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
2003年,實在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上一世當中發生的事情,也原原本本地在這條時間線上重複了一遍。
好在,如今的常浩南並不是身不由己的學生。
爲了規避可能的風險,他在1月初回去做過一次年度述職報告之後,就乾脆常駐在了鎬京。
當然,表面上肯定對此另有解釋——
其一是跟進空警2000機載數據系統的研發,其二則是某種程度上的……
避嫌。
這還是朱霖育提醒他的。
在2002年末獲得菲獎之後,常浩南作爲同時手握一個國際獎項和三大國家科技獎的存在,已經足以無視年齡問題,被納入到2003年院士評選的範圍當中了。
說是納入評選,但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手裡的成果和背後的關係都太硬,幾乎不存在任何落選的可能。
光是提名推薦信,就有包括但不限於杜義山、丁高恆、宋建、劉振響、李傑、吳聞俊乃至錢老等十幾名大佬在最後署名。
實際上,在2002年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評選當中,都有不少人把常浩南納入提名。
甚至高居整個榜單當中的第二位。
只是在最後拍板的時候,上級還是隻批覆了開拓華夏超級計算機行業的金怡廉院士一人。
主要是考慮到,這個獎在設立時的性質更接近終身成就獎。
而給一個不到二十七歲的人發終身成就獎……
別人的職業生涯纔剛開始,你擱這總結人家終身成就?
難免讓人有一種不太好的既視感……
咋也得等到脫離一線研究崗位以後才比較合理。
總之,跟大多數人在評選關鍵階段需要頻繁走動關係不同,常浩南需要做的,反而是在這個時候儘量遠離京城。
以免有人搞行爲藝術。
比如跳出來驚呼學閥不可戰勝之類。
或許這個帽子扣在這個年齡的人頭上有點怪。
不過在常浩南身上,發生奇怪的事情纔不奇怪。
畢竟,不到30歲的院士,本身就是個極其突破常規的事情。
雖然這種跳樑小醜不可能影響到最終評選結果,但作爲整個航空動力集團的第一位,至少是第一批院士,朱霖育還是希望儘量少一些這類輿論層面的麻煩。
而這也正好合了常浩南的意,於是便順水推舟,一頭扎進了鎬飛集團的車間當中……
……
其實到2002年末的時候,空警2000大部分子系統本來就已經準備就緒,真正需要攻關的就只有數據鏈和空中指揮系統而已。
而如今半個鎬飛、半個電科14所,再加上常浩南自己都一心撲在空警2000上。
項目進度,自然不成問題。
更何況,常浩南還採用了硬件優先的開發策略,儘可能減少了對於總裝時間表的影響。
終於,在多家單位、上千人的奮戰之下。
2003年2月15日,空警2000第一次完全依靠自身動力離開停機坪,沿着滑行道緩緩駛向待飛區域……
這當然不是它第一次來到這個位置——
在此之前,這架編號爲2000-01的原型機已經完成了4輪滑行實驗。
甚至在兩天前進行的最後一次測試當中已經達到了120節速度,並平穩地實現前輪離地。
證明氣動設計,尤其是重心和航向穩定性沒有大的缺陷。
但今天尤其特別。
因爲空警2000將會第一次真正飛向天空。
塔臺的飛行指揮室內,數十道目光正緊緊盯在遠處的飛機身上。
即便是對於常浩南這樣的“老油條”來說,雖然早已經歷過多個型號的研發全程,並且也確認過了空警2000之前的所有測試結果,但要面對這樣一個重點型號的首飛,要說完全沒有心理壓力,那也是不現實的。
更不用說第一次完全操刀擔任型號負責人的樑紹修了。
畢竟,只要是工程,就會存在隱患。
而上天的工程,則會把隱患的後果放到最大……
隨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2000-01號機在衆人的視野中不斷變小,最終停在了起飛跑道的末端。
相比於之前圓環工程計劃當中的、由伊爾76改裝而來的同名型號,這架飛機的體量小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天線罩的尺寸也小了一圈,乍一看之下確實少了點來自大型平臺的視覺衝擊感。
不過,得益於背靠背的一字型天線設計,陣面尺寸和T/R元件數量倒是沒有減少。
加之這些年來華夏本身在電子技術領域的進步,還是使得這一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遠遠超過了同期全世界範圍內的所有競爭對手。
其中,自然也包括華夏曾經求而不得的費爾康系統。
“01號機報告!”
無線電當中傳來了試飛機長林海沉穩的聲音。
這會距離常浩南第一次參與項目已經過了差不多7年,活躍在90年代中後期的那批試飛員基本都已經超齡退役。
而林海,則是新一代當中的佼佼者。
相比於塔臺裡的一衆人,直面風險的他反而並未表現出太多緊張情緒:
“已經到達起飛區域,各飛行相關子系統運轉良好,發動機轉速,舵面反饋檢測完畢,確認無誤,請求起飛!”
首飛的驗證科目只有基礎飛行性能,並不包含任務載荷的功能。
實際上,常浩南設計的那套指揮系統此時尚處在軟件調試當中,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安裝到飛機上面。
“允許起飛,並預祝首飛一切順利!”
就連飛行指揮員的聲音都略微有些波動。
由於試飛院坐落於此,閻良的塔臺已經見證了太多的試飛和定型。
但真正在這首飛的型號,其實並不算多。
因此,要是隻聽兩邊的聲音,可能會以爲林海纔是留在地面上的那個……
“收到!準備起飛!”
無線電當中馬上傳出林海的回令,01號機也隨之在跑道上緩緩開始加速。
相比於十幾噸的戰術飛機,空警2000在起飛前的滑跑時間堪稱漫長。
而這又正是整個試飛當中最讓人揪心的過程之一——
雷達罩對於平尾的下洗作用不可能被完全消除,而數值計算也好,風洞測試也罷,對於這一複雜影響的模擬都只能侷限於確定條件下的飛行。
但起降,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確定性。
因此,水平尾翼的每一次角度變化,都像一記重錘般敲在每個人的心頭。
以至於到最後,大家的心跳都有點受到平尾調整節奏的影響。
在接近3600米跑道的中間位置時,01號機終於擡起前輪。
飛機其實早已超過最低起飛速度,所以後輪也緊跟着克服地心引力,輕盈地離開了地面。
只留下兩臺發動機噴出的灼灼熱浪,沖刷着清晨的跑道……
“呼——”
對於首飛來說,只要能順利起飛,說八成可能有點過分,但少說也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也基本都集中在降落。
好在,整個過程無驚無險,一帆風順。
根據飛行員的反饋,經過截面外形優化之後,雷達罩對於飛行品質的不良影響主要集中在航向穩定性,以及俯仰操縱的靈活性下降。
對於一架大多數時候都在戰線後方四平八穩飛行的大型飛機來說,這並非不可接受的問題。
“不錯,非常不錯。”
常浩南放下望遠鏡,把視線從已經平穩落地的01號機轉移到旁邊的樑紹修身上:
“至少定性層面上,和你設計之前的模擬結果一致性很高。”
“至於控制率相差多少,就看回收數據之後的分析了……”
作爲多年以前就帶着後者搞項目的“老前輩”,這種評價基本相當於——
可以出師了。
樑紹修也跟着長舒一口氣,擡手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
看樣子是想要說點什麼。
但最後沒能說出來。
只是緊緊握住了常浩南的手。
而在稍遠處之外。
項目總工程師王曉模則來到了空軍負責人喬晨青面前,說出了他早就想說,但因爲不想提前開香檳而一直憋到現在的話:
“喬司令,我現在可以非常自信地向您保證,這就是目前世界上綜合性能最強的預警機,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