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
“沒錯,三峽。”
金桂點了點頭:
“按照計劃,目前的第一期14臺機組,會從德國的福伊特、西門子、美國的通用電氣、法國阿爾斯通和瑞士ABB分別採購,第二批的時候再開始考慮消化吸收技術搞國產化。”
“不過廠裡面還是覺得,這東西不能光想着等靠要,當年老大哥和咱們的關係看着多鐵,最後不也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走,更何況現在這些外國公司。
所以我們從幾年前就開始試着自己研究一些關鍵技術,最開始只是尋思着搞搞預研,這樣後面搞國產化競標的時候也能有點底氣,至少別人耍花樣的時候咱不至於跟個傻子一樣不知道。”
“不過後來做着做着,我們發現目前除了軸承部分完全沒有技術儲備需要進口之外,剩下的好像都可以嘗試自己搞,正好廠裡這兩年效益還行,就批了一筆經費把項目拉扯起來了。”
聽過之後,常浩南也不免感到幾分敬佩:
“原來是這樣……”
軸承,尤其是滾珠和滾子軸承對於華夏來說確實是老大難問題,前世北方重工搞大尺寸盾構機的時候,主軸承也是最後才由包括北方重工、中科院金屬所和雒陽新強聯等幾家單位合作攻克。
所以能在90年代就把超大功率水電機組的其它部分搞出名堂來,就已經算是極爲不易了。
坐在對面的金桂繼續說道:
“到現在麼,整體進展還算不錯,但就剛纔說的那兩塊,實在不是我們單獨一個廠能解決的,需要上級部門做總體規劃才行。”
常浩南當然知道大型鍛件和車加工件是裝備製造業的難點,但還是準備聽一聽業內人士更具體的說法。
“這方面很難麼?”
他很懂得如何勾出後面的話題,更何況交談對象又是個發言慾望很強的人,所以根本不用費什麼事。
不過這一次,對方卻沒有像剛纔的幾個小時那樣馬上給出回答,而是低頭沉思了一段時間,以至於常浩南都以爲這問題是不是哪裡比較敏感了。
“很難,或者說,不完全是難的問題。”
金桂擰開保溫杯的蓋子喝了一口:
“既然您是搞飛機的,應該也理解,一個東西只有中等大小的最容易製造,無論想要做到很大還是很小,難度都非常高,就像波音747肯定比運5難造得多。”
“我們要造的這個輪機端蓋,還有轉輪輪轂,成品都是近百噸的量級,尤其那個轉輪,因爲要直接承受水流的衝擊,對輪轂的強度的要求很高,而且因爲在水裡面工作,還要採用馬氏體不鏽鋼……”
“總之,不能像是鐵匠打鐵那樣通過多次反覆加工來製造,必須用一臺足夠大的設備,一次鍛壓成型,這種設備的複雜程度非常高,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學科和領域,必須得靠機械工業部這種等級的部門,整合全國資源纔有可能搞出來。”
常浩南瞭然地點了點頭。
其實就跟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沒辦法靠自己把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完工一樣。
好在華夏這邊客觀條件還是有的。
只是如今各領域的研究經費都還不富裕,要想搞這種前期高投入的工程,總得拿出點足夠的理由,去找上面要特批才行。
“足夠大……那得是多大啊?”
這個問題倒不是常浩南裝傻,而是他確實想多瞭解一些,以便於後面去找丁高恆要項目:
“我看那些飛機制造廠造起落架之類的零部件,也會用到超大型的鍛壓設備,那種還不夠麼?”
金桂果斷搖頭:
“不夠,你說的應該是咱們國家的那臺3萬噸模鍛壓機,或者另外一臺1.2萬噸自由鍛壓機,都是獨苗。”
雖然是供銷部部長,但金桂說起這些東西來倒也算是如數家珍一般:
“要說起來的話,那臺3萬噸的機子已經算是全世界最厲害的15臺模鍛壓機之一了,像德國和英國,也就跟咱們一個水平,不過要想造出我們設計的那個輪轂,還遠遠不夠。” “3萬噸都不夠?”
常浩南重生前在新聞上看到過華夏有一臺全世界最大的8萬噸模鍛壓機,但確實沒想到在90年代就能有3萬噸的。
“不夠,要想造出來的話,至少要……”
他說到這裡突然頓住,靠在椅背上思索了幾秒:
“至少要5萬噸這個水平,如果留出一些餘量,比較穩妥的話,恐怕得6萬噸起步。”
“6萬噸……”
常浩南暗自記下了這個數字,同時心裡也多少有些沒底。
後世那臺8萬噸模鍛壓機是2013年才投入試生產的。
正如金桂剛纔所說,大型設備涉及到的領域實在太多,裝備製造業又是個很吃積累的行當,以現在的情況想要復刻出來恐怕……很難。
“現在咱們只有3萬噸,那這就是翻了一番吶,在我們飛機領域,這最大起飛重量要是增加一倍,技術難度可是相當了不得,咱們國家現在的基礎……”
“這個麼……我不敢100%打包票。”
金桂輕輕摸了摸下巴:
“但我知道80年代末的時候,青華大學設計過一臺6.5萬噸的重型模鍛壓機,而且已經做了不少生產準備工作,只是在中途被叫停了。”
“我不太清楚具體的情況是怎樣的,不過至少相關技術,比如壓力筒、儲壓筒、驅動電機這些肯定有過預研,總之這方面的技術絕對不是一片空白,否則我們從一開始也不會有想法。”
這對於常浩南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意外之喜。
重型鍛壓機可以對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齏粉合金等難化形材料開展熱模鍛和等溫超塑性成形,因此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在、核能、石油化工、船舶等幾乎所有工業領域發揮作用。
當然也包括航空航天。
比如大飛機起落架、機體承重框、起落架、大型火箭鍛環等等的製造都需要用到。
一旦造出來,完全可以用個幾十上百年,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之後,常浩南便不動聲色地跟金桂聊起了其它更輕鬆的話題,但腦子裡卻已經在盤算着要如何把這個大項目給落實下來。
儘管他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已經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在科工委主任那邊也已經掛了號,但像是這種可以說涉及到整個製造業領域的大活,別說是他,就算杜義山,乃至丁高恆本人,也是不可能一句話就定下來的。
別的不說,可行性論證,以及成本回收週期這些東西總要做的。
唯一的好消息是,由於常浩南本人的影響,現在國產大飛機項目應該不會如同前世一樣隨着麥道被併購而暴斃,並且計劃生產的型號也很可能從MD90的70噸級升級到圖214的100噸級。
所以這個重型鍛壓機搞出來以後可以保證有持續的用武之地,不至於造了幾個水電機組零件之後就擱那閒着。
但這還不夠。
至少不夠保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