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

對於渦扇10這樣一臺全新的發動機來說,高空臺測試的流程還是比較繁雜的。

光是從慢車到低轉速情況下的各種0海拔地面工況,就折騰了將近一星期的時間才完成。

這還是在所有項目都是一把過,幾乎沒出現任何意外的情況下。

“常總,今天應該要開始測高轉速工況了吧?”

姜甫和看着正在指揮技術人員調整測試數據的常浩南,語氣中透露着些許熱切。

雖然航空發動機的性能指標多種多樣,不可能單純一個或者幾個數字就能描述性能的高低優劣。

但即便是他這樣的業內人士,也不可能免俗地關注諸如中間推力和最大加力推力之類的性能。

甚至可以說,從這臺B0101號原型機被運到624所的第一天,姜甫和就一直在期待着。

畢竟,這還屬於是給航空發動機定級的關鍵指標。

“嗯,今天會先讓轉速分階段逐漸提升到最大,如果能滿足最小連續穩定時間,那就一併把加力燃燒室的工作狀況也做掉,不過嚴格來說恐怕得……”

常浩南轉頭看了一眼掛在旁邊牆上的表:

“恐怕得到明天凌晨才能完成了。”

說到這裡,又揉了揉因爲連續工作而有些發脹的太陽穴:

“順利的話,到8月末應該能把海平面性能給徹底做完,後面就是逐漸增加模擬高度,壓力能略微小一些……”

二人說着話的功夫,那邊的測試也已經開始了。

跟之前幾天測試的慢車工況不同,當壓氣機轉速提上來之後,發動機所發出的尖銳轟鳴甚至在控制室裡也能聽到。

雖然不至於震耳欲聾,但也讓姜甫和不由得提高了說話的音量:

“常總還是謙虛了。”

他搖了搖頭:

“說實話,您主持的這幾個項目,應該是我工作三十多年裡面見過的,研發也好測試也好,過程最順利的……”

“印象裡幾乎沒出現過什麼返工,包括之前渦噴14,雖然中間反覆過幾次,但都是在早些年間,您參與進去之後,幾乎是順理成章地就一路走到定型……”

實際上,在常浩南過來之前,姜甫和甚至有那麼點想要看對方笑話的糾結想法。

主要他感覺前者實在是有點不合常理。

做工業設計嘛,很多時候初始的參數就是靠經驗去猜,然後再根據測試結果不斷調整迭代。

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幾次反覆屬於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就跟社會進步也是螺旋上升一樣。

反而是一遍通過這種事,在過去基本屬於運氣非常逆天才能遇到的情況。

說明剛開始的參數就選的很好。

然而常浩南完全就是把過去的這些常識給按在地上摩擦。

他這些項目哪有過什麼螺旋?

都是跟火箭一樣直線上升!

姜甫和也不是閉門造車的人,自然也嘗試過對方的研究方法和TORCH Multiphysics這些工具。

結果發現,雖然工作效率確實有巨大提升,但說穿了也還是迭代計算那一套,只是螺旋上升的速度更快了而已。

遠遠達不到那種從圖紙上拿到測試車間就能直接過關的神奇程度。

所以他認爲,常浩南的水平不太合理。

十分甚至九分的不合理。

如果之前一直是靠強運,那再怎麼說,到渦扇10這麼複雜一個項目上,總歸也該累積出足夠的風險了吧?

而如果不是靠運氣……

那姜甫和就要開始懷疑自己的世界觀是不是出問題了。

而如今測試已經開始了一週時間。

結果很明顯。

常浩南沒輸,是世界觀輸了……

想到這裡,姜甫和嘆了口氣:

“有時候,常總您給我的感覺都不是在做新型號研發,就好像是直接拿來了一個已經成熟的型號一樣。”

他可能想不到,這句無意中的話,其實已經無限地接近了真相……

實際上,常浩南在做其他小項目的時候,流程反而也是跟別人差不多的,都要經過不斷試錯才能摸到正確的設計區間。

最多也就是靠着更加豐富的經驗讓這個過程更快一點,並且不至於試出什麼大錯來。

但是,在渦扇10和模鍛壓機這類重點項目上面……

他是開了掛的。

正如姜甫和剛剛所說,系統可以提供一個成熟型號的所有參數。

只不過除了設計TORCH Multiphysics那次實在是着急以外,都不會直接把結果拿出來,而是要帶着重新走一遍研發流程而已…… 真要說起來的話,對於如今的常浩南,直接開掛的項目反而纔是少數。

然而絕大多數人也只會關注這類大項目。

至於諸如空警200預警機之類的“小”活,很多時候他連名字都不會掛在顯眼的位置上,根本沒有太多人能知道。

而以火炬集團名義完成的工作,外人更是不可能知道具體任務分工。

於是,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只剩下這些開掛的部分了……

“這個麼……”

常浩南摸了摸下巴:

“一方面是運氣因素,另一方面……或許我有一種特殊的天賦,在選擇設計參數的時候總是會出乎預料地精準。”

“不過這種東西說到底還是不可靠,所以不管過去怎麼樣,該走的測試流程還是一個都不能少,否則萬一出了問題就麻煩了……”

他總不能直接承認自己開掛,所以只好用“特殊天賦”來解釋了。

“行吧……”

姜甫和愣了一會,最後略有些無奈地感慨道。

就當是世界觀的基礎設定好了……

……

今天的測試流程,也跟之前是一樣的順利。

本來,航發推轉速應該是一個比較值得讓人驚心動魄的過程。

無論是華夏還是國外,大部分航發要是出什麼大問題,比如起火爆炸之類,那基本都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

但是在渦扇10這,卻單調地讓人有些發睏。

如果不是耳邊持續不斷的高頻轟鳴聲,姜甫和恐怕真的有可能睡着。

畢竟,在高空臺設備開起來之後,無論是指揮還是操作,都跟他沒什麼直接關係。

20%……

40%……

60%……

80%……

隨着發動機一次次進入實驗,高壓壓氣機被推到的N2轉速不斷提高,逐漸逼近着設定工作轉速的上限。

在那塊顯示着測試數據的屏幕上,推力曲線也從最開始的145kgF一路上升。

最終,在不開啓加力燃燒室的情況下,最高轉速對應的穩定海平面推力停留在了8410kgF。

8.41噸!

“嘶……”

看着眼前屏幕上平穩到接近一條直線的推力數值,姜甫和頓時被驚得清醒過來了:

“這麼準?”

作爲一個航發設計師,相比於8.4噸這個推理數值本身,他更驚訝於實際測試結果與設計過程中紙面數值的一致性。

姜甫和清晰地記着,在測試之前跟B0101號原型機一併送到624所的預計參數手冊上,中間推力標定爲8400kgF。

那10公斤的差距完全可以當做是測試誤差忽略不計。

“這麼算的話……”

他有些僵硬地轉過頭,看向身後不遠處站着的常浩南:

“常總,您這個‘推重比9一級渦扇發動機’的推重比……怕不是真能達到9吧?”

“嗯?”

後者本來就連軸轉了一天,此時突然被這麼一問,有點沒反應過來:

“那……不然呢?”

姜甫和也被這個反問給整蒙了。

好一會之後纔回過神來:

“不管國內國外,一般說推重比9一級,都默認是在八到九之間,過了9,就說自己是推重比10一級了……畢竟還要給後續的改進型號留出宣傳餘地來。”

“就像AL31F和F110兩個發動機,雖然都對外宣稱自己是推重比8一級,但基礎型號按照咱們國標計算的實際推重比分別只有7.0和7.3左右,是一直到最近幾年的新子型號,才真正達到7.6左右的推重比。”

“但是這渦扇10……雖然加力燃燒室還沒開,但我估摸着按照您的標定精度,實際測出來的最大加力推力應該真能到14噸……”

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32章 出結果了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09章 抉擇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38章 學年結束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66章 觀禮臺上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719章 上閱兵!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10章 殲8大戰F22?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93章 塞翁失馬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32章 出結果了第55章 另請高明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
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32章 出結果了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09章 抉擇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38章 學年結束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66章 觀禮臺上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719章 上閱兵!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10章 殲8大戰F22?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93章 塞翁失馬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32章 出結果了第55章 另請高明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