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四章 斬卻諸我見真我,始知人意載天意

張御這時伸手向外一拿,自遠處有一個東西飄飛而來,落入他手中。正是方纔白朢手中的那一枚玉石,也即是那一枚啓印殘片。其人亡後,這東西便即留了下來。

這裡關鍵所在,就是這“啓印”了。

因爲白朢、青朔爲人曾經一同參悟啓印,雖然這兩人不能利用此物,但是卻外感於“我”,並且由此得見了天夏種種。

而意落氣到,氣至神存。所以白朢、青朔二人之神氣,或者說“上我”之神氣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消失,只是不再存於此世之中了,而在天夏卻還是可以尋到的。

只是他本是自天夏而來,現又立在此世之中,所以無從感捉。唯有他出得此世,重歸天夏,方能將那一縷“上我”神氣收攝,從而補足道法之缺。

有了這番思量後,他當即扯開陣幕,再是見得英顓、師延辛、姚貞君三人,並謝過三人相助。

三人與他交談了幾句,因見此間再無事,便都是遁光離去了。大陣之中只剩下張御一人。他卻是並沒有離開,而是把袖一揮,再轉大陣,蔽去了外間之擾,重新回到了陣樞之上坐定了下來。

他心意一動,隨着一道宏大光幕騰昇而起,映照天穹,那大道之章就已然顯於身周。

他目光下移,落在手中那枚玉石之上,意念纔是落去,氣息便與之有所共鳴,過了一會兒,大道之章上的“啓印”有光芒漸漸亮起,似再是補全了些許。

而他手中那枚玉石表面看着無有什麼變化,但本來存在的那一點靈性卻是因此而少失了。

他也未將此丟棄,而是收入了袖中。

再是得了這一枚殘印,他感覺到啓印之上有了更多的變化,他默默感應了一會兒之後,思緒卻是不禁又轉到了斬殺“上我”之事上來。

此番斬殺“上我”之法,雖然他再半途之中引入了許多玄法同道入內,並還請得同道相助,但歸根到底,仍舊是依循着求諸真法的“上我”之道來走的。

因爲哪怕他是一個真法修道人,到了道化之世中,也一樣是可以利用採取引入外部勢力的方式令同道相助自己,使之一同對付“上我”的,這也是因爲天數存有一線生機之故,不然從力量上對比根本沒可能勝過上我,也就不用去爭了。

所以從此刻看,至少他走到今天,所行之道大體上與真法並無什麼太大區別,只不過手段稍有差異罷了。

然而他修是玄法,所求之上法與真法必然是所不同的,可這個不同到底是差別在哪裡,就連五位執攝都是難言具體。

可他自冥冥之中能感覺到,自己應該還能做些什麼,並且能做得更好。這纔是事關於自身道法的真正關鍵之所在,他應該將之找了出來。

做爲玄法開道之人,這一切都需得他自己去尋,自己去找,是並不會有人過來提點告知他的。

他站起身來,在原地走了幾步,思索了一下,卻是漸漸理出了一些頭緒。

無論玄法還是真法,道法還是相通的,正如他以往一路行來所求之法,都是依循道理,都是依附在大道之上,所以無論怎麼走,都能由此邁過去。

這兩者真正不同之處在於,真法是唯爭唯己,所以從外感開始,就是不停與外我爭殺,直到完成唯一。

然而玄法是不同的。玄法講究的是兼容幷包,以衆道爲己道,追逐的是信念上的共同,而非只是力量上的同一。

他這一念轉過來,忽然一點靈光從腦海之中閃過,像是瞬間抓到了什麼。頓在原地片刻之後,他霍然開朗,快步而行,再次到了陣樞之上,盤膝坐定下來。

其實有些道理不是他以往沒有想到,而是自身不到這一步,不知真正變化如何,那就是憑空之想,難作證實。

真法還能參照前人所行之路,他就只能自己摸索,可玄法他作爲開道之人,固然能得開道之好處,但同樣也需經歷開道之磨礪。

方纔他心中浮出一念,這一次“上我”被斬,而必得他回去天夏之後,再能補得完全,這當中有一段空白,也是給了他一個機會。

此時他若是視自身爲“上我”,事實上,在消殺了白朢、青朔之後,還未得迴歸天夏,還未曾完成功果之前,他就是此世之“上我”了。

有“上我”,那麼就可以有“外我”。他可利用啓印主動去外感外尋,從道理上說,他可以利用這一缺隙,再引一我而至,從而補得這“外我”之神氣!

而這一“我”看去乃是“空中生化”,不知道從何而來,不知道從何而出,所以這本來只是道理之上所能行得通的,事實上卻是無可能見到的。

可是他有大道之印,藉着代表着“己我”的啓印之助,只要是道理上所能允許的,條件又是在符合的情形下,那麼便是能夠推動並做成的。

說來道化之世同樣是無中生有,而此舉又隱隱然暗合此番玄機。

而這一切並非結束,待他回至天夏之後,還可以再取白朢、青朔神氣,由此可在原本道法堪比完滿的地步上再進一層!

只是他心中,這等做法乃是尋天地之缺,而萬物諸物從來運轉不休,時時在變動之中。所以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做不成了,自己不能等待下去,不然機會可能會錯失,他必須眼下就開始着手,無有多少猶豫遲疑的機會。

所以本來這個道化之世沒了“上我”之後,他應該是可以在此間坐道長遠,直到把道法變化一道上的不足全部彌補回來的,而現在卻不得如此做了。這也是天理循環,有一得必有一失,兩者之間只能取其一。

但是他沒有多少遲疑,道法變化這些可以往後再慢慢修持,道法完滿卻是更爲緊要。

前者只是向內而求,發掘自身對敵之能,可後者卻是彌補缺弊,使得自身道法有更爲廣闊之上限,比較起來,那自是要求後一種了。

他此刻思緒一斂,當即運轉啓印,利用天機這一線有缺,向外感應而去,似是許久之後,從空無之中便又有一我而現,並向着此世落來。

由於他啓印運轉之中,向外放開一切,所以只是一瞬間,其便落於他神寄之地中,但卻並沒有世身落於世間。

他心中頓有所悟,此來之我雖是“外我”,也就是其是事實存在的,可因爲沒有世身,那就是又望之不見的,如此既不與世道運轉相逆,又不與道理相悖,可謂萬化大道,玄妙無端,自守其衡。

那一縷我之神氣落至他神寄之地後,可謂停也不停,直奔他所在而來。

他凝神看去,行得此法,這裡也不是真的全無兇險的,要是“外我”與他之間道念不合,免不了又要一場鬥戰殺伐。

若是鬥戰失敗,或許他亦會就此而消亡,這也是天機的最後一步阻攔。

要是真法,那麼該是消殺此我,拿取神氣,可他修得乃是玄法。玄法爭得不是一力,爭得乃是一念,若是兩者道念相同,那麼自可匯於一體,而不是分彼我之爭。

需知如今求上法諸世皆崩,唯有天夏和那道化之世此二世尚在,如今他爲上我,現又得照外我,那麼不是映我之我,就是天夏之我,而無論哪種外我道念都是與他相同的。兩者神氣無疑可以合同一氣,一如白朢、青朔二人交匯神氣一般。

故是此刻,他沒有做任何反應,任得此氣到來,並一下衝入了他自身神氣之中,並轟然合於一處!

這兩股神氣彼此合抱,好似天然合契,沒有半分隔閡,就像原本分開部分的又重新匯聚,再又融合在了一起,同時又各種道理玄妙一併映現出來。

世間大陣之中,張御正身感覺到一股力量灌入身軀之中,霎時身外心光大放,那光芒衝上穹宇,映照滿天,舉世皆見!

而在這一刻,他可以看到,整個道化之世似是凝固了起來,而自己似正與此世遠離而去。這是因爲在此世之中,他自身道法越是完滿,便越是會離世而遠,隨即他聽得一聲聲悠悠磬鐘之響。

張御這時一睜目,發現自己正坐於清玄道宮之中,前方鼎爐青煙嫋嫋,似他從來不曾離開。他沉吟片刻,於心下一喚,喚出了大道之章,而後觀去啓印之上,並將之推動,剎那間,一股神氣自空無中來,落入了他那神寄之所在,並與他神氣相合一處。

此正是白朢和青朔之神氣,此神氣無論多寡,只在於有還是未有。隨得此氣被他完全收納進來,一道道不知從何而來,投落到身上。

與此同時,一股神異玄妙之感亦從心底下泛起,並有道理在被不斷悟出,道法之上缺弊在被他不停斬殺,每去得一缺,便補得一全,使之漸漸趨向完滿。

此刻聽得一聲蟬鳴,一隻燦爛星蟬從他身上飛出,揮舞有若銀河的雙翼,圍繞着他旋空飛轉,而他身下雲芝玉臺自行浮現起來,隨之有渺渺玄音傳出,星光雲霧涌出大殿,映照入清穹雲海。

在此聲勢持續許久之後,他眸中神光徐徐收斂,又將氣意一收,頓有片刻,便發聲吟道:“修法修心唯修己,道化玄名又一機,斬卻諸我見真我,始知人意載天意!”

……

……

第三百章 鳴空劍落痕第四十五章 上陽真炁第兩百七十九章 馭魔待機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身遙心同映第七十七章 待時索機玄第兩百九十八章 執機待來日第兩百五十二章 斷生可移魂第二十二章 法儀封感靈第十四章 取借觀渾靈第一百五十七章 疾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空回自有隙第六十四章 浮光斷羽影第一百二十九章 束心道自趨第三百一十七章 攀道豈待絕第五百一十三章 固守立重關第兩百二十七章 照闢人間道第六十三章 界外第四十一章 使謀爭天理第三百四十八章 殺勢斬命機第兩百七十六章 攜力同渡危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煉吞魔丹第兩百七十一章 餘隙避衝蕩第三百六十六章 決力玄空對第七十九章 破礙入間虛第一百一十七章 顧去捉影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拜第一百一十八章 循先覓源變第兩百九十四章 諸法豈無上第十九章 拂暗爲心明第一百零四章 渾天自得靈第八十七章 託身非誠意第兩百六十二章 詔至第三章 金虹落天外第五十七章 託空寄餘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皆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澈空取真力第五十章 渡亂落幽空第一百六十六章 玉芝第二十章 曇泉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煉融身神第兩百六十三章 築念世照映第一百六十九章 藏鋒玄機內第五百一十一章 築靈易陣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神華玄光掩第三百一十章 持機渡微砂第兩百二十六章 交代第一百四十章 柔堅克彌隙第七十九章 破礙入間虛第二十章 遁虛覓神覺第二十一章 赤心見神形第六十六章 不若尋源去第五十八章 象牢第五十五章 立執求延存第一百四十五章 紫氣入靈臺第一百五十四章 漏機可辨觀第一百三十九章 留痕第八十七章 尋玄訪鎮臺第兩百四十章 欲進先後固第一百九十五章 縱氣鬥雲霄,揮劍蕩天青第一百八十三章 渾亂第二十四章 靈感動雲海第四百二十一章 靈分各附歸第兩百五十六章 釋文覽神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邪影第兩百六十六章 法主另持握第兩百三十五章 序變動異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秘聞第四百四十章 道問寄鬥戰第兩百二十四章 心舟指虛黯第二十八章 道法第三十一章 神袍玄甲第十一章 方域生微異第一百一十章 辨察第一百四十二章 沉光有微覺第一百八十九章 澈空取真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承情執反戈第八章 表裡歸治正第三百六十六章 決力玄空對第一百九十章 上下道相濟第三百二十四章 渡引在別途第一百零六章 尋蹤覓心跡第一百零七章 家訪第兩百三十一章 前奏第兩百六十一章 問玄第兩百零三章 進退道自明第兩百七十三章 爭道誓化空第兩百零五章 志定俱無擾第五十七章 託空寄餘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奪取第五百二十三章 動祭轉舊天第六十八章 覆世斷靈生第二十七章 道自入人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託法解原障第十七章 俱爲道心平第五十二章 吞黯氣相傾第三十七章 徵舟過間域第兩百七十六章 攜力同渡危第一百三十九章 堅敵喚陣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法第一百零九章 正禮
第三百章 鳴空劍落痕第四十五章 上陽真炁第兩百七十九章 馭魔待機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身遙心同映第七十七章 待時索機玄第兩百九十八章 執機待來日第兩百五十二章 斷生可移魂第二十二章 法儀封感靈第十四章 取借觀渾靈第一百五十七章 疾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空回自有隙第六十四章 浮光斷羽影第一百二十九章 束心道自趨第三百一十七章 攀道豈待絕第五百一十三章 固守立重關第兩百二十七章 照闢人間道第六十三章 界外第四十一章 使謀爭天理第三百四十八章 殺勢斬命機第兩百七十六章 攜力同渡危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煉吞魔丹第兩百七十一章 餘隙避衝蕩第三百六十六章 決力玄空對第七十九章 破礙入間虛第一百一十七章 顧去捉影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拜第一百一十八章 循先覓源變第兩百九十四章 諸法豈無上第十九章 拂暗爲心明第一百零四章 渾天自得靈第八十七章 託身非誠意第兩百六十二章 詔至第三章 金虹落天外第五十七章 託空寄餘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皆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澈空取真力第五十章 渡亂落幽空第一百六十六章 玉芝第二十章 曇泉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煉融身神第兩百六十三章 築念世照映第一百六十九章 藏鋒玄機內第五百一十一章 築靈易陣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神華玄光掩第三百一十章 持機渡微砂第兩百二十六章 交代第一百四十章 柔堅克彌隙第七十九章 破礙入間虛第二十章 遁虛覓神覺第二十一章 赤心見神形第六十六章 不若尋源去第五十八章 象牢第五十五章 立執求延存第一百四十五章 紫氣入靈臺第一百五十四章 漏機可辨觀第一百三十九章 留痕第八十七章 尋玄訪鎮臺第兩百四十章 欲進先後固第一百九十五章 縱氣鬥雲霄,揮劍蕩天青第一百八十三章 渾亂第二十四章 靈感動雲海第四百二十一章 靈分各附歸第兩百五十六章 釋文覽神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邪影第兩百六十六章 法主另持握第兩百三十五章 序變動異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秘聞第四百四十章 道問寄鬥戰第兩百二十四章 心舟指虛黯第二十八章 道法第三十一章 神袍玄甲第十一章 方域生微異第一百一十章 辨察第一百四十二章 沉光有微覺第一百八十九章 澈空取真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承情執反戈第八章 表裡歸治正第三百六十六章 決力玄空對第一百九十章 上下道相濟第三百二十四章 渡引在別途第一百零六章 尋蹤覓心跡第一百零七章 家訪第兩百三十一章 前奏第兩百六十一章 問玄第兩百零三章 進退道自明第兩百七十三章 爭道誓化空第兩百零五章 志定俱無擾第五十七章 託空寄餘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奪取第五百二十三章 動祭轉舊天第六十八章 覆世斷靈生第二十七章 道自入人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託法解原障第十七章 俱爲道心平第五十二章 吞黯氣相傾第三十七章 徵舟過間域第兩百七十六章 攜力同渡危第一百三十九章 堅敵喚陣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法第一百零九章 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