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

實際上,如果願意多等幾年的話,到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後,GPS軍用定位終端就會被繳獲戰利品的中東老鄉,以及倒賣裝備的美國大兵搞得滿世界都是,直接把GPS干擾的門檻拉低了好幾個檔次。

以至於2010年之後,稍微高端點的精確制導武器,都得額外搞幾種末端制導方式實現複合制導。

當然,也可以乾脆全程人在迴路讓你無從干擾,或者高超音速打幹擾機一個迅雷不及掩耳。

總之,沒點奇技淫巧的話,命中率往往慘不忍睹。

但常浩南還是希望能讓這種設備儘快投入使用。

這種設備屬於軟殺傷武器,相對來說沒有飛機大炮那麼敏感。

但如果用法得當,還是能起到非常關鍵的效果。

把徐洋送出門後,常浩南迴到辦公室,拿起紅色電話機的聽筒,打通了科工委辦公室的電話。

與此同時,鎬京,603所的設計研究室內。

一衆設計人員正圍坐在一張長條會議桌周圍。

別的不說,光是這段時間以來航空動力、電子設備、航空材料以及生產工藝的進步,就足夠在不對氣動外形進行明顯修改的前提下攢出一個全新子型號了。

“這就是咱們完全國產的斯貝?”

房間最前面,是一面繪圖板,以及一塊幕布。

“有發動機的話,新機交付應該就有保障了……”

但正式定型下來的殲轟7A肯定是全新量產,所以改進深度必定比老機升級要深得多。

所以才搞出這麼一幕土洋結合的場面來。

導致鎬飛集團在這個型號上面的投入很長時間都沒能收回來,大家也很是過了一段時間苦日子。

總設計師唐長鴻站起身,來到幕布旁邊:

“同志們,前些天,624所那邊已經把渦扇9A的基礎性能測試結果給傳回來了。”

然而最後只勉強交付了兩個團還欠幾架,就陷入了發動機供應不足的境地。

實際上,基礎型號的殲轟7,原計劃也是要裝備100架左右的。

不過,畢竟是新舊兩個時代的碰撞,並且這個年代的電腦和軟件人機交互都不太到位,所以一步到位徹底無紙化顯然還不太現實。

對於殲轟7後續改進型的研究,在之前改裝那兩架殲轟電7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尤其是很多需要現場改圖的部分,反而還是用紙筆更方便。

他本來準備了一大長句話,但是才說到一半,就發現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幕布上投影出的內容給吸引過去了。

所以,聽到會議的議題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瞬間打起了精神。

現在總算看見了能實現國產的發動機,說不高興肯定是假的。

索性先讓大家欣賞一會。

唐長鴻稍加停頓,緊接着示意會議助理把投影的PPT內容切換到下一頁,然後讓出了半個身位,用一根伸縮教鞭指向幕布:

“這就是國產渦扇9A型發動機確定下來的指標,按照上級的要求,以及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我們本次對殲轟7A的改進,將嘗試圍繞發動機展開……”

隨着數字化設計和製造模式的推廣,航空工業系統內的絕大多數研究所和工廠都已經開始逐步告別傳統的尺規+繪圖板。

“結合新型航發的性能,我們下一步就要把殲轟7A的改進方案給具體確定下來。”

不過很快有人看到了後面具體性能的那部分。

然後,就意識到情況並不是那麼簡單……

“這個渦扇9A……好像不光是個國產化斯貝啊……”

大家都是航空專業的技術人員,被這樣一提醒,自然很快發現了不一樣:

“好像真是啊……你看這海平面推力,竟然都破10噸了?”

“差那點海平面推力根本不要緊,你看看那個包線,尤其是7000米以上高度和1馬赫以上速度的包線,跟斯貝比起來就像是倆發動機……”

“還有喘振裕度也增大了不少……”“……”

渦扇9A的性能,對於在不久之前還爲發動機零部件不夠而發愁的這些研究人員來說,絕對是1998年開年最大的驚喜。

但是,人在極度驚喜的情況下,往往會忍不住患得患失,乃至懷疑事件的真實性……

“唐總,新型航發的技術指標,確定是能……穩定下來了?”

有人率先舉手問道。

老殲轟7的研發過程持續了相當長時間,以至於在這這裡坐着的大部分人,其實都沒完整地參與過老型號的立項和指標確定這些步驟。

況且殲轟7基礎型用的是直接引進的斯貝MK202,本就是十分成熟的型號,跟眼下還沒定型的渦扇9A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然怎麼說飛機設計,動力先行呢。

萬一渦扇9A的指標又發生重大變化,那整個飛機的設計都有可能要受影響。

而這對於華夏航空工業來說,絕對是切實需要擔心的問題。

或者不如說,此前幾乎每個型號都多少面臨過類似的情況。

所以會有這方面的擔憂也很正常。

唐長鴻篤定地點了點頭:

“根據黎明集團那邊的通報給我們的情況,後續的新技術就只作爲渦扇10的技術驗證,不會再引入到量產型渦扇9A的改進當中。”

“所以發動機的技術狀態已經基本確定下來,不會再有大的升級了。”

兩句話直接給現場整沉默了。

大家擔心的顯然不是後續其它技術升級。

而是裝機之後的實際表現達不到紙面性能……

“不是,唐總……”

剛剛提問的那個人擦了擦腦門上的虛汗:

“我的意思是,發動機的進度,還有可靠性不會再出什麼問題吧?”

“這個渦扇9A的改進程度,看上去似乎……有點激進了……”

對於仿製或國產化過幾十種不同型號發動機的華夏航空工業來說,以前大家考慮的問題都是,國產型號的性能能達到國外原型的幾成。

現在突然告訴說國產之後性能不單沒下降,反而還提升了……

一時間不太適應。

聽到這個問題,唐長鴻先是一愣,然後啞然失笑。

他心說那是你們還沒見過606所那邊常總給渦扇10定下來的技術指標,否則非得把眼珠子給瞪出來不可。

實際上,唐長鴻自己一開始看到渦扇9A這個數據的時候,也是有點不太敢信的。

但是鎬發集團那邊表示這個型號是常總親自過問的改進型。

然後他就沒再說什麼了——

雖然並未直接和常浩南有過合作,但以他作爲鎬飛集團型號總師的地位,總歸聽說過不少對方的傳說……

當然,眼前這個場合,肯定還是得找一些更加合理的理由。

於是,簡單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後,唐長鴻回答道:

“這很正常,渦扇9A的改進過程中,應用了相當多第三代發動機的技術,所以,在覈心結構沒有大改的情況下,儘可能壓榨出了最大的潛力,再說斯貝MK202已經是英國六七十年代的型號了,比它更先進一些也是合理的。”

“而且,這個型號目前已經進入了高空臺測試的尾聲,到目前爲止,都還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足以證明這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型號了。”

wωw★ Tтkan★ c ○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們的811號,或者最晚812號原型機,就會串裝一臺渦扇9A和一臺斯貝進行飛行平臺測試!”

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75章 重熔層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284.第284章 覆盤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49章 殲7F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75章 重熔層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692章 雙向奔赴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49章 殲7F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284.第284章 覆盤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62章 我要上天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
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75章 重熔層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284.第284章 覆盤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49章 殲7F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75章 重熔層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692章 雙向奔赴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49章 殲7F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284.第284章 覆盤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62章 我要上天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