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

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4K)

“對了,老師,唐院長,我這次來找你們,其實主要是爲了另一件事情……”

在收好三部委發到學院的函之後,常浩南總算找到機會,和杜義山以及唐林天說明了今天的來意:

“我昨天收到了另一個函件,是科技委發來的,邀請我擔任973計劃重要科學前沿領域專家諮詢組成員。”

說話的同時,他把從剛一進門就拿出來的那封信展開,交給了面前的杜義山。

“關於這件事情,我想問問您二位的意見。”

杜義山接到手中,低頭從頭到尾瀏覽了一遍,然後示意不遠處沙發上坐着的唐林天也來看一下。

後者只是飛速掃過幾眼就還給了常浩南。

他知道這種事情自己插不上什麼嘴。

常浩南來問是人家尊重他這個院長,但是在杜義山也在場的情況下,沒必要做什麼表態。

再說這種事情也根本沒有拒絕的說法。

現在最讓唐林天苦惱的就是隨着常浩南頭銜的不斷加長,他也變得愈發患得患失起來。

這麼一位天才未來博士畢業之後要是不想留下,那學校基本上已經拿不出什麼對應的籌碼了……

辦公桌後面的杜義山端起茶杯,直到唐林天也已經看完後,纔開口回答道:

“這件事情,你自己決定就好,在有空餘精力的情況下,我還是建議你接下來,我判斷,973計劃在未來至少十年之內都會是國家在科研方面的重頭戲,能在裡面擔任一個職位,哪怕不是管理方面的,無論對於伱個人還是學校都會有好處。”

“另外,雖然973計劃是科技委主持的項目,但是你放心,丁高恆不是那麼小心眼的人,況且這兩個部門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比較密切,科工委那邊不會有問題的。”

幾個月前,常浩南就從丁高恆和宋建兩位主任之間的交流情況猜測雙方關係匪淺,這次算是被徹底證實了。

實際上,這封邀請函沒有像剛剛三部委的徵求意見函一樣通過學校發送,而是直接寄給常浩南本人,就已經能說明不少問題。

這次專門來找杜義山,一方面是吃個定心丸,另一方面也是尊重一下導師的知情權。

總不能讓對方最後還要通過內部公告才知道自家學生當上了973項目顧問這種大事。

那杜義山在教育界非得被傳爲笑談不可……

“這樣的話,我就先回去給科技委那邊寫答覆了。”

在獲得了想要的答案,並且還收穫了一份意外大禮包之後,常浩南起身告別了杜義山和唐林天。

“嗯,記得回去之後認真考慮一下那三個事情。”

杜義山把手中的杯蓋扣回去,表情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欣喜——

以現在這個趨勢來看,常浩南已經不僅僅是可以繼承他的衣鉢那麼簡單了。

……

與此同時,國家經貿委。

穿着一身便裝的丁高恆正坐在經貿委主任王宇忠的辦公室裡。

手邊是一個半敞開的公文包,裡面的東西顯然已經被取出來了。

而後者的辦公桌上則擺着三份文件。

分別來自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和中科院。

“老丁,你現在提出這種要求,讓我很難辦啊……”

王宇忠把快要燒到手指的香菸按滅在已經半滿的菸灰缸裡,擡起頭一臉苦惱地回答道。

“不難辦的事情,我也不會親自跑過來找你。”

丁高恆似乎早就預料到了對方的反應,一臉平淡地回答道,

“科學院提交的那份建議裡面已經說的很明確了,軟件產業是我們國家目前最薄弱的技術領域之一,也是在863計劃和973計劃中都被列爲重點的發展方向,而軟件產業和傳統行業,甚至計算機硬件行業都不一樣,它需要持續對版本和內容進行迭代、修復還有升級,否則很快就會過時。”

“所以要想運營下去並且和國外的同類產品進行競爭,還是需要一家公司才行,而從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大局考慮,這樣一家公司,最好還是以國有獨資的方式建立,再委派給可靠的同志負責運營和管理。”

眼見丁高恆繼續堅持,王宇忠又點燃了一支菸,狠狠吸了一口,才繼續回答道:

“老丁,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但眼下的國有企業屬於三頭分管,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而且今明兩年是國企轉型最關鍵,也是最混亂的階段,目前的原則是能不新建就不新建,等到這一輪清退改制結束之後再說。”

“這也不是單單針對你這裡,哪怕是電信公司那麼大的規模,想要把移動通信業務剝離出來另外成立兩家新公司,都因爲這個事情被推到98年去了。”

“再者說……”

後者猶豫了一下,把最上面的一份文件翻到最後一頁,然後調轉過來,將印着內容的一面朝向丁高恆:

“科學院推薦出來的企業負責人,1976年出生,滿打滿算也還不到23歲,雖然咱們國家法律是沒有明確規定企業管理人員的年齡,但這個歲數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

上面印着的個人信息,自然就是常浩南了。

這件事情如果追根溯源,還要回到前些日子。

在殲10的地面啓動實驗順利通過總裝備部以及國防科工委的相關驗收之後,由於啓車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波折,以及對1001號原型機進行復檢時又發現了不少質量問題,總工程師薛熾夀和蓉飛總經理楊寶樹二人就此專門向科工委和總裝備部寫了一份彙報。

其實這份彙報的核心意思是總結經驗教訓,以及自請處分,算是一個出現重大事故隱患之後的標準操作流程。 只不過一方面,科研工作中遭遇問題和挫折屬於客觀上無法避免的情況,加上二人的態度積極主動,也沒有造成什麼不可挽回的損失。

另一方面,在驗收過程中,並非611所和132廠人員,且全程參與了故障檢測排除的常浩南與林暉都明確表態,認爲這不能算是一次責任事故,只是由於我國航空製造水平和經驗不足所帶來的技術問題。

因此,最終也並沒有對薛、楊二人進行組織方面的處理。

但是彙報材料和驗收材料中,都提到了常浩南最近在強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的數值解領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並以此爲基礎,開發出了一套面向新一代電傳飛控飛機的喘振預測和主動穩定性控制系統。

說是蓉城方面的投桃報李也好,據實彙報也罷,在事後的總結文件中,他們直接表示,正是由於常浩南開發的那套系統,在原型機試車過程中提前發現問題並及時處置,這才挽救了1001號原型機,進而可以說挽救了整個十號工程。

總之,對常浩南研究出來的計算方法直接進行了一個拔高。

這個貢獻可就大了。

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杜義山沒有通過京航大學,而是通過科學院,與另外幾名資深院士聯名提交了一項建議,以完全國資的形式,成立一家專門負責專業領域軟件開發和維護的公司,並且由常浩南擔任總經理,或者其它名義的負責人。

公司成立之後的首個產品,將是一套同樣由常浩南領導開發的多物理場綜合仿真建模軟件,此類軟件已經在過去一年中多次證明了其在幾乎全部的科研領域內都具有重要價值。

也就是如今正拿在王宇忠手裡,讓他一臉糾結的那份文件。

由於經貿委並不直接負責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加上關於常浩南的多數信息都處在保密,至少是不會公開大肆宣傳的狀態,因此身爲經貿委主任的王宇忠對這個名字的印象,也就是他剛剛獲得了第一屆的華夏青年五四獎章而已。

不過丁高恆既然來了這裡,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

“所以我們科工委和科技委也都出具了文件,證明常浩南同志雖然年輕,但已經在多個項目中爲國家科研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完全有能力、也有資格擔任一家中小型國有企業的負責人。”

他指了指放在對方辦公桌上的另外兩份文件:

“科技委方面,已經聘請了常浩南同志作爲973計劃重要科學前沿領域專家諮詢組成員,我們科工委也馬上就要聘請他作爲精工計劃的總顧問,這難道還不夠格麼?”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王宇忠也明白,今天自己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完全推掉了。

不說兩部委的影響力,就是丁高恆本人,也還是有些面子在的。

更何況還有那封科學院的建議書。

署在最後的名字雖然只有寥寥幾個,但念出來都能讓整個華夏抖幾抖。

杜義山、宋建、王選、路甬祥幾位也就算了。

錢老爺子你們是怎麼請出來的啊?

科學院和工程院雙院院士總共35個,你們直接拉出來5個。

這是講道理的架勢麼?

什麼叫仗勢壓人啊?

總之就是惹不起。

但是話又說回來,現在這個多頭管理的情況下,要想成立一家新的國有企業是何等困難……

被夾在中間的王宇忠只覺得頭都大了。

“老丁啊,你也不要繼續難爲我了,我看不如這樣。”

低頭沉思了半晌之後,他總算想到了一個算是兩全其美的方案,

“新成立一家國有企業呢,眼下確實沒有可操作性,現在管國企組織和幹部隊伍的企業工委,自己都是個剛成立一個多月的新機構,所有精力基本都放在航空產業改革上面,就算我幫你這個忙,全套流程走下來,恐怕也得個一年半到兩年時間,這還是最樂觀的情況,要是中間再受到一些暗中阻撓,或者遇到什麼意外情況,那就沒數了。”

聽到這裡,丁高恆明顯還想再說點什麼,但是被王宇忠擡手阻止。

後者停頓片刻,又繼續道:

“所以我的想法是,從目前正在準備改制的地方性國企裡面找一個經營範圍差不多的出來,徹底完成清算之後由科學院接手,先作爲集體所有制企業運營一段時間,如果確實對國民經濟作用巨大,等到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理順下來之後,再升格成直管央企也不遲,而且,這樣一來,你們那個23歲負責人的任命也無需通過企業工委批准,只需要進行報備即可。”

“如果用這種模式的話,大概到今年年末,最晚明年初,就能把新企業給徹底定下來,至於中間這段時間麼……”

王宇忠猶豫了一下,

“我們經貿委有一個技術進步與裝備司,負責指導和推動技術創新機制的建設和產學研聯合,雖然因爲你們科工委和他們科技委的存在,導致這個司過去幾乎沒什麼實際業務,但權限還是有的,可以以產學研聯合開發的名義,撥款200……呃,300萬元,給你們用於軟件的先期開發。”

“我看科學院報告裡的意思,成立公司主要是爲了應對後續的產品維護和升級,那就是說開發工作應該能以課題組或者項目組的模式進行下去,等到開發結束,那邊的公司應該也已經轉到科學院下屬了,正好可以無縫對接,如何?”

見到對方提出了這麼一個方案,丁高恆知道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

談判嘛,無非是妥協的藝術,人家既然已經退了一大步,他也不可能寸步不讓。

“那王主任說的這筆撥款,不知道什麼時候……”

丁高恆拎着公文包站起身準備告辭,旋即又回過頭來詢問道。

這個時候,王宇忠也意識到自己剛剛鬆口鬆的有點太快,其實可以再拉扯幾個來回。

但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臉他還是得要的,只好硬着頭皮給出保證:

“我給你走加急審批,第一筆錢爭取一個月內到賬!”

爭取到一個三百萬項目的丁高恆終於把笑容掛在了臉上:

“那就一言爲定!”

“一言爲定……”

王宇忠露出了一個和哭差不多的笑容,目送着對方的背影離開。

隨後長舒一口氣,整個人倒在座椅靠背上:

“這主任太TM難當了……”

注:三次元中雙院院士總共34個,但爲了避免和諧,重要角色杜義山只能使用原創人物,也被安排進去了,所以是35個

(本章完)

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702章 警衛九局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84章 離間計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762章 大象漫步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8章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202章 回家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56章 前往盛京!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36章 作繭自縛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175章 重熔層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93章 塞翁失馬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286.第286章 神盾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208章 你好,1997第55章 另請高明
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702章 警衛九局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84章 離間計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762章 大象漫步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8章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202章 回家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56章 前往盛京!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36章 作繭自縛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175章 重熔層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93章 塞翁失馬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286.第286章 神盾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208章 你好,1997第55章 另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