匆匆趕來,身後跟着一侍女。“左大都尉,這……”聽着馬車內傳來的隱隱哭泣聲,左豐有些怒氣道。拍拍其肩膀,稽婁淵搖搖頭離去:“公主無事,不必擔心!”

望着稽婁淵遠去的背影,左豐看了看劉芷車駕,也不禁嘆了口氣,匈奴人虎狼之輩,公主,有什麼委屈,只能受着了。不過這個匈奴人如此放肆,到了美稷,定要叫其好看。

越往北,天氣越是寒冷,草原風光無限美好,也許是被草原的廣袤吸引了注意,劉芷不似之前抑鬱。只是望着稽婁淵,依舊有些畏懼、憤恨,稽婁淵也不以爲意。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起,劇烈的轟鳴在耳,驚動了行進中的和親隊伍。遠處可見,一支匈奴騎兵正疾速奔來,所有護衛都戒備起來,包括侍衛親軍,哪怕是匈奴人,他們也不敢放鬆對稽婁淵的保護。

望着遠處的變故,左豐也顧不得心中對稽婁淵的疙瘩了,緊張地望着他:“大都尉!”稽婁淵伸手一止:“無妨!”

騎軍逐漸靠近,而後減速,緩緩停在隊伍前,領頭者正是烏華黎。其當先下馬而跪,其後的兩千勇士也隨之,一齊拜倒:“恭迎大單于!”

看着淡然揮手的稽婁淵,左豐受驚了,身邊這個匈奴的“左大都尉”竟然是大單于稽婁淵。從馬車中探出頭來的劉芷也是一呆,良久回過神來,怪不得他敢那麼放肆地輕薄自己,原本對稽婁淵強烈的恨意突然間消散了許多。有些茫然,原本想要報復他的想法變得可笑極了,她更加忐忑,自己該如何面對稽婁淵了。

回到美稷,又是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隨着稽婁淵的歸來,原本有些躁動的匈奴王庭,立刻沉寂下來。匈奴的似乎又回到了蓬勃向前發展的正軌上,當然沒兩日,美稷城頭便掛上了一幫不甘寂寞的反對份子的頭顱。

王殿之上,稽婁淵帶頭站在殿中,隨着左豐一帛詔書讀完,稽婁淵雙手接過,從此之後,他便是受大漢冊封承認的匈奴王了。而來自背後大漢的敵意,也隨之消減到最低,他可以將目光專注地放在鮮卑身上了。

跨居王座上,俯視殿內羣臣,還是這種高高在上、執衆生命運的權柄更讓他陶醉,哪怕此時只統治着數十萬匈奴部民。

立富昌公主劉芷爲大閼氏,今後,他叫劉淵!

第414章 太子只是太子第146章 專攻袁紹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15章 蘇雙與張世平第280章 逆者亡第47章 鮮卑精騎依舊強悍第325章 曹孫合軍第9章 瘋狂亡命第237章 館驛對話第5章 積蓄實力第23章 羌渠的來意第71章 鮮卑亂,匈奴也不安穩第151章 北撤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第246章 夏王的生活,水啊第235章 謀臣勇將入縠第15章 蘇雙與張世平第201章 “青樓”見聞第205章 蘇張與閔李第445章 收尾處置第114章 絕望的步度根第420章 韓遂“西進”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324章 淮南戰局第304章 郗慮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425章 故人酒坊第383章 陳王回來了第32章 弒父第253章 上元第23章 呼徵繼位第220章 昭姬第258章 長安的反應第53章 後繼有人第265章 搶佔渡口第254章 作秀第178章 劉夫人第213章 紛亂的華夏第399章 劉琝鎮邊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440章 天下皆戰第97章 拓跋鮮卑第347章 劉備北上第98章 找到匈奴人了第140章第315章 反擊第152章 暫駐永安第89章 五馬分屍第134章 全面漢化第124章第336章 朕,是這種人嗎第385章 黑衣副都第150章 轉眼便翻臉第325章 曹孫合軍第335章 武關行第315章 反擊第127章 龍城祭天第8章 兩敗俱傷第74章 大軍北上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80章 擊潰蒲頭第52章 水一章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第56章 對大漢露出獠牙第399章 劉琝鎮邊第415章 建寧九年第415章 建寧九年第54章 匈奴的變革第350章 太行山中的較量第208章 閔純的佈局第231章 安邑鹽池第196章 人口問題第92章 歸於平靜第32章 弒父第255章 初平四年第263章 對峙第351章 壺口關下戰第312章 再見日常第87章 叛軍第114章 絕望的步度根第91章 王越第211章 龍湊之戰,公孫敗北第306章 甄氏兄弟與唐瑁第420章 韓遂“西進”第64章 收穫不小的董卓第241章 閻柔東寇常山第397章 趙雲之死第372章 劉淵的反應第100章 狹谷激戰第305章 鄭竹第286章 夏國來使第389章 重擔加於身第143章 御駕走北邙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242章 甄氏母女共六人第354章 函谷一線第451章 大結局第245章 袁紹沒那麼容易對付第244章 由盛轉衰
第414章 太子只是太子第146章 專攻袁紹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15章 蘇雙與張世平第280章 逆者亡第47章 鮮卑精騎依舊強悍第325章 曹孫合軍第9章 瘋狂亡命第237章 館驛對話第5章 積蓄實力第23章 羌渠的來意第71章 鮮卑亂,匈奴也不安穩第151章 北撤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第246章 夏王的生活,水啊第235章 謀臣勇將入縠第15章 蘇雙與張世平第201章 “青樓”見聞第205章 蘇張與閔李第445章 收尾處置第114章 絕望的步度根第420章 韓遂“西進”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324章 淮南戰局第304章 郗慮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425章 故人酒坊第383章 陳王回來了第32章 弒父第253章 上元第23章 呼徵繼位第220章 昭姬第258章 長安的反應第53章 後繼有人第265章 搶佔渡口第254章 作秀第178章 劉夫人第213章 紛亂的華夏第399章 劉琝鎮邊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440章 天下皆戰第97章 拓跋鮮卑第347章 劉備北上第98章 找到匈奴人了第140章第315章 反擊第152章 暫駐永安第89章 五馬分屍第134章 全面漢化第124章第336章 朕,是這種人嗎第385章 黑衣副都第150章 轉眼便翻臉第325章 曹孫合軍第335章 武關行第315章 反擊第127章 龍城祭天第8章 兩敗俱傷第74章 大軍北上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80章 擊潰蒲頭第52章 水一章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第56章 對大漢露出獠牙第399章 劉琝鎮邊第415章 建寧九年第415章 建寧九年第54章 匈奴的變革第350章 太行山中的較量第208章 閔純的佈局第231章 安邑鹽池第196章 人口問題第92章 歸於平靜第32章 弒父第255章 初平四年第263章 對峙第351章 壺口關下戰第312章 再見日常第87章 叛軍第114章 絕望的步度根第91章 王越第211章 龍湊之戰,公孫敗北第306章 甄氏兄弟與唐瑁第420章 韓遂“西進”第64章 收穫不小的董卓第241章 閻柔東寇常山第397章 趙雲之死第372章 劉淵的反應第100章 狹谷激戰第305章 鄭竹第286章 夏國來使第389章 重擔加於身第143章 御駕走北邙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242章 甄氏母女共六人第354章 函谷一線第451章 大結局第245章 袁紹沒那麼容易對付第244章 由盛轉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