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與董卓結盟

一嘗夙願,劉淵心情愉悅。天色又漸黯淡,月亮高掛,平陰城周邊漸漸陷入安靜下來,勞累的夏軍將士慢慢入睡。中秋已過,夜幕上空的月亮已不似中旬那般圓滿,但仍然明亮。

皎潔的月光照耀在庭院內,映出劉淵影子,閒庭信步,心情好,看什麼都都覺賞心悅目。命人準備好膳食,一壺酒,享用一番。

光滑的臉蛋上淚痕點點,淡淡的粉黛化爲無痕,有種異樣美。劉淵忍不住吻了上去。

天亮,雞鳴聲響,平陰內外,開始有着夏軍將士的活動。城中殘留的百姓,依舊緊閉家門,不敢外出活動。

而何後則默默裹着絲巾起牀,表情鬱郁,在進門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萬年公主前來拜見,見何後的狀態,自然懂得其經歷了什麼事,哪怕不是親生母女,也甚覺感傷,母女倆又是抱頭痛哭。

身爲皇漢太后,幾日之間,遭逢大變,淪爲胡王禁臠,任其辱弄,不亦悲乎!

往軍營巡查一遍,便收到消息,董卓派李儒來使聯絡。聞訊,劉淵眼睛中格外有神,令人領至衙上接見。

“在下拜見夏王!”李儒第一次與劉淵這個塞外天子正式接觸,一身戎裝,甲冑亮麗,不似一般披髮左衽的胡族,身上瀰漫着一種貴氣。

從到平陰之後,李儒就發現,匈奴精騎,何止三、四千,足足倍之,定不可爲敵,否則於董卓大害。

劉淵一樣觀察着李儒,董卓最重要的謀士,於漢末亂世留下了偌大名頭的一代風雲人物。身形瘦削,卻氣度不凡,渾身散發着“聰敏人”的氣質。

“不知先生此來,有何貴幹?”劉淵問道。

李儒淡淡一禮道:“奉我主之命前來,欲與夏王結盟。”

“昨日,我們兩軍方激戰兩場,損失不小,生死血仇。你這番卻要來結盟,不覺可笑嗎?”劉淵面上似有嘲弄。

李儒聞言,依舊是那副四平八穩的模樣,聲音沒有多少波動:“只怕夏王,亦無心與我主爲敵吧!僅昨日,夏王強擊袁紹等人,而緩攻董軍,放天子落入我主之手。拳拳善意,我主可是深有感受!”

“呵呵!”劉淵表情嚴肅起來,擺手問道:“說吧,董卓欲如何結盟?”

見終於進入正題,李儒又向劉淵恭敬一禮,緩緩道來:“我主此番以外軍進京,匡扶社稷。奈何此時手中力量不足,朝中又多有敵手,袁紹、丁原等人處處爲敵,甚感掣肘。若能得夏王麾下鐵騎相助,待我主掌控朝廷,必有厚報。夏王潛至雒陽,我主絕不令夏王無功而返!”

“你們這些人,死的都能說成活的。董卓自有野心,想要獨霸大漢朝綱,非要披着匡扶社稷的外衣,聰明人都知道,何必呢?”

李儒聞言,不覺羞臊,只是微微低頭:“夏王明鑑!”

大笑一聲,劉淵直接凝聲道:“要孤助他董卓也未嘗不可,孤只有三點要求。其一,孤要雁門、太原兩郡;其二,孤甚喜書籍,雒陽城中藏書甚多,詩書禮易,律法制度,九州郡志,給孤十大車;其三,我軍勞師至此,軍中缺糧,將士需犒勞,金銀財貨,糧食肉糜,還請貴軍費心了!”

“這……”李儒聞言,頭一次眉頭皺起,輕撫鬍鬚,有些遲疑道:“此事還須在下稟報過主公後再行答覆夏王!”

“他董卓若是掌控了雒陽,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時權傾朝野,制霸天下,還會吝嗇孤這點要求嗎?”劉淵似有不耐。

李儒還未接口,便又聽到劉淵詢問:“不知先生,在董卓麾下,居何職呀?”

雖然驚訝於劉淵的跳躍性思維,李儒還是快速答道:“在下不過董公帳下一幕僚罷了。”

“先生說笑了,您有大才,今後若是於董卓帳下待不下去了,可投孤來,必保保你無恙!”

“夏王說笑了!”

“哼哼!”劉淵哼唧兩聲,便讓李儒回雒陽去向董卓覆命。

……

“這劉淵好大的胃口!竟敢要雁門、太原二郡,這可是幷州最富庶兩郡了!”聽完李儒彙報,董卓寒聲道:“文優,你覺得本將該同意劉淵的要求嗎?”

沒有一點猶豫,李儒稟道:“主公,此刻於您而言,控制雒陽,掌控朝廷大於一切。如劉淵所言,挾天子以令天下,到時候權傾大漢,幷州二郡遲早能收回。況且待雒陽大局已定之時,與他劉淵的私下約定,到時亦可……”

聽李儒這麼一說,董卓兩眼一亮,回過味來了。又聽李儒道:“況且就算許他二郡,以他匈奴人的身份,想要掌控二郡談何容易!這可不似雲中、西河那等貧地,世家士族密佈,根深蒂固,就這些人,便可令其無功而返!”

“哈哈!文優所言甚是!”董卓心情頓時好了許多:“派人去告訴那劉淵,他的要求本將都同意了,書籍給他運去,多備酒水肉食前往犒軍,以收其心。這些胡人,只該供本將驅使,待本將鼎定雒陽,再與之好好算賬。”

“還有,今日上朝有大臣拿何太后說事。向那劉淵,將太后給本將完整送回雒陽!”

“諾!”

踏出董卓營帳,李儒心情卻不輕鬆,頭腦中回憶起劉淵臉上那張似笑非笑的表情,這匈奴人,真是那麼好利用的嗎?李儒心中沒底。

很快董卓於雒陽蒐羅了大車、小車的物資,運往平陰,劉淵照單全收,因功封賞將士,犒勞三軍。至於何後,董卓自然碰了一鼻子灰。

暗地裡,夏軍與董卓結盟,助其掌控雒陽。

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259章 連下三城第167章 烏氏子第307章 敗報傳來第69章 檀石槐亡了第187章 對俘虜的處置第306章 甄氏兄弟與唐瑁第327章 曹孫相爭,孫堅敗北第210章 張燕之死,黑山消亡第421章 馬超之死第167章 烏氏子第252章 三兄弟歸來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第144章 何後入手第95章 強徵羯胡第69章 檀石槐亡了第120章 吞併鮮卑第107章 來自鮮卑的消息第292章 應對第42章 強渡交鋒第88章 反叛者攣鞮柘宇第287章 交易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127章 龍城祭天第110章 涼州叛軍來使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128章 撐犁孤塗第99章 拓跋詰汾中伏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337章 東行函谷第422章 遠征西域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90章 刺客!第407章 晉王第336章 朕,是這種人嗎第68章 家宴第403章 壽宴第430章 劉珩在西域第141章 董卓趨雒,劉淵南下第20章 戰勝之後第298章 袁術稱帝,天下震動第86章第122章 幽州變亂第357章 鎮壓第371章 袁紹準備撤了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155章 夏宮的常侍第38章 張世平的禮物第220章 昭姬第160章 賈詡之議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109章 再等等第263章 對峙第23章 羌渠的來意第67章 劉淵第347章 劉備北上第41章 真正的進攻即將開始第232章 關中兵禍第359章 鐵蹄踏河北第102章 西部鮮卑的災難第54章 匈奴的變革第133章 劉淵建夏第172章 血戰一場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329章 南遷阻礙第110章 涼州叛軍來使第448章 召代王回京第418章 想染指軍隊?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259章 連下三城第345章 伐夏第180章 梗陽邑外第448章 召代王回京第75章 軻比能第401章 劉淵被打臉第133章 劉淵建夏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418章 想染指軍隊?第179章 袁本初,看你還能不能忍!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81章 人心思變的鮮卑第343章 甲騎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36章 王庭大慶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103章 鮮卑軍回援第121章 驚喜的丘力居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273章 一個不留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84章 打斷西部鮮卑的脊樑第19章 趁夜突襲第165章 王子漸長成第249章 犒軍第35章 繼位大典第68章 家宴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
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259章 連下三城第167章 烏氏子第307章 敗報傳來第69章 檀石槐亡了第187章 對俘虜的處置第306章 甄氏兄弟與唐瑁第327章 曹孫相爭,孫堅敗北第210章 張燕之死,黑山消亡第421章 馬超之死第167章 烏氏子第252章 三兄弟歸來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第144章 何後入手第95章 強徵羯胡第69章 檀石槐亡了第120章 吞併鮮卑第107章 來自鮮卑的消息第292章 應對第42章 強渡交鋒第88章 反叛者攣鞮柘宇第287章 交易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127章 龍城祭天第110章 涼州叛軍來使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128章 撐犁孤塗第99章 拓跋詰汾中伏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337章 東行函谷第422章 遠征西域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90章 刺客!第407章 晉王第336章 朕,是這種人嗎第68章 家宴第403章 壽宴第430章 劉珩在西域第141章 董卓趨雒,劉淵南下第20章 戰勝之後第298章 袁術稱帝,天下震動第86章第122章 幽州變亂第357章 鎮壓第371章 袁紹準備撤了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155章 夏宮的常侍第38章 張世平的禮物第220章 昭姬第160章 賈詡之議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109章 再等等第263章 對峙第23章 羌渠的來意第67章 劉淵第347章 劉備北上第41章 真正的進攻即將開始第232章 關中兵禍第359章 鐵蹄踏河北第102章 西部鮮卑的災難第54章 匈奴的變革第133章 劉淵建夏第172章 血戰一場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329章 南遷阻礙第110章 涼州叛軍來使第448章 召代王回京第418章 想染指軍隊?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259章 連下三城第345章 伐夏第180章 梗陽邑外第448章 召代王回京第75章 軻比能第401章 劉淵被打臉第133章 劉淵建夏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418章 想染指軍隊?第179章 袁本初,看你還能不能忍!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81章 人心思變的鮮卑第343章 甲騎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36章 王庭大慶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103章 鮮卑軍回援第121章 驚喜的丘力居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273章 一個不留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84章 打斷西部鮮卑的脊樑第19章 趁夜突襲第165章 王子漸長成第249章 犒軍第35章 繼位大典第68章 家宴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