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出使雒陽

帶着大軍北歸,南征的將士也離開部落兩個多月了,一個個思家心切,遠離了殘酷的戰場廝殺,面上的緊張之色都消散不少。不似之前奔襲追求速度,稽婁淵一路縱覽大河兩岸的肥沃土地,水草豐美,物產繁多,只是人煙稀少。

經過稽婁淵這次的摧殘,西河郡的漢軍勢力消散一空,將陷入一片空白。這廣袤的西河草原,將納入他的勢力範圍,供匈奴部民畜牧生存發展。

至於漢庭的反應,稽婁淵倒是未多憂慮,自己能撤軍,漢天子與朝堂諸公只怕大鬆一口氣。而西河南部,縱使漢庭移民徙軍,充實郡縣,也增強不了多少力量,反而得不償失,稽婁淵預料,漢庭放棄西河的可能性很大。

自己這次作亂幷州,不管怎樣,終是惡了大漢。如今戰略目標轉向鮮卑,那便是同時與南北兩個龐然大物爲敵了。得想法修繕與漢關係,方可放心北上攻略鮮卑,稽婁淵暗下決定。

至於自己還處在攻打大漢回軍途中的事實,則被他華麗地無視了。稽婁淵相信,自己釋放善意,漢庭該會接受,能得一夕安寢,總比時時作亂來得好。

行軍一日,過大河支流圜水,於圜水兩岸休息。西河南部幾縣的漢民除掉逃亡與被殺得,都被稽婁淵強制遷徙至此暫置,如一隻只羔羊等待着稽婁淵決定他們的命運。

五萬多漢人,稽婁淵此次南下最大的收穫了,這其中不知能有多少士子、百工之人,若能將其消化,納爲己用,對匈奴實力又將有巨大提升。

雖然被董卓偷襲將士損傷不小,但有這些漢人的補充,提升的卻是匈奴的潛力,夯實底蘊。之前小敗一場的鬱悶終是散去不少。

同時稽婁淵對大漢的世家又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從離石府衙中搜集的郡志中得,整個西河郡登記在冊有戶六千,口三萬餘。而匈奴人強擄可不分世家與黔首,所有漢民盡皆擄走,終得口五萬餘人。

僅西河,這些邊郡小族豪強便能隱匿如此多的人口,那中原河北的那些豪門世族呢,可以想像,大漢的實力遠不止表面上的力量。以匈奴此時實力,貿然繼續南侵,惹得朝廷世家一齊發力,只怕會被吞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下。

帶人在漢民中轉了一圈,享受了一番他們畏懼與彷徨的目光的注視,接見了幾家離石的“世家”。

“烏華黎,我給你三千人,給我經略西河郡中部,本單于授予你靈機決斷之權。南部匈奴的部民將南徙,你給我好好鞏固大匈奴在這片土地的統治。”臨行前,稽婁淵當着所有貴族的面對烏華黎下令。

烏華黎一向沉穩,受此重任也不由有些激動,這可是獨當一面的機會啊。不少匈奴將領都對烏華黎抱以嫉妒的目光,尤其是万俟槿,很是不服。留下烏華黎,稽婁淵率軍北歸美稷。

光和三年七月,南匈奴單于稽婁淵,作亂幷州西河郡,縱橫肆掠兩月。幷州刺史張懿、太原太守臧旻、河東太守董卓,領軍拒之,以匈奴掠漢民五萬而歸告終。

帝都雒陽,秋末,天氣漸涼,朝廷諸公都自覺地加厚了襟袍。南宮之中,一片喜慶,匈奴退軍之事早已傳來,靈帝龍顏大悅,厚賞。

當然,敗軍之將張懿的下場,不怎麼妙,三萬大軍一戰而沒,得數十騎而還。沒有人敢有求情之舉,張懿狼狽囚回,下獄,待罪。

自西河之亂後,大漢難得平靜了這兩月,靈帝有逍遙了兩月。十月,以何氏爲皇后。正巧,匈奴遣使來朝進貢,意圖修復漢匈剛剛破裂的關係,靈帝喜,於崇德殿接見。

何皇后一身宮廷貴婦裝扮,衣衽緊裹着誘人的嬌軀,也難掩胸前的高聳。二十二、三歲的年輕,該是青春正茂,或是生過孩子的緣故,渾身上下散發着熟透了的氣息。

面上豔麗無比,帶着醉人的笑容,朝堂之上的衆臣沒有一個敢擡頭正視其面。靈帝廢后宋氏已經兩年了,熬了這麼久,終於榮登後位,母儀天下。一朝得償所願,自是開懷不已。

“宣匈奴使者上殿覲見!”隨着宦官的傳喚,稽婁淵微屈着腰,埋着頭“恭敬”地上殿而來。也不做什麼幼稚的傲慢無禮之舉,給足靈帝與漢官面子,單膝下跪稟道:“臣,匈奴使節,左大都尉,攣鞮柘宇,拜見陛下!”

稽婁淵此次是借柘宇之名,親自來探探帝都雒陽。靈帝對殿中識相的匈奴人很是滿意,面上強行板着臉:“此次你匈奴無故侵我西河,掠我百姓,該當何罪?”

稽婁淵心頭冷笑,擡頭一臉誠懇:“此次大單于領軍南下,實爲報父仇,無意與大漢爲敵。只要大漢將張修此賊治罪處置,大單于絕不再與大漢爲難!”

“你這是在威脅我大漢嗎?”太尉劉寬冷冷盯着稽婁淵道,氣勢十足!稽婁淵瞥了他一眼:“這位貴人嚴重了,匈奴不敢,大單于不報父仇,心中難安,所以遣臣來使,爲表誠意,特攜寶馬、牛羊、貂裘、寶石進貢天子!”

“匈奴深知,種族之大敵乃鮮卑,背後沒有大漢的支持,實在無法面對越發強盛的鮮卑人的兵鋒。絕不會輕易惡了大漢,還望陛下恕我匈奴之前妄動刀兵之罪!爲表臣服之意,大單于願求娶公主,聯姻共抗鮮卑。”稽婁淵把姿態放得很低。

靈帝聞言,瞟了瞟殿內大臣:“諸位覺得如何?”

劉寬與張奐交好,對匈奴,戒心甚衆,深憂其反覆,雖不知稽婁淵目的何在,也絕不願其得逞。剛想開口,便聽到殿內一人出列。

“陛下!匈奴既然有此善意,我大漢豈能拒之門外。張修原本其罪當誅,而和親之事自古有之。鮮卑近年越發猖狂,若能得匈奴而拒鮮卑,與我大漢有利無害,臣以爲可允之!”進言者正是太傅袁隗。

“短視之輩!”劉寬冷哼一聲,亦出列對靈帝稟道:“陛下!自匈奴單于稽婁淵繼位之後,屢次掀起戰亂,使我幷州動盪,百姓無一夕安寢。此次又突起刀兵,荼毒西河,此輩浪子野心,絕不可輕信!”

接下來朝堂之上一陣激烈的爭執,三公九卿各執一詞。“陛下之萬年公主,如今一幾歲幼童,難道要將她質與匈奴人和親?”劉寬突然道。

袁隗聞言,冷冷對其道:“陛下之女尚有,但太尉有女可許之!吾聞太尉有一女,方及笄,年紀正好。文饒公乃宗室,地位尊崇,您的後人許給匈奴單于,也不會辱了他!”

“你!”劉寬聞言一滯,他才明白,袁隗是把注意打到他孫女身上了,轉頭望着靈帝,帶着點顫音:“陛下!”

袁隗嘴角掛着勝利的哂笑,對於匈奴人,他也一樣不相信。不管匈奴人修好大漢抱着什麼目的,對他來說並不重要。強如鮮卑,也只能於邊郡劫掠罷了,何況早已沒落的匈奴人,又能翻起什麼浪花。

政治勝利,藉此打擊劉寬等關西士族,纔是他如此赤膊上陣與之激辯的原因。目光斜視了一眼有些忐忑的劉寬,袁隗隨即擡眼望着靈帝,看他反應。

“好了!”靈帝有些不耐,對稽婁淵道:“此事由諸公再議,你先退下,去驛館休息!”

“外臣告退!”稽婁淵稽首一禮,微躬着身子,緩緩退出大殿。臨走前,悄悄地擡眼望了望靈帝身邊的何後。

言笑奕奕,面若桃李,巧笑嫣然,一舉一動之間風情外露。稽婁淵眼中閃過一陣貪婪,他日若有機會,定要將這個高貴的女人,納爲禁臠。

第71章 鮮卑亂,匈奴也不安穩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第111章 吞併上郡羌人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442章 宮變第426章 張既第65章 匈奴撤軍第25章 大事將起第11章 名望大增第394章 蹋頓授首第306章 甄氏兄弟與唐瑁第18章 受降城在望第109章 再等等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369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337章 東行函谷第164章 耗時十年的“新紙”第39章 開拔出徵第156.5章 要想俏,一身孝第39章 開拔出徵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319章 徐晃阻路第379章 無力迴天第387章 長孫第448章 召代王回京第80章 擊潰蒲頭第373章 劉淵被“綠張濟”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6章 領軍出征第34章第22章 單于重傷第270章 十萬大軍一朝歿第432章 陳王一怒攻玉門第151章 北撤第182章 大敗袁軍第409章 劉淵又欲搞事第338章 曹老大是個老陰bi第68章 家宴第423章 不平靜的長安第209章 沾縣第8章 兩敗俱傷第48章 撤軍南歸第314章 火馬陣第288章 賈詡生,荀攸亡第214章 劉瑞,你打斷你父王的好事了第55章 變化第107章 來自鮮卑的消息第272章 關中大地終在腳下第37章 劍指屠各第44章 屠各自此定矣第228章 安邑內外第96章 幹了第9章 瘋狂亡命第224章 未央宮變第5章 積蓄實力第212章 收尾上黨第334章 漠東第316章 熬了這麼久,勝利自然是屬於夏軍的第21章 滿載而歸第360章 撤?不撤!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122章 幽州變亂第201章 “青樓”見聞第136章 使者閻柔第431章 決戰第142章 雒陽宮變第199章 郭氏父子第434章 老實回京第39章 開拔出徵第131章 幽州叛亂終結第235章 謀臣勇將入縠第409章 劉淵又欲搞事第17章 行險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230章 衛氏第258章 長安的反應第426章 張既第122章 幽州變亂第136章 使者閻柔第191章 屁股後面都着火了第266章 轉折第60章 接觸戰第28章第239章 封賞天下第337章 東行函谷第73章 和連動了第175章 劉仇與麴義的“邂逅”第272章 關中大地終在腳下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134章 全面漢化第414章 太子只是太子第53章 後繼有人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156.5章 要想俏,一身孝第269章 內亂第7章 雲中血戰第285章 袁紹定幽州(續)
第71章 鮮卑亂,匈奴也不安穩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第111章 吞併上郡羌人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442章 宮變第426章 張既第65章 匈奴撤軍第25章 大事將起第11章 名望大增第394章 蹋頓授首第306章 甄氏兄弟與唐瑁第18章 受降城在望第109章 再等等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369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337章 東行函谷第164章 耗時十年的“新紙”第39章 開拔出徵第156.5章 要想俏,一身孝第39章 開拔出徵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319章 徐晃阻路第379章 無力迴天第387章 長孫第448章 召代王回京第80章 擊潰蒲頭第373章 劉淵被“綠張濟”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6章 領軍出征第34章第22章 單于重傷第270章 十萬大軍一朝歿第432章 陳王一怒攻玉門第151章 北撤第182章 大敗袁軍第409章 劉淵又欲搞事第338章 曹老大是個老陰bi第68章 家宴第423章 不平靜的長安第209章 沾縣第8章 兩敗俱傷第48章 撤軍南歸第314章 火馬陣第288章 賈詡生,荀攸亡第214章 劉瑞,你打斷你父王的好事了第55章 變化第107章 來自鮮卑的消息第272章 關中大地終在腳下第37章 劍指屠各第44章 屠各自此定矣第228章 安邑內外第96章 幹了第9章 瘋狂亡命第224章 未央宮變第5章 積蓄實力第212章 收尾上黨第334章 漠東第316章 熬了這麼久,勝利自然是屬於夏軍的第21章 滿載而歸第360章 撤?不撤!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122章 幽州變亂第201章 “青樓”見聞第136章 使者閻柔第431章 決戰第142章 雒陽宮變第199章 郭氏父子第434章 老實回京第39章 開拔出徵第131章 幽州叛亂終結第235章 謀臣勇將入縠第409章 劉淵又欲搞事第17章 行險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230章 衛氏第258章 長安的反應第426章 張既第122章 幽州變亂第136章 使者閻柔第191章 屁股後面都着火了第266章 轉折第60章 接觸戰第28章第239章 封賞天下第337章 東行函谷第73章 和連動了第175章 劉仇與麴義的“邂逅”第272章 關中大地終在腳下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134章 全面漢化第414章 太子只是太子第53章 後繼有人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156.5章 要想俏,一身孝第269章 內亂第7章 雲中血戰第285章 袁紹定幽州(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