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

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

“更有想象力?”

手裡拿着操作文檔的劉永全一愣。

“啊,我之前看過一篇MIT的論文,發現在將冷卻孔的排布調整成爲多層陣列之後,雖然每排射流的有效度在氣膜孔後迅速衰減,但是由於前排冷卻氣與主流的摻混,後排的氣膜孔環境溫度降低,從而使有效度沿流向逐步提高,能夠達到較好的壁面冷卻效果。”

常浩南停下手上的動作,回過頭看向劉永全:

“你應該也看過吧?”

在這一瞬間,後者頓覺得後頸發涼,有一種回到了十年前自己剛剛讀研,被叫過去開組會時候的感覺。

PTSD都要犯了。

明明常浩南的年紀比他小了不少,但這個語氣,這個眼神,這個問題……

簡直跟一個看不成器新研究生的導師一模一樣。

“我……我看過。”

劉永全擦了擦錚亮腦袋上根本不存在的虛汗,大腦裡飛速思索着自己之前是不是漏看了什麼要點。

但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沒想起來,只好提心吊膽地繼續道:

“但是我記得,那篇文章的數據其實很有問題,雖然作者用巧妙的作圖和處理手段掩蓋了一些,但很明顯能看出問題來,他那個研究裡面用的是一個尺寸很小的縮比版渦輪葉片,沒有考慮到放大效應存在,但實際從數據趨勢上就很明顯能看出來,如果葉片放大到一個正常的飛機用渦扇發動機水平,那麼葉片尾端的冷卻效果應該就不那麼樂觀了,再者說……再者說如果這個研究真的很有意義,恐怕也……也……。”

“嗯……”

常浩南其實完全聽到了劉永全的想法,但因爲還在一心二用地調試設備,所以腦子裡暫時組織不出一段完整的語言來,恰好他後面要說的東西又比較複雜,於是只好先嗯一聲以示自己聽到了。

然而這個反應卻讓劉永全冷汗直冒,回到讀研時候的既視感更強了。

“嗯?”

常浩南這時候終於做完了手頭的活,在實驗服上隨手擦了擦手心上的汗,然後回過頭,就看到了一臉挨訓學生模樣的劉永全:

“你想說,如果那個研究真的有意義,也沒那麼容易發出來是吧?”

對於最關鍵的核心技術細節保密這種事情,各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就拿氣膜孔冷卻這個事來說,自從70年代末相關概念被提出之後,將近20年時間,整個行業內愣是找不出一篇有價值的研究文章出來。

綜述就更不用提了。

這導致當年研發渦噴14的時候,由於過高的渦輪前溫度而必須上氣膜冷卻的華夏航發研究人員只能從一些俄文的隻言片語中搜刮一些碎料出來,最終雖然也把渦噴14的渦輪給造了出來,但冷卻效果總歸有些不盡人意。

好在後來用上了國產第二代的鎳基高溫合金,用一定的成本代價保住了最基本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否則常浩南當時除了壓氣機之外甚至還得把渦輪也順道給改了。

那可就不是幾個月時間能完成的了。

“是啊。”

聽到常浩南的反問和自己想法差不多,劉永全總算勉強放鬆了一些:

“MIT的那篇文章,雖然在理論上確實有一些突破,但距離實際應用,還是有些距離,從一些報道上看,國外現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應該還是槽縫射流的衝擊冷卻和成型孔射流的氣膜冷卻結合,可能這也是這篇文章最後被放出來的原因。”

“不對。”

常浩南直接擺了擺手,然後走到旁邊脫掉身上的實驗服。

“這……這個……常總,我的想法……有什麼問題麼?”

劉永全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不,劉工你的想法沒問題。”

常浩南說着從旁邊的包裡掏出一份英文材料,顯然就是二人剛剛說起的那篇論文。

這年頭研究葉片冷卻的論文數量極其稀少,因此任何一篇都會被國內拿來認真研究。

由於網絡數據庫尚不普及,各個研究機構甚至會有專門的資料員負責蒐集這些實際上是公開的內容。

而他手裡這份論文就是太行項目組的資料員之前幾天拿過來的。

實際上常浩南當然不需要這篇文章的啓發,但是突然從從流體力學研究到氣熱耦合問題,總還是要找個說辭。

他把論文遞給劉永全:

“是麻省理工他們的想法不對。”

“啊?”

剛剛把論文翻到第二頁的劉永全當即愣住。

別說90年代末,哪怕到了二十多年以後,麻省理工在理工類學科裡面,那也是帶着點神聖性的。

儘管劉永全自認爲已經是不太迷信國外權威的人了,剛纔也只是說這篇論文的研究偏向氣熱耦合理論,而對於工程應用的實踐意義不大。

“現在國外把希望寄託在槽縫射流上面,無非是看中了槽縫射流的三維流動特性較弱,前後排射流之間基本滿足Sellers疊加模型的假設條件,所以對絕熱氣膜有效度的預測準確性更高,而離散氣膜孔因爲有三維渦繫結構,而且同一排氣膜孔的冷卻射流具有離散特點,所以多排氣流之間相互干涉,完全沒辦法用Sellers疊加模型進行預測……偷懶而已。”

常浩南雖然手裡空空,但腦子裡已經把那篇文章的細節基本都記住了,說到這裡當即指了指劉永全手裡的論文:

“伱看一下這篇文章的表3-4到表3-7。”

“哦……”

劉永全有點手忙腳亂地翻到論文的第三章。

“你把幾張表裡面的渦結構強度提取出來,再額外算一下雷諾數,就會發現湍流邊界層相比層流邊界層能夠增強能量輸運,從而有效降低渦結構的強度。另外他們的研究方法,用壓力敏感漆測量差排陣列的複合角氣膜冷卻的絕熱氣膜有效度,用熱致液晶高分子來直觀測量溫度,這些手法也確實相當先進。”

一番全方位的評價過後,常浩南最終總結道:

“總的來說,其實他們在這篇文章裡已經很接近正確的方向了,只是處理數據的時候根本沒往那個方向想罷了。”

“所以……麻省理工甚至不知道自己發了個寶貝出來?”

雖然劉永全還是沒完全get到常浩南的技術思路,但這部分內容還是聽懂了。

“是,不過他們也不會在這條錯誤路線上走太長時間,槽縫射流的問題太大,而且航發的性能要求越高缺陷越明顯,對於已經在裝機測試第四代發動機的美國人來說,發現這一點不需要太長時間。”

常浩南重新走到那臺剛剛調試好的設備旁邊,在外殼上輕輕拍了拍:

“理論上講,渦扇10這樣的第三代發動機其實用不上這麼高端的冷卻技術,把第三代鎳基葉片材料搞出來,結合傳統冷卻技術也夠用了,F110,還有AL31F都是這麼搞的。”

“但我還是準備在上面應用多排疊加的全覆蓋氣膜冷卻,把渦輪的端壁、葉頂、尾緣,乃至環形燃燒室側壁的氣膜冷卻效應作爲一個整體考慮,冷卻效果更好的同時,還能減少冷卻用氣流的消耗,也算是給更未來的第四代、乃至第五代發動機打一個技術基礎。”

“第……第五代發動機?”

要是擱另一個人在渦扇10都八字沒一撇的時候說要給第五代發動機做準備,那劉永全非得覺得對方是瘋了。

但常浩南這句話說出來,他偏偏感覺……

似乎也沒那麼誇張。

(本章完)

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55章 三倍音速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597章 試飛F14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5章 另請高明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35章 保研名額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286.第286章 神盾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719章 上閱兵!第208章 你好,1997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21章 技術報國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4章 我真上天了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205章 獵殺狐蝠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26章 41的大勝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
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55章 三倍音速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597章 試飛F14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5章 另請高明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35章 保研名額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286.第286章 神盾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719章 上閱兵!第208章 你好,1997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21章 技術報國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4章 我真上天了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205章 獵殺狐蝠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26章 41的大勝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